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枝記 第63節
安泰猛然抬眸,深深望著元子期,然而廝打與兵刃交加的聲音卻越發劇烈地從天牢外面傳了下來,安泰知道,是追兵來了,他們無論如何也敵不過。陳統領已疾步而出,做最后的抵抗,安泰脫力地靠在元子期懷中,緊緊閉上眼睛,無論愛恨,如果這便是結局,也罷。 然而下一瞬便有人沖進了天牢,安泰只聽一個熟悉的聲音喚道:“阿耶!阿娘?” 安泰猛然睜眼,卻見元劍雪持劍沖了進來,望見耶娘皆安好松下一口氣,他抽出腰間削鐵如泥的龍脅,揮劍便斬斷了精鐵所鑄的手鏈與足鏈,那神情,與元郎年輕時多么相似,為何她從不曾多想。 安泰怔怔望著長子道:“你怎會……” 元劍雪沉聲道:“高后謀逆,九殿下帶人入宮,先將我救了出來,讓我帶人來救阿耶,幸好我來得及時,方才在外面遇到高后派來的驍騎,已將他們都剿滅?!闭f完他望著安泰道:“可我萬萬沒想到,您竟然也在?!?/br> 元子期的神情卻沒有一絲異樣,只望著元劍雪道:“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先帶你阿娘離開?!?/br> 元劍雪點頭應了,安泰忽然頓悟,她深深望著元子期道:“這件事從一開始,便是你與小九商量好的,是不是?” 元子期并未答話,卻向天牢之外走去,不遠處,元劍雪帶來的霍東青捧著他的銀甲銀盔,單膝跪在地上。 安泰只見元子期取過銀甲,淡淡道:“從今往后,沒有人可以再將你們踐踏在腳下,也再沒有人可以令你們心生憂怖?!?/br> “命運,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br> 說罷,他披上銀甲,大步向外走去。 第113章 宮變 那指揮之人并非等閑,竟有如此應…… 安泰怔怔望著元子期風姿特秀的背影消失在獄道盡頭, 元劍雪上前扶住她,輕聲喚道:“阿娘?” 安泰回眸,仔細打量他如畫的眉眼, 忽然發覺長子原已長得這么高了,元劍雪望著她微笑道:“阿娘為什么這么看我?” 安泰啟唇欲言,卻最終搖了搖頭,這些年外面的風言風語, 恐怕他也聽到不少, 想必受了委屈,卻從未在她這個做娘的面前流露出半分,想到此處,安泰不禁緊緊握住他的手。 元劍雪更用力地將她攬住,持劍護在她身前, 扶著她向光亮之處走去。走出天牢, 安泰方發覺外面已是一片狼藉。元子期已帶著霍東青離去,剩余的元家部曲單膝而跪等待元劍雪發令, 方才與她同來的陳統領與萬騎的武士皆鎧甲染血, 顯然經歷過一番激戰。 地上橫七豎八倒著許多血淋淋尸首, 元劍雪怕她受到驚嚇,沉著擋在安泰身前。安泰卻拔開他走上前,雖臉色蒼白卻俯身仔細查看。發覺那些人竟是驍騎,安泰不禁沉聲向元劍雪道:“方才你說,宮中出了何事?” 元劍雪低聲答道:“高后謀逆, 已經控制整個禁宮, 意圖令立新帝?!?/br> 安泰聞言驚道:“那陛下呢?太后……太后如今又如何?” 元劍雪微微搖了搖頭,面色凝重道:“九殿下將我從內廷監釋出之時,宮內各處要道皆由驍騎把守, 陛下與太后情況不明,生死未卜?!?/br> 說罷,元劍雪望著安泰沉聲道:“阿娘勿憂,待送你回府,我便入宮與九殿下匯合?!闭f完便扶著安泰向外走,陳統領猶自記得自己的使命,追上道:“末將護送長公主去豐樂坊?!卑蔡﹨s停下腳步,望著元劍雪與陳統領鄭重道:“不,你們都隨我一同入宮?!?/br> 元劍雪啟唇欲言,卻被安泰打斷,只聽她沉靜道:“再沒有人比我更熟悉宮中的情況?!?/br> 聽她語氣鄭重,元劍雪知道她實是憂心母兄,緊緊握住佩劍,片刻后終于應道:“好,既是阿娘的心愿,兒定護阿娘周全?!?/br> 長秋殿中,距詔諭發至東宮又過了一刻,依舊不見太子應詔入內。