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到達軍營
蠱毒一點點的進入了小皇帝的身體里,然而小皇帝卻沒有多少痛苦的。 這也是杜紫蘇根據自己的情況讓伽若作出的一些改動,總是心疼小孩子的。 雖然杜紫蘇現在的年紀和小皇帝也沒差多少,可以說是姐弟了。 但杜紫蘇一直都是將小皇帝當作是一個孩子看待,自然不想讓他這么難受。 “皇上現在覺得如何?” 杜紫蘇在這過程中也時不時的在說這句話,就是為了時刻能夠注意。 “沒有多大感覺,只是覺得身體有些發冷?!?/br> 這么一點感覺其實都可以忽略不計了,但看著杜紫蘇關切的眼神,小皇帝還是說了。 杜紫蘇點了點頭,這樣已經是很好了,也沒有讓杜紫蘇自己失望。 雖然是片刻功夫,但這片刻的時間對于兩個人來說也有些漫長。 “好了,如今皇上要做什么便盡管去做吧?!?/br> 終于,杜紫蘇收回了手,對小皇帝說道。這也是杜紫蘇對于自己蠱毒的自信。 “多謝杜大夫?!毙』实圻@一次頗為鄭重的拱手道謝。 因為這個時候也就杜紫蘇能夠做到如此了,而且若是換了旁人,一定會勸阻自己的。 可能夠坐上這個位置的,哪怕只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也是不凡。 所以小皇帝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才決定的。 “其實皇上也可以同安王商量,王爺是個值得信任之人?!?/br> 末了,杜紫蘇還是不免為洛軒逸說話,想著多個人商量也是好的。 “朕知道,只是安王他做事總是想著周全為上,朕這次想要自己冒險一試?!?/br> 明明只是一個少年,但在這一刻卻給人一種不同于這個年紀的成熟。 杜紫蘇心中一震,她知道小皇帝這是做好了死亡的準備。 只是杜紫蘇有些不忍,想起了當初第一次見到小皇帝時候的樣子。 所以杜紫蘇又額外將自己帶在身邊的蠱蟲給了小皇帝。 這蠱蟲并非是天狼蛛,而是后來杜紫蘇利用天狼蛛煉制而成的。 “還請皇上將這個帶在身上,說不定能幫皇上擋去一擊?!?/br> 并且因為蠱蟲是杜紫蘇煉制的,所以當它受到威脅或者是死亡的時候,杜紫蘇也能知道。 這樣一來,杜紫蘇就能第一時間帶著人來相救了。 小皇帝什么也沒問,只是將蠱蟲仔細地收在了袖中。 蠱蟲很乖,而且也會自己將自己照顧好,平日里的時候根本就不用人擔心。 “如今宮中尚且不安穩,不然杜大夫還能在宮中留幾日?!?/br> 小皇帝想讓杜紫蘇留下來,但又因為宮中局勢而不敢讓杜紫蘇留下來。 畢竟在他看來杜紫蘇只是一個醫術高超的大夫,但也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 這樣待在宮中到底是不安全的,所以小皇帝也只能是作罷了。 “皇上放心,來日方長,宮中也一定會穩定下來的?!?/br> 杜紫蘇說著,對小皇帝拱手行禮,也是示意該離開了。 杜紫蘇對剛剛那個小太監下的蠱毒也該到時間了,她必須要快些離開宮中。 這殿中的下人也不知道是誰的人,能不能信任,杜紫蘇不能冒險。 小皇帝雖然有些不舍,但也沒有多留,讓杜紫蘇一路上小心。 端王的人在宮中到處都是,杜紫蘇在推開門的時候還小心的往周圍看了看。 確定沒有什么人經過,這才出去。 走在回去的路上,杜紫蘇看著上京城依舊是像往常一般的熱鬧,心里卻惦記著元徽。 也不知道元徽現在趕路如何了,有沒有遇到危險,又能不能順利抵達。 因為不能寄信過來,所以杜紫蘇只能是憑著之前在元徽身上留的蠱蟲來判斷。 之前為了救元徽而煉制的蠱蟲尚且還有跟杜紫蘇的聯系。 雖然不能跟元徽親自交流,但能以這樣的方式得知已經是很好了。 元徽一路上往西北方向走,越往那處天氣就越冷。 元徽也不敢又絲毫的耽擱,一路上不斷的換著快馬,日夜兼程。 所以原本需要十天左右的路程,硬是讓元徽在第八天的時候就到了。 李將軍的隊伍駐扎的地方就是端王的兵馬行徑之地。 元徽拿著安王洛軒逸的令牌,直接就找到了軍營門口。 “來者何人!”元徽剛到門口就被門口的士兵給攔了下來。 李將軍的軍隊軍紀嚴明那是出了名的,所以軍隊當中也一點沒有懶散的跡象。 見到有陌生人前來,也不會隨意就放人進來。 “在下元徽,奉安王之命前來求見李將軍?!?/br> 元徽說著,便將令牌拿了出來,那令牌便是最好的通行證。 門口的守衛一看便知,知道是大事,當即就領著元徽往李將軍的營帳走去。 李將軍是個彪形大漢,但別看他體型壯碩,嗓門又粗,但其實是粗中有細之人。 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帶著士兵們上陣殺敵,才能坐上將軍的位置。 “見過李將軍?!?/br> 帶著元徽的士兵先是進去稟報,然而不到片刻功夫就請元徽進去了。 李將軍看了元徽的令牌,還有安王洛軒逸的書信,當即就答應了。 “事關江山社稷,本將的兵馬元大人可隨意調動?!?/br> 李將軍是個行事果斷的人,絲毫不拖泥帶水,也不怕旁人說道。 元徽朝著李將軍行了一禮,然后便讓李將軍下令。 這軍營之中到底還是李將軍說了算,眾位將士們也都是聽李將軍的。 第二日的時候,李將軍就下令讓一部分的將士們跟著他一同上路,而剩下的將士們往上京城的方向行軍。 端王的人馬要解決,而上京城和宮中的安危也不能不管。 而李將軍這兒的人馬也不少,再加上將士們曉勇,所以元徽和洛軒逸也就不擔心了。 李將軍是個健談的人,一路上cao著大嗓門和元徽聊著。 也是因為從前他就聽說過元徽,只是他一個武將,又是常年在西北這一塊,自然不能見到。 元徽雖然是文人,但也習武,對于上陣殺敵也是十分佩服。 所以兩個人也是相談甚歡,李將軍甚至還有拜把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