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崢嶸 第239節
書迷正在閱讀:侯門嫡女、你不要兇我呀、獵家小娘子、重生之代罪的大小姐、快穿大佬的導演路、穿越之老板成廚娘、跟渣男的死對頭he了[重生]、風水大佬穿成豪門假少爺后、我總能成為白月光[快穿]、穿越之皇室紈绔
周圍幾位趕來的宰輔都不吭聲,看起來只是兩個外人的毆斗,但實際上牽扯到了朝中奪嫡……羅藝依附東宮,太子絕難以容忍此事,而圣人雖然近日對太子多有苛責,但顯然仍有回護之意。 只可惜闞棱了……要不是因為江淮軍正叛,杜伏威還在長安,只怕下場更是堪憂。 看著闞棱緩緩離去的背影,平陽公主默然無語,從柴紹的角度來說,自己和闞棱也算有份淵源,但如今執掌北衙禁軍,自然不會隨意插嘴。 又刻意慰問了羅藝幾句,李淵正要回宮,突然聽見不遠處傳來sao亂聲,幾個士卒狂奔而來,看起來頗為慌亂。 平陽公主歷喝道:“來人止步!” “殿下?!笔孔浼眲x車站住,“數百人穿鎧帶甲,手持軍械,抵朱雀門!” 長安皇城,太極宮最北,南側是三省六部等衙門,再往南就是朱雀門,就直對長安城最中心的朱雀大街。 換句話說,從朱雀門殺到太極宮的承天門,也就急奔半炷香的時間,李淵先是大怒,進了朱雀門那就是十二衛衙門,他倒是不擔心,但隨后狐疑的側身,先是看了眼李世民,隨后又瞄了眼李建成。 李世民雙目直視,并無躲閃。 而李建成看似平靜,但目光閃爍不定。 平陽公主已經親自帶著士卒趕過去了,李淵面沉如水,一言不發,在原地來回踱步,身邊的幾位宰輔都不敢開口,狐疑的視線也在李世民、李建成臉上來回盤桓。 裴世矩心里也有點奇怪,今日之事有點古怪,若是要宮變,怎么也不會選在這時候……無論是太子還是秦王,都沒有可能,總不會是齊王吧? 畢竟人老成精,裴世矩觀察片刻,看出了點東西……秦王好像并不意外,或者此事他是有插手的,而太子目光閃爍,似乎心存懼意。 一刻鐘后,平陽公主派人回稟,李淵突然抬步前行,一直走到了朱雀門。 門外的大片空地上,散亂的軍械落的到處都是,紫黑色的血跡隨處可見,數百賊子被北衙禁軍逼在角落處,兩個身材雄偉的大漢和一個矮壯漢子正在裹傷。 兩個大漢背對著,李淵還沒分辨出是誰,但那個粗壯漢子……卻是剛剛被自己罷官的闞棱。 “嗯?” 聽見父親的鼻子哼聲,平陽公主面無表情的說:“臨濟縣侯……臨濟縣男適才出宮,迎頭撞上,手無寸鐵,拼死以抗,女兒出朱雀門之時,正見臨濟縣男奮勇殺賊?!?/br> 李淵有點尷尬了,自己剛剛處事不公,降爵除職,結果一轉眼人家就在朱雀門外殺賊。 第三百六十一章 好處 要說闞棱對李淵,對李唐有多忠心……那是鬼都不信,事實上是闞棱撞了個正著。 但闞棱可以選擇遁逃,看著亂兵攻門,但卻最終在赤手空拳的情況下選擇了殺賊……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杜伏威,李淵不可能熟視無睹。 不過李淵先將此事摁下,今日數百賊子攻打朱雀門……這是要造反??! 不將這件事弄個水落石出,李淵晚上都不敢閉上眼睛。 但還沒等李淵開口,對面兩條大漢轉過身子,很多人的視線都落在了李世民的身上。 一個是天策府的左二副護軍侯君集,一個是天策府馬軍總管張士貴。 兩人身上都有傷勢,一個肩部中了一刀,另一個小腿被戳了一槍。 讓很多人意外的是,李淵微微側身,視線沒有落在李世民身上,而是先落在了羅藝身上,然后轉到了太子李建成身上。 畢竟是宦海沉浮幾十年的老人,又是唐朝的開國帝王,牽扯到自身安?!顪Y的心思轉的比誰都更快,他第一時間反應過來了,張士貴、侯君集兩人幾個月前在禁苑中被羅藝鞭抽臉頰。 這事兒八成是二郎弄出來的! 