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
接著又有蔡國公夫人與蔡瑾加入,按照那名單上的銀兩數目,又添了一千兩,一共五千兩白銀,也在名單上簽字畫押了。 “十多年的那場禍事,我也是親身經歷過的!”蔡國公夫人簽完字后,才含著淚開口說道:“當年城中混亂,物價瘋漲!一百兩銀只能買一斗米!可憐我那五歲的孫兒,也染上了疫病去了,如今才只剩下了蔡瑾這一個哥兒?!?/br> “我蔡家一門忠義!今日遇到大晉有難,絕不能置身事外!此次林哥兒與王妃這般行事,也是出于無奈,實乃大義之舉!老身不怪她們了!” 眼見著蔡國公府也倒向了林曉寒與晉晏王妃的陣營。之前便被林曉寒的話說服了八分的官眷們,便也紛紛行動了起來。 他們按照林曉寒列的單子上的數目,紛紛在白紙上簽字畫押。有些手頭寬裕些的,甚至還學著蔡國公夫人那般,多添了幾百一千兩。 瞧著大部分的人都動起來了,剩下的官眷們,即便是心中不樂意的。也被架著不得不跟著在紙上寫下了名字。 便是如劉哥兒這種,娘家失了勢的,也被逼著掏了五百兩銀子,不情不愿的在名單上簽字畫押。 待所有人都畫押了以后,林曉寒才讓丫鬟們將之前拿走的頭面衣裳都按照名字還給了眾人,讓他們重新梳妝穿戴起來。 林曉寒拿起那張畫押的單子算了算,全部捐贈的銀兩加起來,竟足足有十萬六千多兩銀子!實在是一筆前所未有的大數目! 他此時便將名單上所有人捐贈的數額又當場報了一遍,之后才交給晉晏王妃說道:“韻哥兒,這名單,就由你明日進宮交給皇后娘娘了!” 何韻此時心中也是十分欣慰,皇后說賑災銀還差了十多萬兩白銀,交給他的任務艱巨,望他能幫著至少籌集個兩三萬兩銀子! 沒想到林曉寒出手膽子極大,這般連哄帶騙的cao作了一番,便直接解決了賑災銀的缺口! 他招了招手,讓丫鬟們把準備好的宴席送了上來,撤掉了之前的點心茶水。 熱情的招呼著眾官眷們說道:“各位深明大義,幫宮里解決了賑災銀的難題,實乃是大晉表率!是大晉之幸!如此高興之事,大家都別客氣,只管吃吃喝喝,一起高興高興!” 在場的官眷們大多數都給面子的留了下來,畢竟字也已經簽了,倒還不如表現的主動一些,不情不愿的反而沒臉。 但也有極少數如劉哥兒這般實在是心情不好的,一刻鐘也呆不下去了,換上衣服后便借故離開了。 翌日,何韻進了宮,將那種官眷們畫押的單子呈給惠寧皇后,也是讓她吃了一驚! 要知道往年宮中多有這等捐贈的“任務”,但能湊足的銀兩少則幾千多則一萬多,可從來沒有湊到過十多萬兩白銀這么多的情況! 何韻將林曉寒怎么與自己支招,又怎么收到了這些銀子的經過告訴了惠寧皇后!叫她簡直哭笑不得! “這林哥兒實在是……實在是太大膽了些!”惠寧皇后搖著頭說道:“他初來京中,行事不知輕重,你怎么也跟著他一起?你們誆了這么多官眷的錢,就不怕她們之后找你們算賬?” “林哥兒說自己會給這次捐錢的人,寫一篇文章,給他們架高些。讓他們心中就算是有氣,也發作不得!”何韻對惠寧皇后說道:“他還說了,這雖然是非常的法子,也只能用一次。但百姓之事,事關性命!耽誤不得?!?/br> “就算是背些罵名,但總歸是先解決了缺銀的問題!若是前怕狼后怕虎的,還沒等籌到銀子,百姓們都要病死餓死了!我覺得他說得很有些道理……” 惠寧皇后沉默了一會兒,看著何韻說道:“他說得的確是有理,不愧是細雨斜風先生。那我也早些將此事告知陛下。讓他找人去把這些銀子都收上來,再發放到各處災區?!?/br> 待何韻走后,惠寧皇后便去了御書房。 晉文帝已經病了幾日,但也不敢耽誤賑災之事,每日都在御書房的榻上批折子。 惠寧皇后將那張認捐的單子遞給晉文帝,便見他面色一松,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也難得的露出一絲笑容。 