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崢嶸 第364節
書迷正在閱讀:侯門嫡女、你不要兇我呀、獵家小娘子、重生之代罪的大小姐、快穿大佬的導演路、穿越之老板成廚娘、跟渣男的死對頭he了[重生]、風水大佬穿成豪門假少爺后、我總能成為白月光[快穿]、穿越之皇室紈绔
李楷仔細分析道:“自上任代州總管李大恩戰死,代州總管府裁撤數年之久,其中就有無人膽敢赴任的緣由?!?/br> “如今雖然馬邑在手,顧集鎮成寨,但誰不知道頡利可汗因為欲谷設受擒被辱而大怒,今歲必然大舉來犯……” “所以,必然無人來承接代州總管?!崩钌泼鏌o表情的接過話茬。 兩個月前,代州總管……差不多是帶著大塊rou的骨頭,誰都想咬一口。 如今……首先東宮、秦王府兩邊互相制衡,肯定不會允許對方掌控代州,所以李善才舉薦忠于李淵的永康縣公李靖。 但如今李靖一時不能北上,李淵手中的老人,在奪嫡之中沒有明顯立場,同時有能力,而且還愿意北上抗擊突厥的……真的很難找得出來。 當然了,不是完全找不出來……但李善也聽出了李楷的言外之意,別忘了,長安還有個裴世矩呢。 在這種情況下,你指望裴世矩不拖后腿? 人家都巴不得和突厥講和,當然了,條件是將你李善交給頡利可汗。 李楷想了想,低聲安慰道:“未必沒有轉機,陛下召見應國公……信中提及,陛下可能會讓應國公出任揚州都督府長史?!?/br> “應國公?”李善一臉懵懂,“齊州總管李世績嗎?” 李楷有點莫名其妙,“應國公武士彟,現任工部尚書,元謀功臣榜排行十三,李世績爵封曹國公?!?/br> 噢噢,是武則天的老爹啊,是應國公,不是英國公。 李善抹了把額頭上的冷汗,干笑了幾聲,心想也不是歷史上有沒有這么一遭,李孝恭被召回,那揚州都督府就以長史為尊,武士彟如果出任長史,那就是天下排名第一的封疆大吏了。 頓了頓,李善冷靜下來,右手無意識的摸著一只毛筆,“如果應國公出任揚州都督府長史,那永康縣公還是有可能北上赴任的……” “不錯,父親已然去信揚州,二伯若不復任揚州都督府長史,只要平定局勢,會立即趕赴北上趕赴代州?!崩羁参康溃骸敖袢詹盼逶鲁醢?,還來得及?!?/br> “德謀兄說的是?!崩钌苼G下毛筆,恨聲道:“來得及,一定來得及!” 這時候傳來敲門聲,李善隨口喝了聲,“進來……江南剛剛平定,趙郡王雖然手掌大權,但麾下主力大都是北地府兵,謀反的可能性并不大?!?/br> 進門的是王君昊,掩上門后一聲不吭,只站在角落處。 李善繼續道:“所以,永康縣公應該很快就能穩定局勢,等應國公出任揚州都督府長史后就能北上赴任?!?/br> “小弟查詢過前些年突厥來襲的時日,最早的一次是在五月二十一日,那還是因為蔚州總管高開道叛亂,引突厥入河東?!?/br> “至少還有半個月的時間,永康縣公一定來得及到任代州總管!” 李楷聽得連連點頭稱是,這樣的分析實在挑不出錯來,渾然沒發現角落處的王君昊神情恍惚,臉色慘白。 這么合情合理的分析,王君昊曾經見到過,而且不止一次……結果是,從幾十人的小股追兵,到數千人前堵后追,最后到數以萬計的大軍席卷而來。 李善深深吸了口氣,但在李靖到任之前,還是有事要做的。 剛才一系列的分析是說給李楷聽得嗎? 當然不是,是李善說給自己聽的。 一旦開戰,雁門關、顧集鎮、馬邑甚至整個朔州,李善哪里有這個能力指揮全局,就算蘇定方估摸著也夠嗆……畢竟太年輕了。 所以,要是有機會,李善還是想脫身為上。 但是,想跑路,就必須有個到任的代州總管……其他人是不可能了,只能盼著李藥師。 而李藥師到底能不能在突厥來襲之前趕到……這是鬼都不知道的事。 李善在心里安慰自己,歷史上絕對沒有李孝恭謀反這件事。 出任揚州大都督府都督的趙郡王李孝恭,麾下大軍數以萬計,轄江淮、江南、山南、荊州、嶺南數十州府,一旦謀反,必然天崩地裂,史書上不可能沒有記載。 