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書迷正在閱讀:萬福嬌妃還太小,得寵著!、大人遵命、快穿攻略:賴上病嬌男主、小神醫修真、快穿之每天都被女主陰一把、狐貍師兄不好惹、穿越遠古:野人夫君,么么噠!、余生相望不相思、魔君,你的魂掉了、毒醫風華
太子一派掌管六部其中三部,分別是戶部、工部和禮部,原還掌著兵部,但是前些年趙景被皇后陷害,幸好得史閣老幫助,才免了罪責,沒讓趙景所率領的剛剛取得大捷的軍隊冷了心肺。 而往趙景及他的軍隊身上潑臟水的,恰恰是當時的兵部尚書,此事過后丟了官不說,很快便被趙景尋了個機會,將人斬殺以報陷害污蔑之仇。 自那日起,皇帝又指派趙景暫代兵部尚書,直至第二年委派了正式兵部尚書。 而這一年的時間里,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卻完全足夠端王趙景將六部之一兵部囊括在自己的勢力范圍下。 于是,如今六部除了太子掌控的戶部、工部和禮部,趙景的兵部外,賢王握有一部刑部。而剩下的吏部,卻依然只忠于皇權,無論幾位皇子如何謀劃如何賄賂,依然是那個只聽著皇命的吏部。 以禮賢下士、慧眼識英才聞名的齊王,則是將目光放在了那些出身平凡或是貧苦的官員或是新進進士。于是,近幾年外放各地的進士、朝中出身不顯的官員以及貪圖權勢一心往上爬的官員中不少被齊王籠絡過去。 這大理寺便是齊王勢力下的。 于是,當端王趙景將工部下面這個園子的事散播出去后,刑部和大理寺就像聞到rou味的鬣狗一樣,幾乎同時派人來到了這京郊園子外,這兩股勢力都帶著自己的人馬,一層圍著一層,將這處園子圍成了個鐵桶,里面裝的是工部里大部分的官員,還都是位置頗高的。 端王趙景本人在刑部和大理寺剛到之前,便已經帶著幾名侍衛,騎著馬飛快進城,來到了皇宮中。 在暮色沉沉下,一身風沙的趙景,站在尚書房,奏請皇帝。 宣端王覲見! 宣端王覲見! 從書房內到門口,一層層太監傳著皇帝的指令。 端王趙景進入書房內,不足半個時辰便出來了,帶了一道圣旨出來了。 他面容冷峻,宛若掌控生死的戰神,手里的圣旨不是人間物,倒似那閻王殿的生死簿。 去!一聲令下,錦衣衛和東廠的人,將京城中工部全體官員的家宅圍了個水泄不通,而京郊工部園子外,也被京郊衛所的士兵圍了起來。 趙景騎著馬,看著園子里外的鬧劇。 園子內的官員,大哭著推卸著自己的責任。 園子外,之前還對峙的刑部和大理寺,如今一致對外,堅決抵抗著衛所的人進去,嘴里喊著你們不在京郊駐扎著,怎敢擅離職守。 哦,王大人是說本王手里的這道圣旨嗎?高馬上的端王趙景,冷冷地勾起嘴角,蔑視著人堆里的王胖子王侍郎。 大理寺和刑部這下子都老實下來了,不與衛所士兵發生沖突,但卻在園子內都看著那些工部的人,生怕有太子一派的人暗中殺人滅口。 要變天了,王爺聽聞消息趕過來的史弘哲,看著眼前這亂象,淡淡地說道。往常最不正經的一個人,此時卻像變了個模樣,反倒像個隱士。 這件事在第二天的朝堂上,引起了轟動的爭議。因這件事牽連極其廣泛,經過大理寺、刑部、錦衣衛和東西廠的查證,最后發現光臨園子的絕不僅僅只是一個工部那么簡單,其中牽連的人員遍布所有部門,這讓皇帝和其他皇子心中都警覺起來。 但是若是懲罰那些去逛園子的人,其范圍之廣,恐怕明日早朝人都少掉一半。 而這一切的幕后黑手,所有人都知道是太子,皇帝也知道,但是最后被推出來的人,雖是替罪羊,卻那樣的合乎情理。 一個月后,原工部尚書被斬于菜市場。 王爺,園子中的女子,都已經安葬好了 嗯 端王推開書房西邊小扇窗戶,看著窗前那株柳樹,看了些許時候,才再次開口道。 本王的丫頭可是睡下了? 回王爺的話,松香院的燈都熄了,想必娘娘是睡下了管家頓了頓,繼續開口問道:王爺,今日還是睡在書房嘛? 太晚了,還是不過去了 這件事過后的第二天,端王去早朝的路上,還在想著如今事情已了,今晚就去丫頭那睡,忙了這么多天,一直沒見著丫頭,他早都想她了。 但是,這一天,那第二件大事便發生了。 第28章 這天早朝上,賢王和太子兩派開始了互相攀咬。 先是賢王管轄下的刑部尚書為京郊園子一案定了結果,接著便是又拿出了一份畫了押的口供,其內容是指正戶部劉侍郎貪贓枉法,指證劉侍郎收了工部尚書的好處,便在京郊園子建成中出了不少力。 這件事表面看上去是與戶部劉侍郎作對,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啊,這刑部尚書的目的或者說其背后賢王的目的,是為了趁機將太子拉下馬。 但是,太子一派并非沒有做好應對準備。 于是,以戶部尚書為首,禮部和工部新尚書作為幫襯,三位尚書你一言我一言地反駁著刑部。而他們之所以敢如此理直氣壯,只因為他們同樣掌握了對方的把柄,而且更為直接要命。 臣有一賬簿,不知當不當呈予皇上看戶部劉侍郎從大臣隊伍中走了出來,跪在地上,腰背挺地直直的,從寬大的袖袍之中掏出一賬本,將它交予在大太監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