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節
太上皇卻說:“君王是不會有錯的,臣下的錯誤怎么能算做君王的錯?” 這不就是強盜么? 圣人不死,大盜不止。 如果孟子的話都能歪成這樣理解,那她以后可就讀莊子了。 阿四小聲嘟囔:“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br> 太上皇樂不可支:“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2。能為一世帝王,大盜之道又如何?” 第128章 這天以后, 太上皇時不時就盯著阿四讀書,也不多挑,單單拎著一冊《孟子》, 三五不時的問一些書中的道理。太上皇每每認真聽完阿四的回答再闡述自己的見解, 也不出言否定阿四的觀念,只是坦誠地說明作為一個當權者的內心。 太上皇生來就在權力的中心, 天下子民于她而言, 與其說是責任, 更像是流傳下來的家業。身為一家之主的太上皇當然會希望家族興旺富強, 但她也將這一切視作自己的所有物。 民貴君輕之類的話,或許年少時相信過幾分, 可真當掌舵時, 口舌上的虛言就黯然失色了。太上皇已然過了在意虛妄聲名的年齡, 與阿四說話時直白又辛辣,既認同阿四喜歡的那些仁道,也能坦然承認自己的庸俗。 太上皇指著《孟子》中一句話“君有大過則諫, 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來舉例:“我兒,你瞧這一句, 你認同嗎?” 君王犯大錯就要規勸他,如果反復勸了依舊不聽從, 就可以廢掉他。 阿四默讀兩遍,考量到歷史上也有被廢棄的皇帝,于是認可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br> 太上皇便意味深長地笑了, 道:“三娘去年縱火燒去凌煙閣,鬧得滿城風雨, 不知多少士大夫口水沫子,皇帝的案頭大概堆滿了彈劾的奏疏。三娘成人了,又非醉酒,神志清明地犯下此等禍事,她該是知曉后果的,此乃大過。也有御史諫言,要求皇帝削三娘的爵位和食實封。阿四認為該不該嚴重處罰三娘呢?” 阿四不能回答。 燒毀宮室是大罪,上一個自焚的謝有容,若非皇帝不愿在史書上留下太難聽的名聲,這份罪名足以牽累謝有容的家族。而燒毀凌煙閣的人,但凡換一個,官員也好、宮人也好,絕不可能如姬宴平一樣輕易抽身而去。 可讓阿四承認姬宴平有罪,她也不樂意。即便姬宴平燒毀凌煙閣的理由不能為外人理解,阿四卻能感同身受。因為那是她相伴長大的阿姊,她愿意調動渾身的感官去體悟姬宴平的每一分情緒,愛屋及烏。 說一句難聽些的,姬宴平事先調離的無關宮人,又妥帖安排了滅火事宜,最終只是燒了一座凌煙閣而已。老姬家家大業大,姬宴平燒凌煙閣,和旁的淘氣小孩拆了家中的桌案相差無幾。 阿四心里瘋狂為三姊找補,但以上的理由都是不能在此刻拿出來用的。如果凌煙閣是家業,腳下這片土地何嘗不是?那土地上的人民又算什么? 阿四羞愧地低下頭,接受自己只是一介凡人的事實。太上皇見狀,順勢揉揉阿四的后腦勺,安慰道:“我不是非要你一個回答不可,只是想告訴你,這些都是人之常情。你不必將圣人的話奉為圭臬,用來苛求自己,莫要將書讀死了就好。我只盼阿四能順心如意、從心所欲?!?/br> “我明白的?!卑⑺妮p輕點頭,“我僅僅想做得好一些,自己過得好,也讓別的人過好,卻沒到割rou喂鷹、舍身飼虎的地步?!?/br> “這就很好了?!碧匣式Y束了今日的授課。 九成宮中有幾處奇景,阿四見得多了也不再稀罕。倒是太上皇閑來無事與棋待詔弈棋,阿四觀看一局后起了學習的心思。 