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8章 壓力動力
三十傀儡護衛出現,從不同的方位,向著黃府發起進攻。 試過用火,用毒,用暗器等方式。 皆是被黃府內的高手給擋了回來。 上次用過傀儡護衛對黃府造成不小的損害,這一次,再次碰上,盡管上次沒能成功留住傀儡進行研究,但憑借著他們這些云集高手的智慧,想出退敵之術,還是不會太難。 從能夠抵擋住三十傀儡護衛的情況來看,里面至少有十名校級強者。 張兮沒有貿然的讓領域的范圍進入到黃府當中。 黃府能夠獨身于自己設立的結界之外,應該也對更多的領域擴張做好了應對之策。 說不定,貿然的擴張,試圖將自己的領域再伸展進去,便會萬劫不復。 畢竟這空間功法是黃家名揚天下的絕門秘法,沒有任何人能比黃家更加了解空間功法。 這么長的時間,在了解空間功法無敵的同時,應該也研究過空間功法的弱點。 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兒,才能更好的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張兮目前對于空間功法的短板了解的并不多,當初也是看中了空間功法的趨于無敵的厲害才選擇的空間功法。 這會兒若是告訴他空間功法有缺陷,他是能夠接受的,也想要知道缺陷在哪兒,才能夠規避。 若是當初在他剛接觸空間功法時告訴他有缺陷,他肯定會有所抵觸。 因為他就是沖著沒有缺陷才選擇的空間功法。 用自己半路出家的,依靠自己所體會的空間功法,來挑戰原派原宗的正版空間功法鼻祖,小心方能才能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首先,他得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就像是溫浩分析的那樣,他不貿然的去做過激的嘗試,反正整座丘星城已經被他控制起來,有黑炎軍在外守著,黃家的增援一時半會兒來不了。 他也相信照夜的其他家族的軍隊不可能比黃家軍還要快的能給予他們救援。 溫浩在出現這種情況的第一時間,派了斥候去往各個方向的重要路口,一旦發現有隊伍過來,第一時間匯報。 就算在推論中是安全的,也必須做出準備以保證真正的萬無一失。 他們,輸不起。 相比于急切的渴望勝利。 他們更應該保證不讓黑炎軍團就這樣消失掉。 留的青山,至少,青山必須得在。 保證局面的情況下,時間稍微拖延一點,穩一點,不急于求成,這是他們的成長。 這就好比有了神教士兵與聞人行等一些其他勢力的加入,黑炎軍團的軍隊數量一直保持著三萬的大數量,沒有突破四萬,沒有不斷的擴充數量。 光擴充數量是沒有用的。 有量,沒有質,戰場上的任何一個決定,若是不能夠貫徹,執行成功,再多的數量,也只是給他人去送戰功的,僅此而已。 士兵是需要吃糧食的,是需要發放軍餉的,這些,同樣都是消耗。 更不能讓他們以為軍團是什么人都能進的。 第一匹黑炎軍團,大多數都是來自于原本的精英營部隊,有的更是伴隨著張家軍一起出生入死過,擁有豐富作戰經歷的。 進入黑炎軍團,是一種榮譽。 他需要增加更多的力量,但他所需要增加的是更多有效的力量。 因此不斷有人員加入,有勢力愿意進入到黑炎軍團,加入黑炎城,但黑炎軍團的編制一直都是三萬出頭。 這是他為了保證質量,保證絕大多數軍團士兵都處于可控狀態的必要把控。 獲得更多的領地,擴張,必定需要更多的士兵。 但就像張兮將四座城池意圖合并成為一座城池,建立出一座可以完全與世隔絕,自給自足的黑炎城是一個道理。 先立于不敗,再談擴張。 這一次的危機當中,盡管他們只有三萬士兵,但面對黃家的十幾萬精兵的進攻,并沒有被破城。 這就是對立于不敗之地這一理念堅持的結果。 空間領域范圍內,有些損傷可以立即修復,有的損傷是沒辦法修復。 好比那些被張兮廢掉修為的武者,此刻的普通人,他們除了自己再次重新開啟修行之路,或者吃下靈丹妙藥,又或是獲得什么新的機遇,否則想要恢復到原來的修為,會很難。 很多人的成功只有一次。 這成功所積累的是有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或者會有說,成功者成功之后所積累了成功的經驗,即便是失去了一切,再次從頭來過會更有經驗,會很容易。 但,又有多少人能夠再享受過成功帶來的好處以后,在習慣了安于享樂,不再寂寞以后,再次讓自己幾年,十年,幾十年的狀態又回到那個必須安于寂寞的修行狀態,再從頭來過。 年紀上去了,經歷上去了,羈絆也上去了。 再想要做到猶如年輕時的那般,不容易。 有的機遇遇上過一次,不代表能夠遇上第二次。 但也不是沒有重頭來過的成功案例,也有重頭來過以后更加強大的。 需要時間,需要毅力。 那一股勁兒所使的方向,或許是仇怨,或許是不愿意放棄,或許是想再次回到原本優越的生活當中…… 張兮留著他們的性命,給他們機會。 在未來,陽輝還是需要他們的力量,需要他們的建設。 重頭來過的時間,應該能夠讓他在陽輝有所作為。 要么,他從陽輝消失。 要么,他將陽輝改變。 在逐漸從頭開始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所處的陽輝已經正在發生翻天覆地不可逆的改變時,適者生存的準則,會讓一些人融入并且適應到改變中去。 至于那些不愿意融入的,那么會被生存法則淘汰掉。 那么,會記下今天的仇怨,在未來的某一天,找上張兮報仇。 張兮等著他們的報仇。 他需要不斷有危險的信號來提醒他要不斷的變強,不能有半刻的松懈。 督促自己變得更好的動力,不光是來自于朋友親人的期盼,有自己對心中目標的追逐,對完解心中憤憤的渴望,還有來自于敵人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