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崢嶸 第276節
書迷正在閱讀:侯門嫡女、你不要兇我呀、獵家小娘子、重生之代罪的大小姐、快穿大佬的導演路、穿越之老板成廚娘、跟渣男的死對頭he了[重生]、風水大佬穿成豪門假少爺后、我總能成為白月光[快穿]、穿越之皇室紈绔
城外的突厥營地中,不時傳來馬匹嘶鳴聲,如此大雪,對戰馬來說,若不添補草料,很容易掉膘,而苑君璋自身都不夠,為此已經讓苑孝政探問了好幾次了。 李善如此猜測,其他人也能,左側的劉世讓還穩得住,但右側的崔信忍不住低聲問:“淮陽王駐雁門關……” 以李善和李道玄的關系,遣派的又是朱石頭這樣的李道玄認得的親衛,但拖延至今……李善眼角余光掃了掃劉世讓。 倒不是李善懷疑劉世讓留了什么后手,這幾日范十一嚴密監控,確認這老頭和突厥那邊沒有任何聯絡,但這件事……李善懷疑還是劉世讓的鍋。 原因也很簡單,李道玄身為郡王,是李世民的鐵桿,又在山東立下大功,曾任河北道行軍總管、元帥,如今以十二衛大將軍的身份駐守代州,親自鎮守雁門關……這樣的身份,整個河東道只有一個人能壓得住。 河東道行軍總管,并州總管,襄邑王李神符。 而李神符為什么要這么做……很可能是因為劉世讓。 反正和郁射設那邊已經談妥了,就算糧草不濟,朔州凋零,李善也不認為郁射設會壞突利可汗與李唐的盟約……這是史書上記載的事實。 “如果今日不至,明日啟程……” 李善的話說到一半,左側的劉世讓猛地伸手前指,“那是……來了,來了!” 劉世讓的聲音微微顫抖,對他來說,留下還有一絲希望,回去只不過是等死。 李善搶過望遠鏡細看,片刻后嘴角掛上一絲笑意,李道玄總歸扛住了……在沒有成功招撫苑君璋的情況下,輸糧草馬邑,這是要擔上不小風險的。 完全不知道李善有何謀劃的崔信看見李善心神松弛,笑問:“今日大雪,可有佳作?” 李善有點頭痛,老丈人逼的有點緊……這七八天幾乎每天都要搜刮一兩首去,老子存貨一共就那么多。 有時候李善都在琢磨,要不要提前把長短句弄出來……自己存貨中大半都是詞了。 一旁的苑孝政應道:“赴長安后,曾聽聞李師那首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崔信懶得搭理苑孝政,只盯著李善,左側的劉世讓也側頭看來。 李善探手空中,無數雪花在五指間穿梭,他瞇著眼抬頭望去,輕聲吟道:“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崔信微微皺眉,“只兩句殘詩?” 李善探身前傾,放眼望去,城外不遠處正是突厥營地,左側的劉世讓微微挑眉,他不擅詩文,但也能從中聽出隱隱的兵戈之意。 當運載著糧米的車隊抵達馬邑城外,這幾日略為緊張的氣氛立即緩和下來,苑君璋滿臉都是笑意,郁射設也放松下來……重新在心里評估李善對雁門的掌控力度。 這么一大批糧草,不是個小數目啊。 苑君璋在心里盤算,聽郁射設的口氣,這批糧草不會是最后一次,雖然朔州之前被突厥洗劫,但自己也不是一點糧草都沒存下來。 “郎君?!敝焓^眼神閃爍的疾步而來,身后是一同去雁門的趙大,以及一個身材矮小的中年人。 “元普?”劉世讓詫異問道:“他來作甚?” “嗯?” 劉世讓低聲道:“此人雁門郡人氏,當年常居太原,乃圣人舊識,應該在長安……” “元?”崔信瞄了幾眼,“可是拓拔氏?” 