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崢嶸 第281節
書迷正在閱讀:侯門嫡女、你不要兇我呀、獵家小娘子、重生之代罪的大小姐、快穿大佬的導演路、穿越之老板成廚娘、跟渣男的死對頭he了[重生]、風水大佬穿成豪門假少爺后、我總能成為白月光[快穿]、穿越之皇室紈绔
然后,結社率親眼目睹,先是劉世讓一刀劈下,之后苑君璋砍下了郁射設的頭顱,跪地以獻。 從睡夢中醒來,被劉世讓一槊打翻,再到萬馬奔騰,燈火通明,最后親眼所見,苑君璋跪地受唐使招撫……結社率都不敢相信自己經歷的這一切。 李善好奇的觀察著結社率的神情,笑著問:“難道不想一刀殺了某報仇?” 結社率的身子再次往后縮了縮。 “給你這個機會?!崩钌茡u搖頭,“真的不殺你,真的放你回去?!?/br> “五百突厥,還能騎馬持刀者三十二人,每人備兩匹戰馬以及干糧清水,換人不換馬,兩日之內,應該能抵五原郡吧?” 結社率默默的點了點頭。 李善往前挪了挪,“知道放你回去作甚?” 不等結社率有任何反應,李善繼續說:“率兄忘了嗎?” “你我定下盟約,若無率兄,突利可汗如何知曉?” “此等大事,必得突利可汗首肯啊?!?/br> 結社率目光茫然……你還要和我們結盟? 那你為什么還要夜襲破營? 為什么還要斬殺郁射設? 反過來說,你斬殺郁射設,逼著苑君璋全軍投唐,居然還要和我們結盟? 李善嘆了口氣,如果是郁射設在這兒,應該會很快就反應過來,說不定還要和自己談談條件,而面前的結社率……似乎有點傻啊。 得,必須把事情掰開跟他說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李善耐心的說:“之前聽摸末兄提過,率兄也提過……摸末兄身為處羅可汗幼子,按草原慣例,處羅可汗留下的部落,摸末兄分的最多?” 結社率傻乎乎的點點頭,的確如此啊。 “阿史那王族中,手中部落人口比摸末兄多的還有幾人?” 結社率猶豫了下,低聲說:“頡利可汗、突利可汗?!?/br> “那也就是說,摸末兄是可以左右局勢平衡的關鍵人物?!崩钌茦O其耐心的替結社率分析局勢,“若是摸末兄投入頡利可汗麾下,只怕突利可汗早就難以相抗?!?/br> “如今摸末兄被苑君璋斬殺,那他留下的部落怎么辦?” 結社率神色大變,“這……這……” “之前摸末兄依附突利可汗,后者也不過只能勉強抗衡頡利可汗,還落入下風?!崩钌茋@道:“若是摸末兄留下的部落人口被頡利可汗吞并,那突利可汗……” 結社率這次完全聽懂了,的確如此,如果頡利可汗吞并郁射設留下的部落,勢力將完全壓倒突利可汗。 李善誠懇的說:“李唐絕不希望看到一個號令統一的突厥,若是突利可汗甘心為頡利可汗驅使……那也只能徒嘆奈何?!?/br> “但,只怕突利可汗不甘心伸出脖子吧?” “記得處羅可汗長子奧射設未能繼承汗位,頡利可汗上位后,奧射設就暴斃而亡……” 李善臉上笑容愈盛,“現在知道回去作甚了?” 結社率咬著牙,“盡快趕回五原郡,告知兄長郁射設已亡……盡快收攏郁射設余部……” “乖啊?!崩钌菩Σ[瞇的拍了拍手。 老大老二爭,結果死的是老三……雖然郁射設是死在唐軍手中,但留下的遺產卻很具分量,頡利可汗、突利可汗不可能不爭。 雖然突利可汗很可能以為郁射設報仇雪恨的名義收攏部落,但李善并不覺得這位歷史上投唐的可汗會來攻打雁門關……相反的,他很可能去拖頡利可汗的后腿。 “馬匹、干糧、清水都已經備好?!崩钌仆嶂X袋想了想,補充道:“之前與摸末兄商定結盟,率兄可別忘了?!?