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當然,關于斃鷹事件的真相私下還有很多揣測。其中,對于主謀是四爺的猜忌,也不無道理。畢竟參與奪嫡的人,怎會沒有一點手段?他表面風輕云淡,不問時事,平時以種花木為樂,又自稱天下第一閑人,看似對儲位不爭不搶,不過都是他的障眼法罷了。事實證明,四爺達到目的了,因為在眾多阿哥中,萬歲爺始終沒有懷疑過四爺。 八爺從一個受害者,變成了施害者。但這件事畢竟過去了,也終究不過是別人為了達到目的,而使出的手段,不會再掀起什么大風大浪。而八爺,自知爭儲無望,便開始扶植十四爺,助他奪嫡。 五十七年,戊戌,十二月十二日。 十四阿哥胤禵號“撫遠大將軍”西征,出師禮極為隆重,用親王體制,稱大將軍王。 此次西征的主要目的是消滅策妄阿拉布坦及其分裂勢力,當時前湖廣總督、署西安將軍額倫特及侍衛色楞等曾由青海進軍拉薩,在藏北與策凌敦多布激戰多時后全軍覆沒。因之,撫遠大將軍的任命不僅關系到扭轉曲線戰局,實際還涉及到大清今后的安危問題,因為準噶爾部控制西藏,就有可能借黃教煽動蒙古各部脫離清朝統治。 所以萬歲爺必須認真對待,選擇他所最信任、認為最有能力的人出任大將軍,代替他親征。最后四爺等皇子落選,大任落在十四爺的肩上,可見萬歲爺對他的認可。此時,十四成了眾人心目中最有可能的儲位繼承者,八爺、九爺和十爺也全力支持十四繼承大統。 九爺更是夸贊十四才德雙全,并熱心為他試制軍備。還在十四西征出發前,贈銀一萬兩。其后,又幾次差人往其駐扎地,送銀數萬兩。十四生辰時,九爺派人專程送去九件金器皿,約值二萬兩銀子。 如此舉動,可見九爺為人慷慨大方。這在一廢太子時,就有所表現。他利用自己的優勢,對八爺、十四等人爭位給予大力支持。眾人皆知,胤禟肯替八爺、十四等人使錢,有求必應。據說八爺常召術士到家中算命,每次事畢,都由九爺支給一二百兩,以示酬謝。 十四率兵西征啟行前,反復叮囑九爺,萬歲爺但有欠安,盡早捎信告知。九爺便選派親信太監,為他與十四之間傳遞書信。在此期間,八爺和十四也有頗多書信來往。 六十一年冬,十一月十三日。 這個看似平靜的夜晚,一場巨變正在大清皇室悄然發生。這天夜里,萬歲爺在北郊暢春園駕崩,按照皇帝遺詔,七天之后,新帝繼位。 但是,這看似平常的新舊交替,卻引起了不小的波瀾。由于四阿哥胤禛繼承了皇位,眾人都紛紛揣測,他們不敢確定,萬歲爺到底是不是病逝的。四爺又是不是謀權篡位,也是眾說紛紜。 這些個不實傳言顯然是八爺黨捏造出來的,他們因不滿四爺繼位,而向民間大肆宣揚四爺是矯詔奪位,迫使這些流傳成為野史。 而事實并非八爺黨宣揚的那般,就在萬歲爺病重之時,隆科多被召到御前,接受顧命。步軍統領衙門的人也前去雍親王府,接四爺進宮,接著又被帶進了萬歲爺的寢殿內。此時萬歲爺正躺在榻上,而四爺看到萬歲爺這個樣子,直接就在床邊跪下了。 當時在那外頭,八爺他們一群人正虎視眈眈的想著里面會有什么情況。為何萬歲爺只單獨召見了四爺,這八爺心里煎熬啊。后來眾人攔不下去的時候,阿哥們就直接沖進了寢殿,而此時萬歲爺只留下了一句話,要將皇位傳位于四阿哥。 想必此時的八爺應該是聽清楚了,但是他不愿意承認老四會是繼承皇位的那個人,他只想自己登上皇位,再不濟,還有十四。怎么說,也輪不到他老四這樣一個閑人。 所以八爺當即就追問萬歲爺,他沒有聽清楚,讓萬歲爺再說一遍,但是萬歲爺此時已經斷氣了,怎么可能起來再說一次呢? 依我看,這適合即位的也只有四爺了。大阿哥和太子已經被廢,三阿哥是書生,無心在這里。老八本人太過于寬仁,也可以說太過于看重面子,這樣對朝堂是不利的。老十四的確可以,但還是太年輕了。兜兜轉轉的,只有老四合適。 大局已定,八爺千算萬算,最終還是沒算過四爺。這萬歲爺曾經對四爺的評價就是,堅剛不可奪其志。所以說,像八爺這樣的人,想從四爺手里搶皇位是不可能的。 四爺登基后,次年改年號為雍正。 縱觀全局,在這個血雨腥風的皇位斗爭中,他的皇位也是來之不易。當然,其中也少不了像鄔思道、年羹堯等人的功勞。 我是在他登基后的頭一年進宮的,皇上之命,不得不從。再次踏進這深宮,已是改朝換代,人和景,都里里外外變了個樣。我站在路中央,望著那琉璃瓦,似乎對這里陌生了許多…… 由于我是戲子,為了避諱,四爺便將我重新改了名兒。因此,我成為了官女子,名喚馬佳云惠。 記得九爺有一天進宮時,很巧合的就遇見了我。時隔多年,這份情不知是化為烏有,還是殘留在了心底。九爺對我說,他再也沒有機會聽我的梨園戲了。 年氏進宮之時,就被封了妃。再后來,便是位居高位的貴妃了。她仗著兄長居功自傲,任意妄為不是一天兩天了。對其他的妃嬪,誰要是敢與她爭寵,定會沒有好下場。甚至連皇后,也要讓她三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