李善也知道這件事,魏孝文帝漢化,拓拔氏改為元姓,就比如破野頭改為宇文姓一樣。 元普走到近處,亦不行禮就要開口說話,李善眉頭一皺,舉手打斷,“此行可順利?” 朱石頭和趙大對視了眼,都沒吭聲。 李善神色如常,“苑君璋派去的那些人搗鬼了?” 輸送這么大一批糧草需要的車馬、人手都不是小數字,不管是苑君璋還是郁射設都不會允許雁門關派出大量青壯運送……李唐行府兵制,北地青壯基本都是上過戰場的。 所以,實際上是雁門關那邊運送糧草出關,途中苑君璋的人手接過來,送回馬邑。 朱石頭和趙大又對視了眼,都搖了搖頭。 那就是說問題還是出在雁門關,李善回頭看了眼,崔信被看的莫名其妙,等他發現劉世讓悄然推開,這才恍然,哼了聲才甩袖離去。 “圣人口諭?!痹丈聿陌?,下巴略尖,面相實在不太好看,“是給宜陽縣侯的?!?/br> 李善冷然道:“說?!?/br> 元普猶豫了下,想起雁門關那邊淮陽王都快和襄邑王打起來了,低聲道:“江夏郡公舉告宜陽縣侯暗通突厥,欲舉關而降,圣人命宜陽縣侯即刻回京?!?/br> “暗通突厥?”李善喃喃重復了一遍,“可有人證?” “高滿政麾下部將曹船佗入京為證?!?/br> “曹船佗?”李善目光深幽,一些事,幾個點,在他腦海中迅速連接起來。 元普緊張的搓了搓手,他是出了雁門關,被朱石頭、趙大并苑君璋麾下一路帶到了馬邑,才發現突厥營地就在城外。 如果早知如此,死都不肯來了……這不是找死嗎? 事實上,雁門關上下知曉突厥抵馬邑的只有李道玄一人,而知曉李高遷舉告劉世讓暗通突厥,圣人大怒問罪劉世讓的……別說雁門關了,整個代縣都知道了。 “代懷仁謝過淮陽王?!蹦樕项H有疲憊之色的馬周苦笑道:“襄邑王不知馬邑實情吧?” “理應不知?!崩畹佬p聲道:“自懷仁啟程,無一人出關,即使商隊也暫停通商?!?/br> 馬周是昨日被李道玄急召剛剛趕到雁門關的,聽其敘述了一遍馬邑境況,立即做出了判斷,李神符未必知道馬邑那邊出了什么事,但可以肯定是出了事……雁門關往馬邑快馬一日夜路程,算上招撫滿打滿算也就四五日,而至今日已經八天了,肯定是出了意外。 圣人召劉世讓回京問罪,而劉世讓偏偏去了馬邑……劉世讓既然暗通突厥,此去必然是壞招撫大事! 這個邏輯很通暢,所以河東道行軍總管兼并州總管襄邑王李神符發兵北上,欲出雁門關,攻打馬邑……至于寒冬臘月實在不是出兵的季節,李神符就不管了。 反正也不是真的要攻打,但只要發兵,馬邑那邊招撫事宜不管出了什么意外,招撫是肯定繼續不下去了! 劉世讓這個鍋算是背定了。 至于李善,那只能算他倒霉……池魚之殃。 但李神符、李高遷不在乎李善,而親自坐鎮雁門關的李道玄很在乎。 這位才二十一歲的郡王毫不客氣的拒絕了被他長一輩的李神符的要求,并暗中按照李善的囑咐,運送糧草出關,并將從長安而來的元普給哄騙去了馬邑。 “郁射設、結社率……”馬周低聲喃喃自語,“招撫已然事敗……” 李道玄接口道:“懷仁為何還不回雁門?” 馬周幽幽道:“李懷仁其人,行事手段,喜劍走偏鋒……” 第四百二十二章 傾蓋如故,白頭如新 飄揚了兩天的大雪終于停了,突厥人常居草原,見慣不怪,但也不是不怕冷的,草原度冬,部落也要尋找背風之地,在山谷之中以避風雪。 而馬邑城外是前兩個月苑君璋攻城時候的營盤,已經被拆的七零八落,難以久駐。 李善倒是不客氣,前兩日就讓三百親衛入城避雪,而郁射設因為之前高滿政投唐險些陷于城內一事,至今還住在城外營中。 “后一批糧草……”苑君璋小心翼翼的問。 