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模擬器 第334節
神明的隕落毫無征兆,世界劇變卻已悄然到來。 在第7紀元時,整個世界進入了極寒時代,北方陸地被大雪覆蓋和淹沒,海岬長出了一條條冰凌,近海區域的海面變成了厚重堅冰。大量陸地動物在寒冷中死去,樹木也在不斷枯萎和倒塌。 洲州人的最大食物來源變成了海洋,他們鑿開冰層去捕捉魚群,同時向鮫人求助。 在這時,鮫人積壓已久的怨恨與征服陸地的野心都不再隱藏,它們拒絕了洲州人的請求,封鎖海岸線,禁止洲州人踏入海中。 樹木變得越來越少,可以燒火取暖的燃料迅速告罄,洲州人拼命地到處尋找食物和柴火。 可陸地上的儲備已經是杯水車薪,最終,洲州人在這個漫長而寒冷的紀元里徹底消亡。 新的紀元來臨,堅冰融化,地面和海洋重新恢復了溫暖和濕潤。 鮫人們彼此慶祝,它們終于結束了舊日的屈辱,徹底將洲州人消滅,成為這個世界唯一的文明主宰。 然而,氣溫還在持續提升。 在第8紀元,整個洲島都陷入了極端的炎熱之中。 海面上漂浮著紅綠色的藻類,這些藻類遍布水域,導致海里的魚群大量死去或患病,鮫人因食用了這些魚而中毒和感染。 沒有洲州人的藥物治療,鮫人無法自愈,數量持續減少。 在鮫人虛弱的同時,海中誕生了一種兇猛的小型食鮫魚。 它們生存能力極強,海藻和各種中毒的魚它們都吃,哪怕只剩下半邊身體,也能在水里游很久。 食鮫魚開始群體獵殺虛弱的鮫人,因為鮫人的油脂美味,還能提供許多力量。 在這個炎熱而明亮的紀元,鮫人死的死,逃的逃。 它們最終沒能熬過這一艱難的時期,淪為了深海怪物們的獵物,退回了生存和繁衍的基本獸性中。 曾經一度鼎盛的南北文明,先后在世界記錄里畫上句號。 第312章 龍族利益高于一切 虛宙文明的成功未必能照搬沿用,但一個文明覆滅的失敗經驗卻大多通用。 陸堯仔細閱讀了洲島南北文明的興衰史。 北方陸地上,洲州人最初的發展一日千里,文化、技術與信心都在凝聚,讓他們樂觀而開放,對外部族群也采取包容與融合的態度。 可惜,還不穩定的洲州人早期文明,在紀元更迭中遭遇了從未有過的危機,導致良性發展的思路出現了撕裂和分歧。 對于天災,洲州人們還無法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不論他們是從這一災難結果倒推過程,還是純粹恐懼下的改變和收縮,亦或是激進派在這時候的趁機奪權……總而言之,大量族人死去,促成洲州人對外策略改變。 如果他們的文明能再穩定幾個紀元,建立了堅定而穩固的自信,說不定就不會有后面的悲劇發生。 遺憾的是,沒有如果。 洲州人的動搖與驚恐,轉化為內亂和對外的掠奪。 這一舉動,徹底將他們文明核心的地位改變,也激發了鮫人反抗和覺醒。 鮫人崛起后,它們對洲州人的地位發起了沖擊,這不僅僅是對洲州人虐待殘殺鮫人族群的復仇,也是一個初生文明對話語權的渴求。 新舊勢力對抗,爆發了沒有婉轉余地的戰爭。 蓑笠翁以神明之力壓制,兩族不得不握手言和。 可仇恨與欲望并沒有因此而消失,只是藏了起來,隱匿在對神明的敬畏與恐懼下。 龍族的出現,帶來了巨大的外部壓力,促使了洲州人與鮫人的二次合作,以小心適應這個變化莫測的世界。 如果蓑笠翁依舊在,那么經過數個紀元的融合與改變,說不定南北兩族真的能完成文化融合,變成更加緊密的共生文明。 可蓑笠翁出事了。 神明隕落后,龍族離去,外部壓力消失,被強行扭轉的世界線重新收束。 只需要一個契機,未分勝負的南北戰爭就再度開啟。 這是決定洲島未來的主導權之戰。 鮫人雖然取得了勝利,但缺乏陸地支撐的年輕文明,最終也步入了洲州人后塵。 陸堯從中得到兩個教訓。 第一個教訓,單一的文明與種族很不穩定。 多樣化的文明,對外來群體和新族群的排斥會少很多,彼此之間能形成有效互補,更能應對紀元更迭,以及多變復雜的外部環境。 第二個教訓是,神明直接修改文明進程,爽是一時的,后患是長久的。 這一行為的結果已經得到了多次驗證,比如巨無遺漏照顧信徒的明神,最終文明被【稗草怪】和【瘋旅鼠】覆滅。 如果決定要這么做,那就得做好長期觀察和應付后續連鎖反應的打算,這會非常消耗精力,吃力不討好。 蓑笠翁不是毫無準備。 