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崢嶸 第269節
書迷正在閱讀:侯門嫡女、你不要兇我呀、獵家小娘子、重生之代罪的大小姐、快穿大佬的導演路、穿越之老板成廚娘、跟渣男的死對頭he了[重生]、風水大佬穿成豪門假少爺后、我總能成為白月光[快穿]、穿越之皇室紈绔
“難逃一刀?” 崔信不悅的看著李善,“宜陽縣侯為雁門守將,你為代縣令,雁門關雖隸屬代縣,但向來單列,不受你所轄?!?/br> 猶豫了會兒,崔信追問道:“今日出迎,夜間宴席,你均為首……” 李善盯著跳動的燭火,隨口道:“如今雁門,雖有劉世讓奉命守關,雖有江夏郡公李高遷,但上下皆唯小侄之命是從?!?/br> 崔信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眉頭緊鎖,“依陛下寵信,肆意妄為,非臣子之道?!?/br> 崔信以為李善是憑借李淵的寵信,平陽公主為靠山在代縣稱王稱霸呢。 “世伯有所不知?!崩钌崎L長嘆了口氣,將這半年來的遭遇大致描述了一遍。 靜靜聽著的崔信臉頰上rou時不時跳動一下,他沒想到局勢如此的復雜。 劉世讓對李善的疏遠,李善不得不借重把守雁門關的李高遷。 李高遷和劉世讓之間的恩怨,馬邑大捷后的大敗,苑君璋去而復來。 襄邑王李神符和劉世讓之間的深仇大恨,以及后者對代州總管的期盼,和李神符、李高遷的阻撓。 偏偏劉世讓為人倨傲,性烈如火,聽不得些許意見。 突厥、苑君璋、李神符、李高遷、劉世讓……夾雜在這么多股勢力之中,李善不可能獨善其身。 崔信忍不住在心里琢磨,和其他人相比,李善是勢力最弱的,而且朝中還有裴世矩這個死敵在盯著。 但沒想到,面前這個青年卻悄無聲息的做了最多的事,出塞通商探查軍情,守雁門關擊退突厥追兵,大遷人口使苑君璋來降。 在淮陽王李道玄率軍入駐代州之后,李善掌控了代州,掌控了雁門關,將劉世讓完全架空。 此前崔信驚異于李善學識駁雜,戰場謀略,才高八斗,沒想到李善在這方面也有如此手段……看看他的對手或盟友,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從推功劉世讓,與李高遷結盟,再之后架空劉世讓……這些與李善自身的謀劃環環相扣。 崔信在長時間沉默后低聲道:“劉世讓真的會降突厥?” “誰知道呢?!崩钌迫魺o其事的說:“無奈襄邑王、李高遷逼迫太緊,而劉世讓朝中無援,已是四面楚歌之境……所以,小侄早早就安排妥當,先后以闞棱、薛忠領軍?!?/br> “劉世讓會不會降敵,這不重要?!?/br> “重要的是,若是劉世讓舉關而降,小侄有沒有制敵的手段?!?/br> 崔信恍然道:“所以你讓淮陽王后日親自坐鎮雁門關?!?/br> “往馬邑招撫苑君璋,小侄如何敢將劉世讓留在雁門關?”李善嗤笑道:“劉世讓久在河東,舊部頗多,若是今夜未有此行,小侄后日啟程前,必先下手囚之!” “就算有劉世讓舊部欲舉事,道玄兄必能掃滅?!?/br> 崔信嘆了口氣,“宜陽縣侯當年嚴斥說客,一時傳頌……” “不過……”李善言語有些遲疑,“以小侄觀之,劉世讓未必有此心?!?/br> “其一,月余前,苑君璋所部猛攻馬邑,數萬突厥兵肆虐朔州,劉世讓不敢出兵相援,馬邑失陷,朝中必然問罪,劉世讓已入絕境……但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小侄先后讓親衛頭領王君昊、臨濟縣侯闞棱奪軍權,劉世讓未有絲毫阻擾?!?/br> “其二……”李善突然住了嘴,腦海中想起了那個瘦高個子,苑孝政往長安途中,朱八回報,李高遷攜曹船佗出現在忻州。 偏偏苑孝政在馬邑親眼所見,曹船佗被突厥生擒……他是怎么回來的,他想做什么? 李善想不通李神符、李高遷會做什么,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很可能針對的是劉世讓……曹船佗充當的是個什么角色呢? “其二?”