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收服荀攸
荀攸說道:“陛下,臣愚鈍,沒有辦法?!?/br> “荀愛卿,朕知道你對曹cao有好感,是準備投靠他吧?!眲f冷聲道。 “臣不敢?!避髫B忙伏地說道。 “不敢,荀攸,曾經董卓遷都長安之時,你與議郎鄭泰、何颙、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刺殺董卓,雖然沒有成功?!?/br> “曾經的忠臣是不是已經對漢室失望了,荀攸,荀愛卿,告訴朕?!眲f大聲道。 荀攸伏地沒說話,算是已經默認的了吧。 “好,朕給你看看這個?”劉協說完,把一份竹簡甩在了荀攸身邊。 “看看吧,朕會相信你好改變自己的決定的?!眲f說道。 荀攸撿起竹簡,打開看了看,一柱香時間后,荀攸的腦門上,已經流汗了,這是冷汗啊。 他雙手顫抖的看著,不消片刻,他終于承受不了了,里面的內容不是他能所承受的。 “陛下,,您給臣看這個,您這是要把臣往死路上逼啊?!避髫嘈Φ?。 “朕沒有辦法,如果不能得到你的效忠,朕不安心啊?!眲f說道。 “陛下給臣看這個,臣很后悔?!避髫f道。 “后悔就對了?!眲f說道。 劉協給他看的什么呢,是繡衣衛四部簡要名單,劉協自己抄錄的。 這上面一些的人名,特別是曹家的秘辛,讓荀攸看的心驚膽戰,這里面還有他荀家的一些人名,都是身邊人啊。 他沒想到漢室還有繡衣使者的存在,藏的這么深,他還認識一些名單上的人名。 比如荀家的一個叫荀岸的,這個人曾經是他的書童,荀家家生子,世代為荀家做奴仆,他沒想到這個人竟然是繡衣使者,這不得不讓他冷汗直流啊 他是一個頂級聰明的人,看了這份名單,要是在想去投靠曹cao,他知道劉協有一百種辦法讓他去死。 這些人都不是普通人,暴露出來的后果可不是他能承擔的起的,如果要是讓曹cao知道了,他不會對劉協做什么,至于他,在聰明有如何,知道詳情的必須去死,他可是研究過曹cao啊。 看了這份名單,不得不和劉協在同一條船上。 “陛下,需要臣做什么?”荀攸苦笑道。 “也不需要你去做什么,還是讓你投靠曹cao,獲得信任,必要的時候幫助朕?!眲f說道。 “臣現在有的選擇嗎?”荀攸說道。 “肯定沒有?!眲f說道。 “現在該說說你的辦法了吧?!眲f說道。 “臣的辦法是,就一個字,忍?!避髫f道。 “怎么說?”劉協問道。 “陛下,三萬大軍您舍得嗎?”荀攸問道。 “不舍得?!眲f說道。 “陛下,臣的建議是,適當的時候和曹cao妥協,不能太逼迫曹cao,要是兩敗俱傷,對誰都不好?!避髫鼊竦?。 劉協想了想,問道:“該怎么做?” “第一,三萬大軍陛下不同意放棄的話,必須分散駐扎,這樣可以打消曹cao的一些疑慮,虎賁軍一萬,不可能都是來守衛陛下,皇宮的安全問題,曹cao會插手的,希望陛下在這里退讓一些?!避髫f道。 劉協點點頭。 “第二,陛下,還是軍隊問題,曹cao出兵征戰,陛下必須派軍一起隨曹軍征戰,這樣讓曹cao放心后方問題?!避髫f道。 “這個辦法朕接受,朕也是這么想的?!眲f說道。 “第三,陛下,就是三公九卿的分配,陛下要拿出一點誠意?!避髫f道。 拿出誠意,不就是給曹cao一些方便嗎?三公九卿必須讓出一部分讓曹cao的人來做。 “陛下,這只是臣為您想出和曹cao前期合作的辦法,該妥協的時候一定要妥協,希望陛下能記住臣的話?!避髫f道。 劉協點點頭。 “荀愛卿,穎川荀家有多少附屬家族?”劉協話鋒一轉,突然這么問道,把荀攸問愣了。 不是討論應付曹cao的問題嗎?怎么說他荀家的事情了。 不過他還是答道:“回陛下,穎川荀家,附屬家族三十個?!?/br> “三十個,挺多的?!眲f說道。 劉協其實知道荀家的附屬家族的人數,不過是想確定一下而已,那時候記錄的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如果讓他們交出自己的藏書…”劉協話還沒說完,荀攸就急忙答道。 “陛下,這不可能,書籍是一個家族的生存之本,誰都不可能交出來的?!?/br> “荀愛卿,朕以后有的是辦法讓他們乖乖交出來?!眲f說道。 “什么辦法,臣能知道嗎?”荀攸好奇的問道,他想知道皇帝有什么辦法能讓世家大族乖乖交出自己的生存之本。 劉協看了看荀攸,想了一下,說道:“荀愛卿,現在還是不知道的好,以后你就明白了?!?/br> 劉協不是不相信他,現在說出來,一旦到時候荀彧知道了,為了漢室,肯定會阻止他的,在這個家國天下的時代,世家大族什么都干的出來,除非是特別忠誠的世族。 荀攸走了,劉協也沒什么事情了,拉著徐晃去練劍了,在這個時代,不練一些保命的身手,指不定哪天就被別人砍死了,雖然他是皇帝,出行有眾多的士卒保護,但是不得不防。 …… 漢室從長安跑到洛陽的消息,從勤王詔發出的那一刻已經傳遍天下了,皇帝跑了出來,忠誠的人會高興,不忠誠的人,一些有野心的,覺得皇帝不死,太可惜了。 首先接到勤王詔的是離得最近的袁紹,他立刻召開了會議,看看去不去勤王。 冀州鄴城,袁紹車騎將軍府邸,這個車騎將軍是他自封的,誰承認。 中間高臺上,四角擺放著四個銅火盆,盆內燃著通紅的火木,正中書案規整,案上書簡擺放規正,西北側身處一抹床榻疊的整齊干凈,上鋪一塊錦緞紅棉,正中香鼎內青煙渺渺,無一不顯示著這帥帳的主人行為明確,注重禮儀。 書案后的主位上,一人身著青袍,頭頂青色高冠,下顎的半尺短須收拾的整整齊齊,干干凈凈,身體挺得筆直,絲毫沒有年近四旬之人應有的姿態,一雙細長的星眸睜閉之間極為有神,當可謂是相貌堂堂,極為英武。 不用說,此人便是河北之雄袁紹,袁本初。 雙眸中的目光來回掃蕩了一圈帥帳內兩旁侍立著的一眾文武群臣,袁紹的眼神中閃出了幾分氣惱和不甘。 “諸位?!痹B沉默半晌之后終于緩緩開口,兩旁文武皆渾身一凜,轉過頭去,做躬身謙虛狀,仔細聆聽。 “據報,天子已經逃出長安,前不久發出勤王詔,急召各鎮諸侯前去勤王,都說說我是去還是不去呢?!?/br> 下面的人,都小聲討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