而且李善記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榜,李孝恭僅次于長孫無忌排行第二。 自己穿越到這個時代攪風攪雨,但也不至于引起這么大的變故……吧? 李善咬咬牙送走李楷,派遣親衛傳信,明日在代州總管府內召見眾將……不能脫身,那是最壞的情況,自己需要做些準備。 思量良久,李善突然看見角落處的王君昊,“嗯?” “朱八到了?!?/br> “養好傷了?”李善笑了笑,“讓他進來?!?/br> 片刻后,朱八入內附在李善耳邊說了幾句話,后者臉色微變,楊文干回關中了,出任坊州刺史。 李善心里直打鼓,自己已經改變了很多很多,這一世的楊文干事件會不會也有所變化? 第五百七十七章 準備(續一) 代州總管府早在上一代代州總管李大恩戰死的時候就付之一炬,直到去年末朝中下令重設代州總管,這才開始修建。 與其他地方不同,代州盛產紅磚,所以比慣用的工程要少耗費很多人力物力,早在溫彥博巡視代州的時候就已經完工,這幾個月陸陸續續又添置了些物器,已經很有些模樣了。 李善其實很少在代州總管府辦公,屬官也非常少來這兒,一方面各人都承擔重任,另一方面畢竟代州總管李藥師還沒有到任。 即使是經常處理公文往來等文案工作的錄事參軍事也并不常來,前一任是薛萬徹,如今已經轉入軍中,出任蘇定方的副手騎兵副總管,而后一任是太子舍人盧承基,因為初到任,經常往外跑。 李善選了側廳坐定,斜眼瞥了瞥盧承基,這位范陽盧氏子弟還真不一般,文采出眾也就罷了,卻能沉心于實務,世家子弟中這種人并不多。 要知道全天下的州府中,代州是最獨特的,獨特的地方不在于直面突厥,而在于掌管他的是個穿越者。 李善這個穿越者的影響力幾乎蔓延到了代州各個角落,各個階層,若盧承基不能沉下心,別說實際掌控權力了,八成會被下面的人架空。 “事情大家都知曉了吧?”李善端坐在上首,面無表情的說:“永康縣公推遲到任,暫由孤統領代州事務?!?/br> 下面沒人吭聲,大家都心里有數,李靖滅南梁,平嶺南,破江淮,是一代名將,又出身隴西李氏,得陛下信重,抵御突厥……估摸著問題不大。 但邯鄲王李善雖然對陣突厥屢有大功,但從未有過統領全局的經驗,之前山東魏縣大捷,李善也只是出謀劃策而已。 對李善還算知之甚深的張公瑾不由得看向了蘇定方,如果李善不能親自領軍,那就應該是這位了。 果然,李善第一個點名的就是蘇定方。 “蘇定方,點揀代州全軍,不得有誤?!崩钌萍又亓苏Z調,“軍中事務,皆托付于你?!?/br> 這句話不是說給蘇定方聽的,而是說給其他人聽的,年初雁門大捷之后,蘇定方就牢牢的掌控住了代州軍,無論是爵位、官職更高的馬三寶,還是代州司馬爾朱義琛都不敢冒犯。 今日此地特地強調,無非就是為了確立蘇定方在軍中無二的地位。 張公瑾心里也有數,段志玄之所以被攆走,明面上的理由是軍中飲酒,苛待士卒,但實際上是對蘇定方愛答不理,不聽調配。 “遵殿下之命?!碧K定方起身接令,其他人都沒吭聲。 李善微微頷首,如果出了什么變故,蘇定方麾下大軍是自己最可靠也最得力的依仗,說的透一點,別說薛萬徹、盧承基了,關鍵時刻,秦王一脈的張士貴、張公瑾他都信不過。 即使是表舅爾朱義琛,和堪稱至交的李楷都難說……李善能完全信任,并且在歷史上有著與能力匹配的偌大名聲的,只有蘇定方一人。 親自領軍坐鎮,李善是完全沒有信心的,其他的不說,在顧集鎮設寨,與馬邑、雁門關成掎角之勢來對抗突厥,最早的確是他提出來的,但將其效用一一描述,并且讓他下定決心的就是蘇定方。 如果突厥繞過了顧集鎮,如果突厥同時攻打雁門關或者馬邑,如何調配兵力,是否出擊……這些都在李善能力范圍之外,而他能信任的,也只有蘇定方了。 李善的視線在眾人臉上掃過,其他人都好說,馬三寶來代州就是做個幌子,爾朱義琛不會搞事,張士貴駐守顧集鎮,張公瑾管理軍屯,唯一可能和蘇定方發生沖突的只有薛萬徹。 