李延秀面色沉沉在殿中打轉,忽然聞聽殿外有內侍叩跪道:“半刻前東宮方向隱有動靜,似有一隊人馬從龍首殿開至玄化門。 玄化門是皇城之中東宮與內廷的分隔,李延秀與高后對視,心中皆欣慰,李承平終于還是來了,并且,大約起了疑心,竟還帶著侍從親隨。 這是最好的一種情況,高后淡淡道:“吩咐監門衛將玄化門打開,迎太子入內?!蹦莾仁填I命去了,高后望著高嵩道:“可布置妥當了?” 高嵩道:“少陽院的暗卡已撤去了,一路上的宮室都一切如常,保證叫太子看不出破綻來?!?/br> 少陽院在從玄化門入宮的必經之路上,高后微微頷首,長秋殿中已偽裝好了太子獻藥毒殺景云帝的現場,待將太子與身邊親隨順利通過少陽院到達此處,埋伏在長秋殿外的驍騎便可將其斬殺,再造出一副太子逼宮不成反逃跑的景象。 將種種過程都在心中過了一遍,高后才安下心來,然而想到已潛逃出宮的安泰心中頓時又是一陣冷意,雖然已派人去大理寺獄追殺,她心中依舊有些不放心,看來還是要給安泰安一個與太子共謀的罪名才好。 然就在她思索盤算之間,忽又見高嵩入殿奏報,望見他蒼白的臉色,高后心下一沉,今日的報信之人沒有一個帶來的好消息,難道這次又有什么變故? 還不待她開口相詢,便聽高嵩急促道:“方才暗哨來報,從皇城北面曜武門忽然攻入一批人馬,似有百人,正向長秋殿進發?!?/br> 高后大驚,曜武門是太興宮北宮門,與其外的皇家馬苑有一條護城河相隔,易守難攻。她萬萬沒想到竟會有人選擇從此入宮。而更令她驚心的是,來者究竟是何人,又對宮中的情況知道多少。 然并沒有時間給她思考這些,如今她掌控的驍騎除了一部分去追捕安泰,大部分則埋伏在長秋殿外等待太子,只有少部分可以靈活調動。高嵩顯然也想到這些,咬牙道:“姑母莫慌,我親自帶一百名重弩手去迎一迎他們?!?/br> 如今也只有如此,幸好她不曾掉以輕心,在太興宮北面也已布防,在曜武門旁兩座闕樓之上都已架設了重弩。 想到此處高后微微頷首,李延秀望著高嵩沉聲道:“闕樓之上弓弩早已架好,我挑選出的弩手,皆是百步穿楊的好手,定要讓來者有去無回?!?/br> 開始一切皆進行的十分順利,利箭如瓢潑大雨一般從兩棟高嵩闕樓上射向地面,攻入曜武門的那隊人馬似乎也未料到竟遭遇如此激烈地抵抗,頓時采取迂回戰術,分散成小股涌向宮中各處。 站在遠處的城樓之上,高嵩冷冷想,看起來對方那指揮之人并非等閑,竟有如此應變能力,利用闕樓上重弩不易移動的缺點和視覺盲點,分散火力,企圖保存實力。 不過,這一日是他們計劃已計劃了那么久,排演了那么久,不會如此簡單,高嵩默默舉起手中的旌旗,闕樓如同一座瞭望臺,其上守兵經過挑選皆是目力極佳之人,即使在夜中也能看清他手中旌旗的移動方向??恐@旌旗的指揮,箭雨又將地面的騎兵漸漸逼至一處。 為了避免暴露,高嵩特意不許自己所在的城樓點燈,然而就在他有些得意的一瞬間,忽然聞聽細微的聲響似有所感,高嵩猛然回眸,然而已經來不及,他只覺心下一涼,一支凌空的箭羽已強有力射入他的身體。 高嵩不可置信地睜大眼睛,直直從城樓上倒了下去。 李容淵穩穩放下手中虬勁的輕霜角弓,沉聲道:“收隊?!?/br> 第114章 浴火 乖女莫怕 更漏乍長, 高嵩已離去半個時辰,長秋殿中一片靜默,而李延秀的心中卻充滿狂熱。多年來對皇權的渴望令他整個人熱血沸騰, 屏息凝神,于四下寂靜之中他甚至能隱隱聽到從遠處曜武門傳來的箭雨聲。 殺了他們,他冷冷地想。果然如他所愿,沒過多久嗖嗖的箭雨聲忽然黯淡下去, 漸漸幾不可聞。 與高后對視一眼, 兩人心下皆是一松,看來高嵩已控制住了曜武門的形勢。想必是太子早已懷疑今日之事有詐,在皇城北面布下援軍才敢從另一條道以身赴險,只可惜援軍已被擊退,如今李承平便如落入陷阱的獵物, 再無回天之力了。 想到此處, 高后微微揚起唇角,她正欲命人收網, 卻有內侍入內回報道:“太子入宮見駕, 正侯在長秋殿外。 