琴棋書畫四樣是文人雅士少不得接觸的,阿四常去采花的翰林院中也有棋待詔,選的都是大周弈棋一流的高手。不過,其人素來忙碌,不但要陪著皇帝下棋,還要教導宮人下棋,時常還有宴會請她出去。因此,阿四也沒撞見過幾面。 沒成想,最終是在九成宮里兩人熟悉起來。 太上皇和顧待詔下棋,不遠處有琵琶伴奏,阿四與貍貓相伴,虎視眈眈地盯著棋局,很有一番太上皇要輸就放貓亂棋局的意思。這番架勢令顧待詔笑看:“四娘也想來一局么?” 阿四擺手:“我沒學過,只是瞧棋盤好看?!?/br> 蒼青色的圍棋盤,似乎是用整塊玉石雕刻的,渾然一體,很有珠圓玉潤的質感。不說弈棋,來一副這樣的棋盤擺在室內做裝飾,一定很不錯。兩盤棋子也是,觸手溫潤清涼,都是好東西。 太上皇笑道:“這是早些年里日本國一位王子帶來的,楸玉棋盤和冷暖玉棋子,據說那王子在小國內號稱第一棋手,朝貢之際與我國國手較量,落敗后留下了這棋盤和棋子?!闭f話間,太上皇棋差一著,輸于顧待詔。 阿四終究也沒好意思讓玄貓上桌攪局,期期艾艾地湊到桌邊向顧待詔提出要求:“圍棋我不會,不如我們試試五子棋?”太上皇欣然應允,接過貍貓抱著。 正當阿四想要講解何為五子棋時,顧待詔已經明悟了,迅速收起桌上的黑白棋子,并道:“這是民間游戲的玩法,我聽說過。就由四娘先手吧?!?/br> 阿四頓時大失所望,她本來是想這時代可能還沒有五子棋,那她就有可能憑借三腳貓的技巧贏上一兩局,出門就能夸口自己小小年紀就能下過顧待詔,想想就很滿足。 到底是自己提出的要求,阿四只能打起精神來,在國手的眼皮子底下尋找贏棋的機會。 奈何國手就是國手,短暫的時間里連輸五局后,阿四吸取教訓,呼喚玄貓:“這有什么意思,不玩啦,垂珠我們走?!?/br> 相傳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所謂運智托圍棋,圍棋妥妥是考驗智慧的游戲。在太上皇的笑聲中,阿四是絕不肯承認自己笨的,于是自己給自己找臺階下,說:“這是我還年幼的緣故,還請顧待詔教我學習圍棋?!?/br> 顧待詔無有不從,也不提五子棋的茬,和阿四約定在九成宮的日子里每天一起學習半個時辰的圍棋。 頭三日阿四興致勃勃,之后便覺得枯燥,纏著顧待詔換些好玩的新鮮玩意,耍賴道:“玩法我記下就好了,至于棋藝遲早是會提升的?!碧匣首谝慌孕Φ脴泛?。 顧待詔無法,畢竟阿四是皇子,不是自家小兒,只得向宮人討要了雙陸來。雙陸棋盤是長方形,雙方各有黃黑色棋子十五,骰子各六個,棋盤上行十二棋,各行六棋。 雙陸阿四在宮里時見宮人們玩兒過,玩雙陸要賭物,宮人賭些櫻桃之類的小物件,阿四就不同了,她大方地讓垂珠端來心愛的大青棗放在桌案上:“我與待詔賭青棗吃?!?/br> 顧待詔哭笑不得:“四娘的奇珍瓜果,我身邊倒尋摸不出價值相等的物件?!?/br> 太上皇便道:“卿之賭物,由我出?!苯袑m人自廚下取來一道名菜輞川小樣。 輞川小樣是尼姑梵正根據名畫《輞川圖》所創,梵正用了二十多個盤饤,耗費十數種食材,拼湊成山水模樣的精美拼盤。 顧待詔見之贊嘆:“如此美景,不忍食之?!?/br> 阿四面對食物遠沒有這樣的好心,好好的名菜不吃豈不是浪費? 她事先說:“下棋我哪里比得過顧待詔呢,便是輸了,這輞川小樣我還是得吃的?!?/br> 輞川小樣一上來,阿四哪里還有心情玩雙陸,滿心都是美食。阿四心不在焉地擲骰子,再根據點數行棋子。 比較討喜的是這棋子都是圓潤的小馬形狀,這讓阿四想起那匹一年不見從馬駒長成俊美健馬的大宛馬。 玩雙陸運氣很重要,在這頭上阿四還真沒怎么輸過,雖然她不大會策略,但有生來的氣運。阿四輕輕松松快顧待詔數步將棋子移出棋盤,高興道:“我們吃點東西休息一下吧?!?