最要命的是薛萬徹和蘇定方本就有仇,而后者管束軍中,有點周亞夫細柳營的味道,一旦發生沖突,只怕要壞事。 但若是將薛萬徹調走……只怕這憨貨當場就要鬧起來,李善想了想先摁下不提,心中暗罵,本應該都是李靖的事,現在好了,全砸在自個兒身上了! 許久都無人言語,氣氛有些壓抑,新任錄事參軍事盧承基咳嗽兩聲,“殿下,聽京中消息,陛下有意使應國公出鎮江南?” 個個都是消息靈通的主兒,李善暗罵了句,自己最早接到的是李楷那邊送來的消息,今日早上才接到凌敬的密信,顯然,凌敬是要先和李世民那邊商議完。 李世民也不確定會不會是武士彟出任揚州大都督府長史,這需要視李孝恭會不會返京,以及江南會不會再起刀兵而定。 如果一切順利,李孝恭返回長安接受問詢,江南也沒有再起戰事,武士彟應該會南下以長史掌揚州大都督府,李靖再行北上……但至少半個月是肯定的。 想到這,李善面如寒霜,“若永康縣公不能到任,子構兄覺得……朝中會另遣派大將赴任代州總管嗎?” 盧承基啞口無言,李靖已經是天下數的出來的名將,而他本為太子舍人,很清楚東宮門下這樣的名將少之又少,雖然不是沒有,但若要出任代州總管,難道秦王會眼睜睜的看著嗎? 論名將之流,難道不是秦王一脈占了絕對優勢嗎? 兩邊再撕掰起來,一時半會兒哪里能分得出勝負……而突厥很可能在半個月后就大舉來襲了。 看盧承基不吭聲了,李善和坐在最下面的李楷交換了個眼神,兩人都松了口氣……其實剛才這個理由只能算是勉強成立,還好盧承基不再追問了。 隋唐之交,名將如云,雖然能與李靖比肩的不多,但次一級,有資格出任代州總管的卻不少,雖然大部分都要么依附東宮,要么歸屬秦王府,但如果李淵下令,是能壓得下來的。 而李楷、李善都不看好朝中另遣派代州總管取代李靖……無非是因為裴世矩。 論與突厥開戰……說起來好笑,唐朝上下,最有經驗的居然是李善。 李唐立國至今,除了李善出塞大戰之外,少有與突厥交戰的將領,在這方面,李神符也比不上李善,更別說李善主導了唐朝和突利可汗的結盟。 即使李世民縱橫南北,但這一世至今還沒有和突厥有過正面交鋒,武德五年那一次,頡利可汗幾乎打穿了河東道,李世民奉命出征河東,駐守蒲州,但隨后頡利可汗就北返,并沒有發生正面交戰。 李善相信,裴世矩能找得到理由……更何況,裴世矩是前隋老臣中對突厥最為了解的那個,關于對突厥的任何舉措,李淵都很重視這老狐貍的意見。 經過一夜的思索,李善有著隱隱的猜測,自己會想方設法的在開戰之前溜之大吉,但成功的希望并不大。 裴世矩、李德武每一次的陷害都讓自己扶搖直上,但這種事,不可能始終如此。 第五百七十八章 準備(續二) 屋內氣氛幾乎凝滯,李善仰頭望著頭頂的房梁,似乎在發呆,下面的屬官一個個閉氣凝神,一絲聲響都沒有。 盧承基有些后悔剛才開口提起應國公一事,赴任錄事參軍事后,他雖然贊賞李善在代州的一系列手段和成就,但也覺得故人依舊。 直到此刻,盧承基才察覺到其他同僚在面對李善時候,與自己截然不同的態度,也察覺到和自己一同縱情平康坊的這位好友,如今在代州有著怎樣的權威。 張公瑾、薛萬徹、張士貴、馬三寶,哪個不是成名已久的世間英杰? 李善久久的凝視著頭頂的房梁,心想即使有紅磚,但搭建房屋,還是要用到大量木材……李孝恭謀反,這件事將他之后的各種謀劃,各種算盤全都擊的粉碎。 如果不能闖過這一關,萬事皆休! “懷仁?” 在這種場合,還能用這種稱呼的,只有李楷一人。 回過神來的李善勉強笑了笑,“軍糧不足,器械不足,車隊牲畜不足,德謀兄需襄助一二?!?/br> “分內之事?!崩羁c頭道:“霞市大倉五日前剛剛盤點?!?/br> 李善深吸了口氣,揚聲道:“諸將聽令,若突厥大舉來襲,必戰于雁門關外,使代州不受侵襲,使河東休養生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