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節
晉文帝聽了,倒也認可。麟兒已經大了,他也需要扶植一些自己在朝中的勢力。于是點點頭道:“可,那便點他為狀元。說著便提筆沾了朱砂,在試卷上寫下了狀元二字?!?/br> 此時還剩下劉卓與陸秋成兩人,倒是沒有朝臣再出來說些什么了。 晉文帝看了下方一眼,想了想后道:“劉卓與陸秋成兩人,劉卓的卷子答得更溫和一些,年歲也更大,不如就點為榜眼,陸秋成不過二十出頭,就點為探花吧?” 他這樣的安排,朝臣們也自是無人反對,一個個都恭賀晉文帝喜得人才。 之后,晉文帝才在剩下的那些中規中矩的考卷之中,又挑了一些出來,分別評為了二甲與三甲。 自此,殿試的筆試階段便正式結束了。只待通知入選的考生們準備好明日面圣,再由晉文帝當場賜下官職。 傍晚的時候,考生們正在院子里焦急的等待著。 晉文帝身邊的貼身太監何公公便捧著一張皇榜從院外走了進來。 “恭喜各位,這張榜單上的就是今年通過殿試的才子們?!焙喂f道:“此榜宣完以后,不在榜單上者,便可以自己收拾行禮出宮了?!?/br> 眾考生們聞言頓時十分緊張,聽何公公打開皇榜,念出上面的名字。 這皇榜是倒著念的,先從三甲開始,一一報出姓名。 聽到姓名的考生們心中又是驚喜又是遺憾。驚喜的是自己過了三甲,已是進士功名。遺憾的則是被評到三甲里面,官位上就不可能留京了,會被發配到地方去做官。 三甲共有二十二名考生的名字,何公公一一念完之后,便讓那些考生們起身離開了。接著再來宣布中了二甲的名字。 進了二甲的考生,是有很大希望留在京中的。何公公念了十五個人的名字,其中包括了李楓。 李楓頓時又驚又喜,起身時又回頭看了陸秋成一眼。 陸秋成的名字到現在都還沒出現,若不是一甲,那就是落榜了。 然而陸秋成說他上午的考卷答的不好…… 李楓在府城中,只與陸秋成一人交好。自是希望他也能留下,兩人在京中也能有個照應。 原本他覺得以陸秋成的才學,留京做官簡直是板上釘釘,可如今卻也緊張起來,不知道一甲的三個人里面到底有沒有他的名字! 此時場上還剩下六十多人,卻只有三人能夠留下。 何公公看了下方一眼,接著才開口說道:“一甲頭名,點為狀元郎——孫書文,一甲次名,點為榜眼——劉卓……” 到了這里,便已經只剩下了一個名額,卻也沒有聽到陸秋成的名字,中榜的希望似乎很渺茫了…… 陸秋成緊緊握住拳頭,也是做好了落榜的準備。 今日上午的答卷,他不后悔。只是若是這次落榜了,兩年又是一無所獲,回去也不知如何向林曉寒交代,實在是讓他心中慚愧。 第99章 最后一個探花的名額, 場上剩余的六十多人雙目都一錯不錯的看向何公公。 何公公輕咳一聲,掃射了一圈下面跪著的考生們才道:“一甲三名,點為探花——陸秋成!” 陸秋成心上一松, 長舒了一口氣, 心道總算是沒有辜負自己的苦讀與林曉寒這兩年的幫扶。 李楓聞言也是欣喜萬分,有陸秋成與他一起留京,走起仕途來也互相有個照應! 余下沒有通過的考生們, 則滿臉失落,心知此次便是落選了。要想再試, 又得兩年以后了! “大家都起來吧。以上名單便是所有通過殿試的人了, 恭喜賀喜。明日一早, 圣上會面見此次入圍的全部考生, 當場授官?!焙喂藭r也將皇榜收了起來,和顏悅色的說道。 他是晉文帝身邊的人, 自是看得出晉文帝對這次考生里有幾個人是十分器重的。 這等前途大好的青年, 日后還不知上限在哪里, 他自是會討好一些。 特別是一甲頭三名那幾位,原本都是被淘汰掉了的考卷, 又被晉文帝點名撈了回來。 