初唐崢嶸 第376節
書迷正在閱讀:侯門嫡女、你不要兇我呀、獵家小娘子、重生之代罪的大小姐、快穿大佬的導演路、穿越之老板成廚娘、跟渣男的死對頭he了[重生]、風水大佬穿成豪門假少爺后、我總能成為白月光[快穿]、穿越之皇室紈绔
又是一陣沉默,凌敬的視線在諸人臉上一一掃過,杜如晦、房玄齡面帶憂色,而長孫無忌看似平靜,實則暗自欣喜。 凌敬不自覺的又想起了如今還被困在朔州的那個青年年初的那一席話,房玄齡、杜如晦必為一代名相,顧全大局,而長孫無忌其人卻不同。 以今日觀感來看,凌敬不得不承認,李善又說對了。 房玄齡、杜如晦擔憂的是河東北地的戰局,一旦突厥破關而入,休養生息一年多的河東將再遭浩劫,不說其他州府,代州、忻州必然損失慘重,朔州八成會再度淪陷,這對李唐、突厥對戰剛剛改善的局勢是一次重大打擊。 而長孫無忌更看重的是,一旦突厥破關而入,圣人李淵很可能不得不再次放出秦王李世民這頭猛虎,一旦李世民握有兵權,很多事情都會向著不可預測的方向發展。 凌敬清晰的記得李善那晚對長孫無忌有這樣的評價……此人心胸狹窄,最好玩弄權術,偏無陳平之能,不類其父,殿下登基之后,或多有寵信,但絕不會授其重任。 歷史上的確如此,貞觀年間,雖然長孫無忌地位高崇,但除了編修律法之外,只在建儲上有著不小的影響力,事實上從來沒有涉入朝局核心,一直到李世民遠征高句麗,才讓長孫無忌臨時出任宰輔,等長孫無忌正式成為宰輔輔佐太子李治的時候,已經是貞觀末年了。 對長孫無忌的心思,李世民一覽無遺,但他至今還沒有放棄……沒有放棄與太子爭雄,兵變上位,無論如何,史書上終究會落下一筆,這是完美主義者不想承擔的。 就在這時候,外間傳來喧鬧聲,片刻后近侍在門外稟報,“殿下,河東軍報?!?/br> 李世民身子一僵,“何人來報?” “忻州刺史房仁裕?!?/br> 凌敬霍然起身,神色緊張,忻州位于代州南側,太原府北側。 忻州軍報……難道雁門關已經失守了嗎? 第六百章 戰報(中) “殿下當即刻入宮請戰……” “不不不……還是等陛下召見!” “但若是東宮……” 凌敬面無表情的看著長孫無忌一個人在那自說自話,頗有些手舞足蹈、喜不自禁的模樣……對于長孫無忌而言,突厥破關是個好消息。 事實上,在知曉李善身世的天策府幕僚中,長孫無忌對李善的觀感是最差的……雖然李善和長孫家、高家的關系都維系的很好。 但長孫無忌……用李善的話來說,和自己氣場不合。 突厥騎兵出現在忻州,意味著很可能雁門關已經被攻破,若是任城王難以抵御,那么接下來秦王李世民有可能重上戰場……這對長孫無忌來說,的的確確是個好消息。 凌敬沒吭聲,他知道自己不宜開口……甚至往壞里想,李世民等人就算擔心,在這種情況下,也是擔心雁門關,擔心河東,而不是擔心還在朔州的李善,而自己和李善的關系太深了。 “戰報入京,陛下必然召見宰輔,殿下當即刻入宮?!倍湃缁匏悸泛芮逦?,“如今只是一份戰報,戰局不明,殿下當審時度勢?!?/br> 房玄齡微微頷首表示同意,即刻入宮這是必須的……因為在軍事方面的策略,李淵最重視的永遠是李世民。 但在如今的局勢下,不到萬不得已,李淵是不會許李世民再領兵權的……歷史上李世民在這一年領兵出征河東,抵御突厥,那是在李建成擒斬劉黑闥,手握戰功的前提下的。 一旦李世民再次大捷而歸,東宮的威望差不多就要被消磨干凈了。 李世民在心里來回盤算,試探問:“道宗、道玄、三胡?” 在突厥現身河東忻州的時刻,朝中必然會設河東道行軍總管,總領河東戰事,關于這個人選,東宮不可能不插手。 如今為并州總管的任城王李道宗是個人選,在京的左威衛大將軍淮陽王李道玄也是個人選,但李世民懷疑東宮會推出齊王李元吉……雖然這位少有戰功,但身份卻是親王爵,是能穩穩壓一頭的。 “還有個人選?!绷杈赐蝗婚_口,“靈州總管襄邑王李神符?!?/br> “不錯?!狈啃g點頭道:“絕不可讓襄邑王回河東!” 在經歷了一系列變故之后,李神符已經徹底投入東宮門下,再也無法回頭,一旦戰事不利,東宮很可能有將李神符送回河東。 