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崢嶸 第372節
書迷正在閱讀:侯門嫡女、你不要兇我呀、獵家小娘子、重生之代罪的大小姐、快穿大佬的導演路、穿越之老板成廚娘、跟渣男的死對頭he了[重生]、風水大佬穿成豪門假少爺后、我總能成為白月光[快穿]、穿越之皇室紈绔
凌敬適才就在承乾殿內,向李世民提及了一個猜測……去年李善、崔信去馬邑招撫苑君璋,郁射設、結社率突然南下阻攔,很可能就是裴世矩暗中密告突厥方面。 如果李善陷于顧集鎮的消息傳開,裴世矩會干什么……自然是順水推舟。 李世民如今也是頭大如斗,你李懷仁怎么就那么能惹事呢?! 如果說李靖推遲赴任不是你的鍋,但這次……好端端的非要跑到顧集鎮去,而且好死不死的正好碰上了突厥大舉南下。 這下好了,自己現在是進退兩難,如何將李善撈出來……李世民和眾多幕僚商議許久也沒什么頭緒。 在頡利可汗、突利可汗同時舉兵南犯的時候,不會有人膽大妄為的提議從雁門關出兵塞外去解顧集鎮之圍……就算有人提議,李淵也不會同意。 而且李世民太清楚了,如果自己提議……那只能更糟糕,自己提議的,東宮一定會反對。 但如果坐視不理……李世民也很難接受,如今朔州有著萬余唐軍士卒,更有著天策府大將張士貴,更有私下為李世民立下不少功勛的李善。 不說其他的,李世民如果坐視不理……凌敬就不用說了,其他幾個幕僚如杜如晦、房玄齡只怕也要心里嘀咕。 只能隨機應變了,李世民正這么想著,急促的腳步聲傳來,一道身影掠過眾人身側,站在李淵身旁,默然不語。 “平陽來了?!崩顪Y點點頭,“懷仁尚未有消息,或許是耽擱了……” 李善掌管代州總管府,只要找得到人,馬三寶怎么可能會繞過李善上書朝中。 說了幾句自己都不太信的話……李淵看向剛剛入殿落座的裴世矩,“頡利可汗、突利可汗不合,為何此次會合兵南下?” 裴世矩鎮定自若,捋須道:“或許是江淮戰事已定的消息已然傳至草原?!?/br> 這是個邏輯通暢的推斷,這幾十年來,突厥是盤踞在中原王朝頭頂的烏云,而如今中原一統,唐軍又在對陣吐谷渾、突厥的戰斗中展示了實力。 突厥人不可能不清楚,每當中原王朝強盛的時期,往往都是草原部落衰敗的時期。 縱橫草原,逐敵漠北,建功立業……秦朝如此,前漢如此,后漢也一樣,東胡匈奴、鮮卑,現在輪到了突厥。 在這種情況下,號稱控弦數十萬的突厥放下內斗,合兵一處,大舉來侵,希望覆滅剛剛一統天下的李唐王朝……這個道理是說得通的。 這一番話下來,李淵臉色略微好看了一點,而楊恭仁、陳叔達等宰輔都有點意外……意外于裴世矩今天話很多,也意外于裴世矩居然這么能舔。 這是拐著彎拍李淵的馬屁啊……難怪這位開國帝王在心煩意亂之余,也嘴角帶笑。 如果國家不夠強盛,如果軍隊不夠強大,突厥也不會如此大動干戈。 聽了好一會兒,李世民心里隱隱有些疑惑……裴世矩這老頭廢話這么多,但也都說到點子上了,但始終沒有體積具體的戰略,也沒有對李善落井下石。 總不能是裴世矩突然轉了性子吧? 李世民悄然打探李建成、裴寂臉上的神色,始終無所得,思索片刻后他看向了一臉平靜的平陽公主。 哦哦,原來是三姐! 李世民一時間心中大定,如果三姐能拉下臉,事情應該還有轉機。 的確,平陽公主今天是徹底拉下臉了。 其實在馬三寶奏折抵達門下省之前,已經有兩封密信入京,一份送到了凌敬手中,一份送到了平陽公主府賦閑的柴紹手中。 所以,平陽公主沒有第一時間來兩儀殿旁聽這場議事,而是提前在承天門等候。 等著裴世矩奉命入宮……就在那兒,平陽公主平靜的吩咐親衛去將裴淑英母子以及裴世矩的兩個孫子都接到公主府。 如果說半個月那只是口頭威脅,那這一次,平陽公主將威脅做在了實處。 