制止南北戰爭后,祂也做出了一系列后續措施:消耗信仰施展奇跡,調整近海區域的水溫,讓魚類進一步增多,又增加了雨水與光照,令地面植物生長加快,變相促進了陸地生態的繁榮…… 總而言之,祂很清楚要融合南北海陸文明,需要時間,也需要環境。 但是龍族的到來,打亂了所有布置。 洲島后臺只有一句簡單描述:【蓑笠翁】變成了龍族【應龍】的屬神。 這位應龍甚至都沒有出現,就讓蓑笠翁選擇了依附,也不知道是不是采用眾神殿或別的手段。 事關龍族,陸堯詢問蠶叢。 “神明大人,【應龍】是龍宿尊位之一,每個尊位都是唯一的?!?/br> 蠶叢陳述道:“龍族啟航者以尊位為名,又叫尊龍?!?/br> 陸堯懂了。 【應龍】身份下的龍族個體會更迭改變,但【應龍】不變,這就像是某種力量和名譽的傳承。 讓他意外的是,作為主神的應龍,居然會招募蓑笠翁這樣一位才進眾神殿不久的眾神為屬神。 “大人,尊龍通常擁有龐大的屬神群體。過去尊龍們在飛躍區掌控著廣袤的區域,所以需要許多的屬神去戍守與維持?!?/br> 蠶叢說:“九禾柱所在的通道世界,其掌控的神明,必定是尊龍屬神,否則無法保證整個龍宿通道的長久穩定運轉?!?/br> 陸堯更感興趣的是這位【應龍】。 可惜蠶叢只是一個駐扎在外的維修工,對深居簡出的龍族大人物一無所知。 得知應龍的身份,陸堯對蓑笠翁的處境也有了一定了解。 既然成為龍族的通道世界,那么洲島的一切都必須以龍族群體優先,當地文明發展是其次,重點要維持九禾柱的穩定。 所以蓑笠翁必然會耗費大量時間在九禾柱,以及來去路過的龍族身上。 以【紅珊瑚蜃像】來隱藏九禾柱,也是祂工作中的一環。 按照洲島世界的記錄,蓑笠翁對海洋施展了大量的奇跡,目的就是為了維持九禾柱,并且擴大紅珊瑚蜃像。 就像集團公司不斷派人路過,還可能到基層來提出各種需求,蓑笠翁這位基層負責人多半是焦頭爛額。 對應龍而言,龍族利益高于一切,屬神的神國也必須為其服務。 蓑笠翁急匆匆離開,是因為受到應龍征召,當時洲島還有受傷的龍族在這修養,由此可見,通道世界就如同龍宿在虛宙的飛地。 簡而言之,配合龍族工作導致蓑笠翁的神明本職受到影響,而龍宿發生的未知事故導致了祂的隕落。 不同神國的時間流逝速度不一,加上洲島的文明并沒有學會數學和精準歷法,沒法得知龍宿事故的具體時間。 唯一確定的是,九禾柱的損壞的確與龍宿那邊有著直接的關系。 研究完洲島的過去,陸堯將目光拉回到現在。 經過了一千多個紀元,這個無主的神國發生了諸多改變,卻再也沒有出現可以締造出文明的種群。 氣候不斷變化,北方陸地的霸主來來去去,如今變成了最能適應改變的野豬與野犬。它們都保持著群居習慣,擁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社會性,族群繁衍穩定。 海洋里有一種古老的物種,名為紅棘蛇。 過去,它們是洲州人制藥的原料,鮫人的零食和釣餌。哪怕它們遠比洲州人和鮫人都更早誕生,卻因為演化過于遲緩,導致淪為食材和消耗品。 在這些舊日霸主消亡了很多年后,紅棘蛇經過漫長的等待和演變,克服了殘酷的自然篩選和嚴苛多變的環境,終于從食物鏈底層一步步爬了上來。 它們外形上有些像海星,不過有著一條長尾,身上有著堅硬而顯眼的紅色角質層,保護它們內部的骨板以及各種內臟。 陸堯在陸地上看到的大海星就是它們。 紅棘蛇形如五角星,但可以緩慢地爬上陸地,以地面的植物和昆蟲為食。 為了能更好地捕獵,它們通常是偽裝成一動不動的海星,引來昆蟲時,它們的觸角會迅速改變和環抱。 而日常躲避野豬和野犬這類天敵時,它會將身體改變,收縮其他三個角,拉伸軀體,慢慢變成一條紅色的蛇,鉆入沙地或者石頭里。 后臺顯示,洲島的紅棘蛇數量超過了62萬。 陸堯覺得,錨定世界的17萬開銷很大一部分可能來自于這一物種。 …… 【紅棘蛇lv1】 生命值:5/5 法力值:1/1 傷害:1 防御:1 速度:2 【模仿】 先天擅長模仿其他生物。 …… 【模仿】能力的存在,讓紅棘蛇正在衍生出許多的生存方式,有的紅棘蛇學會爬樹,有的鉆地,有的用泥土和石塊黏在身上當做甲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