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崢嶸 第178節
書迷正在閱讀:侯門嫡女、你不要兇我呀、獵家小娘子、重生之代罪的大小姐、快穿大佬的導演路、穿越之老板成廚娘、跟渣男的死對頭he了[重生]、風水大佬穿成豪門假少爺后、我總能成為白月光[快穿]、穿越之皇室紈绔
“李懷仁其人,實是少年英杰,心機手段、才學文略均是上乘之選,但此次入京方知,此人身世詭異,為父也打探過,無人知其來歷?!?/br> 崔信頓了頓,他感覺到李客師是知曉內情的,只是不肯說而已。 “科舉入仕,既不依附東宮,又不偏向秦王,雖有名望,但根基太薄……” 伸手止住女兒插嘴,崔信輕聲道:“當日凌敬、魏玄成都曾言,李懷仁目光長遠,又有料事于前之能,想必不會如此不智?!?/br> “再等等吧?!?/br> 崔小娘子張了張小嘴,想說什么但又沒說出口。 崔信笑道:“今日為父拜訪隴西李氏丹陽房李客師?!?/br> “是表叔?”崔小娘子歪著腦袋,“記得三表兄與李郎君交好?” 李客師的姑奶是崔信的祖母。 “嗯?!贝扌泡p聲道:“那位朱娘子為子擇妻,但李懷仁并不熱心?!?/br> “雖奉養寡母,但李家諸事,均是李懷仁做主?!?/br> 這是在說,李懷仁短期內不會定親……李客師與李善以叔侄相稱,這等話自然是有些分量的。 看女兒臉上終于有些笑意,崔信忍著心里的酸楚安慰了幾句,轉身出了門,臉色立即變的陰沉沉的。 娘的,你個小兔崽子,既然短期內不想定親,卻要寫這等詩來挑撥我女兒! 別讓我找到機會,非抽你不可!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太醫署(上) 從武德五年十一月末開始,李善這個名字先后揚名山東河北、長安兩地,從圣人李淵、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及朝中宰輔,到北地各門閥世家,無不知曉。 托李楷、王仁表、張文瓘等好友的福,李善在長安內名聲鵲起的同時,也戴上了各式的面具。 眼見突厥屠殺村落,激憤出手相援,這是義。 數萬大軍陣前,換回淮陽王,力勸突厥北返,智勇皆備。 助魏州總管田留安堅守館陶,又籌謀大敗劉黑闥,這是最符合這個時代謀士的做派。 天策府內,凌敬嘆了口氣,去年抵達長安,第一日密議,李善口口聲聲答應……安靜一點,少惹是生非。 但凌敬沒想到,兩個月后,一首《春江花月夜》讓李善這個名字開始傳遍天下。 瞄了眼桌上的公文,這是褚遂良遞來的請撥錢款的公文,弘文館內的學士大都不貪財……但在這個時代,讀書向來是上層人士的專利,筆墨紙硯哪樣不需要花錢? 而且弘文館那些人,用的都是頂尖的……不一定好用,但肯定都很貴,而李世民對此頗為優容,巴不得他們用貴的,將自己禮賢下士的名聲打出去。 凌敬簽了名,蓋了章,笑道:“他日有暇,還請登善留字?!?/br> 二十六歲的褚遂良是弘文館的館主,管理日常事務,聽了這話有些意外,躬身行禮,“不敢當凌公之贊?!?/br> 一旁的房玄齡這兩日一直在天策府,笑著問:“凌公亦知登善擅書?” 凌敬大笑道:“懷仁雖不擅書,卻言,千百年后,登善當不讓王右軍專美于前?!?/br> 這是無與倫比的贊譽……王右軍即王羲之。 褚遂良連連謙虛,房玄齡對此倒是不在意,只隨口勉力幾句,等前者出門,才說:“這兩日清閑下來,在坊間閑逛,倒是聽了些閑言碎語?!?/br> “玄齡何等人也?”凌敬笑著搖頭,“他日必為朝中棟梁……” 說到一半,凌敬住了嘴,他看見了房玄齡臉上并沒有什么笑意,略為頓了頓,前者低聲問:“與懷仁有關?” “嗯?!狈啃g微微點頭,“坊間傳言,懷仁有活死人醫白骨之能……” 凌敬松了口氣,“當日蘇母中箭,懷仁持匕首開胸剖腹……贊一句活死人醫白骨,也不為過?!?/br> “若非有此能,當日道國公也不會許其于館陶設傷兵營了?!?/br> 房玄齡低聲道:“進士科,如今唯獨懷仁尚未去吏部選任?!?/br> “天策府司馬為吏部尚書,懷仁愿退避三舍?!绷杈戳⒓椿氐?。 房玄齡忍不住笑了,“久聞凌公明曉時局,見事犀利,更通曉兵法?!?/br> 凌敬也笑了……剛才那句話,攻守兼備。 點出了吏部尚書封倫曾讓李善落榜,而退避三舍……可不是謙虛。 重耳流亡國外,得楚王收留,許諾他日對陣,愿退避三舍……結果呢,重耳倒是真的連退九十里,然后集中兵力,大破楚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戰。 李善的行事做派的確顯示出類似的性格特點,長樂坡、山東,都是主動退避,而后反擊。 沉思片刻后,房玄齡身子微微前傾,低聲道:“在下知曉,懷仁至今尚未選試,實有苦衷……” 聽了這句話,凌敬眼神閃爍不定,難不成秦王將李善身世告訴了房玄齡? 