老賊,要不要試一試? 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擇 兩儀殿內,突厥大舉來襲……經過裴世矩的解讀,氣氛略微緩和了一些。 特別是李淵問起具體事務,裴世矩沒有將李善扯進來……平陽公主的臉色好看多了。 要扯,還真是能扯進來的……要不是你兩次生擒羞辱欲谷設,頡利可汗至于嗎? 李淵沉吟片刻后問:“代州軍……馬三寶、蘇定方可堪重任?” 雖然沒有點名道姓,但顯然問的只是一個人,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了李世民身上。 “兩人均有戰功加身,而且西征吐谷渾曾為同僚?!崩钍烂窬従彽溃骸叭舨怀鋈?,當能堅守雁門關……當然,若頡利可汗不顧死傷慘重,全力攻打,終有破關之日?!?/br> 這句話說得比較……比較和稀泥,就連對面的太子的李建成都忍不住腹誹,二弟什么時候也學會這一套了?! 先點出了兩員大將都有能力,而且配合上沒什么問題,但也點出了如果沒有援軍,僅僅依靠代州軍,長期堅守之下,也有可能失守。 但殿內的……一堆大的小的,老的少的,全都是狐貍,誰聽不懂這句話的言外之意??! 李世民這是將決策權上繳給了李淵,要不要派遣援兵北上,這個決定還是父親您來下吧。 一般情況下,這么大規模的戰事,超重都會歷史設行軍總管,以親王、郡王擔任方面大將。 比如去年的河東道行軍總管襄邑王李神符,以及前年的河北道行軍元帥淮陽王李道玄。 但問題的關鍵在于,李唐李國之后,那么多年,雖然也曾經有秦王李世民大敗劉武周、宋金剛,但總的來說,北地軍閥和突厥是占了上風的。 比如武德五年,頡利可汗率五萬騎兵,攜苑君璋所部攻伐河東道。 當時,頡利可汗坐鎮忻州發號施令……坐在太原府的頭頂上,突厥騎兵四處侵襲,幾乎打穿了整個河東道。 頡利可汗、苑君璋為什么能肆無忌憚的洗劫河東,關鍵就在雁門關。 之前這么多年,雁門關幾乎就像是不設防一般,明明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地,卻像個青樓女子,對誰都能叉開腿。 前一任代州總管李大恩,之后的并州總管劉世讓,在之后的左武衛大將軍江夏郡公李高遷,都無力阻止突厥破關。 雖然有著這樣那樣的各種原因,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對堅守雁門關,朝中上至圣人李淵、太子李建成,下至普通將校,都沒什么太強的信心。 這直接導致了河東軍事重心的向南傾斜,代州不成為重點,而并州、太原府一帶成為了抵御突厥的堅固防線。 封倫小心翼翼的道:“若援兵北上,只怕被頡利可汗視作大戰將起?!?/br> 封倫的話意思很明顯,援兵北上,很可能導致戰爭不受控制的擴大化,正式拉開兩國大戰的序幕。 而已如今唐朝的局勢來看,現在就開戰,其實是不合適的。 李淵、李世父子此時想的都是同一件事,雖然北地風云最早是由劉世讓、高滿政掀起的,但真正掀起驚濤駭浪的還是李善。 這廝實在是太能惹事了,當時代州總管府都沒復設,硬生生的憑著一己之力,縱橫北地,拉起了這一支戰力不凡的代州軍。 也是因為李善兩場大捷,讓突厥猛然發現了實力迅速攀升的唐軍的存在產生的威脅,又因為李善招撫苑君璋,李唐和突厥之間沒有了緩沖地帶,才導致了突厥大舉來攻。 殿內一時安靜下來,封倫提出的疑問不僅僅是北上援軍,更是直接關系到河東道兵力分配,整體戰局……這不是立即就能決定下來的。 