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錦鯉妃 第83節
只要多活一日,便有一日的希望?;蛟S胤礽和太醫們這幾日便可以研究出治療時疫的藥方呢? 因此,年若蘭特意向劉太醫要了一塊上好的人參,親自將人參切成幾片,將一片人參放入夏荷口中,又用剩余的幾片人參為夏荷熬了獨參湯。 年若蘭的心思皆放在了夏荷的身上,熬完獨參湯后才發現自己的手指不知什么時候竟然劃破了一個口子,而且還流了一些血。年若蘭此時也顧不得自己受傷的手指了,見手上的傷口并不嚴重,也便沒有在意。 就連年若蘭自己都沒有想到夏荷在含了人參片、喝了獨參湯以后,病情竟然會逐漸好轉,翌日清晨,夏荷竟然清醒了過來,而且還覺得肚子餓,想要吃東西。 年若蘭大喜,連忙找來劉太醫為夏荷診脈,劉太醫見原本已經命懸一線的夏荷不但脈息平穩了許多,還可以正常飲食,顯然已無性命之憂,不禁嘖嘖稱奇。 第118章 劉太醫之所以心中疑惑不解, 是因為他之前為夏荷開的方子獨參湯并不是什么稀罕的藥方,在這個藥方中只有一味藥,便是人參二兩, 只不過是給病入膏肓、無藥可救的病患吊命用的。 劉太醫知道在熱河的醫館中有許多大夫也曾經為患有疫病的患者用過獨參湯, 可是, 卻并沒有救回這些病患的性命。為何夏荷用了獨參湯以后竟然對治療疫病如此有效? 而他給年側福晉取的人參也并無任何特別之處, 劉太醫百思不得其解, 便將他心中對此事的疑惑告訴給了太子胤礽。 胤礽一聽劉太醫的話,當即便想到夏荷之所以能夠撿回一條命, 而且能夠好得這么快,恐怕極有可能與年若蘭有關。 胤礽趁著前往松鶴清樾看望胤禟和胤禛的時機,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機會與年若蘭匆匆的說了幾句話。胤礽詢問以后方才知道原來年若蘭在為夏荷熬獨參湯的時候曾經不小心劃傷了手指, 還流了一些血。 原本胤礽身為醫者,他十分清楚即使利用無癥狀感染者的血液做研究有利于研制出治療疫病的藥物,可是絕不意味著直接服用這些血液會有任何作用。 但是,如今胤礽想到自己兄妹五人匪夷所思的神奇經歷,忽然有些不大確定年若蘭的血液是否果真對治療疫病沒有任何效果了。 為了保證年若蘭的安全, 胤礽便將自己心里的懷疑告訴給了年若蘭,并且提醒她一定不可將這件事情告訴給任何人知曉, 以免將自己陷入危險之中。 即便胤礽不提醒她, 年若蘭也知道這件事情茲事體大, 絕對不宜讓其他人知道,不然, 便有可能給自己惹來無數麻煩, 她以后便沒有安寧日子可以過了。 只不過,年若蘭想到如今尚未痊愈的胤禟和胤禛,頓時眼前一亮, 期待的看著胤礽。胤礽一見年若蘭期待的目光,便知道她一定想要用自己的血去為胤禟和胤禛治病。 胤礽連忙阻止道:“胤禟的病已經好了許多,劉太醫說胤禟應該很快便可以痊愈了,胤禛的病情也在逐漸好轉,根本不需要你冒險這樣去做?!?/br> 年若蘭知道胤礽這樣做也是為她著想,不希望她遇到任何危險。為了讓胤礽放心,年若蘭只能暫且答應了胤礽。但是,這個念頭既然在年若蘭的心里出現,便已經生了根發了芽。 倘若只需要她的一點血便可以讓胤禟和胤禛盡早恢復健康,不必再承受病痛之苦,年若蘭心里其實覺得這樣的冒險非常值得。 