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節
三月初春,桃花灼灼。 河北諸地,在這山河盛景中,河北諸地,卻是一片惶惶。 河北之地,在北魏時,有燕、安、幽、平、營、定、相、冀等州府,自從北魏崩塌后,這些年,他們相互扎營結寨,建立塢堡,如同裂土封王,渤海高氏雖然名義上是他們的主君,但事實上,不過是他們的盟主而已。 如今,這混亂局面將要結束,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幽州府中,高翼的病情終于有些好轉,勉強能支應起這個爛攤子。 他倒沒有后悔,當年天下大亂,他若不挺身而出,河北數州,不知會是什么局面。 如今的問題是,洛陽已經在整備大軍,他們這些人,是戰,還是降? “這還用問,自然是戰死不退!”他的三子高昂生得武勇,聞此言,大聲道,“管他洛陽襄陽,咱們這些年應對胡虜,何等辛苦,哪能他一紙文書,就拱手相讓?” “不錯!”長子高乾也正色道,“哪怕不敵,我等也要打出一番局面,讓他們知道我等也不是好惹的,如此,就算投降,也能在新朝有一席之地!若不然,便是任人魚rou?!?/br> 高昂不悅道:“兄長,您怎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高翼平靜地看了小兒一眼,道:“這次,他們已經集結了十萬大軍,就要攻來,你想過怎么應對了么?” 高昂不由笑道:“不過十萬大軍,幽州是我等故地,必能招來大軍二十萬,到時敵人遠道而來,我方以逸待勞,還怕不勝么?” 高乾也不由喜道:“十萬大軍,這便是太輕瞧我等了,到時,我們必能戰而勝之……” 高翼看著兩個激動的兒子,輕嘆一口氣:“這十萬大軍,皆是戰卒,民夫役力,皆不在其中?!?/br> 那一瞬間,兩個兒子的笑容在臉上凝固。 - 襄陽城中,蕭君澤正在批閱文書,三狗坐在他身邊:“十萬是不是太少了,故事里都是四十萬,八十萬大軍……” “不少哦,糧食是非常難運輸的,遠的越遠,損耗越大,一個士兵,出征一千里遠的地方打仗,他的糧草至少要五個農夫來供養,還要兩個民夫去運糧,”蕭君澤坐在營中,給三狗講著用兵邏輯,“如果是騎兵,就更厲害了,一匹健馬,吃的糧食是士兵的十倍,加上馬具、鎧甲,至少要十個人,才能供養起一名騎兵?!?/br> 三狗算了算,不由驚了:“爹爹,打仗好花錢??!” “是啊,所以為了體現威勢,一般人帶兵打仗,都要把民夫勞役也算到總數里,這樣一下子就是四十萬,八十萬了,但實際上,一般降低個五到十倍,就是真正的能戰之士了?!笔捑凉晌⑿Φ?。 “那幽州那邊,就有二十萬大軍,也是全都是民夫么?”三狗認真地問。 “那倒不一定,”蕭君澤解釋道,“本地招丁,可以就地取糧,這些人可能昨天還在下地,第二天就上戰場了,他們不需要人運糧,又為了保衛家園,戰斗力不但不會少,反而會更強?!?/br> 蕭三狗不由得皺起眉頭:“那怎么辦啊,咱們會不會損失很大???” 蕭君澤摸摸三狗軟軟的頭發,抬頭看向一邊豎起耳朵的孤獨如愿,道:“如愿,你來說說,會還是不會?” 獨孤如愿恭敬道:“回陛下,屬下覺得不會有太多損失?!?/br> 三狗問:“為什么???” 獨孤如愿:“回小殿下,河北諸族,并非齊心協力,這兩年多與我朝有所聯絡,更何況,我朝軍紀嚴明,所過之地,幾無所犯,人心所向,必然不會拼死而戰?!?/br> 三狗有模有樣地點點頭:“是這樣啊,如愿你真厲害!” 蕭君澤輕笑一聲,獨孤如愿立刻道:“這只是人人皆知的一點淺見罷了,不敢當此夸贊?!?/br> 蕭三狗抱著爹爹的胳膊:“你說說話??!” 