惠寧皇后又將此事因果原原本本告知了晉文帝,對他說道:“今日韻哥兒入宮,都與我說了好一番大道理。往日里他哪里會關心百姓之事,如今跟著林哥兒交好,倒是越來越有模樣了?!?/br> 晉文帝聽了便道:“這林哥兒與他的夫君陸秋成,實在是我大晉朝的良臣。他今日這般大膽行事,實則是冒了身敗名裂的風險。這樣吧,我這邊替他做個臉面,讓那些朝臣便算心中不滿,也再說不出一個字來?!?/br> 說到這里,晉文帝便喚來何公公,提筆寫下御詔。給這次名單上捐獻了銀兩的官眷,每家御賜一個牌匾,以彰顯他們的大義與功德! 又讓禮部在宮外大街上豎一塊碑,將這些捐贈銀兩的名單與捐贈總額刻在上面,供人膜拜夸贊。 這么大的一番動作下來,便是林曉寒不寫那篇文章,也足夠他們留名青史了! 有了這一重保險,再記恨林曉寒與何韻的人也會少些。 三日后,賑災銀兩全部收集齊了。各家都收到了晉文帝御賜的牌匾,禮部的工匠也開始篆刻起了石碑。 晉文帝除了心病,病情也基本好了。又開始風風火火的指派朝臣四處賑災,將災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 九月中的時候,金州的疫情也控制的差不多了。陸秋成與李楓等人應招回京,總算是結束了為期幾個月的賑災之行! 原來陸秋成八月底的時候,在金州也大病了一場。 他積日里累的過了,又連著去疫區指揮了好幾日?;厝ゾ瓦^了病氣,發起了高燒! 疫病兇險,陸秋成自己隔離在一間破院里,只留了一個隨侍在外面守著。 每日有隨軍的醫生給他送藥,他自己吃了藥就躺床上昏睡。一連燒了七日,熱才退下來。 也就是陸秋成是莊稼漢出身,平日里也鍛煉,身子硬朗。即便是染了疫病,靠著吃些湯藥也抵御過去了! 待燒退以后,陸秋成也顧不得休養。仗著自己有了抵抗力,不過歇了兩日,便又回到了疫區前線。 林曉寒再看到陸秋成的時候,差點沒認出來。 陸秋成原本在村里的時候,雖然也經常耕田,但還算得上白白凈凈。 這一次出差一趟,回來便黑成了炭。而且瘦的皮包骨頭,只一雙大眼睛還黑白分明,比之前更精神了幾分! “你怎么成這樣了?”林曉寒愣住,忍不住笑出了聲,笑著笑著,又流出了眼淚。 他上前拍了拍陸秋成的肩膀說道:“可真丑!如今脫下官服,誰還看的出你是個當官的,都快變成流浪漢了!” “別哭??!我好著呢!”陸秋成手忙腳亂的把林曉寒摟到懷中說道。 林曉寒一向是個從容淡定的人,印象中,陸秋成這還是第一次見到他流眼淚。 陸秋成知道這眼淚大抵是為著自己流的,心里有些慌,更多的卻是開心。他連忙安慰林曉寒道:“出去賑災,又不是享福的,自是辛苦一些。如今我不是好好的回來了么?” 金州有陸秋成監督著賑災,災情控制的極好。這次回京,他與李楓兩人都受到了封賞。 雖然品級還保持著出去前提升的正五品,但官職都升了一級。 陸秋成從侍御史升成了御史中丞,李楓蹭了陸秋成的,也跟著被升為了戶部郎中。 他們去年九月才剛剛做官,到今年九月便已經有了這般官位,實則是讓人羨慕。 此事也主要是因為恰好遇到了罕見的天災,晉文帝破格提拔人才,他們差事又辦得好。這等機遇,實屬罕見,也算是被他們給把握住了。 第129章 林曉寒知道陸秋成的心思。 他雙親都是因著疫病亡故的, 心中對災民自是感同身受,不愿旁人也承受自己受過的苦。 這次去賑災,他每每都是沖在第一線。事事鞠躬親為, 倒是讓一同護送賑災糧草的那一隊將士們心中很是敬佩。 晉文帝體恤他賑災幸苦, 這次回來,特地給他批了半個月的假,讓陸秋成好好在家休養幾日。 見陸秋成瘦成了這樣, 林曉寒也很是心疼。 他一回來,便讓家里的廚子日日做些好湯好菜, 都是陸秋成愛吃的!讓他慢慢補身體。 陸秋成離家久了, 難免想念家鄉的菜肴。