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王有銀在家就把胡蘿卜稱好了重量,三根胡蘿卜就能有一斤多了。高氏和王有銀憑著手感,把胡蘿卜分堆,寶月帶著弟弟meimei們,用稻草把三根胡蘿卜牢牢地捆在一起。 一捆胡蘿卜大概一斤多,賣一文錢一捆,對于銷量,寶月還是很有信心的?,F在家家戶戶的賣糧錢都到手了,胡蘿卜銷量肯定差不了。 趁著大家手里都有錢,也趁這天氣還沒有大冷,地窖里的胡蘿卜得趕緊脫手了。 王有銀今年編的柳筐全都派上了用場,驢車摞了兩層柳筐,下面一層放的是胡蘿卜,大概三百多斤,上面一層籮筐放得是粉皮,也是家里僅剩的粉皮了。除了胡蘿卜和粉皮,王有銀還帶了半筐地瓜糖。 這三樣東西要是都賣光了,家里的棉被、棉衣就都有了。為了節省空間,還是一人趕車,兩人跟在后面走。 因為高氏要去縣里買布和棉花,所以這次王有銀就沒有喊自家弟弟幫忙,只帶著媳婦和兒子,一大早就出發了。 不知道是胡蘿卜發揮了神效還是路走熟了,三人摸黑出的家門,但走得卻異常順利,趕著驢車走得穩穩當當的。 健壯的驢兒能拉一千斤的貨物,為了防寒,王有銀家的貨物上還蓋了一層稻草,再加上人的分量,也有六七百斤了。 雖然家里的驢兒還算健壯,但王有銀也不敢讓驢兒太累了。等天亮堂了一點,就把趕驢的活交給了體重更輕的媳婦和兒子,讓媳婦和兒子輪流趕車,而王有銀一直跟著車走到縣里。 王有銀拉著一車貨去了菜市場。趕集日,吉昌縣附近鎮上和村里的人都來縣里湊熱鬧??h里的貨物要比鎮上的多,可選擇面也廣,所以大家寧愿多走幾里路,也要趕縣里的集。 冬日里天亮得晚,再加上路滑,王有銀怕累壞了驢,走走停停的,等到了縣里,王有銀的老地方早就被占了。王有銀只好另選地方。 “王老弟,來來來,我這有位置,我給你空個地,你就在我邊上擺攤吧?!蓖跤秀y趕著驢車剛走兩步,就被人喊住了,回頭一看,原來是跟自己相熟的李一刀。 李一刀是在縣上賣rou的,常年都在菜市場擺攤,王有銀一來縣上賣粉皮,李一刀家的rou就能多賣出不少斤。因此李一刀對王有銀的態度十分親近。 好地方不好找,王有銀也沒推脫,直接拉著驢車去李一刀擺攤的地方。貨還沒卸下來,王有銀家的攤位上就陸續有熟客過來打招呼了。 “老王,今天又賣啥???有沒有粉皮啊,我都饞你家粉皮饞好長時間了,你都多長時間不過來了,我還以為你今年不能來了呢?!笔炜蛧跤秀y,訴說著“相思”之苦。 “這不是在家里忙著收地嘛,才忙活完,這才倒出空來縣里。這回我把家里的粉皮都拉來了,你們趕緊買吧,下回可真就沒有了?!蓖跤秀y笑著回答熟客們的問題。 “這一車都是粉皮???”有幾個熟客直接上手幫著王有銀卸車。 “下面一層是胡蘿卜,又甜又脆,沒事啃兩口,對眼睛還挺好的。我這吃了一夏天的胡蘿卜,現在晚上看東西都真亮了?!彪m然寶月不敢打包票說胡蘿卜能治夜盲癥,但是王有銀卻堅信胡蘿卜的神效。 “胡蘿卜還有這效果呢,那我得買點回家試試,我這眼睛現在穿針都費勁,縫衣服還得讓我閨女幫我穿針?!币粋€老太太聽完王有銀的介紹,對胡蘿卜十分好奇,簡直要把胡蘿卜當成靈丹妙藥了。 “那您老可得多買點,吃一根兩根都不管事,你得多吃點?!蓖跤秀y也不管老太太眼睛到底是啥問題,在他心中,胡蘿卜包治各種眼病,只要眼睛出問題了,嚼兩根胡蘿卜就好了。 也許是王有銀這半年在縣里積累了好口碑,也許是因為縣里人民太過淳樸,竟然沒有一個人質疑王有銀的說辭。聽了胡蘿卜的神效,大家對粉皮的熱情又轉移到了胡蘿卜身上。 不出寶月所料,胡蘿卜賣得是真快,畢竟一文錢買三根能治眼睛的“神菜”還是非常劃得來的。 先不管胡蘿卜到底對眼睛好不好,就單純當菜來吃,冬天能這個價錢買到新鮮的菜,那也算是撿便宜了。 到了中午,除了地瓜糖之外,粉皮和胡蘿卜全都賣光了。王有銀不想為了幾塊糖耽誤回家,就把兒子留在菜市場繼續賣糖,他則帶著媳婦去買棉花和布匹。 一張雙人被至少得用五斤軋好的棉花,家里掙了錢,高氏打算把被子也做得厚厚的,要做六斤的大棉被。 三斤棉花才能軋出一斤棉,一個被子就得要十八斤棉花。家里要做三張被子,閨女出嫁要用兩張被子,光做被子就得90斤棉花。 一套棉衣棉褲至少得3斤棉,棉鞋用的棉花少,可以忽略不計。家里六口人每人都按三斤棉算,得買54斤棉花。 被子都是新的了,褥子也不能總用舊的,正好買賣也不錯,王有銀兩口子一口氣買了200斤棉花。棉花6文錢一斤,因為買得多,店家給便宜了一百文。買這些棉花就花了一千一百文。一下子撒出去這么多錢,高氏rou疼了半天,都不想買布了。 棉花都買了,布肯定也得買啊。本來高氏還想著買點軟乎的棉布做被面,一看棉布的價格,實在是舍不得錢,只買了給閨女陪嫁被面的布料,自家的被面打算先用土布做。 高氏挑了好幾種布料,要給自家兩個閨女好好打扮打扮。農家閨女出嫁沒有鳳冠霞帔,也沒有大紅的嫁衣,殷實點的家庭,閨女會穿件好料子的衣服,蓋上紅蓋頭出嫁。窮點的人家,閨女出嫁穿的衣服都可能帶補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