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之前那些議論衛明珠不孝的,說衛明珠夸大其詞往生父身上潑臟水的,全都被瘋狂打臉,再也說不出任何一個字。而大部分被打臉的人都惱羞成怒,反過來罵起讓他們丟臉的衛志榮,反正衛志榮已經是十足十的大惡人,不踩一腳都不能顯出自己正義! 衛明珠聽了微微一笑,這些人就是所謂的鍵盤俠,因為說話不負責任,所以總是以最大的惡意去揣測別人,完全不顧事實是怎么樣的,仿佛看到別人難受就能讓他們獲得快感一樣。她沒想過去找他們理論或者怎么樣,但如今袁夫人幫她解決了問題,她還是挺高興的,畢竟誰也不愿意走在大街上突然聽到有指責自己的聲音,就算不在意也是很煩人的。 袁夫人見形勢如她預想一般發展,不著痕跡地長出一口氣,然后對嘉親王行了一禮,“王爺,臣婦所要求證之事已經全部明了。在王爺判決衛志榮之前,臣婦有個不情之請,還望王爺成全?!?/br> 嘉親王聽他們鬧哄哄地說了這么久,早就不耐煩了,聞言皺了下眉,問道:“你有何事?” 袁夫人挺直脊背,聲音清亮地說:“王爺,臣婦墜崖時重傷了后腦,失去了所有的記憶,連自己是誰也不記得。幸得袁將軍所救,這才保住了一條命,之后臣婦會嫁予袁將軍為妻,實在是在京城沒有查到臣婦的身份,才開始新的生活。如今因臣婦再次重傷后腦,恢復記憶,這才知道臣婦與衛志榮尚未和離,且他還那般苛待臣婦的子女!” 袁夫人深吸一口氣,穩了穩情緒繼續說道:“臣婦懇請王爺替臣婦做主,準許臣婦與衛志榮和離,并帶走臣婦的子女。將來,臣婦的子女與衛志榮再無半分關系!” 眾人再次嘩然,有人不明白袁夫人為什么要弄這么一出,畢竟衛志榮擺明了是要被斬首的。人都要死了,日后自然再也影響不到他們了。 但衛明珠卻知道,輿論的可怕之處就在于它的不可定性,黑的白的永遠都沒有一個定論。如果今日就這么結案,那么將來說不定什么時候,眾人就能因為一點點小事把這些再提起來,到時候說袁夫人跟兩個男人不清不楚,甚至說衛沐霖和她衛明珠應當給衛志榮供奉香火,都是有可能的。 畢竟死者為大,如果不把關系掰扯清楚,那就永遠都是模糊不清,有許多許多空子能給人鉆。 她倒是沒想到袁夫人能把事情考慮得這么周全,這一日袁夫人的表現跟那日醒來崩潰大哭的樣子實在太過不同,不過這確實是件好事,不管別人是否覺得袁夫人多此一舉,他們能實際得益才是正經,而現在就看嘉親王怎么說了。 作者有話要說: 晚安啦,做個好夢哦,么么噠!233333 ☆、第112章 嘉親王對上一代的太子^黨秦太傅沒有任何好感, 自然也對袁夫人不甚耐煩,此時聽袁夫人還要和離、帶走子女, 只覺得對方無理取鬧, 不由的道:“衛志榮已認下所有罪名,該當斬首, 此后與你們再無關系, 你又何必多此一舉?正所謂一日夫妻百日恩,在衛志榮將死之際, 袁夫人你也沒必要再落井下石?!?/br> 袁夫人不卑不亢地道:“民婦乃太傅之女,寧死也不能背上莫名的污點,給家族抹黑。此案已經查清,足以證明民婦另嫁之時并不知自己尚未與人和離, 但如今恢復記憶, 若不能有個決斷, 民婦要如何面對袁家的列祖列宗?如何對得起教養民婦品行的父母?至于兩個孩子,衛志榮根本不配為人父, 這種人若在死后還享受子女的香火,天理何在?!民婦與衛志榮之間的仇恨不共戴天, 還望王爺莫要怪罪民婦不肯化干戈為玉帛?!?/br> 嘉親王之前那句話是有點惡意的, 特意指出袁夫人的“袁”字也是為了嘲諷她。沒想到隨后袁夫人就當面對打臉給嘲諷了回來,人家滅門之仇不共戴天, 說什么落井下石?沒親手殺人就不錯了,要求她退讓一步的嘉親王才顯得是非不分。 嘉親王臉色沉了沉,但想到皇帝提點過要他拉攏袁將軍, 若讓袁夫人因著這件事想不開做出什么事來,他豈不是就和袁將軍結仇了? 所以即便心中很想發火,他也還是壓住了怒氣,冷聲道:“此案已真相大白,證據確鑿,袁夫人另嫁情有可原,在其被衛志榮追殺墜崖時就已斬斷了夫妻情分。今日就依袁夫人所求,判袁夫人秦氏與衛志榮和離,其子女衛沐霖與衛氏明珠從衛家族譜分出,跟隨秦氏離開衛家,伺候他們母子三人與衛志榮再無任何關系!衛志榮,袁夫人,你們可有異議?” 袁夫人行了一禮,淡淡地道:“王爺英明,民婦多謝王爺?!?/br> 衛志榮氣惱道:“如此甚好!那個不孝女……” “肅靜!”嘉親王反感地喝了一聲,已經不耐煩聽他罵這個罵那個,敲了下驚堂木,直接判處衛志榮于三日后在午門問斬,隨后便先行離開了。 由于山匪案時侯府遭劫,袁夫人的嫁妝全都丟了,所以衛志榮只能將府中剩余的所有財務拿來抵袁夫人的嫁妝。畢竟和離是可以帶走自己東西的,就侯府那點財務,還不足袁夫人嫁妝的十分之一。如此判決,連百姓們都覺得袁夫人虧了。 事到如今,眾人對袁夫人的印象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本以為是個紅杏出墻不負責任的女人,沒想到卻是個敢作敢當的真性情女人,尤其是阮青青和林婉柔兩人的供詞,證明了衛志榮對袁夫人到底有多狠毒。只要一想到袁夫人經歷過那么多可怕的事,他們就對這個人再也罵不起來了,反而生出了無限的同情,紛紛感慨平平淡淡就是福,像袁夫人這樣歷經磨難才在袁將軍這里得到的幸福生活,他們寧愿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