她一邊為胤禛準備今日的晚膳,一邊忍不住繼續琢磨著這件事情,近幾日她便時常親自下廚為胤禛準備晚膳,喂胤禛喝藥,她想要在其中放些東西進去實在易如反掌,只不過以她現在的身份想要去西苑看望胤禟,并且在胤禟的藥和食物里做手腳,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然而,尚未等年若蘭做好晚飯,蘇培盛便慌慌張張的趕來向她稟報胤禛忽然發起了高熱,怎么喚都喚不醒。 原本近幾日胤禛已經很少出現發熱的癥狀,年若蘭還以為胤禛很快便可以好起來,沒想到他的病情忽然又起了變化。年若蘭見胤禛燒得昏昏沉沉,連忙喚來劉太醫為胤禛診脈。 劉太醫為胤禛診脈后,臉色也變得極為難看。劉太醫連忙又喚了三位太醫一起為胤禛診脈。四位太醫為胤禛診脈后,皆滿臉擔憂之色,眼中還有著明顯的惶恐與不安。 年若蘭見太醫們的神色有異,心中便是一沉,連忙將劉太醫喚了出來,急切的詢問道:“王爺的病情究竟如何?這幾日王爺的病明明都已經好了一些,為何又會忽然變得這么嚴重呢?” 劉太醫也是愁容滿面,對年若蘭解釋道:“奴才也曾經聽聞的確有染上疫病的病患在病情反復之后會病得更加嚴重,甚至還會……” “會怎么樣?”年若蘭見劉太醫如此吞吞吐吐,心里越發不安了。 劉太醫不敢在此時有所隱瞞,只能如實向年若蘭稟報道:“甚至……甚至還會有性命之憂??!” 劉太醫見年若蘭臉色蒼白,連忙又對她解釋道:“請年側福晉稍安勿躁,奴才會即刻給王爺開一副藥,只要王爺服藥之后,可以將高熱退下來,便不會性命之憂了!” 年若蘭聽了劉太醫的話,仍舊擔心不已。經過此次變故,年若蘭算是看清楚了,只要胤禛與胤禟一天沒有將疫病徹底治愈,便有可能會發生危險。 因此,年若蘭在劉太醫熬好藥之后,便趁著喂胤禛喝藥之便,先將劉太醫熬好的湯藥拿進了自己住的東廂房,故意弄破了自己的手指,將她的血放在了胤禛的湯藥里,打算一會兒喂胤禛喝下去。 年若蘭琢磨著如今胤禛病得昏昏沉沉的,一碗湯藥恐怕很難全喂進去,為了確保效果,年若蘭便故意多擠了一些血放在了湯藥里,生怕若是血放的少了會救不回胤禛。 一向怕疼的年若蘭此時一心惦記著胤禛的安危,竟然也沒覺得擠那么多血出來有多么的疼。做好這一切之后,年若蘭便隨意包扎了一下手上的傷口,穿上了防護袍,帶上了手套和口罩,將藥碗放入食盒之中,提著食盒走出了房門。 年若蘭剛走出房門,便看見鈕鈷祿氏正等在門外。年若蘭見鈕鈷祿氏也換上了防護袍,并且帶上了口罩和手套,不由得微微一愣。 鈕鈷祿氏一向頗有分寸,既然之前胤禛已經吩咐她不必再去主屋伺候,按照鈕鈷祿氏的性子,她應該會聽胤禛的話乖乖的待在西廂房才是,怎么這會子鈕鈷祿氏又忽然穿成了這副模樣,在她住的東廂房門口晃悠? 鈕鈷祿氏一見年若蘭走了出來,便連忙迎了上去,先向年若蘭行了一個蹲安禮,而后則柔聲細語的央求道:“如今夏荷還病著,jiejie身邊也沒有個可靠的人可以使喚,不如便讓meimei與jiejie一起服侍王爺吧! meimei雖然拙些,比不得jiejie那般聰慧,也不如jiejie那樣討王爺歡心,但meimei至少也可以幫jiejie打打下手,幫jiejie做些瑣碎小事。 如今見王爺病得如此嚴重,meimei的心里也十分焦急,也很想能為王爺做些什么,總好過日日只能在西廂房里著急上火!還望jiejie能夠體諒meimei的一番苦心,就準了meimei的請求吧!” 