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崢嶸 第224節
書迷正在閱讀:侯門嫡女、你不要兇我呀、獵家小娘子、重生之代罪的大小姐、快穿大佬的導演路、穿越之老板成廚娘、跟渣男的死對頭he了[重生]、風水大佬穿成豪門假少爺后、我總能成為白月光[快穿]、穿越之皇室紈绔
上午抵達代縣,午后才落腳,晚飯還沒吃,就聽聞突厥來犯……李善理性的判斷,失馬邑的突厥不可能無動于衷,但感性上……特么老子真是災星下凡??! 小雨早已褪去,烏云已然散開,皎潔的月光投射在這座古老而飽受戰亂之痛的小城中,李善在青石板上來回踱步,想說些什么……但每次嘴唇微動,就強行閉上嘴巴,馬周還一次又一次投來警告的眼神。 去年從下博南下,一路上李善那張嘴……讓同行者無不心驚膽戰,李善自個兒都懷疑自己是中了詛咒,不敢隨意開口,更不敢揣測戰事走向。 沉重的馬蹄聲驟然響起,兩人轉頭看去,矮壯大漢翻身下馬,“李郎君,已然打探清楚?!?/br> “說?!?/br> “兩日前斥候回報,未聞突厥主將何人,南下大軍萬余,欲攻馬邑?!?/br> 李善松了口氣,“這就是了,突厥不可能留馬邑在后,不管不顧攻打雁門!” “閉嘴!”馬周低低呵斥了聲,又問道:“戰事如何?” “尚不清楚,代州司馬劉世讓已赴馬邑,催江夏郡公領兵相援?!?/br> 江夏郡公就是左武衛大將軍李高遷,如今領兵鎮守雁門。 李善在腦海中想了想地圖,點頭道:“突厥不管是從云州南下,還是從西北而來,雁門出兵,與馬邑諸軍成掎角之勢,正合兵法?!?/br> 馬周突然問道:“江夏郡公可會出兵?” 矮壯漢子猶豫了下才答道:“軍中號令不明,旗幟散亂,未見有出兵之意?!?/br> 馬周回頭看了眼李善,后者也不禁想起了李道玄和史萬寶……如果李高遷坐視突厥猛攻馬邑,劉世讓、高滿政未必頂得住。 “應該不會,理應不至于?!崩钌茝娦斜3宙偠?,低聲道:“當日看似淮陽王與史萬寶相爭,實牽涉朝中奪嫡事……” 馬周喉結動了動,他也知道李善說的在理,李高遷是東宮嫡系,但劉世讓、高滿政和秦王府可是扯不上一點關系的。 但馬周還是有點緊張,他是真怕了李善這張嘴。 說好的不靈,說壞的…… 李善拍了拍矮壯漢子的肩膀,笑道:“今日辛苦杜兄了?!?/br> 這漢子名為杜盼,是平陽公主麾下親衛,資歷很老,又是河東忻州人氏,對代州以及幾位領兵將領都頗為熟悉,李高遷、李神符也都認得,所以平陽公主特地將其臨時借給了李善。 聽到突厥來襲的消息后,李善立即讓杜盼趕赴雁門探聽消息,換馬不換人,一夜間一個來回,自然辛苦的很。 讓杜盼先去歇息,李善笑道:“放心吧,李高遷雖未有顯赫戰功,但能身為十二衛大將軍,當非見識不明之輩,除非他膽怯如……” 馬周再也忍不住了,伸手一把捂住了李善的嘴巴。 道理是這個道理,若突厥攻破馬邑,李高遷不肯出兵相援,不說很可能會被問責,關鍵是接下來,難道指望吃了rou喝了血的突厥人突然吃素信佛,不攻打雁門了? 一個詞足以形容現在的局勢,唇亡齒寒! 所以,李善斷定李高遷必然出兵,只要不是膽怯如鼠……馬周自然也看得到這一點,所以立即捂住了李善的嘴巴,決不能讓這廝說完了! 甩開馬周的手,李善呸了好幾下,看天上東方隱隱可見魚肚白,干脆去取了牙刷洗漱,他小時候倒是講究不干不凈,吃了沒病……但奈何后來做了醫生啊。 “郎君?!敝苁弦呀浧鹕?,正準備親自去炊房做飯,她知道自家這位郎君飲食并不講究,但卻很挑剔,而且對北地飲食不太習慣,所以想自己動手。 “小蠻呢?” “還在睡著?!?/br> “這個年齡,正是貪睡的時候?!崩钌七M去看了眼,小蠻正呼呼大睡,鼾聲還不輕呢,顯然前些日子跋涉累的狠了,一頭青絲中,精致的小臉鮮艷欲滴,一只白嫩如藕的胳膊露在外面。 