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寶月自打懷孕后,除了嗜睡之外,還特別想吃酸的,正好趕上南邊的青梅成熟了,有不少商販來船營縣售賣烏梅,價格還挺實惠的,寶月一口氣買了一布袋子。 烏梅是青梅經過煙熏烘烤后的梅干,把烏梅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可以放很久。 現在船營縣周邊的果子還沒有成熟的,寶月想吃酸只能靠醋來調制,但是總是感覺不解饞,現在好不容易碰到新鮮上市的烏梅,寶月自然不會放過。 跟懷安安時不一樣,這一胎尤其喜歡吃酸的,寶月每天都吃好幾顆烏梅,否則就吃不下飯。 好在端午過后,這嗜酸的感覺終于消退了,寶月也能正常吃飯,而且胃口出奇的好,吃嘛嘛香。 不過就是買的烏梅還剩下不少。小木頭和安安父子倆都不愛吃烏梅,寶月過了愛吃酸的勁頭,也不太想吃了,但家里還剩下那么多烏梅,總不能浪費掉啊。 寶月就打算用烏梅做酸梅湯喝。反正現在家里的活都不用自己干了,寶月的空閑時間尤其的多,每天又有精力研究吃食了。 酸梅湯特別好調制,只要把握好用料,就能熬制出可口的味道。 把烏梅干,山楂干、甘草放入清水中浸泡兩刻鐘后,裝進紗布袋中,這樣熬煮時,湯里就不會有殘渣了。 將紗布袋放進鍋中用大火燒開,燒開后改用小火煮兩刻鐘,之后往鍋中加些糖漿熬煮一小會兒,熬好,放涼,可口的酸梅湯就做好了。 寶月正懷著孩子,不能吃山楂,她給自己熬煮的酸梅湯都是不放山楂的,家里沒有井,寶月就找了個涼快通風的地方放置酸梅湯,給大家解解暑。 在這越來越熱的天氣里,每天喝上一碗酸梅湯,特別的過癮,渾身清爽。 一轉眼馮嫂子已經在寶月家做了兩個多月的工了,寶月對馮嫂子十分的滿意。 馮嫂子是個利索人,干活精細而且很撒冷,一上午就能把所有活都干得利利索索的。 寶月允許馮嫂子午飯后可以在家一直待到申時,等天氣涼爽一些后,再過來研磨豆漿和豆腐渣。 馮嫂子把豆腐干和千張的準備工作都做完了,寶月只需要動動手,做點輕巧的活計就可以了。 寶月每天只需要將豆渣和淀粉混合好發酵,剩下的活就都有人幫忙了。 馮嫂子特別盼望寶月能多研究些新的吃食,只要這些吃食賣得好了,她就有活干了,她干的活多,賺得就多,寶月給工錢時向來大方,馮嫂子特別喜歡在寶月家干活,恨不得一天都有活可干。 寶月本來讓馮嫂子回家待一陣是想著讓她歇一歇,畢竟家里的活雖然不累,但是真的很雜,特別的忙叨人,適當的休息才能保證健康。 但馮嫂子的家境實在不好,而且馮家小子讀書也確實費錢,她也是賺錢心切,中午回家待著的那段時間也不歇著,繼續給別人漿洗衣服或者做些針線活。 寶月見馮嫂子是真的閑不住,也就想著法子把她的活往滿了排,到時候多發點工錢就是了,也省得馮嫂子繼續做那累人又不賺錢的漿洗活。 夏天來了,蚊蟲也多了,家里的薄荷和藿香長得旺盛,正是派上用處的時候。 藿香茶對身體很好,夏天胃口不好時,喝上一杯就會舒暢很多。 先把藿香用水洗干凈,然后放入加有清水的鍋里煮沸,加入糖漿,熬制一刻鐘,待藿香茶晾涼后,就可以直接喝了。 雖然放了糖漿,但藿香茶的味道還是有些一言難盡,寶月可不認為這樣的飲品能賣得出去。 藿香茶只不過是寶月回饋客人的一種手段罷了,每天熬制一大盆的藿香茶,哪位想喝也不用花錢,直接帶著碗過來就行。 藿香這東西不值錢,寶月種在排水溝邊的藿香是讓街坊鄰里隨意摘取的,只要不禍害東西,想要摘多少摘多少。 藿香可以隨便吃,但薄荷寶月可就不能傻大方了。這東西金貴著呢,寶月光靠賣薄荷給藥鋪就能賺不少。 為了給馮嫂子安排更多的活計,寶月把家里的薄荷全都用上了,正好夏天蚊蟲多,寶月就做了薄荷膏和花露水放在鋪子里賣。 薄荷膏和花露水都能走高端路線,不過寶月覺得這東西沒必要賣那么貴,太貴了大家都用不起。 都是防蚊蟲的東西,還是薄利多銷比較好,賣得多了,照樣賺錢,而且還能讓大家減少被蚊蟲叮咬。 為了降低售價,就連裝薄荷膏的盒子都是用木頭做的,花露水是放在小陶罐子里售賣。而且寶月還負責回收木盒子和陶罐子。 只要木盒子和陶罐子不破損,都能拿到鋪子里換錢,這樣也省得浪費了,畢竟這么小的木盒子和陶罐子確實雞肋,扔了可惜,用著也派不上太大的用場,堆放在家里還占地方。寶月負責回收,也算是解決了大家的小煩惱。 家里賣的貨物品類越來越多,每天往來的客人特別多,基本上都不斷檔了,馮嫂子一直在前院忙叨,寶月則一直在后院賣貨。 有時候需要去前院拿東西,寶月就會用“土電話”通知馮嫂子幫忙,倒是能省下不少事。 掏空木頭,做一對杯口粗的木桶,兩頭蒙上牛皮紙,在中間各錐一個小孔,再用一根棉線穿進小孔將兩個竹筒連接起來。兩個杯子中間拴條線做成聽筒傳聲的“土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