苑君璋心里也是苦啊,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 投唐已經不可能了,至少是暫時不可能,這批糧草肯定是李善和郁射設商議的結果……這些時日兩人幾乎每日都要密議,也不知道在謀劃什么。 郁射設笑著沖李善努努下巴,“懷仁何日啟程?” 李善哼了聲,“糧草已到,牛呢?” 苑君璋聽得一頭霧水,明年代縣春耕,需要耕牛? “正巧今日到了?!苯Y社率咳嗽兩聲,“牛rou哪里比得上羊rou味美!” “這么巧?”李善雙手籠在袖中,看著外面突厥人和自己的親衛正在掃雪,笑道:“倒是聽聞,前日營地就有牛吼?!?/br> 郁射設瞥了眼過去,苑君璋沉默的起身走開,他才低聲道:“五原郡消息,唐皇遣派近臣中書舍人崔信、代縣令李善赴馬邑招撫苑君璋?!?/br> 李善神色一變,“怎么會……” “不知如何傳過去的?!苯Y社率在一旁解釋,“懷仁當知,絕非我二人所為?!?/br> 咱們都商議好結盟事了,自然不是咱們放出的消息……說出來,就是怕欲谷設殺來,讓你陷于馬邑啊,這是一番好意。 李善神色閃爍不定,片刻后一拍大腿,“今日啟程!” “今日啟程?”郁射設看看天色,“都已近午時了,說不定還有大雪?!?/br> 這時候幾個突厥兵牽著三頭牛從后面轉了出來,兩頭大牛,一頭小?!钌篇q豫片刻后,咬著牙道:“拿刀來!” “先吃個飽再走!” 接下來,郁射設、結社率目瞪口呆的看著李善手持匕首,完美的上演了一出真正的庖丁解牛。 前世小時候村子里還是耕牛種田,但后來村里人都出去打工了,良田荒廢,牛留在那作甚? 自然是殺了吃rou??! 從初中開始,李善就年年幫忙,高中畢業的時候,已經可以召集三四個幫忙的直接上手了……至少學醫對殺牛這門手藝有沒有助益,不太好說,但李善大學時期打工是去在火鍋店幫過廚的,比如左庭右院、潮汕火鍋之類的。 “這是里脊?!崩钌祁I著分出來的長條里脊rou,“爆炒最好,也可以煮熟白切,可惜這季節沒辣……” “這是牛腱rou,一般拿來鹵?!?/br> “這不叫肚子,叫牛腩!”李善指揮著十幾個親衛,都是朱家溝村民,也是熟手了,“去城里弄點蘿卜,牛腩就是要紅燒!” “牛眼rou當然是燒烤……就是炙?!?/br> “牛眼也能吃?”結社率瞪大了眼睛。 “牛眼rou不是牛眼,是牛前腿上面……喏喏,就是這塊?!崩钌苹仡^吼了句,“快點,今日還要啟程回雁門呢!” 郁射設摸摸鼻子,“懷仁……” “讓摸末兄見笑了,關內不許殺牛,違逆者重罪?!崩钌浦钢焓^,“不是弄來調料了嘛,弄個火鍋……上腦還是涮火鍋最好吃,肥瘦相間,細嫩多汁!” “這次吃個飽,在朔州吃牛,總不會問罪了吧!”李善拎著長長的牛尾巴,“可惜了,時間太緊,牛尾最好是煲湯,補氣養血,強筋骨呢!” “哎,那塊舌頭別扔,帶回去可以鹵!” “對了,把玉壺春全都搬過來!” “反了他了,苑君璋敢不給?!” 營地里亂哄哄的一片,一頭頭牛被剁翻在地,一口口鐵鍋被架起,一堆堆篝火升起。 朔州馬邑,向來為胡漢分界之地,也向來為胡漢交匯之地,在馬邑城外,出現了如此和諧又如此古怪的一幕。 敵對的雙方將卒舉杯痛飲烈酒,大口大口吃著各式美味佳肴,雖然大都聽不懂對方說什么,但也勾肩搭背大聲說笑,時不時傳來關中小調和塞外豪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