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到時候陰差陽錯弄假成真,她如何拗得過謝珽? 總得澆瓢涼水,將才剛冒頭的火星撲滅。 不過如今正逢謝瑁的喪期,雖說兄弟倆自幼感情不睦,謝珽到底念著舊情,因謝瑁的死而心緒頗差。這種時候,她原該好生陪伴在旁,提男女間那點事委實不合時宜,須等等再說。 阿嫣主意已定,悄悄滾出他的懷抱。 待隔開了尺許距離,回眸瞧向謝珽的眉眼,想起昨夜他提及舊事時的神情,心中暗生惻隱,被她竭力摁住。 …… 喪事期間,王府里格外忙碌。 老太妃原就上了年紀,眼睜睜看著嫡長孫服毒自逝,驚痛之下重病未愈,留了高氏在側照顧陪伴。越氏那邊不必說,喪夫后傷心之極,加之有個已經懂事的小謝奕要照顧,白日里靈前跪哭、夜間獨自抹淚,便由二房的妯娌陪著。剩下的女眷往來祭奠、探望太妃等事,皆由武氏和阿嫣打理。 阿嫣雖年弱了點,經武氏手把手教了半年,迎來送往的事都辦得妥帖,進退得宜而滴水不漏。 只是頗為勞累。 每嘗晚間回到春波苑,多半都是往美人榻上癱著,歇好半天才能緩過勁兒來用飯。 謝珽顯然比她更忙。 畢竟府里人丁不算興旺,謝琤是個年紀有限的少年郎,這種事幫不上太大的忙。三叔謝巍代謝珽去了別處,一時間還沒趕回來,便只有謝礪父子和謝珽撐著門面。長史府和節度使的事并未因謝瑁的死減少半分,相反,謝瑁引賊入城,偷襲不成后自行了斷,丟下的爛攤子還得謝珽來收拾。 諸般瑣務壓來,將人忙得倒懸。不過再忙,到了晚飯時分,他都會撥冗來春波苑陪阿嫣一道用飯,看她小臉兒似都累瘦了,又讓人添湯加菜,從外頭買她愛吃的糕點果子。 到了晚上,也半次不落的回屋來睡,免得阿嫣獨守空房,因元夕夜慘烈的記憶而噩夢難眠。 他的陪伴也確實有用。 阿嫣前次在西禺山遇到偷襲,雖未親眼所見,光是聞著風里殘留的血腥味兒,都被嚇出了好幾場噩夢。這回陷于險境親眼目睹,其實也極驚懼,不過每嘗暗生畏怖時,想著有無堅不摧的謝珽在旁邊,心里就能踏實不少,更不至于淪入噩夢。 如是奔忙數日,府中法事既盡,又送到家廟停靈數日再擇日下葬。 待諸事既畢,已是二月初了。 魏州氣候比京城暖和,這時節早已是草長鶯飛,紙鳶漸放。 謝氏家廟里做了幾場法事之后,謝瑁作為王府嫡長孫的盛大葬禮就算徹底結束了。 除了越氏仍極傷心,小謝奕見不著生父后不時哭鬧沉默,旁人的情緒多少都在繁雜冗長的喪事里寄托盡了。就連老太妃都漸漸痊愈,親自送了孫兒一程,又在家廟暫住兩日,算是借著郊外開闊的春光排解心緒。 武氏與阿嫣亦陪伴在側。 謝珽倒沒那閑工夫,送走謝瑁后,天地仍舊開闊明媚,王府諸般公事也亟待他去處置,遂先行辭別回城。 彼時正逢晌午,春光柔暖。 阿嫣與他一道用了午飯后在小院里歇午覺,武氏精神頭倒是不錯,因想著謝袞英年戰死,嫡長子又落得此等下場,為亡夫傷心遺憾之余,這幾日皆抽空親自手抄經書,算是略寄哀思。 謝珽進去時,她正端坐抄寫。 見他頎長身姿走進來,逆著光臉色微暗,身形輪廓卻頗有乃父當年的英昂之姿,心中暗自嘆了口氣。而后擱筆道:“這就趕著回府里了?” “此間事畢,無需再耽擱” “也好。賈公前日來時瞧著瘦削了些,想必這陣子各處官員來吊唁,也將他忙得夠嗆?!闭f著話,到門口瞧了一眼,見只有徐曜守在外面,便放心掩門,低聲道:“瑁兒這事來得突然,前些日府里辦喪事,我惦記著奕兒母子倆,沒空跟你細說。瑁兒這事,我覺得十分古怪?!?/br> “母親在懷疑鐘嬤嬤的意圖?” 武氏頷首道:“她是先夫人的老仆,照理說該全心護著瑁兒,代舊主好生照看他長大成人才對。怎的無中生有,挑唆那種話?” “想必是處心積慮,故意離間?!敝x珽道。 “我就是這意思?!蔽涫鲜疽庵x珽入座,將鐘嬤嬤的底細盡數說了,道:“她和旁的嬤嬤不同,當年是配了人的,膝下也有兒女,家里還算和美。那個兒子教得也成器,性情還算端方,做官也有點建樹,足見她不是糊涂人,知道如何教孩子。當初欺瞞蠱惑瑁兒,怕是另有緣故?!?/br> 這樣的揣測,謝珽也曾有過。 這陣子府里忙著辦喪事,他也曾派人找鐘嬤嬤的兒子和謝瑁生母的娘家打探過,鐘嬤嬤與主母感情頗深,從前并無仇怨。 既不是出于私心的報復,就該是受人脅迫。 謝珽眸色微沉,“母親懷疑二叔?” “瑁兒是府里的嫡長孫,旁人誰敢打他的主意?便是想要挾鐘嬤嬤,也沒那個膽子。若這猜測屬實,你二叔拿她的家人威逼利誘,鐘嬤嬤忌憚他的勢力,也未必敢跟你父親吐露。他們兄弟倆是一母所出,也并肩上過沙場,平白說出來,你父親必定不會信?!?/br> 鐘嬤嬤既不敢求助,便只能順從。 舊主的孩子,比起親生骨rou來,分量畢竟不及。 更何況還有重利相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