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寶日本來是堅決不去的,害怕被別人看見自己跟姐妹一起玩,被嘲笑。 不過很明顯寶月不是這么想的,寶月自從接受改造后,就覺得男女沒啥區別,女孩能干的活,男孩也能干。 爹娘在家里忙著收拾菜園子,寶地太小沒法領他上山,如今能上山撿地皮菜的就剩下她們三個了。 昨天剛下了一場不大的春雨,今天漫山遍野都是撿地皮菜的人,地皮菜是只有春天才有的美味,可以打醬、熬湯吃,味道比木耳還要好吃。 為了多弄點這難得的美味,寶月不惜用武力威脅弟弟。 最后在大姐和小妹的組合攻擊下,寶日被揍得無處可躲,只好不情不愿的跟著一起上山了。不過也跟大姐商量好了,等到野菜出來時,他是堅決不來了。 寶月非常大方的答應了。野菜這東西可沒啥好珍惜的,一旦冒頭,一茬接一茬的,隨便挖一會兒,就夠一家人吃一頓了,完全沒必要很多人一起挖。 馬上到中午了,姐弟三人撿了小半筐的地皮菜,寶日背著筐,跟在大姐和小妹身后,三人一起往家走。三人剛到山下,就路上看到一個人背了一筐的魚,筐里的魚還撲騰呢,明顯是新逮的。 像他這樣背著魚,毫無顧忌地走在路上,是要被舉報的,三人心里為這個陌生人默哀了一陣。 春天是魚兒產卵的季節。 大部分魚兒會選擇在岸邊水淺、雜草或蘆葦叢生的地方產卵。為了順利甩出魚籽,魚兒們相互追逐、嬉鬧。稻香村所處的河邊現在十分的熱鬧,但卻不是捕魚的好時節。 農家人在不餓肚子的時候,春天很少去大量捕魚,頂多是在河邊正好看見一條魚,那逮了也就逮了。倒不是農家人有道德感,實在是春天大量捕魚讓人舉報了,是要被罰錢的。 村里人要是發現誰家在春天大量捕魚,是可以去村長那舉報的,要是情況屬實,舉報人還能得到十文錢的賞金。偷魚的人就要面臨至少二百文的罰款。 開始也沒人信村長真能罰款,畢竟是鄉里鄉親的,抬頭不見低頭見。只要不做出了危害村子的事情,村長很少管村里人的事。 所以這項規定下達的時候,大家都不在乎,等到村里來了幾個從縣里過來的捕快,大家都懵了,頂風作案的那幾家全都老老實實的交錢了。 雖然這項政策讓村里人怨聲載道的。但長久來看確實是個英明的決定。雖然春天沒法下河捕魚掙錢,但是夏秋冬三個季節的魚確實多了,村里人靠捕魚賺得錢也比往年多了。 所以漸漸地大家都不在春天捕魚了。不知道誰說的,春天不捕魚是積德,下輩子能投個好胎,一下子就把村里人的思想高度給拔高了。 不過,想偷魚的人還是會想盡辦法偷魚。 但是像這個人這么明目張膽的還是比較少見的,這純粹是作死啊。 寶月姐弟三人并不認識這個人,估計是從外村來大河里捕魚的。稻花村是處在飲馬河中游的一個村子。這附近的村子基本上就是傍著這條大河建的。稻花村里的小河,比如桃樹河、柳樹河和楊樹河全都是飲馬河分出來的小支流。 村里人圍著小河種起了水稻,一到夏天,稻香撲鼻,因此得了稻花村的村名。 稻花村這邊有個出河口,村里人在邊上訂了幾個木樁,船可以從這邊直接送進河里,所以一到捕魚旺季,經常會有別村的人從稻花村運船進水。 雖然有十文錢的獎金近在眼前,但姐弟三人完全沒有舉報的想法。 這個人長得五大三粗的,滿臉寫著不好惹三個字,姐弟三人沒敢仔細瞧他,快步從他身邊走開。 舉報人得獎金可不是個容易干的事。就算舉報時隱藏得再好,最后還是會被人發現,所以因為舉報與被舉報這些事情,村里不少人家都是結了仇的。 王家爺爺為了怕別人報復,跟家里人三令五申不許去干舉報這事。讓王家奶奶遺憾了好一陣。畢竟只要動動嘴皮子就能賺十文錢,這么好的事卻不能干。 三人將路上碰到的事告訴爹娘后,就把這件事情拋之腦后了。 “大姐,啥時候能吃上糖???” 自從寶月告訴寶地要做糖后,這小子就成了人形鬧鐘,每天起床后、吃飯時、睡覺前都要不厭其煩的問一遍。 寶月現在被問得腦瓜嗡嗡的,恨自己為啥就這么藏不住事呢?,F在全家都盯著自己用麥芽做糖了。 對于寶月要做麥芽糖這件事情,王家爹娘就純粹當孩子饞了,異想天開的。家里也不缺那點糧食,孩子想玩就玩吧,反正糧食禍害了還能喂豬。寶日和寶星則是理智上不相信jiejie能做出糖,但是心里又期盼著jiejie能做出糖。寶地那是完全的相信大姐能做出糖。 現在隨著寶地一天好幾遍的提醒,寶日和寶星對糖的期待也愈發強烈了,搞得寶月現在還挺有壓力的,要是自己真整失敗了,弟弟meimei得多失望啊。 麥芽糖的制作工序并不復雜,但就是費時間,需要有耐心。 先把小麥泡上一夜,第二天吸飽水分的麥粒很容易被捏破,把里面發黑破損的小麥挑出來。將剩下完好的小麥放在鋪了紗布的簸籮里,上面再附一層紗布。 把簸籮放到通風暖和的地方,每天往紗布上滴點水,然后等著小麥生根發芽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