蕭君澤伸手點了點三狗的額頭:“就你話多,出去玩吧?!?/br> 三狗才不出去呢,如今大哥二哥不在,小伙伴們不是上學,就是被編進了軍中,母親更是忙得沒時間理他,他轉了一圈,爹爹不但是空閑最多的,身邊還有如愿,他當然要選這里了。 蕭君澤摸了摸狗頭:“那就別說話了,我這有一套卷子,你拿去做了,我看看你最近的學業?!?/br> 三狗驚呆了。 下一秒,爹爹已經拿出了歷陽書院的近幾期考卷,在其中挑揀一番,大發慈悲地選了一張一個時辰答寫的卷子,塞進了兒子手里。 三狗委屈地看著爹爹。 他爹爹微笑著回望他:“快點,不然爹爹可就要加量了?!?/br> - 收拾了小狗,蕭君澤又在襄陽觀看了誓師大會,隨后,大軍便開拔,前去洛陽。 襄陽的本地軍隊只有兩萬余人,其它幾只部隊,則是從洛陽本地、關中、并州調集而來。 去洛陽匯聚,就是因為洛陽緊臨蕭君澤當年修筑的運河,大量糧草可以坐這里乘船,直接發往河北之地。 而不必使用數倍于軍隊的民夫,只需要萬余船員,便能將這支大軍的糧草保障了。 甚至于,眾將領還發現,無論是河北還是青州,兩邊都有極為便利的水運,大大減少運糧的耗費,將這次東征對民生的影響降到最低——畢竟民夫運糧,便無法耕作,越多的民夫,便越影響收成。 而這次,蕭君澤決定分兵三路,一路取燕定相三州,一路取幽瀛冀三州,剩下一路取青徐二州。 這個計劃…… 崔曜對此有些躊躇:“各路大軍,要是分開,會不會被人分而破之?” 蕭君澤倒不覺得:“拿得下便拿,拿不下便退回來,我等有足夠國力,這次出征,主要是驚動當地鄉豪世族,讓他們見識軍威,至于能得多少土地,算主要任務,反正一時半會,咱們也沒那么多的官吏派出?!?/br> 這話一出,在座諸將面上便盡是躍躍欲試之意,相互之間,更是戰意凜然,似乎在沒出征前,就想先干一架了。 斛律明月道:“國家大事,不應如此兒戲吧……” 蕭君澤輕輕搖頭:“正因為不該兒戲,我才讓你們出征,我對領兵征戰不甚熟悉,也無法親自出征,所以,才放手任你們出征,是驢是馬,便在此時。到時將你們計劃提交給我,只要批準之后,便可帶兵出征?!?/br> 頓時,整個軍營都激動了,他們當然知道這意味這什么,試問天下將領,又有幾個不想要這樣的征戰方式呢? 一時間,他們的屁股下方都像生了什么異物,坐得歪來歪去,恨不得立刻就去行軍圖上縱橫捭闔,要知道好打的地方和不好打地方肯定是有區別的,一但慢了被別人占了,將來論功行賞,可就沒處喊冤了。 蕭君澤看他們人心浮動,揮揮手,讓他們退下了。 賀歡、斛律明月、崔曜三人沒有動彈。 崔曜還是有些擔心:“真的可以如此么?” 賀歡最懂阿蕭,不由笑道:“河北青州,都零落破碎,沒有主力可決戰,卻又處處都是主力,陛下如今的計劃,便是看準了他們非是同心,分而破之?!?/br> “不錯,沒有必要與他們決戰,”蕭君澤輕聲道,“各地不服的鄉豪世族,也可以在這一次,好好清理一番?!?/br> 土地空出來,他將來水利和開發,流官治理,都會方便許多。 三人頓時背后一涼。 - 四月,三路大軍自洛陽而出,分別撲向了北、東、東北三個方向。 北方和東方兩路,一路可稱是所向披靡,他們的戰斗方式,已經完全脫離了普通的步兵,屬于是武器碾壓,遇到敵軍野戰,就先用火槍掃射一輪,那些普通的、剛剛從田地里征來的士卒,哪里見過這樣的武器,大多是一輪之后,便大多士氣盡喪,作鳥獸散。 襄陽大軍會妖法會吃人的說法更是甚囂塵上,許多隊伍還沒有看到他們大軍過來,只是聽說他們過來,便四散而逃了。 至于那一路的州縣守城,大多是直接開門迎客,少有幾個會抵擋的,而那幾個會抵擋的,在見識了火炮的威力后,也常常抵擋不了幾日,便紛紛開城投降。 