鈕鈷祿氏說罷,尚未等年若蘭回答,竟然便大膽的伸手去拿年若蘭手中提著的食盒,口中還柔聲對年若蘭道:“瞧這食盒怪沉的,還是讓meimei幫jiejie提著王爺的藥吧,可別累著了jiejie!” 食盒中的這碗藥不僅是劉太醫親自為胤禛熬的藥,里面還有年若蘭的血多鮮血,年若蘭如何肯讓鈕鈷祿氏碰觸這么重要的東西,當即便利落的伸手擋住了鈕鈷祿氏伸過來的手,沒讓鈕鈷祿氏碰到食盒 年若蘭急著去喂胤禛喝藥,可沒有心思在此處與鈕鈷祿氏多費唇舌,只皺著眉頭對鈕鈷祿氏道: “我一個人服侍王爺便可以了。既然王爺命你不必前去伺候,我也不敢自作主張違背王爺的命令讓你去服侍王爺。你還是先回西廂房休息吧?!?/br> 年若蘭說罷,便提著食盒匆匆的走進了主屋,將原本在屋里伺候的蘇培盛打發了出去,親自喂胤禛喝了藥。 正如年若蘭先前所料這般,由于胤禛高熱不退,燒得迷迷糊糊,因此喂藥的過程十分波折。在經歷了喂進去一口灑出來兩口的幾番折騰之后,年若蘭只能先將藥含入自己口中,再喂到胤禛的嘴里。 或許是由于身子不適的緣故,就在年若蘭即將喂完最后一口藥,正打算松一口氣的時候,胤禛忽然收緊牙關,咬住了年若蘭尚未來得及退出去的舌頭,頓時便將年若蘭嬌嫩的舌頭咬出了血,疼得年若蘭一身冷汗。年若蘭又是好一番折騰,好不容易才將自己傷痕累累的舌頭搶救了出來。 年若蘭擔心的去查看胤禛的狀況,發現他此時已經平靜了許多,似乎睡著了,緊鎖的眉頭也逐漸舒展開來,就連臉色也比方才好了一些似的。 年若蘭伸手摸了摸胤禛的額頭,驚喜的發現他的額頭已經不像剛才那般熱了,不由得喜極而泣。 年若蘭見胤禛的薄唇上還沾著一些殷紅的鮮血,未免引起旁人的懷疑,年若蘭連忙用錦帕沾著溫水細心的將胤禛薄唇上的血跡擦拭干凈。 等將胤禛收拾得妥妥當當之后,年若蘭方才忽然感到自己的口中一片腥甜之氣。年若蘭想到自己方才被胤禛咬得很疼的舌頭,這才有些擔心起來,連忙跑到鏡子前照了照她可憐的舌頭,隨即便驚訝的瞪大了雙眼。 只見她可憐的舌頭上明顯被咬出了幾個牙印,而且每個牙印都很深,只要她的舌頭稍微一動,便會從這幾個牙印處不停的往外冒血。 年若蘭疼的齜牙咧嘴,只能不斷的安慰自己,舌頭沒斷就好,并且對那些敢于咬舌自盡的人欽佩不已。 第119章 她的舌頭只不過是被咬了幾個牙印, 冒了一會兒血,都已經疼得她齜牙咧嘴,說話都費勁了, 那些敢將自己的舌頭咬斷的人該有多疼呀! 幸好最近她由于擔心胤禛和胤禟的病情, 因此對待旁人一直寡言少語, 看來如今她傷了舌頭以后, 即使少說一些話, 應該也不會有人發現她的異常之處吧! 年若蘭想得挺好,卻沒想到胤禛服了藥以后, 不一會兒竟然醒了過來。 胤禛知道自己病得很厲害,在他病得昏昏沉沉的時候,已經隱約預感到自己恐怕是很難撐過這一關了。 胤禛一向認為自己是一個剛毅勇敢的男子, 泰山崩于前亦可面不改色,根本不會懼怕死亡,然而,當他意識到自己極有可能會死于這場疫病的時候,胤禛忽然發現自己還有許多放不下的事, 有尚未完成大業的遺憾,尤其是他心里其實還有一個放不下的女子。 胤禛覺得自己一定是太過想念年若蘭了, 他剛才竟然夢到年若蘭不顧自己的安危、冒著感染疫病的危險口對口的喂他喝藥! 胤禛此時回想起來, 還覺得那些感受竟是如此真實, 仿佛那些事情根本不是荒誕不經的迷夢,而是真實發生過的事實。 