但這事兒八成是大郎的錯,或者說自己只能降罪在羅藝身上。 李淵先是松了口氣,他不相信,也不敢相信兩個兒子有兵變奪宮的念頭,這一次應該還只是奪嫡事。 羅藝的念頭也轉的很快,都已經秋季了,大滴大滴的汗珠在額頭處泌出,伏低身子一動都不敢動。 那邊平陽公主審訊賊子,又詢問了闞棱、張士貴、侯君集,再詢問守衛朱雀門的士卒,雖然細節還要深究,但大抵弄清楚了來龍去脈。 “說吧?!崩顪Y往前走了幾步,顯然不希望女兒大肆宣揚。 平陽公主低聲道:“約莫三百賊子,伏于務本坊,張士貴、侯君集與其相遇,突傳揚燕王在皇城中遇害,賊子追殺張士貴、侯君集抵朱雀門?!?/br> “臨濟縣男闞棱正面相抗,張士貴、侯君集反身殺賊,女兒出朱雀門,賊子已然潰散……” 李淵哼了聲,“守朱雀門乃左監門衛,當不會主動出擊?!?/br> “是?!?/br> “三兩人對敵,三百賊子就潰散了?”李淵臉頰扯了扯,顯而易見,那三百賊子完全是被張士貴、侯君集糊弄了。 聽到羅藝在皇城被害,驚慌失措之下被張士貴、侯君集引到朱雀門外……顯然,這是羅藝的人馬。 羅藝執掌幽州軍,冊封燕郡王,此次入京,李淵許其攜千余兵丁……但居然暗中還藏起三百精兵,這是想干什么? 而且還隱藏在務本坊,很明顯,大郎肯定是知情的……因為務本坊對面就是安上門,入門一直往北就是東宮。 沉默良久后,李淵面冷如霜,招手叫來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劈頭問道:“二郎如何說?” 李世民腹誹,今日這事八成是長孫無忌眼見羅藝、闞棱毆斗臨時改了主意,本來計劃中張士貴、侯君集是不需要現身的,也不會出現什么三百賊子攻打朱雀門的鬧劇……只需要讓父親知曉,東宮暗藏三百精銳在宮墻之外,順利的話能驅逐羅藝,還能給東宮沉重一擊。 現在好了,事情雖然鬧大了,但自己的尾巴也露出來了。 在心里狠狠罵了幾句大舅子,李世民干脆利索的回答道:“孩兒之過,管訴不力?!?/br> “武安、君集不忿燕郡王,深以為辱,刻意尋釁?!?/br> 平陽公主忍不住瞥了眼過去,沒想到二弟在關鍵時刻還挺光棍的,先承認這是自己的手筆,是奪嫡的手段,其次點出了張士貴、侯君集對羅藝的怨恨,也是,臉上的鞭痕都沒完全褪去呢。 最關鍵的是,李世民點出了……今天這事兒,雖然是我秦王府的手筆,但事情,卻是太子干的。 總不會是我讓羅藝將三百精兵藏在宮墻之外的吧? 李淵陰冷的視線轉到了李建成的臉上,“大郎是覺得長林軍尚有不足之處?” “父親,父親!”李建成臉色慘白,勉強解釋道:“長林軍盡是新兵,難抗強敵……” 這個強敵自然指的是李世民的天策府……李世民無所謂的聽著,今日之事捅出來,鬧的這么大,自己也會吃虧,但終究東宮吃的虧比自己肯定要打,算起來還是賺了。 “盡頭是新兵?”李淵嗤笑兩聲。 幾個月前禁苑鬧的那一通,李淵事后也知道了,羅藝帶入京中的兵丁,至少一半都充入了東宮的長林軍中,對此李淵含糊默認了,但沒想到長子如此不知足,居然還私下再次召幽州精兵入京。 這是想干什么? 李淵低低的笑聲響起,幽幽道:“幽州軍常年捍邊,精兵猛將多矣,大郎是欲以此代北衙禁軍?” 北衙禁軍轄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前者護衛皇城,后者隨侍帝王……換句話說,李淵的身家性命都托付于此,這句話的分量可想而知。 李建成的身子都在發抖,但再也不敢開口辯解。 這三百精兵都是羅藝奉李建成之命精挑細選出來的,畢竟羅藝之前已經攜帶千余兵丁入軍,再次調兵難免遭李淵猜忌,所以李建成將其藏在了務本坊,準備在一兩個月內調入長林軍來擔任中下層將校。 