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6章 貪得無厭
輿論真的是一個好東西。 資源,人脈,更加不錯。 神奇丹在禾光臨等家族勢力的宣傳下,身價倍升。 家族的經濟幾乎都被用來購買神奇丹了,為了讓家族更快的回血,在宣傳上,只會比張兮的宣傳,比他們自己的體驗更加虛無縹緲。 拿到了錢,得到了修為,宣傳的效果十條有六條占有,就不算欺騙。 本身商道就是存在著欺騙。 吃下去的東西,不可能找他們退。 這樣有價值的神奇丹,也不可能說一個家族購買了兩顆,好幾個人吃。 他們也保持著不會給同一個家族賣兩顆的這種行徑。 就是為了堵上他們的嘴巴。 整個家族,只有一個人吃下去。 好壞的感覺,可以是個人體質的問題。 不給第二個人吃,就是為了避免同樣一個家族,兩個人吃下去后都沒有傳說中的那種效果。 貨一售出,一經過消化,就不可能再辦理退貨。 因為他們根本就沒辦法原樣給他們退回去。 再者,像神奇丹這類的東西,對于它的描述,可以更加虛幻一些。 本身是有著打開天賦提升修為的快速見效的效果,后續的,還能夠有多少增長,是需要時間的。 就連他們自己都是這樣的理解。 以前他們是開不了那一扇門,神奇丹的存在是為他們開啟那一扇門,再帶著將他們一下子送上需要花更多時間去達到的一個前進點上。 短期內,要發現神奇丹的真實價值并沒有宣傳的那么神奇會比較的困難。 因此,在目前,神奇丹已經成為了有價無市的好東西。 比一把紫品靈器更要引得這些人沸騰。 對于修為沒到者,紫品靈器除了好看以外,沒有任何價值。 放在家里,只能放在儲藏室里,還不能炫耀。 一旦炫耀,隨時有可能被別人給搶走。 神奇丹就不一樣了。 吃下去的,會全部實打實的回饋到自己的身上。 是增長自身的,是別人除非將自己給煉了,是除了抽筋拔骨喝血以外,是拿不走的。 當神奇丹的價值成為了這樣一種會被一些無修為者,低修為者,想更上一步者的追捧時,它就成為了天價的寶貝。 這樣的寶貝,現在就出現于面前。 無論是自己吃,還是拿下去賣,都是一筆不菲的財富。 兩名府衛原本對于“照顧”張兮還是比較有怨言來著,又不是什么漂亮的姑娘,非要他們兩個大男人來進行照顧? 至于監視,他們認為張兮已經就是廢人一個了,一點兒修為都沒有,根本翻不起大風大浪。 連囂張的張兮都已經被他們歐陽府給滅了。 這一消息傳出去,務必會讓在外征戰的歐陽軍們士氣更是大振。 李立應該沒有什么特別的問題。 這個時候,其他人都去休息了。 忙碌了一天,又經過了一場激烈的戰斗。 他倆還要來守著一個以前并不太喜歡的同僚。 原本不怎么美的美差,在張兮拿出神奇丹的時候,變得有意思起來。 “例如,你自己吃下去,會有效果,但提升起來不會太快?!?/br> “要是給我們,我們的修為提升了,變得更強了,以后我們來保護你,豈不是來得更快?” 兩個人都看中了神奇丹的價值,并且張兮手里的神奇丹不只是那么一兩顆。 他們可以一人兩顆,若是效果好,就繼續吃。若是不好,就拿出去換一筆大財富。 反正現在李立也已經成為了一個廢人,沒有神奇丹,沒有一個好的機遇,他根本就折騰不起來。 之后對于李立的安排,他們也清楚。 在確定沒有問題以后,若是能夠恢復,就還讓他做原來的工作。 若是不能恢復,就給他一份普通人的工作。 想繼續留在歐陽府內,沒了修為,做普通人的工作,不就只有打雜掃地這些了么。 那他們就讓李立成為后者。 少一個雜役,并不會有人在乎。 想必過幾天歐陽劍會過問一句李立怎么樣。 屆時,他們只需要說廢了,去當雜役了,想必歐陽劍就不會再問了。 “好像是這個道理?!?/br> 張兮仔細思考了一下,認為有道理,伸出手,一人直接遞向了他們一顆。 兩個人絲毫不猶豫的拿上自己的那一顆,二話不說直接塞進了嘴里。 他們可是怕張兮反悔的。 今天剛發生了不快樂的事情,全城都還在進行排查,在歐陽劍還沒有放棄對李立的關注時,他們不能過于對李立有過分的行為。 動靜鬧大了,他們沒法交差。 要是李立突然后悔了,想要回去,再出去將這事兒一說。 像這種好東西,是要上報的。 一顆兩顆,那價值都是極高的。 他們自己消化,那將少奮斗很多很多年,哪怕這一輩子都只是一個府衛,也什么都不會缺。 自然的,只要他們用神奇丹兌換了“資本”,也不會一輩子都是府衛。 他倆對視會心一笑,互相的眼神里:這李立是把腦子給弄傻了吧,有這好東西,哪里需要上繳給他們當保護費。 自己留著吃,自己留著賣,都能換來很豐厚的保護。 對了。 他們忽然想明白了,這李立是在好幾天前就已經被張兮給換掉了。 他并不知道神奇丹的真正價值,只當是一種可以提升修為的丹藥,所以才會這么容易的交出來。 要是讓他知道神奇丹現在放到外面去一顆能賣多少錢時,想必就不會有這么爽快了。 “那個,好像沒多少感覺,要不,再給我們一顆唄?可能感覺會更好一些?!眱蓚€人一左一右的扶上了張兮的胳膊,有種威脅的意味。 同樣的,他們倆明白一個道理。 就像是賭博類的投資。 當第一筆投進去,沒有獲得回報。 想要回本,只能投更多的進去。 哪怕可能意識到他們的別有用心,但已經投進去了第一筆,這第二筆,第三筆,第四筆,都必須投進去。 因為投,可能還有機會。 自以為的有機會。 不投,就是一點兒機會都沒有了。 他們倆沒少做這種事兒,以前李立也沒少做這種事兒,他們相信李立能夠明白他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