胤禛正迷迷糊糊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 忽然聽見一個熟悉至極的聲音在身邊響起, “王爺,您醒啦!您現在覺得怎么樣?我現在便去將劉太醫找過來為您診脈!” 胤禛看著驚喜的奔到他床榻旁邊的年若蘭,原本微微勾了勾唇角, 正欲對年若蘭說些什么,卻忽然變了臉色,指著年若蘭的臉,連質問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你臉上遮擋口鼻的口罩呢?” 年若蘭看著胤禛惶恐的目光和嚴厲的神色,方才想起來她方才為了喂胤禛喝藥,便摘下了防護用的口罩,而后在喂胤禛喝藥的時候又被他咬傷了舌頭,剛才她為了查看受傷的舌頭,便忘記帶上口罩了。 年若蘭摸了摸自己的臉,連忙安慰胤禛道:“王爺不必擔心,我剛才只是不小心忘記戴了,我現在立刻去戴上口罩也便是了!” 只要是與年若蘭有關的事情胤禛皆會格外在意,雖然胤禛仍在病中,但他卻敏銳的覺察到年若蘭說話的聲音有些奇怪,倒像是舌頭受了傷有些張不開嘴似的。 胤禛猛然間想起剛才那個無比真實的“夢境”,頓時震驚的瞪大了雙眼。難道說剛才并不是他在做夢,他的若蘭當真口對口的喂他喝了藥? 胤禛大驚失色,連忙用盡全身的力氣撐起身子,一把抓住了年若蘭纖細的手腕,又急又怒的追問道:“方才你是不是口對口的喂我喝藥了?我是不是還不小心咬傷了你的舌頭?” 見胤禛急得出了一腦門子的冷汗,連額頭上的青筋都爆出來了,年若蘭連忙柔聲安慰胤禛道: “王爺不要著急!想來剛才王爺只是做了一個夢罷了!我并不曾口對口的喂王爺喝藥,至于我舌頭上的傷,是我自己今日在吃飯的時候不小心咬傷的,與王爺無關的!” 這件事情恪一定不能讓胤禛知曉,否則一定會令胤禛為她擔憂著急。如此一來便很容易影響到胤禛的病情,不但不利于他早日康復,還會讓他病的更厲害。 因此,這件事情一定要瞞著胤禛,即使她再不擅說謊也要努力的瞞著胤禛! 胤禛目光灼灼的盯著年若蘭的眼睛,只見年若蘭清澈見底的眼眸之中有著明顯的慌亂與不安,顯然她剛才并沒有對他說實話,一定對他隱瞞了一些事情。 胤禛搖頭嘆息道:“若蘭,你可知道你其實并不會說謊。你剛才的眼神已經告訴了我,你方才說的那些并不是實情。 倘若你的確口對口的喂我喝了藥,便極有可能已經被我過了病氣,很容易便會染上疫病。你……” 胤禛說到此處,忽然想起來年若蘭此時也不曾戴上防護用的口罩,還與他如此近距離的說了這么多話,即便果真如年若蘭所言,他方才的確是在做夢,年若蘭并不曾口對口的喂他喝藥,他亦不曾咬傷年若蘭的舌頭,然而此時此刻年若蘭也已經將自己暴露于危險之中,極有可能因他染上疫病了。 胤禛越想越是懊惱,竟然著急的咳嗽起來。年若蘭見胤禛如此著急,生怕影響他的病情,令他的病越來越嚴重,連忙安慰胤禛道: “王爺不要著急,若蘭無事的!其實,前幾日夏荷也染上了時疫,她整日在我身邊服侍我,都未曾將病氣傳給我,因而,我琢磨著或許我便是少數不會染上疫病的人吧!” 胤禛聞言愣了愣,隨即卻擰緊了劍眉,并不贊同年若蘭的想法,“小丫頭胡鬧,染上疫病可是會要人性命的大事,豈可如此掉以輕心?你趕緊去將口罩戴好,我要即刻傳劉太醫為你仔細的診診脈!” 年若蘭被胤禛教訓得一愣一愣的,也不敢在此時與胤禛多做爭辯,連忙乖乖的按照胤禛的要求將口罩戴好,而后又趕忙吩咐守在門口的蘇培盛即刻去將劉聲芳請過來為胤禛診脈。 