沒辦法,如今河北高氏這個船,眼看是要沉的,他們這些花花草草,哪敢夾在大象中間,再說了,如今又沒有什么厲害人物,換個人當皇帝而已,人嘛,在不同人的手下過日子,差別又能大到哪去? 唯一一個遇到抵擋比較多的,便是賀歡統領中路,他的任務,是直取河北高氏所在的幽州。 這一路上,河北高氏還有頗有幾分抵抗的意志,至少高家的部曲在賀歡的騎槍隊面前,能抵擋住三輪齊射,才開始隊形混亂,在賀歡遇到的敵人里,算是不錯的人物了。 賀歡其實最遺憾的還是沒有和爾朱榮來一場武器對等的真正大戰,那年襄陽城里的小打小鬧,他本以為,會與他是一世之敵呢。 東邊的濟州,高歡的部隊已經開始在戰和降之間,進行反復地商討。 高歡戰斗力不屬于頭名,但眼光極為毒辣,他也不認為自己是襄陽大軍的對手,但襄陽給的招安條件,又不是那么好。 他的惆悵和渤海高氏是一樣的,若是襄陽多給點高官厚祿,他們早就投了,又何至于熬到現在。 “這新朝皇帝,太過小氣,毫無為君之量!”提到這事,高歡就氣得摔杯子。 他的妻弟婁昭道:“不如,我等回六鎮去?” 高歡搖頭,隨即,他深吸一口氣:“準備車馬,我要親自去洛陽面見他?!?/br> 第312章 一點小意外 高歡的提議讓在場眾屬下沉默許久,大家的目光落在對方那俊美無濤,又帶著桀驁面容上,有的人目光閃爍,有的人欲言又止。 不得不說,如今的高歡雖然年近三十,但這模樣的確比當年更加成熟俊美,不虧是當年婁昭君倒貼嫁妝,也要嫁的人物。 高歡皺眉道:“你們在亂想些什么?” 他的妻弟婁昭有些戚戚哀哀,躲閃著道:“為了兄弟們的前程,我會去開解阿姊的……” 高歡不悅道:“莫要亂想,那位什么樣的人沒見過,可這些年寵幸的人,也就一個賀歡,若只是美人計就能搞定,那這事情反而簡單了?!?/br> 婁昭等人一時間紛紛進言,說主上不可妄自匪薄云云,看來對高歡的姿容都十分有信心。 說笑之間,先前緊張氛圍也漸漸松了下去。 其實,這就是默認了哪怕價格低一點,也要投奔襄陽,他們頭領雖然富貴了,但手下的兒郎們這些年過得并不好,說是顛沛流離也不為過,這樣刀口舔血的日子,若是有能一統天下的盼頭,忍忍并不難,但如今,襄陽已經有了吞并天下的實力,他們卻連一州之地都未能得到。 如此情形,實在很難讓他們生起死戰不退的心思。 而且,就算歸附了,一旦襄陽大軍遇到前秦符堅在淝水那樣的慘敗,他們也可以隨時再拖起山頭,自立門戶,這種事情,在南北朝數百年來,并不是什么特殊cao作。 商討之后,高歡頂著盔甲,帶著數百親隨,從青州一路上東,踏上了前去覲見的道路。 但才出定陶,他的軍隊便遇到了正在打過來的東路大軍,只見巨船遠來,船上人影重重,周圍有纖夫與騎兵護衛,高歡思考一會后,果斷讓人前去遞了文書,說是想要覲見昭國君王。 可是許久都沒有見過的使者回來,高歡不由心下一沉。 很有可能,是對方不愿意承認——或者將之視為騙子,好從中獲取軍功。 若真是如此,那就麻煩大了。 - 洛陽,蕭君澤翻閱著各地傳來的消息,神情淡然。 這幾日,他的屬下們像打了雞血一樣,豬突猛進,連他的那兩個編入平民狗子,也一樣撿到不少軍功。 因為太容易了,河北諸地,呈現出了兩種極端,一邊是開門迎客,一邊是舉家上船,向南方而逃,愿意反抗的寥寥無幾,倒是各種大船開始搬運這些世族們的存下金石玉器、絲綢布帛、書籍字畫,很是大賺了一筆。 “跑什么跑呢,難道還能跑得出我的掌心?”蕭君澤托著頭,淡然地想著。 他其實很期待高歡也好,渤海高氏也罷,這兩個勢力能給他一點驚喜,讓他征戰天下的路上遇到一點波折。 但很可惜,他等了許久,收到的都是他們節節敗退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