武德五年,頡利可汗劫掠河東,時任并州總管的李神符是頗有戰功的,之后兩年內,突厥再無破關之舉……雖然這個功勞李神符未必有臉去領,但事實擺在面前。 杜如晦沉默片刻后,揚聲道:“局勢不明,殿下先行入宮?!?/br> 李世民不再拖延,起身出屋,送出門外的凌敬輕輕嘆了口氣,若是任城王李道宗不能抵御突厥,除非是淮陽王李道玄,否則無論是齊王還是襄邑王,視線都不會落在朔州的李善身上。 如今的局勢,實在兇險。 兩儀殿內,氣氛頗為壓抑,平陽公主面無表情的站在李淵身側,奉命轄北衙禁軍,她在殿內也能說得過去,一份份的戰報通過她的手送到李淵手中。 看著侍衛出現在殿門口,平陽公主大步走去,這是今日的第五份戰報了,回程的時候,眼角余光瞄了瞄上任中書令才幾個月的封倫……她在心里想,懷仁向來與人為善,到底是哪兒得罪了這廝? 第一份戰報送來,忻州刺史房仁裕上書,數千突厥騎兵來襲,鋪天蓋地,殺戮甚重,顯然,這位房玄齡的族叔還沒摸清楚局勢,第一時間送來了戰報。 別說李淵、太子、秦王了,下面的宰輔個個都沒吭聲,畢竟局勢不明,就是這位新任中書令封倫突然意外的跳了出來,請議代州長史邯鄲郡王李善罪。 按照常理,突厥犯忻州,意味著雁門關已被攻破,代州已然淪陷……但問題是代州軍堅守雁門關多日,若是真的失陷,理應是代州戰報先行入京。 封倫不是個普通人物,這樣的道理不可能不清楚,為什么要跳出來請議罪? 幾位宰輔中,裴寂、裴世矩不置可否,后者倒是沒在這關鍵時刻火上澆油……呃,可能和平陽公主那犀利冰寒的眼神有關。 蕭瑀、楊恭仁明哲保身,唯獨門下侍中江國公陳叔達反對,但話還沒說完,第二份戰報入京,并州總管任城王李道宗上書。 五月二十二日,突厥兵犯并州,劫掠太原府陽曲縣,洗劫了一個鎮子。 殿內眾人立即反應過來了,很可能雁門關沒有被攻破,突厥是從其他路徑攻入河東的,因為突厥兵犯忻州是五月二十三日。 塞外攻打河東,最重要的關卡就是雁門關,從其他途徑侵入河東,障礙很多,而李道宗奏折中也提及,突厥兵力并不多,約莫數千騎而已,也符合這個特征。 殿內在軍事上造詣最高的兩人,鎮守河東十余年的李淵,與曾經在河東大敗劉武周的李世民第一時間找到了答案。 樓煩關。 隨后第三份戰報證實了這對父子的猜測,五月二十一日,突厥由北而來,急襲靜樂,嵐州刺史鐘默不及抵抗,全軍潰散,鐘默本人兵敗身死。 如今太原、嵐州、忻州已然是一片大亂,突厥均選精銳騎兵,行軍甚速,并州總管李道宗都來不及調兵遣將,突厥已然北上侵入忻州,反而是忻州刺史房仁裕的奏折先行入京,不過李道宗的奏折也不過遲了大半個時辰而已。 到這一刻,所有人都看清了戰局,誰都沒想到突厥會選擇樓煩關,遣派精銳騎兵破關而入。 河東道不設行臺,南北以并州總管、代州總管轄之。 代州總管府轄代州、蔚州、忻州、朔州,或許以后還會轄云州。 并州總管轄并州、受州、晉州、太原府、汾州、儀州、泌州、潞州八州。 理論上,河東一道,只有三個州府是不受代州總管府、并州總管府轄制的,靠近京兆的蒲州、絳州,靠近河南的澤州,以及與朔州相鄰,卻有山脈隔斷的嵐州。 因為嵐州位于忻州西側,不管是當年的劉武周,還是后來的突厥、高開道、苑君璋,一旦攻陷代州,南下忻州,第一目標永遠是太原府,不會翻山越嶺的去攻打嵐州。 這也導致了嵐州兵力不足,軍備不整的情況,在遭受突厥襲擊的時候,幾乎沒有一丁點兒的抵抗能力。 偏偏嵐州名義上不歸并州總管府轄制,任城王李道宗是個非常謹慎的人,他曾經和李善約定,突厥來襲,他愿意領兵出塞,但李淵不置可否,李道宗就偃旗息鼓,所以他從不去管嵐州,甚至突厥襲破嵐州,馬蹄都抵達太原府、忻州交界處,他還不知情。 第六百零一章 戰報(下) 第四份戰報是并州總管李道宗,遣派偏師北上,欲在忻州與房仁裕合圍突厥數千騎兵。 這時候,不管是河東諸將,還是兩儀殿內眾人,都非常清楚突厥想干什么。 突厥以偏師取道樓煩關,為的就是迅速北上,與雁門關外的主力前后夾擊……可能都不需要猛攻,一旦消息散開,唐軍必然軍心不穩,頡利可汗再猛攻雁門關,一舉破關的可能性非常高。 