高后微微蹙眉, 未料到如此形勢,李承平竟還敢到長秋殿來。不知他葫蘆中賣的什么藥,高后略微思索后道:“請太子入內?!?/br> 聞言,李延秀即刻隱匿帷幕之后,高后于殿中端莊而立, 片刻后李承平入內, 遠遠叩拜。 李承平面色如常,竟像是并不知殿外有驍騎埋伏的樣子,高后轉過身, 仔細審視著他的面孔,見他神情坦然,不似作偽,心中忽然一突。若太子并不知今夜宮中有變,那曜武門的援軍又是何人派來的。 心中雖驚惶,但高后面上卻絲毫不露出一點顏色,微微頷首,淡淡道:“免禮,去看看陛下罷?!?/br> 李承平向來心中對他這位年輕庶母向來不喜,但禮不可廢,此時得了令自然不愿再跪,直直起身,向遠處御榻走去。 殿中帷幕低垂,漫著青裊的煙氣,隱隱有煎藥的苦味。若說入宮之前李承平還心存疑慮,方才隱隱聽到喧嘩疑心更甚,那現在倒真有幾分相信年邁的景云帝已病染沉疴,想必高后自知親子奪嫡無望,終于不得不正視他這個太子的地位來。 想到此處,他的步伐不禁輕快起來,自然忽略了身畔宮人皆垂眸斂容,瑟瑟發抖的神情。跪在珠簾外向景云帝問了安,卻沒有得到答復。身邊的宮人端來冒著熱氣的湯藥,李承平再拜,接過藥碗起身 上前侍藥時他自然存著一份探知景云帝病況的心,熬了這么久,終于距皇位只有一步之遙,撩起珠簾的一瞬,李承平連手掌都在發抖。 望著太子急切的樣子,高后冷冷揚起唇角,果然,片刻后便聽一聲驚呼,李承平倉皇從御榻前退開。 高后居高臨下望著他,明知故問道:“太子為何如此驚慌?” 掙扎著起身,李承平臉色慘白望著高后,榻上人看似沉睡,實則已沒有氣息,此時他方察覺自己已落入一個圈套之中,緊緊攥拳,卻克制住自己試探道:“陛下情勢不妙,還是快些傳太醫罷?!?/br> 高后卻柔聲道:“太子莫不是糊涂了,陛下方用過藥,正睡著?!币幻嬲f,她一面走上前去,坐在景云帝榻旁。李承平緊緊盯住她窈窕的身形,只聽高后忽然“呀”了一聲,驚道:“陛下,陛下您怎么……” 李承平心中一沉,便見高后起身,泠然道:“將太子拿下?!?/br> 說完,即刻有千牛備身從殿中四角走了出來,將李承平按住,押在地上。 竟連皇室親衛也被她收入掌中,李承平終于明白今日定不能善了,此時他倒鎮定下來,望著高后道:“孤有何罪?” 高后一道:“弒君,謀反?!?/br> 李承平此時徹底明白過來,望著高后沉聲道:“你這毒婦?!?/br> 見高后絲毫不懼,李承平威脅道:“若你以為如此便能將罪名加之與孤,那便大錯特錯,東宮的翊衛已守在殿外,待一聲令下,他們便會沖進來,即刻將你斬于劍下?!?/br> 高后聞言卻冷笑道:“你說的便是他們嗎?” 話音未落便有驍騎入內,將數十個血淋淋的物事丟在地上,李承平定睛一瞧,竟是自己身邊翊衛的人頭,饒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多年,他撐著地的雙手也不由微微打起抖。 押住李承平的千牛備身即刻將他雙臂反剪,又在他口中塞入麻核。李承平何時受過這樣的屈辱,目眥欲裂,口中含糊不清地呼和,高后朗聲道:“太子無道,弒父篡權,世人見之皆可斬之?!?/br> 李承平暴起反抗,終不敵那幾位百里挑一的武士,劍鋒已深深壓入他的頸項,也就在這時,殿外忽然一片火光通明,數百銀甲武士如流水般涌入殿中,是羽林軍。高后大驚,急促向退至身邊親衛之后。 闖入殿中的羽林軍與驍騎搏殺在一處,那些銀甲的武士皆精悍,以一當百,殿中一片白刃紅里。眼見身前越來越多人倒了下去,高后臉色慘白,知大勢已去,卻仍舊想不通紕漏出在何處。 李延秀也是一般,望著她切齒道:“是誰走漏了風聲?!比欢鵁o暇思考,兩人急急對視一眼,在親衛的掩護下倉皇向內殿奔去。 太興宮中主宮殿之下皆有出宮密道,若是及時趕到,還有機會逃出宮去。狡兔三窟,這條后路高后早已安排妥當,只是希望自己永遠也用不到,然而到了如今這般危急的時刻,這點打算便成了救命的稻草。 