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而且夏天有薄荷,能讓家里人徹底告別苦夏。去年夏天寶月剛生完孩子,常常會有燥熱的感覺,因為要給孩子喂奶,不能吃薄荷,寶月就把薄荷搗碎了,抹在太陽xue上,頓時清涼了不少,煩躁感也消散了。 安安已經忌奶了,今年夏天寶月就可以喝薄荷涼茶了。去年夏天那么熱,小木頭每天都要帶兩葫蘆水,一葫蘆是涼白開,另一葫蘆就是薄荷涼茶。戰船廠總有人中暑,小木頭則一回都沒有,薄荷涼茶肯定是在其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摘下新鮮的薄荷葉,清洗干凈,用沸水沖泡,再放點麥芽糖漿,自然冷卻就成了薄荷涼茶,特別方便。夏天每日喝個一葫蘆,消涼解暑,通體舒坦,精力倍增。 家里的薄荷葉實在太多了,寶月家處處都有薄荷的影子。寶月把薄荷葉搗成汁,跟青鹽混在一起,用來刷牙,清涼提神,還敗火。 寶月在豬油做的肥皂里也摻了薄荷汁,薄荷味的肥皂用來洗臉洗手,涼颼颼的,夏天用還挺清爽。 寶月用蜂蠟和薄荷做了薄荷膏,據說得了傷寒的人,用了這薄荷膏可治療鼻塞和咳嗽。把這薄荷膏擦在蚊蟲叮咬處,可以驅蚊。 不過這薄荷膏寶月是沒用上,就做了一盒,還送給吳嫂子了。 小石頭感染了風寒,寶月見吳嫂子急得嘴都起泡了,就把這薄荷膏送去了,據吳嫂子說是有神效。 像薄荷這么好的東西,寶月自然是想著娘家了,寶月打算挖幾株長得壯實的薄荷拿回娘家。 薄荷莖葉有特殊香味,和其他植物種在一起,能起到驅蟲作用。寶月家前后院的石頭路兩旁都種上了薄荷,菜地里鮮少能見到蟲子,寶月打算把這薄荷推廣到娘家去。 寶月都兩年沒回娘家了,實在是想家,去年雪太大,大河沒開出路,王有銀一家連雜木村都沒去上,更別提來船營縣了。 正好今年小木頭端午節會放三天假,寶月就打算端午節直接坐船回娘家。天氣暖了,也不怕安安被凍到。 為了回娘家,寶月早早就做了準備,端午節正是結子和絡子賣得最好的時候,寶月早早就打了一大批的結子和絡子,一股腦都給錢掌柜送去了,足夠布莊賣一陣子了。 寶月在棗樹下面尋找小的棗樹苗,實在沒找到,就挑選了幾枝長得不錯的棗樹枝子,用剪子剪下來,完完整整地包好,拿回娘家。 把小的棗樹苗或棗樹枝子插在地里,都可以存活。只不過枝子存活的幾率是很小的,它是沒有根的,反正娘家的地多,先種著試試唄,外一成功了呢。 寶月在貨架上挑了幾個好看的木制品,打算拿回家給弟弟meimei們玩。 自打家里開了鋪子,小木頭做的那些木制品就都被寶月擺在貨架上了,都是便宜的小玩意,大家也樂意買回去裝飾屋子,幾天就能賣出去一個。 寶月知道家里人都喜歡好吃的,也就沒浪費錢給家人買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做了兩窖槽子糕,又割了十斤豬rou。 小木頭本打算給老丈人家買點村里沒有的東西,沒成想媳婦拿的這些東西,直接把兩個筐都裝滿了。 畢竟要帶著孩子,小木頭不敢拿太多東西,就只好包了五個紅包,畢竟是成親后第一回 上門,禮品還是要備得足足的。 寶月和小木頭趕最早的那班船去了稻香村。船上人少的可憐,除了船工一家,就只有寶月一家三口在船上。畢竟這個時候都是村里往縣里來的,從縣里往出走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寶月剛上岸,就看到不少村里的熟人。大家都是要坐這班船去船營縣的。見了寶月,大家都熱情地打招呼,寶月抱著孩子跟眾人一一寒暄后,沒發現娘家人,就直接領著相公往娘家走去。 越往村里走,跟寶月熟悉的人就越多,不少嬸子大娘還要逗弄一下安安,時不時地往小木頭挑的兩個筐里瞄,想看看寶月帶了什么好東西回娘家。 被大家這么一耽擱,寶月還沒到家,自己回來的消息就傳到了爹娘的耳中。 寶月和小木頭路過村口大樹時,王有銀和高氏正好趕了過來,高氏搶先從閨女手上把寶貝外孫接了過來,王有銀只好去接女婿的擔子了。 第一次出遠門,安安的眼睛都快不夠用了,一會看一眼東邊,一會看一眼西邊,還要回應姥姥和姥爺的逗弄,小腦袋來回晃,像個小撥浪鼓似的。 進了家門,寶月細細地打量了一番,家里跟自己出嫁前相比,變化不小,原來圍院子的苞米桿子被換成了土磚,讓院子看著工整多了,房頂的稻草被換成了青瓦,讓本來樸素平凡的農家院,有了縣里院子的感覺。 寶月又往三叔家瞄了一眼,發現三叔家的院墻和屋頂也換了。寶月忍不住笑了,果然是自家三叔,永遠跟著二哥的屁股后走。 院子里的驢棚也擴建了,被隔了兩間,外面一間拴著一頭黃牛,另一間空著,本應住在驢棚里的驢兒應該是被征用了,不知在哪里拉磨呢。 “你倆先歇一會兒,我一會領你倆上咱家新買的院子瞅一眼,你老弟他們全在那院子干活呢?!卑验|女迎進了屋子,高氏端了兩碗涼白開,讓閨女女婿解解渴。 天氣這么好,安安在屋子里待不住,伸著小腦袋往屋外看,想出門玩。這是冷不丁到了陌生的地方,安安還沒適應,現在還乖一些,這要是混熟了,早就哼哼著要出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