但緊接著,房玄齡繼續說:“雖不知內情,但如今……坊間流傳,懷仁乃孫思邈之徒?” 凌敬呃了聲,這個……這個……好像是李善當日逼問俘虜時候胡扯的吧? 武德年間,孫思邈在關中、河東一帶名氣相當的大,事實上,他在開皇年間就名聲大噪,楊堅曾經召其入朝為官,但孫思邈堅拒,隱居太白山、鐘南山。 看看凌敬的表情,房玄齡也差不多知道答案了,苦笑道:“太醫署有意召懷仁入內?!?/br> “什么?!”凌敬臉色大變。 半個時辰后,凌敬敲開了李宅后院那間溫房的門。 “開玩笑吧?”李善聽得莫名其妙,“太醫署?” “是專為皇室診治的醫者?” “太醫署,南朝劉宋始創,原為門下,如今隸屬太常寺?!绷杈唇忉尩溃骸半m為顯貴診治,但主責授醫術,類國子監,分科考核,升、降、留、退均有規?!?/br> 李善大為感興趣,這和明清時期的太醫院完全不同,倒是有點像后世的醫科大學,“如今太醫署有多少人?” “約莫三四百人?!?/br> 李善倒是想過,自己的醫術在這個時代……終歸有一部分能發揮作用的,至少戰場急救、設傷兵營很有用,如果只是自己一個人,cao持起來難度太大了,但若是能借助太醫署…… 說白了,如今的太醫署主要不是為了治病,而是培養醫療資源,李善在心里盤算,軍中醫者,若是能以戰功而論,應該能組建起一支小規模的醫療隊……關鍵是要給這些醫者上升的通道。 嗯,現在還不行,要等到李世民登基……凌敬之前就說過,李世民對設傷兵營非常感興趣。 看李善居然一臉向往的神色,凌敬都被氣笑了,“房玄齡非那等妄言之輩,若是你入太醫署……” “也不是壞事?!崩钌菩÷曕止?,“不過吏部選試,也能入太醫署?” “能?!绷杈春艽_定的說:“太醫署每年都會從民間挑選醫者?!?/br> “如今想想,這段時日,坊間流傳你醫術極高……怕是有人推波助瀾?!?/br> “會是李德武嗎?” “杜淹?” “王仁佑?” 凌敬咽了口唾沫,“長安城內,你還得罪了誰?” 李善撓了撓下巴,“今日張文瓘來訪,倒是聽他提起……那首詩遞去,崔信頗為不悅?!?/br> “你還真的將那首詩送了去?”凌敬目瞪口呆,“你不是絕了與清河崔氏聯姻之念嗎?” “一首詩而已……” “呸!”凌敬戟指罵道:“若是此詩流傳開,怕是崔信視你為敵!” 李善有點委屈,又不是情詩艷曲,唐朝……不是女人都挺開放的嗎? 凌敬在小院子里疾步來回,“若是封倫不移位,吏部選試……就算過了,萬一將你打發去江南、巴蜀……” “理應不會吧?”李善心想,李道玄那邊都說過了,李淵是認可自己在山東戰事中的功勞的。 不過,李道玄也曾提到過,李淵當日決定在科舉后召見自己……都半個月了,怎么一點動靜都沒有?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太醫署(下) 東宮內,太子李建成面無表情的盤腿而坐,面前地上是一片水痕、碎瓷,顯然是在大怒之后。 一旁的韋挺、王珪也是一臉的無奈,特別是后者。 一個月前,王珪獻計,力勸李建成使平陽公主調回關中,一方面平衡秦王勢力,一方面乘機拉攏右武衛大將軍柴紹。 更重要的是,備受李淵信任的妻兄陳國公竇抗去年病逝,竇抗雖曾經隨平定西秦、攻克洛陽,但卻是一位純臣,只聽李淵一人之命。 而竇抗,一直是李淵執掌京兆兵力的最主要的人手……如今竇抗病逝,李建成將希望寄托在平陽公主身上。 比起竇抗,平陽公主更是純臣,只會忠于父皇,更不會涉入奪嫡之爭。 而只要平陽公主忠于父皇……李建成就有了足夠的底氣。 但誰都沒想到,去年七八月份,頡利可汗率十余萬大軍攻入河東,幾乎打穿了整個河東,駐守晉陽附近的平陽公主率軍出擊,受傷落馬,此后一直傷情難愈,如今已然氣若游絲。 李建成的憤怒一方面來自于謀劃的落空,一方面來自于meimei的病情,另一方面也是針對太醫署。 說的頭頭是道,爭論起來千言萬語,但平陽公主病情卻越來越重,太子妃、秦王妃、齊王妃幾位妯娌去探望,情況越來越糟糕,李建成心想,怕是父親也快要坐不住了。 外間有宮人小心翼翼的進殿,“殿下,長安令求見?!?/br> 李建成像是沒聽見似的一言不發,王珪等了片刻后皺眉道,“李德武雖不過長安令,但其岳父乃是裴相?!?/br> 韋挺起身道:“殿下,王公,在下應付吧?!?/br> 看李建成微微頷首,韋挺大步出了側殿,招手笑道:“今日殿下公務繁忙,德武何事求見?” 李德武行了一禮,輕聲道:“在下亦聽聞,平陽公主病重,太子心急如焚?!?/br> “是啊?!表f挺嘆了口氣,“太醫署……” “今日聽聞一事……”李德武小聲說:“足下可曾聽聞孫思邈其人?” “當然?!表f挺愣了下,“孫思邈常年不知蹤跡,難道德武知其下落?” 李德武搖搖頭,“只是聽聞太醫署中有一人,自稱見過孫思邈之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