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節
冼暄低頭稱是:“喏?!?/br> “我知道你是個聰明人, 聰明人總是會想得太多。你既然還是要留在我身邊, 今后要放下那些胡思亂想,我們要走的是人間大道?!奔o拂原本是想把冼暄留給阿姊或者皇帝驅使的,有孟予領路, 少不了冼暄的前程。不過,冼暄有自己的想法,姬無拂也不打算強硬干涉。 車馬一路慢行, 姬無拂再次撿起了曾經在姬若木身邊學到的那些東西,每每在某處縣鄉停留, 就要著手去市、田了解一番民生。糧價幾何、田間百姓衣食如何、村莊內人口面貌……即便當地官員有心隱藏,初時或許容易受蒙騙,時日長久見識增長便能一眼明辨。 走走停停將近兩月,秦王的馬車終于摸進了并州的城門。并州比起福州, 說不盡的繁華風流,又與新都有著不盡相同的風采。并州刺史年初新換任, 是個情理上與秦王應該頗有交情的人物,老裴相的幼子、孺人裴氏的母親裴慕青。 秦王首肯,裴慕青與之同乘氈車,四面放空的氈車最適宜觀景,其余衛官侍從則圍車步行,車隊占據了大半的街道,時不時有百姓站在長街兩側垂首等候氈車離去。 兩人談天免不了說起老裴相與裴孺人,裴慕青面露慚愧:“犬子無狀,是我管教不力……” “刺史不必愧悔,有裴師傅在,想來裴氏受教之后,定會有所長進?!奔o拂派人拐走裴慕青八十歲老母,自認也沒干好事,受不起裴慕青的歉禮。 與其和裴慕青討論子男教養,姬無拂更好奇并州城內風俗,左右環顧后,目光凝在一處宅院門口:“并州文風甚重,人皆好文,就連遷居,最重的行囊也是書冊,竟然還有數車竹簡?!?/br> 與不滿而立便病逝的宗室郡王聯姻的王家被皇帝遷怒,流放的旨意已經送到并州。平白遭了飛來橫禍,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并州當地的官吏處置時手下留情,給留了拆家的時日。太原王家是當地望族,傷了一支,不至于傷筋動骨。 年不滿七歲的女兒被仆從摟在懷里,母親哀哀哭泣,拉著清瘦的少男不肯放手。女兒受新律法庇護,可以跟隨和離的母親改姓獲得庇佑,十來歲的男兒只能跟隨父輩流放千里之外,稍有不慎便是天人永隔。 都是她的孩子啊,母親哭得心碎,過路人也跟著落淚。 姬無拂凝神細看門前閥閱,“原來是王家人,真巧啊?!逼谶@個檔口叫她看見了。 裴慕青道:“這娘子也是我族中女兒??磥硎俏襾聿⒅莶痪?,身邊胥吏尚且有些不知分寸?!?/br> “既然是裴姓女子,想必早晚會明白,盡早脫離不知分寸的夫家,對她、對她的女兒而言,都是一樁好事?!奔o拂注視著被胥吏“請”上車的一眾人,其間也有中年女子,褪去首飾、衣裙素樸,挺直脊背踏上簡陋的木車。 既然是通婚的人家,裴慕青自然認得其人:“她是個極為驕傲的人,從前是,現在仍舊是。這座城里有無數這樣的女子,她們沒有任何過錯?!?/br> “我初到福州時,見識過埋于陰溝的嬰女、十二三歲便為人母的女兒……裴刺史,她們也沒有任何過錯。人受了苦痛,不發出去,就要熬壞自己的五臟六腑。這份罪,如果不向那些不滿而立便為人大父的男子討要,該向誰討要?” 姬無拂伸手按住裴慕青的衣袖:“裴刺史,你該明白的。你我能同坐一車,輪下碾的是我父、你父、你夫以及裴氏的骨頭。他們也都是有傲骨的。所以,我一向感恩刺史舍了裴氏,愚笨些,何嘗不是母親愛護之心呢?” 都是寧肯昂著頭去死的人,可死了就真的一無所有了,留下史書寥寥幾句也任人修改。 裴慕青側目:“秦王與當年不同了?!?/br> 姬無拂垂下眼:“刺史與我素未謀面,又怎知我與當年不同?并州比較福州稱得上一句物阜民豐,但在有些事情上卻比福州難纏得多。你要勸著他們些,并州的田地清點要盡快,要慶幸來此地的人是我?!崩涞胤愿朗虖模骸袄^續向前走吧,我要選個合適的住處?!?/br> 誠然姬無拂是個極心軟、又容易被人看透的青年人,因為擁有的太多而顯得過分大方,甚至有些冤大頭的地步。但是,姬無拂并非是個能甘愿受人擺布的人啊。 之后一月,凡是宴請,姬無拂來者不拒。 最先去的是王家的宴樂。并州舊稱太原,太原王家的宅院自是最值得一看的,王家人也有意招待秦王下榻,奉上成列的歌舞侍男。