崔信提醒了句。 “其二……”李善回過神來,“就算無小侄在此,劉世讓也不會此時舉關而降,寒冬臘月,突厥不會大舉南犯?!?/br> 崔信贊同的點點頭,“突厥出兵講究時節?!?/br> 劉世讓為什么要主動跟去馬邑? 在李善看來,無非兩個可能,其一是希望借此拜托即將被問罪的遭遇,無論如何,終究馬邑再次投唐。 其二就是,劉世讓的確暗通突厥,眼見無力舉關而降,欲借此行單騎遁逃去五原郡。 李善曾經考慮過,被突厥生擒的曹船佗出現在忻州,劉世讓又主動跟著自己去馬邑……若是苑君璋假降,那么自己有可能成為目標。 但李善很快排除了這種可能,雖然執掌雁門關上下,但自己名義上只是代縣令,生死無關雁門防務。 當然了,還有一種可能……苑君璋想生擒自己獻于欲谷設。 但苑孝政信誓旦旦的保證,直到突厥西返,欲谷設并不知道李善在雁門關。 李善對苑孝政的話還算有一定信任度,更重要的是,苑君璋可以不投唐,但以投唐誘捕,這種手段一旦施展,就等于斷了李唐這邊的退路。 苑君璋在李唐、突厥的夾縫中生存,不會蠢到這種地步。 李善的視線落在窗外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幕中,久久沉默后低聲道:“世伯出身清河崔氏,名望重于海內,此去馬邑,乃以中書舍人行招撫事?!?/br> 這都是廢話,崔信正要追問,李善繼續道:“小侄雖只是代縣令,但如今卻手握兵權,淮陽王更是小侄密友,世伯乃天子近臣,不可親近?!?/br> 不等崔信發問,李善起身讓親衛安排就寢,召來苑孝政讓其遣派親衛明日一早送信去馬邑。 李善隱隱感覺得到,雖然沒有一絲一毫的證據,但此次赴馬邑招撫苑君璋,可能不會太順利。 一旦出使,不管是自己的親衛,還是平陽公主遣派的親衛,都會以護衛自己為第一目標……這是李善也無法改變的,而崔信一旦陷落敵手,如果和李善扯不上干系,按照頡利可汗一貫行事風格,未必會將其如何。 說到底,崔信此行,是受自己連累的……李善在心里想,如果崔信出了事,別說自己和崔小娘子再無緣分,自己和清河崔氏之間……難道這就是裴世矩的手段? 第四百一十章 突變 十二月一日,雖寒風呼嘯,但無烏云遮日,暖暖的日光灑下,翻身上馬的李善覺得身子暖烘烘的。 十一月中旬,突厥西返之后,代州、朔州天降大雪,之后斷斷續續五六日才停下,這兩日氣溫有所回升,但依舊白雪覆地,放眼望去,塞外白茫茫一片。 親率三千士卒趕到雁門關的淮陽王李道玄遙遙一禮,目送李善、崔信一行人漸漸遠去,此去李善一共攜親衛三百,以王君昊、杜曉兩人為頭領,此外還帶上了武力絕倫的臨濟縣闞棱。 闞棱守衛雁門有功,復職為左威衛中郎將,不管是頂頭上司李道玄、薛忠之命,還是因為李善施恩用武,闞棱都肯隨李善一行。 拿起望遠鏡,李道玄細細打量遠去人群中那個鬢發灰白的老者,在心里琢磨,劉世讓有可能投突厥嗎? 如果會,那對懷仁此行會有著什么樣的影響? 此時此刻,長安皇城,東宮顯德側殿內。 太子李建成端坐上首,下面右首坐著的是太子中允王珪、太子洗馬魏征以及太子密友韋挺,這三個人是東宮中對太子影響最大的謀士。 而右首,只坐著尚書省左仆射裴寂。 “李高遷未有來信?”裴寂似乎有些懷疑。 李建成確鑿無疑的再次道:“的確未有來信,若非裴監,孤尚不知情?!?/br> 裴寂解釋道:“此奏折兩日前直入門下,三兄將其隱下……當日陛下召見,議招撫苑君璋事?!?/br> 李建成贊同點頭,遲疑道:“劉世讓朝中無援,或許江夏郡公……” “此事不可輕忽?!碧又性释醌曂蝗婚_口打斷,“殿下,苑君璋歸降,劉世讓投敵,代州、朔州形式為之一變?!?/br> 其實在場的人心里都清楚,李高遷之所以從十二衛大將軍淪為如今的驃騎將軍……不管外人如何看,李高遷本人最恨的是劉世讓。 同樣的道理,李神符在奏折末尾附名……他和劉世讓的仇怨更甚之。 所以,彈劾劉世讓降突厥,很可能是李神符、李高遷報私仇。 在苑君璋舉馬邑歸降的時候,雁門守將劉世讓降突厥,這是軍國大事……王珪、魏征都不贊成東宮摻和進來。 