京城美食雖多, 但有些東西, 卻是稀少。 林曉寒讓家里采買的去市場上找筍子,泥蒿等物件。 采買的管事出去找了一圈, 泥蒿是沒找到, 但筍子卻買回了一些。 京城周邊的筍子是細長的, 不如陸家村南方的筍子粗胖鮮嫩,但也能解解饞。 林曉寒讓廚子用鮮rou、千張與筍子一起燉湯, 味道鮮美可口。陸秋成見了, 便想起往日里曾經在陸家村吃過。頓時食欲大增, 用湯泡著米飯多吃了好幾碗。 在家養了半個月后, 陸秋成總算是胖了一些,白了一點。 雖說還比不上出京之前, 但至少看著氣色不錯, 又成了帥郎君一枚, 不再像個流浪漢了! 他重新回了朝堂,林曉寒也開始忙起了自己的事情。 到了深秋的時候, 京郊的莊子總算是修建完工了! 百花谷里四季百花開放。林曉寒要把京郊的莊子打造成百花谷的氛圍,各自花花草草自是少不了的。 深秋時節,百花谷里桂花、菊花、蘭花和山茶花開了遍地。 再過些時日,漫山的梅花也要開了,整個莊子都能聞到花香味兒。再配合山下的田園景致,實在是與《藏龍尋仙》中描寫的世外桃源別無二致! 《藏龍尋仙》的劇情,也差不多進行到了百花谷出現的階段了! 下個月的故事里,沈青與蘇蔓兒就要誤闖百花谷。 到時候趁著出書的熱度,再推銷一波百花谷山莊,想來對百花谷感興趣的人必然趨之若鶩。 先前各地災情嚴重,許多百姓為了生存,都背井離鄉,來了京城附近。 后面災情控制住了,大多數百姓就回老家去了。但還有個別家破人亡的,家中也沒了親人,不愿意再回傷心之地,就在京郊搭了帳篷駐扎下來。 這一幫流民,如今也有兩百多號人。 他們群聚在京城郊外,沒有田地也不事生產,每日只等著領京中發放的救濟粥過日子。 救濟粥已經發了好幾個月,每日三次,也要兩三百兩銀子。 日日如此,國庫的開銷又增加了一筆。只是這些人實在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無所顧忌,也不好驅趕,朝中大臣們也很是有些頭疼。 這日,晉文帝又在早朝上讓眾卿討論,如何安置這些流民。 朝中眾臣大多數都是覺得這幫流民懶惰貪婪。應當直接斷了救濟,讓官兵將人打走,而陸秋成卻極力反對如此行事。 朝堂上,陸秋成一人舌戰群儒,與一幫人吵了起來…… 特別是之前與劉大人走的近的那些老臣,如今也知道這陸秋成與胡啟明一樣,不是個好相與的。 這次趁著晉文帝與陸秋成見地相異,對著他火力全開,針鋒相對的逐條反駁。 待吵了半個時辰之后,晉文帝才不耐的開口說道:“既然陸卿覺得不應將人趕走,那你便回去想個辦法安置他們。七日之后再來奏報!” 如今國庫空虛,賬上沒幾個銀錢,晉文帝其實也是覺得實在是養不起這幫流民。 方才他話語之間暗示的其實已經很明顯了。朝中文武百官都聽懂了他的意思,偏偏這個陸秋成卻非要與他對著干! 晉文帝欣賞陸秋成的耿直明諫,但如今見他這般不開竅,引得其他人趁勢攻擊,心中也是有些煩的。索性就把這個差事扔給他來處理! 你不是想要養著這幫白吃白喝的流民么?那你自己去想辦法吧! 若是辦不好,那便要吃一個掛落,也好讓他漲漲教訓! 陸秋成一個主管督查的御史,冷不丁被晉文帝甩了個戶部的包袱到頭上,也只能硬著頭皮去想辦法完成此事! 晚飯的時候,他與林曉寒提到此事,林曉寒也有些不解的問道:“聽陛下的意思,他是不想養著這批流民了。如今國庫空虛,各地災后重建還要用錢。滿朝文武百官都看出來了,你又何必非要與他唱反調呢?” 陸秋成聞言嘆了口氣道:“那些官員只道流民不回家鄉,不事生產,卻壓根就不懂百姓的苦!” “我回京的時候便路過那片地界,見過那些流民。他們大多是父母雙亡的孩子,或是家中無田的哥兒、女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