/br> 結社率猛地想起,那兩日商議結盟,特別是商定代州、朔州的細節,李善幾次阻止自己喝醉,還非常耐心的一次次問自己有沒有記住……那時候他就打定主意了! “放心,在下以誠信為先!”李善拍著胸脯恬不知恥的說:“比如輸馬邑糧草……絕不會延誤!” 結社率的臉都僵住了……你還要臉嗎?! “若是突利可汗有意,可遣派使者隨商隊入雁門關?!崩钌剖謸沃蝗炱鹕?,“對了,回去的路上留點神,別撞上了欲谷設?!?/br> 一刻鐘后,目送三十三騎消失在風雪中,李善在心里琢磨,自己向來與人為善,沒想到拉仇恨也挺有一手,光是阿史那王族,就有欲谷設、結社率兩個仇家了……日后自己可不能落到突厥手中,無論是哪一方,自己都肯定被千刀萬剮。 不過,李善對結社率此行很有信心。 郁射設一死,突利可汗怎么可能放過這塊大肥rou,任由頡利可汗吞并部落壯大勢力? 只是不知道搶先得到消息的突利可汗能撈到多少好處? 而頡利可汗會有什么樣的應對……要不干脆打一戰吧,反正死了誰李善都愿意看到。 過去幾十年來,突厥王族內斗比隋唐兩朝皇子奪嫡更慘烈,一個不好就是大戰連綿。 關于結盟,歷史上的突利可汗選擇和李唐結盟,是政治因素決定的,郁射設之死,并不會影響到突利可汗的選擇……因為他沒有其他的選擇。 而且,即使是盟約不成,突利可汗短視,雙方為敵,甚至突利可汗聯合頡利可汗來犯……自己也不可能受到責罰。 要知道李善之前在馬邑幾次試探過,很確定突利可汗并沒有和李唐結盟……既然沒有結盟,自己斬殺阿史那王族子弟,逼迫苑君璋舉馬邑來投,難道是罪過嗎? 哪個腦子進水的會彈劾自己擅殺突厥王族子弟? 在心里盤算良久,李善揉了揉眉心,回頭道:“已經兩個多時辰了,啟程吧?!?/br> 選擇天未大亮時候離開馬邑,選擇在這兒落腳,就是為了結社率……而現在,需要趕時間了,李善真怕欲谷設突然殺出來。 此時此刻,云州境內,欲谷設正咬牙切齒的看向南方,沒想到啊,沒想到啊,李善居然半年前就出任代縣令,居然還被遣派往馬邑招撫苑君璋! 雙腿猛的踢了下馬腹,欲谷設趨馬南下,身后是數以千計的騎兵,即使是寒冬季節,頡利可汗獨子的身份,也足以領數千騎兵出戰。 李善,我必將你千刀萬剮! 第四百三十章 崔信的決定 恰巧大雪初歇,天空放晴,溫暖的陽光灑在雁門關上下。 城門大開,淮陽王李道玄率千余精騎,親自出關十里外相迎,薛忠、李高遷諸將相隨左右。 遠遠的地平線上,小若螞蟻的黑點漸漸放大,李道玄拿起望遠鏡看了幾眼,終于放下了心,趨馬上前。 “總算回來了?!?/br> “一路坎坷,幸好運氣不錯?!崩钌片F在騎術也不算很差勁了,在馬上握住李道玄的手,“幸得道玄兄襄助……” “此言太過了?!崩畹佬]手道:“懷仁此番大功,與某何干?!?/br> 李善也不客氣,笑著夾了夾馬腹,趨馬上前與李道玄并肩而行,他很清楚,李道玄看似沒有直接參與馬邑諸事,但實際上卻是自己最堅實的后盾。 鎮守雁門關,抵抗襄邑王李神符施于的壓力,調配糧草出關輸馬邑,還收攏劉世讓舊部出關……這些事真正說起來是有點犯忌諱的。 特別是李神符,他不僅僅是李道玄的叔父,而且還任河東道行軍總管,李道玄名義上是其屬官。 沉悶多日的李道玄神采飛揚,雖然只是聽李善遣派親衛粗略講述,但也能想得到雪夜破營的肆意,逼迫苑君璋投唐的豪情,他深深惋惜于自己沒能親身參與。 “今夜懷仁定要一一細述,此事當留于青史?!崩畹佬蝗灰活D,視線下移,“懷仁換了馬?” 去年山東,今年代州,李道玄知道李善坐騎是一匹白馬,而現在卻是一匹神駿的黑馬。 李善揮鞭大笑道:“此馬是阿史那摸末準備獻于突利可汗,當日啟程分別之際,摸末兄將其轉贈小弟?!?