/br> 有輞川小樣在前,青棗成了昨日黃花,阿四將青棗往顧待詔的方向一推,起身就是一個餓虎撲食,坐在美食拼盤邊上點菜吃。 離了太極宮,在太上皇身邊阿四才算是享受到許多宴飲和游藝,諸如葉子戲、長行、選格、龜背戲、錢戲等等。其中不少游戲是從宮中流傳出去的,但自從兩代皇帝先后從宮人中提拔不少官吏,太極宮內學風日盛,宮人也不再如從前閑暇。再加上皇帝勤政,官員時??梢猿鋈雰葘m,宮人言行愈加端正,管束嚴格,反倒是少了游藝作樂的。 臨到回宮的日子,太上皇特地與阿四分說:“適當游藝放松是好的,且不能沉迷其中,唉,最好回去后不必多提的?!?/br> 阿四乖巧答應:“阿娘說過,阿婆當年多教導她要勤奮好學,不能玩物喪志。我回去后,絕不說是阿婆帶我玩兒的?!?/br> 第129章 阿四自幼在深宮長大, 這是頭一回在外面長居,兩個月的光陰飛逝倒叫滿宮上下都念叨起來。 少了孩子的熱鬧氣,太極宮都寂寥許多, 眼瞧著丹陽閣的梧桐樹都不如往日挺拔了。 冬婳來城外相迎, 緩緩向阿四見禮,關切問候:“四娘近來過得如何?” “甚好、甚好?!卑⑺暮俸傩εc太上皇分別, 搭著冬婳的胳膊一起坐在障車內, “那九成宮的殿宇果真有幾分不同, 且依山而建、涼爽非常, 我很喜歡?!?/br> 冬婳笑:“四娘喜歡便是九成宮最大的好處了?!?/br> 依照阿四的喜好,障車自臨近西市的街道向宮城行駛。從外面過, 不能直面西市的繁華, 但能從頻繁出入的人群中尋到一些趣味。這條街上修有永安渠, 供行人行走的地方便要窄小些,又有護衛阿四的隊伍在兩側,為減少擾民, 阿四令禁軍盡量靠攏行走,給百姓留有足夠的空間。 阿四的障車行到何處,附近百姓便迅速安靜地留候在街邊, 偶爾碰上一兩個達官顯貴,下車遠遠見禮然后停車避讓開來。 明明剛才還是熱鬧的所在, 只阿四一靠近,便悄無聲息了。阿四難免有些掃興,揭開簾子四處掃過一眼,將目光停留在成群結隊的眉目深邃的外蕃人身上。 大周朝的外蕃人數量應該比阿四想象的還要多。 阿四在禁軍不贊同的神情中放下簾子, 與身側的冬婳說話:“我看那些外蕃人穿著打扮往往要比普通的大周百姓要富裕的多,這是為何?” 冬婳便將太宗以來, 對異域人的優待政令一一說明。首先是外蕃人進入大周,各地州鎮要供給衣食、上報情況、安置寬鄉,其次移民的外蕃人免除十年的賦稅。有這樣的好待遇,外蕃人歸化的數量與日俱增,單單鼎都內就有五千戶。1 冬婳見阿四聽得認真,多說了幾句其余州府的情況:“東邊的楚州、海州等地,具有新羅坊,都是外來聚居的新羅人。西邊的肅州、甘州……則多粟特人,廣州、揚州則有數萬波斯人與大食人。其中有富商大賈,也有普通百姓,偶爾也有能入朝為官的?!?/br> 阿四皺眉道:“大周國土廣袤,八方來客都要招待,人人都好吃好穿好住,花費該是多么驚人。而享盡好處的外蕃人歸化,卻能免除十年賦稅,他們的花銷都是大周子民的財帛。一旦外蕃人離開大周,其中損失又該如何計算?” 冬婳笑道:“曾有涼州都督李氏上表過,不該以中原的根本供養四夷。太宗雖然納諫、嘉獎李氏,卻更愛‘九州殷盛,四夷自服’的盛況,照舊時常上次歸附的九黎人官職和財帛土地?!? 阿四聽罷,不好明面上抱怨先人,只得腹誹:死要面子活受罪,不外乎如是。 半大的孩子不能完全遮掩滿臉的不樂,冬婳好笑道:“朝廷倒也不是只出不進的,例如太宗下令諸蕃人于大周結親,離開時漢婦女是不許帶出國的,違背將以違敕令論處。昭帝時也曾下詔,不許胡人穿著與大周子民一致,必須穿本國的服飾3。再有的,就是律法中寫明了,海商死亡三個月沒有妻兒來認領,一概充入官府?!?/br> 限制本國百姓外流這一塊,明文只限制婦女,男人是不算在內的。 婦女是一個國家人口的根本,在以農耕為主的現今,相對而言,人是很重要的財產。