之前坊間流言蜚語都在說自己想遷都……李建成的確有這樣的企圖,但也知道父親李淵持不同意見。 在未來,突厥很可能會再次侵襲河東道,李建成準備以長林軍為根基打造出一支精兵……他早就眼熱天策府的玄甲兵了,這才囑咐羅藝調兵入京。 李建成腦子暈乎乎的,只在琢磨,二弟是如何知曉這等秘事的?! 李淵失望的看著一臉懵逼的長子,看似平靜的次子,突然問:“平陽,此事如何處置?” 平陽公主沒有直截了當的說什么自當圣裁,而是想了想才說:“太子、秦王皆父親嫡子,亦是女兒胞兄胞弟?!?/br> 李淵長嘆了口氣,揮手道:“三百賊子,定罪發配,絕不容情?!?/br> “燕郡王羅藝,出涇州刺史?!?/br> “張士貴、侯君集,均除職?!?/br> 李建成、李世民均躬身應是,這個處置看上去算是各打五十大板,但實際上,東宮受到了沉重的一擊,雖然羅藝肯定依舊依附東宮,但卻遠去隴西道任職,再難直接對抗天策府,太子以長林軍組建精銳騎兵的打算也將泯滅。 而張士貴、侯君集除職是不痛不癢的,大不了轉去秦王府就是了,依舊是李世民的心腹。 李淵心里有些悲涼,正要回宮,一旁的平陽公主低聲提醒,“父親,臨濟縣男……” “是了?!崩顪Y愣了下,偏頭看了眼遠遠站在朱雀門外的闞棱,心里猶豫不定。 剛剛降爵除職,總不能這么快打自己的臉吧? “父親,既然除職,不如使其北上,他日建功再行晉升?” 李淵心里一動,偏頭道:“雁門?” “闞棱勇力絕倫,吳王杜伏威在京,江淮軍遠在江南,懷仁對其有恩,倒是能排得上用場?!?/br> 李淵現在都沒心思管這些了,揮手道:“罷了,平陽安置就是?!?/br> 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故以這樣的方式落幕,東宮在依仗羅藝跋扈了幾個月后受到了沉重一擊,而李世民也沒討到太多的好處,反而暴露了他……呃,至少證明了,秦王在東宮內部肯定是埋了釘子的! 可能唯一得到好處的是遠在雁門的李善,沒了蘇定方,卻來了個勇力不讓的闞棱。 第三百六十二章 丈量田地 最近的李善忙的不亦樂乎,一邊等待長安的回信,同時提前籌備各種事務,比如釀酒,說是名義上要等李世民回信,要取得京兆杜氏的許可,但實際上李善才不管呢,大不了換個名稱。 什么玉壺春? 我這明明是二鍋頭! 此外,李善還要忙著授課……不過這一次不是授醫術,而是算學。 關于李善的各種傳聞在代縣已經傳的遍地都是了,那些本地勢族看不上醫術,學不來詩才,卻選中了算學……這個是很有用的玩意,不管是管理家族打理庶務,還是出仕做官都是用得上的。 多人延請,李善在萬般無奈之下才開始授課,學生基本都是本地勢族子弟,當然了,名義上如今都是代縣令的親衛隨從。 不過,學算術,那也是要交學費的……腦子不清的私下送來錢財,腦子好使的私下來問。 至于那種送十條rou干來的……那是完全沒腦子的! 在李善的計劃中,這些勢族都很有用……當年賀婁子干經略隴西,賀婁家與姻親劉家都曾經遷居隴西一代,族內多有善于相馬、養馬的人,比如代縣南部的張家,早年就是靠與云州行商慢慢積攢家底冒出頭的。 黃昏時分,一天疲累之后回了驛館,左顧右盼沒看到人,李善愣了半響才想起來,一早周氏就說了,今日宅子落成,應該是搬過去了。 從側門出去,饒了半個圈,驛館的背面,一大片空地上,并排的三間紅磚大宅,左右都是單進落,供宿衛的親兵起居,中間是兩進落,前面辦公,后面起居。 房屋構建李善沒怎么管,造型有點奇葩,有這個時代的特色,但也有李善在朱家溝的手筆,最典型的就是屋頂……居然是平的。 “漏不漏?” “郎君回來了?!敝苁显诤筮M院落門口迎著,“郎君真是巧思,真的不漏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