李善笑了笑,小心將胳膊塞進被里,其實之前他并不想帶著小蠻過來,周氏騎射精湛得平陽公主盛贊,小蠻卻是手無縛雞之力。 但母親和七伯都堅持讓李善將兩人都帶上……李善也能理解,古代講究個血脈流傳。 朱氏年初想為兒子定親,但李善另有想法……呃,主要是想娶那位崔小娘子,一時半會兒也趕不上啊,今年才十一歲,就算過了門也沒用。 而此次李善赴任代縣,臨近戰場,很可能會遇上戰事,雖然正妻未過門,就有庶長子,是非常容易惹人異議的事,但萬一出了意外,朱氏、朱瑋都希望周氏、小蠻能給李善留下血脈。 李善對此倒是不太在意,只是細細想了想,等過了年,算算虛歲,小蠻也十五了,雖然身段還是青澀了點……但水蜜桃有水蜜桃的好處,脆桃也有脆桃的妙處。 基本一晚上都沒睡,李善略感疲憊,但一時半會兒也沒倦意,出門將王君昊、朱石頭、齊老三等人全都召來。 “這幾日,君昊擔任護衛,石頭、老齊、趙大你們全都散出去?!崩钌平淮溃骸疤孛催B住的地方都沒有……咱們在這兒可不是一兩天,總不能一直借住?!?/br> “郎君是想建宅?!饼R老三嘿嘿笑道:“昨日小人已經出城看過了,今日選址,頂多三兩日就能建窯?!?/br> 馬周搬著手指頭數,“首要懷仁住所、縣衙,次為親衛、護兵住所,還要建馬欄、倉庫,再次建醫署?!?/br> “首建住所,次建醫署?!崩钌茟械么罾磉@貨,雖然知道這是馬周在提醒自己收納人心,但這貨非要用這種方式,真是討罵! “縣衙暫時不用管,也不用特地建住所,某暫時與親衛同住?!崩钌葡肓讼?,“倉庫要建的大些,到時候某會畫圖紙給你們?!?/br> 看朱八、朱石頭要勸,李善擺擺手,“不必說了,另外若人手不夠,就在本地招青壯?!?/br> “很快就是秋收了,若招青壯,必要給口糧,賬冊事都由賓王兄主責?!?/br> 馬周提醒道:“稅賦之事?” 李善猶豫了下,如今代州可是沒有總管的,換句話說,自己沒有名正言順的頂頭上司,這事兒不能貿然,還是先打聽清楚再說。 一一囑咐完,眾人各自去忙,李善才施施然回了屋內,脫了衣衫,鉆進被窩,隨手摟住小蠻腰。 自己不會那么倒霉,雖然前世并不知道李高遷這個人,但終究身居左武衛大將軍,應該不會膽怯到不敢出兵。 一邊想著,李善的手一邊慢慢摩挲……劉世讓、李高遷、高滿政,這三個人將是自己能否立足代縣的關鍵人物。 低低的呢喃聲響起,滿臉暈紅的小蠻嬌媚的低語,“郎君,郎君……” 少女媚音百轉千回,引人入勝……但李善并無動作。 小蠻正要轉身,卻聽見肩膀處傳來鼾聲……還說我打鼾擾人清夢,明明你鼾聲最響! 第三百三十七章 爛攤子 代縣,春秋為晉,戰國歸趙,據山川之險,為兵家要地。 簡而言之,河東乃李唐根基所在,而代州為河東門戶,代縣又為代州門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事實是,李善趨馬在城內城外轉了一圈,甚至還去了不遠處的一個小鎮,路過五六個村落……一股熟悉感在心底滋生。 官道兩旁稍好一些,各種農作物大都快要收割了,但李善走上岔路,往前掃視,路旁的田地上稀稀拉拉,甚至都看不到什么人影。 翻身下馬,李善不顧還潮濕的泥土,走進田地,蹲下細看,還抓起一把泥土攥了攥,不禁嘆了口氣。 “這是作甚?” 李善丟下泥土,直起身搖頭道:“雖非上等田,亦屬良田,卻如此荒蕪?!?/br> 馬周聽了這話沉默片刻后才說:“代縣多歷戰事,農戶或裹挾入軍,或府兵征召,或徭役不斷,再或南竄避禍……” 今天出行這一路上,李善親眼所見,城內雖然破敗,但還稍好,城外在村落里幾乎都看不到多少青壯,老人、婦人、孩童占了絕大多數。 孤苦的老人,留守兒童,被拋棄的良田……這如何不讓李善心生感慨,前世他從一個幼童開始,完整的經歷了農村從雞犬相聞到良田長滿野草的變化。 “本朝設折沖府,河東道的折沖府數量僅次于關內道,共計一百四十七府,代縣占了四府?!