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父皇身邊保壘重重, 何況現在離父皇中毒之事還有五個月, 她這個時候回去作用不大。而且回都城反倒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奪位,畢竟寧昌的人都知道父皇對她最是寵愛。 所以這時候在行宮避暑竟是不錯的主意。 不過孟姝還是有些擔心, 一來想父皇了,二來怕事情有變。 正午十分, 只是站在烈日下便會讓人覺得暑熱難忍, 一行人滯留驛站, 準備氣溫稍涼些再出發。 既然已經決定去汨陽城,孟姝便沒再猶豫,讓覓春將她的話傳下去, 于此同時給身在都城的父皇寫了一封信。 信揚揚灑灑寫了好長,她這一路的見聞,期間發生的趣事都不嫌麻煩地寫上了。當然她也沒忘叮囑父皇注意身子,別整日只顧著處理站政事,最后又提了一下她要和薛承睿解除婚約的事。 孟姝將信寫好后,親自滴蠟封好,然后讓醉夏交由驛站。 信自然不可能直接送到建安帝手中,這封家書會先送至公主府,到時自然會有人送進宮。 于此同時,霍朝也知道孟姝突然要改道去汨陽的事情。 雖然有些驚訝,霍朝卻沒問為何,只吩咐了侍衛幾句,畢竟要去汨陽行宮,那就得讓人去告知一聲,行宮的人也好提前做準備。 侍衛:“屬下知道了,定會安排妥當?!?/br> “下去吧?!?/br> 侍衛:“屬下還有事稟報?!?/br> 霍朝眼中閃過一絲訝異:“何事?” “屬下無意中撞見公主的貼身侍女去見驛站的驛使?!?/br> 侍衛只說了一句話就閉口不言了。 霍朝心中已經有了猜測,知道她大概是寫了家書要驛站的人送去寧昌,他低聲應道:“不用管?!?/br> 侍衛:“那屬下便告退了?!敝蕴匾夥A報,是因為隨行的侍衛一直有往都城送消息,若是公主的信交由他們,很快就能送到陛下手中。 一行人在驛站歇了一個多時辰,待熱氣漸消便又開始趕路。 雖然已經是五月中旬,可除了正午那段時辰,其他時候都還能忍受。 若是白日里一整天都炙熱不消,孟姝怕是還沒出太康城就會返程,畢竟越往寧昌,只會越熱。 從太康出發,本就只趕了兩日路,離汨陽城也不過三、四日的路程。然而一行人到達汨陽城時遠遠超過了預計的日子。 因為不趕時間,一路上遇見驛站就會休息,夜里更不會趕路,不料接連下了兩天大雨。 雨后道路泥濘,速度更是滿了下來,于是只三四日的路程應是花費了小半個月的時間。 …… 鳳山行宮就在汨陽城外,不用半個時辰就能進城。 霍朝并未乘坐馬車,身下是一匹毛發黑亮順滑的駿馬,他頭頂著笠帽,清雋英俊的臉龐被寬大的帽檐打下一道陰影。 他的視線落在車隊中的主駕上,想到近兩日精神不太好的某人,心中當即有了決斷。 “直接去鳳山行宮?!毙袑m自然比不得城內熱鬧,可孟姝趕了兩日路,即便進城也沒有心思去別處逛,倒不如先去行宮養好精神。 得了霍朝的吩咐,車隊徑直前往鳳山行宮。 同太康行宮相比,鳳山行宮要精巧華麗許多。行宮內宮殿重重,景致怡人。 馬車在行宮前停下,看守行宮的人當即俯身跪拜,他們并不知來人的具體身份,可是對方有皇家信物,容不得他們有一絲不敬。 霍朝取下笠帽,利落下馬,身姿瀟灑。 “行宮內可收拾妥當?”之所以這么問,是因為在他印象當中,當今圣上從未來過鳳山行宮,他擔心看守行宮的人有疏漏,所以特意提前讓人通報了一聲。 鳳山行宮不比其他,等同于帝王的第二處居所,看守行宮的仆從大多是寧昌派來的,管事是個太監,照管行宮已經近十多年,聽了他的話瞬間反應過來。 管事太監:“公子不必擔心,行宮內每年都會修繕,而且去年夏天慧敏公主還在行宮內住了大半年,行宮內什么都不缺?!?/br> 慧敏公主? 陡然聽到這個封號,剛從馬車上下來的孟姝怔了一瞬。 慧敏公主是齊皇后的女兒,是北梁的嫡公主,即便她遇見了也得乖乖地叫一聲皇姐。 皇姐慧敏公主叫孟溪,皇后膝下僅剩她一女,她身份尊貴,無比榮光。然而孟姝知道母女倆的關系并不融洽,皇姐早早就嫁了人,隨夫居住,寧昌城內的長公主府早在幾年前便已無主人。 孟姝同她關系也不親近,前世父皇離世時,她正逢臨盆沒能趕回,待她誕下次子恢復身子,一切早已塵埃落定,所以從長姐嫁人后,孟姝竟再也未見過她。 也是因此,她才會那般驚訝。原來皇姐也來過鳳山行宮,看來這個地方真的不差。 孟姝近幾日食欲不佳,到了行宮后沒有精力游覽,恢復了幾日后終于有了精神逛鳳山行宮。 這鳳山行宮何止是不差,難怪皇祖父還在時喜歡到這里來。 而這個時候的都城寧昌。 建安帝孟琰也收到了孟姝的家書。 孟琰從信拿到手,眼中就一直帶著笑意。 陳公公見他心情不錯,笑著奉承了幾句:“不枉陛下那般疼六公主,在行宮避暑也沒忘記陛下?!?/br> 孟琰想到女兒眉眼更顯柔和,他只勾勾嘴角沒說話,將信拆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