只是不待她與李延秀不過奔出十丈,便被寒芒森然的刀劍攔在身前,兩人皆被擒獲。 李延秀被牢牢按在地上,他掙扎著抬眸,發覺自己正被壓在一雙纖塵不染的長靴之下,李容淵居高臨下望著神情狼狽的他,淡淡道:“六兄這是要去何處?” 說這話時,李容淵神情淡然,如一切皆在掌控之中,李延秀從未曾將這個庶弟放在眼中,此時見竟是他,心中憤恨,不禁高聲道:“高昌賤種,現在得意還早了些?!?/br> 他猶自寄希望于高嵩帶人反攻,然而隨著一聲重響落下,一具尸首被拋至身前,那人似死前從高處墜落,鮮血橫流,胸前貫穿一支箭羽,令整個身體如同被釘在地下。 正是高嵩,顯然早已死于非命。 李延秀心下發涼,匍匐在李容淵的長靴下,頓時冷汗淋漓,此時仰望面色沉靜如水的那人,似有極大的威懾力頃刻將他籠罩,李延秀一下軟了脊背,再也抬不起頭來。 李容淵輕聲道:“六兄可是要找他?!?/br> 一語驚醒夢中人,李延秀如墜九丈冰窟,原本囂張的氣焰消失無蹤,想到自己方才所為,他瑟瑟發起抖來,伏在李容淵身下,叩首不止。 望見李延秀這般情態,高后怔怔落下淚來,握住身前的長刃壓向頸側道:”今日之事皆是我一人所為,六郎俱不知情,你殺了我抵罪罷?!?/br> 李延秀失了筋骨的脊背僵硬了一瞬,然而只是低著頭,卻不發一言。見李容淵的神情沒有一絲松動,高后連滾帶爬到李容淵身旁,抱住他的挺直的雙腿泣道:“有仇有怨皆沖著我一人來,放過六郎罷?!?/br> 李承平已被松綁,望見高后跪地求饒憤然道:“切不可聽這她胡言,若不斬草除根,只怕遺患萬年” 李承平早已看不慣李延秀許久,怕李容淵一時心軟,抽出佩劍便上前去,李延秀躲閃不及,被他一劍戳進心窩,頓時臉色慘白,鮮血狂涌,不及捂住傷口便軟倒了下去。 高后凄厲地慘叫一聲,撲在李承平身上,卻被狠狠踹在一旁。李承平的臉上染滿了李延秀的鮮血,顯得陰森而詭譎。 李承平收了劍,唾了一口血沫,望著李容淵道:“幸得今日你來的及時,不然孤便遭了這賤人的毒手,說罷,孤該賞你些什么好?” 說完又大馬金刀地轉身,指著幾欲瘋癲的高后與呆呆縮在殿中一角的永仙,向領羽林軍入殿的張統領吩咐道:“將這賤女人與她生的賤種都拖出去斬了?!?/br> 說罷又走上御榻,望著珠玉之后一點聲息也無的景云帝,狂喜道:“自三歲為儲,足足等了二十七年,終于等到這一天?!闭f罷將景云帝的身體掃開,大馬金刀坐在御榻之上,向下睥睨。 以往在李容淵面前,李成平承平慣常發號施令,他從欣喜若狂中平復下來,望見李容淵絲毫不為所動,張統領也沒有一點聽令的樣子。不禁蹙眉道:“還不跪下接旨?!?/br> 李容淵緩緩走到永仙身前,見她如同失了魂魄的偶人,一動不動,將她抱起,交與身邊的宮人。張統領在李容淵身邊單膝而跪,只聽他淡淡道:“將長秋殿中所有人收押,搜查宮中各殿,肅清高氏余黨前,不許任何人離宮。 這將他視若無物的態度令李承平兩道劍眉倒豎,居高臨下冷道:“如今朕為君,你為臣,何以不跪?!?/br> 李容淵聞言蹙眉望了他一眼,李承平大怒,斥道:“賤種,如今朕方知,你竟存著如此狼子野心,難道要謀朝篡位不成?!?/br> 李容淵未動,已有羽林軍上前將李承平按住。只聽他厲聲道:“先帝大行,朕是儲君,即位乃是天理人道,若敢犯上,日后朕誅你們九族?!?/br> 未料到李承平竟如此愚蠢,李容淵微微一嘆,便聽有個蒼老的聲音道:“放肆?!?/br> 那聲音自身后傳來,李承平頓時一驚,卻見一位老內侍走上前,將景云帝扶起身來,眼見人死復生,李承平嚇得直直從榻前的玉階上滾了下來。 景云帝猛烈地咳嗽起來,撕心裂肺,幾乎喘不過氣來,許久之后才平復下來,望著殿中一片狼藉,喘息道:“孽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