平陽公主可不管,直截了當道:“中書令此言何意?” “頡利可汗、突利可汗合兵一處,大舉南下,如今朔州戰火紛飛,難道大戰尚未拉開序幕嗎?” “若不遣派援軍,難道坐視雁門關被攻破?” “若是并州失陷,晉陽失守,難道是封公來擔責嗎?” 平陽公主臉色平靜,但言辭犀利異常,逼得封倫無言以對,不得已起身告罪。 李淵擺擺手,心里反復盤算,調配河東道兵力,這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就能輕輕松松完成的。 除了兵力調配之外,糧草、軍械、防區等等太多的因素了。 即使考慮大戰已起,也不應該在這兒關口做調整,很容易出現混亂,被對手抓住空子。 平陽公主有些失望,也恨李善的自作主張,本來設置好的那條路……平平安安的回朝,過上幾年好日子,娶妻生子,有自己庇護,必然不會被卷入奪嫡之爭。 他日新朝,不管是太子還是秦王登基,自己至少都能保住李善。 結果呢,明明知道快要回朝了,非要新設寨堡,明明知道大戰在即,非要出塞巡視……現在好了,陷入絕地。 之前李善在河北山東兩次陷入絕地,先是夜襲大捷,后以三寸不爛之舌從萬軍從中用欲谷設換回了李道玄,最后籌謀定計,大破叛軍,擒殺劉黑闥。 之后李善也曾經在馬邑陷入絕地,最終雪夜襲營,擒殺郁射設,逼降苑君璋,盛名一時無二。 但這一次,無論是平陽公主還是李世民,都沒什么信心。 如果是在雁門關內,怎么都好說,但如今是被困在顧集鎮,麾下也不過千余士卒,兵力太過懸殊,而且依仗的也不是堅固的館陶縣城,而是才剛剛搭建的顧集鎮寨堡。 雖然突厥不擅攻城拔寨,但這種寨堡……投鞭斷流,吐口水都能淹死了。 平陽公主都不知道怎么跟朱氏說這件事……難道說,你兒子太能作死了,所以才會…… 沉默了半響后,太子李建成開口道:“父親,或設河東道行軍總管,以任城王道宗出任?” 李淵有些猶豫,這倒是個不錯的策略……呃,算是個頂級的和稀泥了。 并不改變河東道的局勢,但授任城王李道宗行軍總管的職務,由其決定是否北上援救雁門關。 平陽公主搶在前面開口,“大兄此策得當?!?/br> 殿內一片寂靜,誰都知道,東宮、親王府奪嫡,平陽公主向來是不摻和的,從不在兩者之間有任何偏袒,但今日卻出了例外。 第五百九十四章 名正言順 平陽公主知道李善和李道宗雖然來往不算多,但卻很是投緣,交情不錯,甚至李道宗最早有意在突厥來犯之際領兵出塞,只不過后來復設代州總管府,導致越境出戰……李淵才會否決此事。 見平陽公主這么捧場,太子李建成難的揚眉吐氣,笑著看向李世民,“二弟覺得如何?” “兄長高明?!崩钍烂竦溃骸安贿^,三姐,記得……左武衛中郎將蘇定方乃李懷仁親衛出身?!?/br> 平陽公主微微頷首,“蘇定方驍勇善戰,精通兵法,西征吐谷渾立下大功?!?/br> “后雁門大捷,李懷仁便是以蘇定方為主將?!崩钍烂衩鏌o表情的說:“代州軍中,以左武衛將軍馬三寶為首,但只是任雁門關守將,實際上李懷仁命蘇定方總領代州軍?!?/br> 李建成聽得懵懂,這不是什么秘密,畢竟東宮、親王府都在代州塞了人,消息靈通的很,因為李善不擅親自領軍,以蘇定方為主將,這并不過分。 一旁的陳叔達聽出了味道,雙眉一挑,“聽聞邯鄲王與蘇定方有大恩?” “若是如此,蘇定方只怕會貿然出兵……雁門關……” 眾人臉色紛紛變了,如果蘇定方為了就出李善貿然發兵,一旦兵敗……那雁關就難守了。 “道宗王弟為人謹慎,行軍少劍走偏鋒?!崩钍烂窭^續說:“若是出任河東道行軍總管,只怕要和蘇定方起隙,上下不合,于戰事不利?!?/br> 封倫脫口而出,“可招蘇定方回朝……” 話說到一半封倫就住了嘴,脖子微微往后縮了縮,不遠處的平陽公主正投來陰冷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