何公公特地將他們叫到身邊, 耐心的交代了一些明日面圣的事務, 又讓身邊的小太監把三人的服裝送到了他們的手中。 狀元、榜眼、探花三人的衣服都是大紅袍, 不過狀元是雙翅沖天冠、榜眼是宋氏長翅冠、探花是似錦平冠,以示區別。 孫書文、劉卓和陸秋成三人分別接過了自己的衣服, 謝過了何公公, 面上均是一片喜色。 “孫兄、陸兄, 恭喜二位!這次我們同為一甲,也是緣分!以后大家同朝為官, 記得互相照應??!”劉卓是川渝人士,二十七八歲的年紀,一張圓臉,能說會道。 待何公公一走,便與自己身邊的狀元與探花交流起來。 劉卓態度熱情,陸秋成雖是個慢熱的,但一問一答之下,也很快與他熟識起來。 孫書文是京中的官宦出身,性子高傲。 但他對陸秋成的印象不錯,再加上劉卓很會說話,因此交流的也頗為投緣。 這一次殿試,京中皇家書院中選十人,府城麓山書院中選十二人。剩下的幾個名額才散落在大晉各地。 但皇家書院中選的十人,名次比麓山書院的十二人稍高一些,也算是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中了的考生一個個都十分興奮,圍攏在一起說話,徹夜暢談。 直到翌日一早,一個個才十分困倦的起身,換上了早就備好的新衣服準備面圣。 一甲頭三名自然是穿著御賜的大紅袍,頭戴帽冠,在一群考生之中鶴立雞群。 特別是陸秋成,原本就長得好。如今穿上探花郎的衣服,瞧著簡直風姿卓絕。 考生里連京城里見慣了世面的王孫公子們都忍不住頻頻朝他看去。 金鑾殿上,文武百官也已經到齊,等待著會見這次過了殿試的考生們。 晉文帝十分端正的坐在龍椅上,看著神態自若。但心中對傳說中的細雨斜風先生到底是什么模樣也是十分好奇。 晉晏王爺站在殿上,目光早就忍不住頻頻看向殿門。 今日也是他第一次看到陸秋成,心中難免感到好奇,也不知這個細雨斜風先生到底生得是什么模樣? 不一會兒,殿門口有侍衛通傳,此次通過殿試的考生們已經全部來齊。 接著便有三列考生們按照順序走上前來,為首的身穿紅袍,便是此次問鼎三鼎甲的狀元、榜眼和探花三人! 說來也巧,此次中選一甲的三位考生年紀都不大。其中榜眼劉卓稍大些,但還不到三十便已及第,也算得上年輕有為。 另外狀元與探花郎的年紀都才二十出頭,都是第一次春試便一舉中第。特別是探花郎陸秋成,長得高大英挺,氣質溫潤。 一時間,竟讓朝堂上不少大人們都暗地里升起了招女婿的心思。 說起招女婿,每一年科考結束以后,及第的年輕考生們都是大人們爭搶的女婿對象。 其實劉卓與孫書文的條件也已是人中龍鳳,但論起皮相來,那還是探花郎更勝一籌。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找個好看些的女婿,自己看著也更加舒服。 晉文帝的目光也落在了陸秋成的身上。雖然早就對他有一定的了解,也知道陸秋成有一副好皮相。但真的見到本人的時候,晉文帝還是被他的模樣驚了一下。 也并非是因為他五官長的如何精致,而是陸秋成這人的氣質比他想象中還正,雙目十分清透干凈,一看就是個正直純凈之人! 晉文帝閱人無數,最是欣賞純臣。又思及陸秋成第二日寫的那一篇策論,句句發自肺腑,心中對他就更加欣賞了! 晉晏王爺此時也正看向陸秋成,覺得對方這高大英俊的形象倒是與自己心目中細雨斜風先生的形象十分吻合。 只是不知為何,他心中卻又隱隱升起一股違和的感覺。 陸秋成的氣質,實在不太像寫出好幾部話本子的細雨斜風先生。 從細雨斜風先生的故事看來,他應當是個胸中有成算之人,而不是面前這個一臉耿直的愣頭青! 