姬無拂婉拒了,氈車駛離時卻再三回顧,有不舍意。 某州官便問:“大王若是中意王家宅院,留宿王家也未嘗不可?!?/br> 姬無拂被逗笑了:“這地方再好,還能比得過宮室嗎?哪怕他比得過,也是不敢認的?!?/br> 州官窘迫:“某唐突了,秦王可是留戀溫柔鄉?” 姬無拂笑意難止,大笑出聲:“我是在想啊,宅院的地段是很不錯,坐北朝南,地方也足夠大了,適合修葺北都的行宮?!?/br> 于并州置北都的消息還沒傳到河東,因此州官茫然,不敢置信道:“秦王此話當真?” 秦王放出去的話當然是真的,當日內外城就貼上了皇帝的詔書,鼎都改稱西都,河東并州置北都。姬無拂在北都輿圖上圈了一地修葺宮室,半年之內遷移王家宅院。 王家有一郎君婚期將近,礙于詔書,為免延期,不得不提前辦過婚禮——姬無拂特地差人去表示,愿意再借出未建成的宮室幾日供王家cao辦婚事。 親迎禮那日,姬無拂依然給面子地去了,王家的婚事自然是六禮齊備,和姬無拂這些年見過的昏禮有不少出入。王家人憤憤卻不敢表露在外,恭敬地迎接王駕。 姬無拂大刺啦啦地占據主位,反倒將主人家擠到左右位置上,笑問主家:“周公制定七禮,孔子修為六禮,這第七禮啊,是女男敦倫。據說周公與周婆先后演示六禮,第七禮時周婆推拒不肯。我至今奇怪,重禮之家,怎會將裙衫之下的事情擺到臺面上來說道?人皆為母所生,是無可隱瞞的。偏偏要做七禮,將母親的床笫之事昭告天下,豈不是荒謬之至?” 載初二十年九月一,紫微宮壽宴前八日。 端王玉照摸著下巴問:“你當真在人婚宴上這么說了?” “這能有假?”姬無拂翻了個白眼,“當日要不是我跑得快,王家那群老不死的都要沖到我臉上來呵罵了?!?/br> 玉照抱憾:“怎么是你跑?打回去呀?!?/br> 姬無拂何嘗不想:“實在是人多勢眾啊、人多勢眾,我踹翻了兩個嘰嘰歪歪的老不死,一群子子孫孫立刻哭天喊地爬過來,要與我同歸于盡。唉,總不能全砍了,傳出去多難聽啊?!?/br> 姬宴平斜靠在榻上,手撐臉側:“真死了?” 姬無拂老老實實地回答:“不知道。我怕被訛詐,借著祝壽的名義先回來了,這兩天我都告病不上朝,怕自己忍不住和人在大朝會上打起來?!?/br> 長壽是個講道理的:“季母沒吃虧,為什么忍不???” 長庚搶答:“他們要是忍不住先罵人,不就忍不住要打回去了嘛?!?/br> 姬無拂贊許地摸摸姪兒腦門:“好孩子?!?/br> “太子殿下還沒回來嗎?”姬祈往長生手里塞了一枚果子,由著女兒撲在乳母懷里啃果子。 玉照湊上前捏捏小姪兒臉頰,把人從乳母懷里抱過來逗弄:“沒有圣上的明旨,吳王未必肯動身,外頭的逍遙日子多好過啊?!?/br> 姬宴平微哂:“二姊回來得晚,說明吳王也在路上了,到底是六十大壽?!?/br> 吳王姬若木和太子姬赤華趕在皇帝六十壽宴的前一天趕回新都,太上皇親辦家宴為皇帝慶生,沒有外人,僅僅只是同姓族親匯聚一堂。酒足飯飽,不免說道起新鮮事,話題終究繞回姬無拂在王家婚宴上鬧出的事端。 姬赤華撫掌笑道:“當年周公起七禮立父,今后再以我們四娘為周王,不論六禮七禮,于我輩終結,母親以為如何?” 皇帝環視圍繞在側的諸子,不吝笑容:“二娘有心,這是將來你們的事了?!?/br> 姬無拂貼著太上皇坐了一晚上,舞樂聲震得耳朵發麻,不多時神色萎靡。太上皇見小孫女滿臉寫著想回去睡覺,攬著孫女肩膀笑話她:“這么大個人了,怎么還是一臉孩子氣。在外面跑了這些年,感覺如何?” 姬無拂微微彎腰,把腦袋靠在阿婆肩上,嘿嘿笑:“種子發芽長大,看到的風景完全不同了,哪怕是我,也會想頂天立地?!庇H自見證萬民生長,蓬勃從土地里發芽的種子帶來野望,她確實對這片土地有欲望、有野心。 太上皇臉上綻露屬于八十歲的寬容微笑:“我們家的孩子不用自謙自貶,只要有想做的事情就很好?!?/br> 一月后,吳王請歸,皇帝令吳王改任福州刺史兼福州都督、督建港口。姬無拂也沒回河東,而是從皇帝手里領了西都牧,回到了秦王應當的所在關中西都。太子姬赤華為新都牧,宋王遠赴并州為北都牧、置軍并州震懾九黎。 送三子出城那日,城樓之上衛國公相伴皇帝左右:“陛下四子無一庸碌,何愁家國不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