忙完這一切之后,年若蘭又趕忙回到了胤禛床榻旁邊,哪里也不想去,只想好好的守著胤禛! 年若蘭握著胤禛的手,漂亮的大眼睛已經笑成了彎彎的月牙,欣喜的對胤禛道:“王爺有沒有發現,您剛才在教訓我的時候,竟然一口氣說了那么多的話,而且竟然一點都沒喘,還越訓越起勁兒呢,看起來一副中氣十足的模樣兒!依我看王爺的病一定是見好了!” 經年若蘭這么一提醒,胤禛方才發現自己的身上的確有了一些力氣,而且身上的病痛幾乎都消散的差不多了。胤禛不由得震驚不已,即便他的病情有所好轉,也不該好的這么快才是??! 年若蘭想到自己對胤礽的承諾,毫不客氣的將鍋甩到了劉太醫的身上,在胤禛面前極力夸贊著劉太醫的醫術, “劉太醫的醫術可真是高明呀!王爺才剛剛喝完劉太醫親手為您熬的湯藥,這么快便醒了過來,氣色也比之前好了許多呢!” 恰在此時,蘇培盛將劉太醫帶了進來,劉太醫原本并不信胤禛已經醒了過來,此時卻見胤禛不止醒了過來,而且氣色都好了許多,不由得驚訝的瞪大了雙眼。 年若蘭趕忙請劉太醫為胤禛診脈,劉太醫為胤禛診脈后更是驚詫不已。胤禛的脈相竟然平穩了許多,倘若他之前沒有為胤禛診過脈,他都無法相信胤禛之前竟然已經病得那般嚴重。 胤禛對自己的身體狀況自然心中有數,到沒有急著追問劉太醫,年若蘭卻著急的向劉太醫詢問道:“王爺的脈相究竟如何?他的病是不是已經好多了?” 劉太醫連忙向胤禛與年若蘭稟告道:“按照奴才的診斷,王爺的病的確已經好了許多,已無性命之憂。按照王爺如今恢復的進展,王爺只要再用藥調養幾日,應該便可以痊愈了?!?/br> 胤禛對于劉太醫的診斷似乎并沒有任何意外,只是看向年若蘭的目光愈加深邃了幾分。 年若蘭聽了劉太醫的話,頓時喜出望外,開心的握著胤禛的手,笑著對胤禛道:“王爺您聽到劉太醫的話了吧!您很快便可以痊愈了!多虧了劉太醫的醫術精湛,才能這么快治好王爺的病呢!王爺,等您痊愈之后,您可要好好的獎賞劉太醫才是!” 劉聲芳連忙擺手解釋道:“王爺、年側福晉容稟,其實,奴才的醫術并沒有年側福晉說的那般精湛,否則,王爺服了奴才配的藥,應該早就已經康復了。都是奴才學醫不精,才令王爺的病情反復,拖到今日依然尚未痊愈?!?/br> 年若蘭生怕胤禛的脈相引起劉太醫的懷疑,連忙硬著頭皮繼續夸贊道:“劉太醫太過謙虛了,王爺今日便是服了你熬的湯藥才會這么快便醒過來的!” 劉太醫卻面露疑惑之色,“可是,奴才為王爺熬的湯藥并沒有如此神奇的藥效,可以令王爺好的這樣快呀!” 劉太醫正欲再說些什么的時候,胤禛卻忽然對劉太醫道:“本王覺得年側福晉所言有理。本王的確是在服用了劉太醫為本王熬的湯藥以后,病情才好轉了許多。 劉太醫醫術如此高明,卻又比其他太醫更加謙虛,實在是令人欽佩。本王會記得是劉太醫治好了本王的病,劉太醫辛苦了?!?/br> 劉太醫身為胤禛的親信,此時已經聽明白了胤禛的意思。 王爺在這個時候當著年側福晉的面忽然對他說了這樣一番話,顯然是要他認下是他熬的湯藥醫好了王爺的疫病。雖然他并不知道為何王爺明知此事并不是他功勞,還非要讓他認下此事,但王爺對他曾有大恩,既然王爺讓他認下此事,他便絕不會拒絕,而且不會將自己心中對此事的懷疑告訴給除王爺以外的任何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