這也是李道宗為什么立即遣派偏師北上的原因,決不能讓突厥數千騎兵攻入代州,形成內外夾攻的局勢。 這時候,李淵已經看完剛剛送到的第五份戰報,面無表情的示意近侍遞給了太子李建成。 之后李建成、李世民和諸位宰輔一一看過,一時間,兩儀殿內寂靜無聲。 三千騎兵北上,李道宗的出手不算寒酸,并州軍乃是整個河東的核心戰力,不可能將所有兵力都壓上去。 但就在忻州秀榮縣以北三十里,突厥以小股兵力誘敵深入,后伏兵四起,大敗唐軍,領軍將校十不存一,三千騎兵潰散。 太子李建成和裴寂交換了個眼神,開口道:“父親,道宗王弟畢竟年輕……” 心里煩躁不已的李淵難得沒有給長子好臉色看,嗤笑道:“難道他李神符就有必勝之機了?” 一句話將太子的心思剖析的清清楚楚,也將太子的話全都堵了回去。 思慮良久,李淵在心里盤算,側頭看向李世民,“二郎?” 李世民對面的李建成忍不住面容有些猙獰,在最關鍵的時刻,父親永遠信任的都是他……武德二年,自己和二弟同領軍攻打洛陽,不勝而歸,但第二年再攻洛陽,父親卻全數托付二弟,自己只能困坐長安。 李世民神色從容,挺直身軀,朗聲道:“突厥行軍頗速,又設伏大敗追軍,只怕忻州難當一擊?!?/br> 李淵微微點頭,并州追兵敗北,忻州再無能抵達,突厥攻入代州幾乎是必定的了。 “任城王弟任并州總管,有統兵之能,行事穩健,此刻必然已經調兵遣將……” 說到這,李世民突然住了嘴,看著李淵一言不發。 李淵長長嘆了口氣,他知道次子的言外之意。 之前李淵沒有遣派大軍北上,無非就是不想立即更改唐軍在河東道的布置、攻防核心,畢竟之前那些年代州、忻州各地苦寒,很難給唐軍太多資源上的支撐,只有河東道人口最密集、最富庶的太原府周邊才有這個資格。 雖然過程和細節有些許不同,并不是雁門關被正面攻破,但還好并州一帶軍容齊整…… 李淵定了定神,“二郎繼續說?!?/br> 李世民腹誹了幾句,都明擺著的事了,非要我來背這個鍋,他克制自己沒去看平陽公主,輕聲道:“突厥破關而入,并州軍北上,只怕立足不穩……” 所有人都聽得懂這句話,雁門關破,已經兩年沒能劫掠的突厥大軍必然攻勢犀利,北上的并州軍未必擋得住,還不如就在太原府嚴陣以待。 換句話說,李世民是在建議放棄代州。 突然耳邊傳來沉重的喘息聲,李淵側頭不意外的看到平陽公主狠狠盯著李世民……放棄代州,即使只是暫時性的放棄代州,這一年多來李善所作的一切都將化為虛無,甚至自己也很難生返關內。 放棄代州,和放棄李善沒什么本質區別……蘇定方、馬三寶、李楷、張公瑾等人還有可能殺出一條血路逃回長安,但留在顧集鎮的李善、張士貴、薛萬徹就難了。 平陽公主狠狠盯著李世民,心中不禁開始懷疑自己數月之前的揣測……懷仁應該沒有投入秦王麾下,不然以二弟廣納英杰的性情,應該不會置之不理。 在這方面的名聲,李世民非常響亮,武德五年初洛水大捷前一夜,劉黑闥夜襲李世績,當時戰場混亂,李世民親率小股騎兵前去救援,要不是秦瓊、尉遲恭,險些陣亡……李世績也是因此徹底投入秦王門下。 和平陽公主有著同樣揣測的還有還一個人,但不同的是,冷眼旁觀的裴世矩瞇著眼打量著李世民,他不相信秦王會如此輕易放棄……別說李懷仁了,顧集鎮那邊還有個張士貴呢。 李世民話題一轉,繼續說:“道玄王弟穩守并州,即使不低,突厥亦能攻破城池,當于關中召集府兵,籌集糧草,屯兵于蒲州、絳州,隨時北上相援?!?/br> 蒲州、絳州和京兆道直接接壤,一般來說,關內出兵河東,走的要么是蒲州的風凌關,要么是絳州的龍門關。 放棄代州,暫時以并州總管李道宗領軍固守,再以大軍為其后盾,李世民的處置中規中矩,算不上出彩,也沒什么漏洞。 陰著臉的太子李建成突然發問,“當以何人領軍?” 李世民輕笑一聲,“自當由父親欽點……或大兄愿躍馬揚鞭?” 李建成臉色一變,武德五年,頡利可汗的兵鋒都快殺到了黃河邊……側頭看了眼的李淵暗罵了幾句,兩個不省油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