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寶月和吳嫂子先在家飽餐了一頓。然后,兩人一起出門,吳嫂子去賣饅頭,寶月去給小木頭和吳智松送飯。 寶月出門比往常早,怕到了船廠還沒到他們的午飯點,所以一路走走停停,累了就歇一會兒。雖然寶月送的是兩人的飯菜,倒是一點都沒累到自己,就是沒人嘮嗑,路上有點寂寞。 去賣吃食之前,寶月在菜園子里掐了一大把的蘇子葉給吳嫂子。這樣吳嫂子賣饅頭就可以用蘇子葉包底了,給人饅頭特別干凈的感覺,而且蘇子葉也能吃,同樣都是賣饅頭的,大家肯定更愛買吳嫂子的饅頭。 雖然大部分的男人們都有些不拘小節,尤其是干力氣活的,餓極了,哪管干凈不干凈,但是要是有的選的話,大家肯定愛買干凈的吃食。再加上吳嫂子打扮得利利索索的,賣東西還帶著笑,俏生生嫂子賣的饅頭還是挺招人的。 開始大家都是沖著干凈饅頭去的,等買到手了,才發現這平平無奇的雜面饅頭竟然這么好吃,等再想買幾個時,已經賣沒了。 賣東西真的會上癮,尤其是自己賣得東西還被搶購一空的時候,不到一刻鐘,吳嫂子帶著這兩大屜的苞米雜面饅頭就賣光了。吳嫂子回家的時候,寶月送飯還沒回來了。 第一天就賺了這么多錢,吳嫂子開心極了,站在家門口,抻著脖子等寶月回來。想趕緊一起查查錢。 寶月做的饅頭不是很大,一個也就只有女人的拳頭大,一斤面大概能做十五六個饅頭,苞米面跟白面的比例大概是八比二。苞米面很便宜,白面貴一些,雜面饅頭吳嫂子賣一文錢一個。去了成本,一斤面蒸出來的饅頭能賺七八文錢。 今天寶月跟吳嫂子蒸了兩大屜,一共蒸了九十二個饅頭,四人總共吃掉十四個,剩下的七十八個饅頭都賣掉了,算是開門紅了。 寶月讓吳嫂子把買面的錢扣除了,然后把剩下的錢放在錢匣子,兩人暫時先不分錢,先賣幾天看看情況,然后再用這些錢多買點面,多買還能漲價。 見饅頭賺了錢,吳智松在自家媳婦的催促下,下了工就開始做蒸屜,連做了兩個之后,天都黑了,這才被媳婦允許上炕睡覺。 這才賺了幾十文錢就這么豪橫了,吳智松實在不敢想自家媳婦要是賺的多了,自己的家庭地位得下降到啥地步。 寶月覺得雜面饅頭這買賣也就能火爆幾天,等過幾天大家反應過來時,各式各樣的吃食肯定會層出不窮,到時候再好吃的雜面饅頭也不會被人搶著買了。 寶月從趙家姥姥那知道了戰船廠的工錢,像大舅家五表弟這種會點簡單木匠活的小工和那些賣力氣的小工們都是八十文一天,那些會砌墻的技術工和做復雜木匠活的人,工錢更高,這些人根本就不差那點錢買吃買喝。 不過寶月也沒有直接告訴吳嫂子,免得打擊吳嫂子的積極性,每天照例蒸四大屜雜面饅頭,不過吳嫂子回家的時間是越來越晚了。 寶月見時候差不多了,就跟吳嫂子建議做包子買。跟饅頭這種干巴巴的主食不同,包子在主食的基礎上加了餡料,跟饅頭同樣大小的包子,也賣一文錢的話,就算得多吃幾個才能飽,大家也更愛買包子。 吳嫂子賣饅頭越賣越慢,現在寶月提議做包子,吳嫂子自是毫無異議,舉雙手雙腳贊同。 為了控制成本,自然不可能做rou餡的包子,那樣一個大包子就得賣三四文一個。不能做rou餡包子,那就做素餡唄。寶月家一菜園子的菜,就全都派上了用場。 平時要是一顆兩顆菜,寶月也就不要錢了,但這做買賣要用太多的菜了,寶月可不能窮大方了,不過為了鄰里間的和諧友愛,無論什么菜,寶月都象征性地按半文錢一斤收,調料和油的錢都從公賬上走。 角瓜、胡蘿卜、芹菜、豆角、茄子和黃瓜都能做餡子,寶月會根據自家菜園子的產量將這幾樣菜任意組合。 寶月和吳嫂子開始是打算每天兩屜雜面饅頭和兩屜素包子,后來因為大家對素包子的反應太強烈,就變成四屜素包子了,雜面饅頭徹底地失寵了。不過后來算賬發現,賣包子要比賣賣雜面饅頭賺得更多,主要還是自家的菜便宜。 吳嫂子因為常去賣包子,還得了個包子大姐的稱號。吳嫂子還挺開心,覺得自己出了名,寶月實在不忍心打擊吳嫂子。 人家賣豆腐的叫“豆腐西施”,賣包子的就只能叫“包子大姐”,這難道就是顏值間的差距嗎。 果然無論什么時代,都是顏狗當道啊。 第45章 敗家老爺們 戰船廠終于在霜降前完…… 戰船廠終于在霜降前完全竣工了。寶月和吳嫂子的吃食買賣也宣告結束了。忙叨了三個來月, 刨去成本,倆人各自賺了四千多文錢。吳嫂子第一次賺這么多錢,比自家男人一個月的工錢還要多, 高興壞了, 這些錢都夠她糊好年的鞋底了。 戰船廠竣工的那天,放了好長的一掛鞭炮, 還請了人舞獅和雜耍。船廠附近不少人都去看熱鬧了。寶月因為大著肚子,就沒去圍觀。但鞭炮聲和敲鑼打鼓的聲音已經傳進了寶月家的院子, 想必現場一定是十分熱鬧的。 戰船廠的管事是五號門程管事的堂哥, 原是大將軍的副將, 當年在戰場上傷了腿, 再加上年歲大了,身體大不如前了, 這才從軍營中退了下來,一直在家養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