瘪R周解釋道:“但代縣多歷戰事,死傷頗重,如今四府合計兵力不過兩千?!?/br> 按道理來說,折沖府分上中下三府,上者千五,中者千人,下者八百,但如今代縣四府合計才兩千,平均一府才五百人。 而且還要考慮到代縣戰事頻繁,府兵陣亡后的遞補。 “代縣府兵如今都在雁門?!币慌缘亩艜孕÷曁嵝蚜司?。 馬周瞥了眼,“還不止如此,今日探聽,代縣徭役極重,江夏郡公于半月前征伐民夫,備戰突厥,至今尚未放還?!?/br> 杜曉回了句,“按制,徭役年二十日,加五十日可免稅賦?!?/br> “秋收在即,而突厥已至朔州,江夏郡公會放還民夫以備秋收?” 聽身后兩人的爭論,李善一直沉默不語,出來轉了一大圈,很明顯,如今代縣最大的問題在于,人口不足。 戰事頻繁,突厥頻頻來襲……去年頡利可汗率十余萬大軍幾乎打穿了整個河東道,首先就要攻破雁門,代縣自然是受創最重的一地。 正因如此,農戶大量逃亡,或南竄避禍,或被突厥擄去為奴,田地遭到廢棄……整個代縣如一個垂垂老矣無粥米入腹,而且還患有重疾的老人。 李善忍不住苦笑,在長安自己能縱論天下大勢,但具體到一地,卻是千頭萬緒,一腦門漿糊……自己又不能撒豆成兵! 人口不足,自己能做的事就非常有限了。 其他的不說,光是辦個磚廠,就需要大量的青壯為勞力……如今農忙,田地里都看不到多少青壯呢。 戰事急促、縣衙被毀,李善都可以忍受,但人口不足,是他不能忍受的。 一行人緩緩驅馬回城,李善一直在皺眉苦思,不經意抬頭又看見破敗的縣衙,原本燒焦還勉強完整的大門都少了一扇,遠遠望去,能看見正堂外稀稀落落的野草。 代縣不僅僅縣令出缺已久,就連佐官都沒有,只有幾個本地吏員撐著架子,其實也是在糊弄事……之前一直是聽令于駐守雁門的江夏郡公李高遷。 想到這,李善遲疑著回頭交代,“杜兄,明日再去雁門打探,不知江夏郡公可曾出兵……” 杜曉應了一聲,正看見馬周翻了個白眼。 “馬匹都要備好?!瘪R周對一旁的王君昊說:“說不得,這次又要一路南逃?!?/br> 李善不搭理馬周的奚落,轉頭四顧,按道理來說,縣衙附近應該是一座縣城最繁華的地段,畢竟唐初的城鎮,只可能以政治機構、世家大族為核心,而不是宋明時代,可能出現經濟核心。 而代縣如今并沒有那種海內聞名的世家門閥,就連響徹河東,甚至縣內稱雄的豪族都沒有。 而如今,縣衙附近一片破敗,看的入眼的建筑都不多。 李善實在是沒心情再看了,直接回了驛館……雖然代縣無著名世家,意味著縣令的權責少有阻擾,百里侯能真正的轄制百里。 但特么人口不足,不多的青壯還都被李高遷搶了去! 隨便洗漱了下,李善和馬周相對而坐,桌案上只兩三盤小菜。 努力伸手撫平不自覺皺起的眉頭,李善強笑道:“臨行前,思誼兄提起,代縣稅賦缺額甚多,若以徭役計……” 馬周苦笑打斷道:“年加二十五日減半,加五十日可免之……已然問過了,今年徭役未至五十日?!?/br> 李善臉頰動了動,也是,去年突厥打穿了河東道,今年上半年突厥基本沒什么動作,七月高滿政突然投唐,馬邑一失,突厥不敢貿然進犯。 局勢的變化導致突厥至今尚未攻入河東,所以,今年的徭役倒是不重。 馬周瞥了眼李善,凌敬賜字懷仁,倒是眼光毒辣。 馬周早就察覺到,李善如今最擔心的就是青壯或為府兵駐守雁門,或出徭役,導致青壯不足,使秋收難行。 但這是個死結,誰都解不開的死結。 突厥往往是夏秋兩季來襲,這兩季也是農戶收獲的季節,冬小麥是夏時收獲,麻、粟米等是夏秋都可能收獲,而這些都在突厥兵擄掠的主要目標之內。 馬周的思緒越飄越遠,心想對面這位到底曾經經歷過什么……能文善詩,腹藏良謀,目光長遠,醫術高超,這些都罷了,今天手攥泥土,顯然對農事并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