裴寂回想著昨夜裴世矩那番話,思索片刻,輕笑道:“不管劉世讓如何,此事對太子有益無害?!?/br> 韋挺好奇問:“還請裴相細述?!?/br> “若劉世讓暗通突厥,意欲不軌,太子有先見之明?!迸峒刨┵┒?,“江夏郡公乃元謀功臣,如今暫居驃騎,但他日必然復位?!?/br> 李建成不禁微微頷首,的確如此,在他的計劃中,明年肯定是要將李高遷調離代州,換個地方……雖然十二衛大將軍是不可能了,但上州刺史,或者十二衛將軍卻是不難。 最重要的是,李高遷是元謀功臣,是李淵的老臣子,而這股勢力是李建成一直刻意懷柔的對象,關系一向不錯,同時這股勢力一直在排斥秦王府……李高遷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裴寂這是建議李建成乘此機會施恩。 裴寂繼續道:“若是劉世讓并未通突厥,朝中本就有意問罪馬邑失陷……襄邑王……” 雖然說的影影綽綽,但在場的人都心知肚明,若是劉世讓沒有暗通突厥,那就是李高遷、李神符栽贓誣陷。 李高遷無所謂,他本就是東宮心腹,李神符卻不同,他一直秉持中立……但這個把柄在東宮手中,李神符還能維持中立的立場嗎? 聽到這兒,李建成已經動心了,他自知和二弟相比,太多的地方處于弱勢,其中有一個關鍵在于宗室。 李唐一朝,方面大將從來是從宗室子弟中挑選,從李建成、李世民到李元吉、李神通、李神符、李道宗、李孝恭、李瑗、李道玄…… 打得出名聲的基本都依附李世民,和東宮親近的都是李瑗、李元吉這種……一個丟了洛州落荒而逃,另一個更好,連太原府都丟過。 名氣響但沒有依附秦王府的也有,一個是如今正在統領江南戰事的趙郡王李孝恭,另一個就是數年來鎮守河東道的并州總管襄邑王李神符。 雖然戰功不能和李世民相提并論,但一旦平定江南戰事,趙郡王李孝恭很難再統兵上陣了,而接下來幾年內,若是再起戰事,或突厥南犯,東宮需要一個能鎮得住場面的宗室將領……李建成沒有親自上陣的打算。 在這種情況下,襄邑王李神符是個非常合適的人選……如果能以此事將其收復,并州總管,河東道行軍總管,分量相當的不輕,如果突厥南犯,李神符在東宮的支持下,只要局勢不崩壞,有很大可能壓制李世民。 韋挺眼神閃爍,低聲道:“淮安王與秦王親密……” 李神通向來是秦王府嫡系,也是宗室子弟中最旗幟鮮明支持李世民的,李神符是李神通的弟弟……這反而是其有可能投入東宮的一個說不出口的理由。 李建成側頭看去,王珪微微頷首,而魏征皺眉道:“此時懷仁、崔舍人正往馬邑招撫苑君璋,若此時劉世讓聯絡突厥,舉關而降……” 裴寂笑道:“玄成此言有理,不過如今已是寒冬臘月,突厥難以來犯,更何況襄邑王有所防備,當不至讓劉世讓得手?!?/br> 李建成點頭道:“如此,便請門下省呈交奏折,請父親處置?!?/br> 裴寂直起身行禮應是。 兩個時辰后,叱罵聲在兩儀殿內響起,李淵氣的都坐不住了,在殿內來回疾走,太子、秦王、齊王與諸位宰輔都起身靜立。 李淵猛地頓住腳步,“可有供文?” 門下省侍中陳叔達看了眼眼簾低垂的裴世矩,出列道:“奏折之后附有榮國公高滿政部將曹船佗親筆供文,此人已然入京,隨時可以相詢?!?/br> 李淵剛開始不信劉世讓可能投敵,但他很快反應過來了,劉世讓經略馬邑,一敗涂地,心高氣傲的他肯老老實實背這個鍋嗎? 如果不肯,投突厥是一條路……本為河東名將,突厥肯定舍得花大本錢來籠絡。 李世民臉色有點難看,眼角余光掃著裴世矩,知道這不可能是巧合,那邊李善和崔信應該已經動身去馬邑了,身后的雁門關就出了變故。 李世民也不太相信劉世讓會降敵,但如今也認為有這種可能性,但他和李淵考慮的不同。 如果透出點什么風聲,劉世讓知道自己被誣陷降敵,被逼到這個境地……那就難說了,難道就這么被下獄問罪? 最直接的后果是,雁門關叛,劉世讓遣使者快馬通報頡利可汗,再如何的寒冬臘月,突厥也不會容許苑君璋就這么投唐……李善、崔信很有可能就此失陷在馬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