/br> 李道玄無語了,他記得親衛親口說的……郁射設是被李善親手生擒的。 “若無此馬,只怕難畢全功呢?!崩钌普UQ?,“摸末兄九泉之下亦難瞑目?!?/br> 聽李善解釋了幾句,李道玄哭笑不得,郁射設也真夠倒霉的,說起來還是自己坑死了自己。 前方迎面而來的薛忠、李高遷等人一一上前招呼,李善笑著寒暄,視線掃過了坐立不安的李高遷……想必如今這廝已經得知實情了。 的確如此,前日深夜,李善遣派的親衛急奔至雁門關,第二日李道玄點齊劉世讓舊部,出關去馬邑……當時襄邑王李神符就在場,一力阻止,差點和李道玄當眾翻了臉。 但很快消息就在雁門關上下傳開,館陶縣公李善率三百親衛夜襲破營,斬郁射設頭顱,苑君璋受陛下招撫,全軍投唐。 對于李神符來說,最關鍵的不是李善襲營,不是逼迫苑君璋投唐,而是劉世讓率先破陣,立下了大功。 李神符立即明白了,不說其他的,誣陷劉世讓降敵……這件事已經徹頭徹尾的失敗了,雖然忿恨李善為什么要用劉世讓,但李神符即刻啟程離開雁門關回忻州去了。 只有倒霉的李高遷留在雁門關……他如今是代縣驃騎將軍,也沒其他地方能去,李神符自然是不會帶上他的,反正首告的是他李高遷,自己只不過附名而已。 人群的最外圍,臉色灰敗的李高遷默默聽著李善、崔信與眾人寒暄,心中五味雜陳……他現在都不去怪一直和自己關系不錯的李善選擇了劉世讓,而是在考慮自己的將來。 李神符無情的回了忻州,李善選擇了劉世讓,而李道玄與李善是生死之交……李高遷覺得自己在代州已經沒有立足之地了。 這還不是最悲慘的……如果誣陷劉世讓一事被捅到長安去,太子是會選擇保住自己,還是會選擇放棄自己? 之前劉世讓在朝中無援,但現在有了李善……而李善雖然才抵達關內不過三年,出仕至今不過半載,但在朝中的跟腳卻一點都不弱。 相伴晚霞,眾人談笑風生的回了雁門關。 崔信抬頭仰望,心里感慨萬分,原以為只是一趟順理成章的招撫,畢竟苑君璋都已經遣其子入朝覲見了,但沒想到卻是如此的驚心動魄。 去年清河初見,崔信就覺得這個青年的不凡,之后兩家的關系似斷非斷,《愛蓮說》、《陋室銘》兩篇文章一出,崔信看重了此人的文采……當然,很大程度在于女兒。 但馬邑十日,崔信對李善親近突厥王族頗為不悅,但最后關頭的雪夜襲營讓他恍然醒悟,雖然崔信前朝就已經出仕,本身為山東名士,見識過無數聞名遐邇的人物,但也不得不承認,李善在期間的籌謀決斷,實在令人心折。 進了雁門關,被引去洗漱,崔信還在心里盤算,無論如何,自己那晚沒有選擇回雁門關……這是他給出的信號。 即使有河東裴氏,也難以相阻! 身為清河崔氏的中堅,有此佳婿……難道裴世矩還能打上門嗎?! 難道清河崔氏會怕了聞喜裴氏嗎?! 洗漱完畢換了身衣裳的崔信徑直去了隔壁李善住處,他已經決定,無需等李善回京,就定下這門親事! 然后……然后崔信的臉黑的都不能看了。 完全沒察覺崔信出現在門口的李善懶洋洋的站在那兒,周氏正在小心翼翼的為其穿戴,身后的小蠻一邊說笑一邊在為李善挽起發髻。 “郎君,下次去哪兒都帶上奴家!” “好好好……”李善實在疲憊,隨口應道:“下次不可調皮了,居然跑到雁門關來!” “是奴家的錯?!敝苁系兔柬樐?,輕聲道:“實在擔心郎君?!?/br> 在李善失去聯絡的這些日子里,各種亂七八糟的消息在代縣傳播,最讓人動容的就是宜陽縣侯劉世讓叛逃突厥,引突厥襲馬邑,中書舍人崔信、館陶縣公李善均沒于馬邑。 周氏和小蠻一直在代縣城內,聽到消息不顧親衛阻攔,趕到雁門關來問個究竟……要不是李道玄親衛恰巧看到了,連雁門關都進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