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 第640節
用富可敵國來形容,那是一點兒也不夸張! 唯一遺憾的是近東開發銀行只是賬面上賺錢,因為存款數額不足的緣故,根本就無法進行現金分紅,股東們也享受不到銀行成長的紅利。 王國的股東也就罷了,分紅雖然沒有拿到,但是他們拿到了低息貸款。 加上他們投入的本金不多,大都是以資源入的股,現在的回報已經算不錯了。 真正悲劇的還是幾大商會,沒見到回頭錢不說,跟著抄的作業也因為政治因素,沒有能夠鋪設開來。 只能進行存貸的地方銀行,那只能算是錢莊。 雖然經營的好,也能夠盈利,但利潤率卻沒有大家預想中那么高。 盤子不夠大,資金無法內部循環,根本就加不了多少杠桿。 近東開發銀行在用儲戶的錢放貸,他們卻是拿著自家的錢放貸,盈利能力完全沒法比。 …… 股東大會現場,魯道夫已經被一眾股東代表罵的狗血淋頭。 左一句要保密,右一句不方便公開,擱誰心里都來氣。 合著作為銀行的股東,他們連知情權都沒了。萬一有人卷款跑路,他們豈不是最后才知道? “安靜。 哈德遜公爵到!” 衛兵的呵斥聲,平息了會議上的爭吵。一眾股東代表都等著哈德遜出來給大家一個交代。 “大家的火氣都很大嘛! 不過我看著大可不必,有事好好說說就行了。你們剛才的爭議,我在外面也聽到了。 大家關心銀行的運營情況,這一點完全可以放心。 近東開發銀行創立三年,大家入股也有兩年半時間。銀行的凈資產從大家入股時的九百萬金幣,增長到了現在的將近三千萬金幣。 這份增長速度,我想大家都是能夠滿意的?,F在憂心的無非是銀行賺了錢,為啥不分紅,以及莫西公國那筆八千萬的款子。 率先聲明,莫西公國的那筆貸款是政治貸款,主要考慮的是政治因素。 想必很多人都嘗試過,應該清楚打開區域保護有多難。不給足夠的好處,別人憑什么給你市場? 不發放分紅,那就更簡單了,自然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近東開發銀行正處于成長期,需要將賺取的利潤投入到再生產中,以便在最短的時間內占據市場。 競爭對手已經出現了,想要保持領先優勢,我們必須在短時間內擴大規模。 銀行是重資本集成產業,規模越大利潤越高,抗風險能力也越強。 最多再過三年時間,我們就能夠完成對北大陸的全面布局,到時候就會進入成熟期……” 哈德遜賣力的忽悠道。 成熟期不成熟期的,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要不要分紅,關鍵還是看銀行的現金流。 毫無疑問,三年內解決現金流問題,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沒有辦法,利益面前假賬也可以變成真賬。記在莫西公國頭上的那筆八千萬無息貸款,哈德遜也眼饞??! 不管是拆分借貸給別人,賺取一筆利息,還是留做自用,都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 沒有采取行動,那是銀行賬是沒有那么多錢。不過作為管理者,還是可以想想辦法的。 一時半會兒自己用不了那么多錢,那就把以往的貸款往這里面塞。 只要平了賬目,抽走這部分利息收入,那就誰也不知道。 相對而言,這還算是手段溫和的。要是不注意吃相,還可以直接減值壞賬。 當然,這只能想想而已。如此大規模的壞賬減值,近東開發銀行都被折騰成負資產,股東們非得爆發不可。 眾多勢力一起發飆,哈德遜就不用在大陸上混了。 第204章 無名英雄 利益最能夠撫平傷痛,甭管近東開發銀行有沒有踩雷,資產增值終歸是真的。 讓大家相信的原因非常簡單,一名大貴族不會壓上自己的聲譽造假,根本就犯不上! 投資有風險,新興產業不小心踩雷,也是可以理解的。股東們就算心生不瞞,也頂多要求派人過來監督。 事實上,這沒有任何作用。忽悠一幫啥也不知道外行,哈德遜有的是辦法。 參與具體經營,那只能想象而已。相比他們自己搗鼓出來的銀行,近東開發銀行可是優等生。 “元帥,我們沒有質疑您經營的意思。只是近東開發銀行賬目上,已經有了這么多資產,沒必要再進行融資吧?” 薩曼莎皺著眉頭問道。 從資產增值上來看,近東開發銀行的發展確實不錯,可是再次融資眾人卻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沒有別的原因,占據了大半個阿爾法王國市場的近東開發銀行,發展已經到了中后期。 要不是新開辟了莫西公國的市場,故事都沒法往下講了。結果投資回報沒看到,反而再次伸手向股東們要錢。 “沒有辦法啊,莫西公國那筆貸款雖然能夠收回來,但需要的時間周期太長了,嚴重擠占了銀行的經營現金流。 為了更好的發展,我們必須要補充現金流。 大家放心好了,作為銀行的大股東,我也會和大家一樣,按股份數額等比例注資!” 哈德遜故作豪爽的說道。 近東開發銀行確實缺現金流,原因卻不是莫西公國那筆假賬,而是北大陸錢荒危機的后遺癥。 金票代替了金幣在市面上流通,但本質上這不是貨幣,而是銀行的債務。 不到三千萬的凈資產,卻背負著超過兩億的經營性債務,簡直就是前世銀行的翻版。 問題在于現在的資金流轉速度,遠不及前世。萬一發生大的變故,近東開發銀行的抗風險能力,還是非常低的。 融資補充現金流,無疑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最關鍵的是哈德遜手中還有一筆巨額的無息貸款,不知道該往什么地方用。 提取出來是不可能的,那會掏空銀行的現金流。全部留在賬目上空轉,實在是太過浪費了。 見一眾股東們的心態不錯,索性哈德遜再次拋出了融資計劃。不管別人愿不愿意跟,反正他自己肯定是要往銀行注資的。 拿著銀行的無息有生之年系列貸款,收購銀行的股分,怎么都不會虧。 當初為了銀行發展,讓渡了不少股份,哈德遜也想收回來一些。 誰讓近東開發銀行的發展太好了呢? 預想中的違約潮,不光沒有發生,反而回收了不少資金成本。 農業、畜牧業發展的周期,通常都比較短。最早貸款的那幫貴族領主,現在已經開始償還債務了。 尤其是東南行省的業務,現在已經進入了收獲期。貴族們沒有長期欠債的習慣,緩過一口氣之后,很多貴族領主都陸續過來提前還貸了。 沒有將貸款打包成金融資本賣出去,哈德遜自然不怕大家提前還錢。 有了好的開始之后,哈德遜驚訝的發現,只要王國不發生變故,近東開發銀行很快就會走上正循環。 只要王國腹地的貸款能夠正?;厥?,近東地區的債務就算是爛掉一些,銀行也能夠撐得住。 理論上來說,在信譽不崩盤的情況下,近東開發銀行能夠接受10%的壞賬率。 折算到近東和北疆兩大高風險市場,只要當地的債務有兩成可以正常收回,三成能夠收回本金,銀行就可以正常運轉。 考慮到目前王國和獸人的實力對比,哈德遜覺得就算吃了敗仗,也不至于淪落到半數的貴族領地無人繼承。 既然有“錢途”,那么回收股份就很有意義了。 如果不是這年頭有錢的主太少,不好進行身份偽裝,他都想搞幾個馬甲小號出來,加入到融資隊伍中回購銀行股份。 “元帥,這次的注資數額也太高了吧! 兩千萬金幣,這可相當于貴國一年的全部財政收入,近東開發銀行真需要這么多錢么?” 一旁的鮑威爾忍不住質疑道。 莫西公國的事情剛結束,就馬不停蹄的跑過來參加股東大會。本來是過來興師問罪的,結果硬是被哈德遜忽悠到了再次融資。 話音剛出口,鮑威爾就發現了不對勁。不是要反對融資么,怎么自己鬼使神差的跟著討論融資金額啦? 明知道被帶了節奏,可話已經出口,那就沒辦法收回來。 “具體融資數額,我們可以商量嘛!兩千萬只是一個理想數字,還要考慮一下大家的承受能力。 對了鮑威爾伯爵,你剛才提出的數據并不準確。伴隨著王國的經濟的恢復,我們的財政收入已經超過了兩千萬金幣。 或許要不了多久,財政總收入就會突破三千萬大關。王國未來的財政收入,大概會穩定在四五千萬金幣之間!” 哈德遜笑呵呵的回應道。 毫無疑問,他口中的財政收入是指總收入,不僅僅只是現金收入。 正常情況下,封建王朝的財政收入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阿爾法王國的財政收入攀升,主要還是源于王國領土面積的增加。 打開地圖就知道,王國的領土面積和十年前相比,幾乎增加了一倍,財政收入上限自然也跟著提高了。 王國政府窮,主要是近東七省正處于免稅期,北疆七省目前也享受著減稅待遇。 王后的六省嫁妝,現在正處于開發階段,同樣也是不征稅的。 收入沒有大幅度增加,但支出卻是急劇上升。其中的大頭,自然是近東地區的軍費開銷,其次是沿途官道的建設費用。 兩千多萬的財政收入,卻承擔著四五千萬收入的義務,政府想要不窮都難。 若非政府太窮,王國高層也不會將籌措戰略物資的重任,丟給中大陸三國來完成。 “多謝哈德遜元帥的提醒,不過這不是今天關注的話題。相比貴國的財政收入,我想大家更愿意知道近東開發銀行的具體經營狀況!” 鮑威爾伯爵面不改色的回應道,就仿佛剛才的不恰當比喻,沒有發生一般。 “抱歉,伯爵閣下。為了保護顧客們的隱私,銀行的詳細賬目是無法公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