就如同公羊公豬除了個別挑出來留種其余都是落入餐桌的結局,底層的人也是如此,只要婦女還在,人口總是會旺盛的,而男人大多是可以輕易消耗的、甚至有時候需要消耗一批維持穩定。 阿四經過太上皇的教導,已經深切地明白了搞政治的人臉皮之厚黑。她立刻反應過來,也就是現在朝廷收支看過得去,明面上還講信義,說不準哪天黑心起來,這些養肥了的富商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圈里的肥羊。 以歷朝歷代如漢武帝一般窮起來誰都不放過的勁兒,這些占了便宜的,遲早連本帶利吐出來。 聊完外蕃人的事,長街快到盡頭。阿四注意到不少錦衣人身后都跟著一兩個昆侖奴,不免想起斗金閣的舊事,也不知道最終里面的人的結局如何。背后的主人家吃了教訓,可對于那些仆從來說,世事大概無變化吧。 障車晃晃悠悠進入宮城,負責護衛禁軍歸隊,阿四下車換肩輦。 回宮第一件事,當然是沐浴更衣然后去甘露殿向皇帝阿娘問安。要是從甘露殿出來還早,最好也順便去東宮問候。 皇帝見阿四時,手邊常放著奏疏的位置已經清空了,含笑叫阿四走近,渾身看遍才道:“不錯,我兒又長高一寸許?!?/br> 這時候的一寸,大概是三厘米多一點。阿四不曉得阿娘是怎么看出微小的變化的,但這不妨礙她興高采烈地分享在外的見聞,喋喋不休地說起九成宮的參天大樹和錯落的殿宇,著重講述了自己憑借運氣和實力在雙陸上打敗了顧國手兩局。 雖然整個假期里玩了那么多的游藝,阿四好像只在雙陸上贏過,但她用了整整一炷香時間來描述那兩句雙陸的精彩。 阿四向皇帝攤開雙手,興奮地扎進皇帝的懷里,嬉笑道:“阿娘,我好想你呀?!?/br> 皇帝微微一怔,而后笑道:“是了,我也思念阿四?!?/br> 冬婳坐在一旁整理新送來的奏疏,眼角余光瞥見天家母女其樂融融的場景,想的是:便是尋常人家的母女到了一定年歲,也不會如此親近了,或許是中年得子的緣故,陛下與四公主親昵得更像是養孫女。 皇帝陪著阿四用了一餐額外的膳食,阿四胃口超棒的,吃的很是滿意,算起來她四公主也是一天吃三頓飯的人了。 等阿四吃完漱口,冬婳也在桌案上排好奏疏,皇帝難得的空閑度過,與阿四說起學業:“謝卿近來忙于吏部諸事,弘文館大學士又換了裴卿。你入學也有兩三年了,只讀書是不成的,我要給你再添一位師傅,接觸一些正事?!?/br> 阿四短暫的八年人生中,乳娘內官換了三個,先生甚至沒了一個,文武師傅本就有三五人,對此很無所謂:“兒都聽阿娘安排?!?/br> 皇帝道:“早年在你身邊做乳母的孟予,你可還記得?” 誒? 她當然記得孟mama了,但普通孩子應該不會把小時候的事記得特別牢吧。 阿四眨眨眼:“依稀間知道的,好似是長鶴的母親,應當是在大理寺任職?” 皇帝隨手批復手中的奏疏:“如今我已經擢升孟予為刑部侍郎了?!?/br> 刑部侍郎是正四品下,比起阿四經常面見的宰相們似乎是不算位高權重的,但比起其他官吏,入朝五年就能從從六品上的大理寺丞連跳至刑部侍郎,可謂是足以笑傲朝廷九成官員了。 從這點來看,可見做官最要緊的還是抓住君心,什么進士明經的,君不見多少新科士子做了一輩子的縣尉。尋常六品以下的官員都要依靠吏部銓選,每年參加銓選的有上萬人,論起來比科舉還要令人頭大。 阿四感嘆:“能夠得到阿娘的另眼相待,孟侍郎一定是非凡的人物了,想到這樣的人卻在我身邊做了好幾年的乳母,心下都有些歉疚?!?/br> 皇帝笑道:“我兒合該以第一等的人來作伴,明年起你每旬抽出一日來,就由孟予帶著往刑部去旁觀吧?!?/br> 自甘露殿告退,阿四走路都輕快了,蹦蹦跳跳地回丹陽閣,路上見到官員們還給了個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