不過他也看過陸秋成的策論,知道他是個心系百姓疾苦之人,這一點倒是與細雨斜風先生十分一致! 因此晉晏王爺也未做過多猜想,便認定了面前這探花郎便是大名鼎鼎的細雨斜風先生,自己墨香閣的搖錢樹! 晉文帝面見了諸位考生之后,便開始一一給他們授官。 新科進士們一般會被分配從九品到從六品之間的官職。像三鼎甲的三位一般都會被編入翰林院做個編修,主修文史記錄,升遷極快,不得罪人也沒什么風險。 剩下的考生里,二甲的則大多留在京中,做一個七、八品的國子監主薄、給侍郎等。 三甲的則外放到各州縣,做個七品縣令。若是分到富縣還好,分到了窮縣,便可能數年也做不出一點功績,一輩子也無法升遷了! 晉文帝先從狀元開始,給孫書文和劉卓兩人,分別授予了正七品翰林院編修的官職。 然到了陸秋成的時候,卻沒有讓他與孫書文與劉卓一樣入翰林院,而是賜了個從七品的察院侍御史的官職。 要知道這察院侍御史與編修不同,可不是什么輕省的差事! 朝中一般五品以下官員未經傳召無需天天上朝,像翰林院編修這種,只需要在翰林院做事就行。 但察院侍御史雖只有從七品,但卻需要天天上朝,而且負責的還是監督朝臣的差事,格外得罪人。 若是發現高品級的官員犯錯,侍御史可以越級彈劾他們。等干上兩年,官位升上去了,還會被派去全國各地監督考核各地的地方官…… 幾年下來,侍御史就算是身居高位也是四面樹敵,還需要時時警醒自身,免得被仇人反參一本,晚節不?!?/br> 聽到晉文帝給陸秋成賜了個察院侍御史的官職,晉晏王爺也是吃了一驚。 他原本以為陸秋成會順理成章的進翰林院,一路順利升遷,沒想到晉文帝卻親自給他設了個巨大的屏障! 待下朝以后,晉晏王爺留了下來,對晉文帝說道:“皇兄你怎么讓陸秋成去做了侍御史?他本就草根出身,又已成婚,身后沒有得力的倚靠。剛入仕途,便即將他至于御史臺這樣的地方,起點豈不是比同期的狀元與榜眼低了一截?” 晉文帝看他一眼,笑笑道:“他沒有倚靠?他背后的倚靠那么大,是你看不見?!?/br> 晉晏王爺一愣,過了一會兒才看著晉文帝道:“皇兄……你是故意的?” “察院是最鍛煉人的地方?!睍x文帝不緊不慢的說道:“況且你之前不是對我說過,他在府城口碑很好,一言一行都十分規正?!?/br> “再加上他草根出身,又已成婚,說明之后也很難被任何勢力拉攏,更是得天獨厚。御史臺是最適合他的地方,我也需要這樣一個純臣,能直言進諫,幫我監督這些朝臣。這侍御史的官職,除了他以外,還有誰更合適呢?” 晉晏王爺無言以對,晉文帝是正確的。從朝堂的角度來看,把陸秋成放在御史臺這個地方,是最合適不過的。 只是侍御史這個職位十分辛苦,靠彈劾別人升遷,怕是要把這朝中的眾臣給得罪個遍了! …… 李楓也被分配到了從七品的官職,且運氣很好的是司諫的職位。 司諫雖然官位不大,但負責給宮中選拔人才,中間的油水很大,是個肥差。 李楓與幾位家世不顯的人才都被分配到了這里,自然也是晉文帝特意的。反而是那些大家世族的子弟們被分到了一些國子監主簿等清閑的官職上。 從大殿中出來后,新進的進士們便找到自己將要去的部門的主官,與他們交談。 陸秋成的領導是御史中丞胡啟明,出了名的為人嚴苛又不茍言笑。 陸秋成同其他同期一樣,與這位胡大人打了個招呼。胡大人卻一臉嚴肅的摸了摸胡子說道:“身為侍御史,應當謹言慎行。你不過才剛入仕,便學著旁人巧言令色,想要討好我這個上級了么?我是不會因此放松對你的監督的!” 陸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