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節
他已經忙瘋了,連抽空每天給阿蕭回信的時間都沒有! 至于那個等在帳外鮮卑于氏族人——就先等著吧,投奔他的氏族實在是太多了,得排隊才行,若是等不了,那就是他們無緣了。 - 襄陽,蕭君澤在窗外遠遠看著坐在學堂里的三狗,神情若有所思。 這學堂之中,十幾個小孩子都學得很認真。 蕭君澤在知道這些孩子大名時,還是很驚訝的,畢竟這些孩子的名字拿到后世,那是后世東魏西魏的半壁江山啊。 “主上,小公子禮貌懂事,敬愛親友,學習又認真,您還在擔心什么呢?”青蚨有些疑惑,主上已經在窗外看了小半個時辰了,實在是不理解。 “三狗,他眼光挺不錯的,”蕭君澤看著課堂里和獨孤如愿坐在一起的狗子,幽幽道,“但有時船太多了,我還是會擔心他翻啊?!?/br> 青蚨聽不懂。 蕭君澤繼續道:“你看,他身邊不只有孤獨如愿,還有宇文家的黑瀨,李虎這些小孩,這是在撬他哥哥們的墻角??!” 青蚨不覺得有問題,答道:“那又如何,小公子生得可愛懂事,說話又好聽,處事又公正,同學們自然喜歡與他玩耍?!?/br> 蕭君澤搖頭:“你不懂,他不是公正,他只是在玩,他喜歡別人聽他話的感覺?!?/br> 青蚨更不理解了:“那豈不是更好,公子小小年紀,便有御下之能,??!主上,難道您……” 他不由得壓低了聲音:“您是擔心小公子將來為了大位,與兄長不和?” 這倒是個問題,畢竟為了皇位,世間便沒了父子兄弟,他覺得自己有義務勸誡:“那您不如早立太子,這樣,才能全他們兄弟情義……” 蕭君澤翻了個白眼:“你這想到哪去了,我從不擔心這事?!?/br> 青蚨于是問道:“那您擔心什么?” “我擔心,他把握不住,”蕭君澤嘆息道,“我覺得黑瀨比獨孤如愿更合適當第一跟班,三狗眼神還是差了些,只跟著臉走了!” 青蚨臉色一黑,覺得自己真是想多了:“那還得多教教他您的真傳啊?!?/br> 蕭君澤不悅道:“這什么話啊,我騙過人么?” 青蚨低下頭,恭敬地沉默住了。 蕭君澤認真道:“青蚨啊,我生平,從不負人的?!?/br> 第274章 細心教育 北魏,大宦官劉騰和爾朱榮之間也產生了裂痕。 權力滋長野心,在幾乎盡掌北魏以朝廷大權后,爾朱榮已經不滿足再把權柄分給劉騰了。 而劉騰身邊的親信也對爾朱榮的權利擴張極其抵觸,畢竟權力的蛋糕就那么大,你多一塊,敵人就少一塊。 所以,劉騰在發現元魏宗室在悄悄接觸胡太后時,不但沒有阻止,反而開始推波助瀾。 胡太后想的,無非就是誅除爾朱榮和劉騰自己,對劉騰來說,最好的結局就是胡太后和爾朱榮一起死,獨留下個一小皇帝讓他控制便足矣。 但如今爾朱榮越發放肆,他的權利岌岌可危,怕是長久不得。 而胡太后如今年紀不過二十七,風華正茂,會是一個絕好的后手。 …… 同時,爾朱榮在洛陽也開始有些自得意滿,當位于高位時,會被諂媚討好與奉承包圍,當然也會有更多人希望他更進一步,奪得大位。 而爾朱榮當然也有這個心思,于是便按照胡人的風俗,開始鑄造金人。 鑄造金人是草原上等級最高的占卜儀式,只有皇后宗王能用,若能成功,便代表能登大位,爾朱榮為此還專門打著好奇的名頭,去工坊里觀看了融金鑄金之術。 他私下里,悄悄鑄了四次,前三次都失敗,鑄出的金人殘缺不全,不能使用,但在第四次時,鑄出來的金人卻是四肢五官齊全,只是脖頸有點歪斜,臉上有點缺損。 但這次成功,卻給了爾朱榮巨大的信心,讓他相信,自己應該就是天命之人了。 一時間,他行事越發放肆,朝堂之上,不給小皇帝行禮便罷了,還多次不給劉騰顏面,將親衛安插在了宮廷禁衛之中。 但劉騰畢竟還有一些勢力,爾朱榮也覺得還需要一段時間三請三讓,才合適用禪讓之法得位,畢竟北魏立國多年,還有那么一點人心在。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他不愿意,但他家的爾朱親族,卻已經有些按捺不住了,他們與劉騰的義子起了沖突——還是在劉騰面前做這種打臉之事。 劉騰哪受得了這氣,當場便大罵了爾朱天光和他兄長一樣狼子野心,沒有好下場,還讓人將這幾人縛了,送回爾朱榮面前。 而爾朱榮這時正鑄好了第五個金人,雖然也缺了一點,但卻比先前那個更好,只是脖子上有點缺口。 劉騰的反擊頓時讓他找到了由頭,他立刻帶著親衛沖入皇宮,宮中禁衛不敢阻攔,便一路飆馬到皇帝寢殿,如狼似虎的士兵沖出宮中,將嚇得大哭的小皇帝抱起,隨后,便在皇宮之中展開了一場血腥殺戮。 劉騰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他逃跑到東宮,被人尋住,割下首級。 爾朱榮則從宮中請出了胡太后,讓她“重新臨朝聽政”,至此,北魏朝廷之上,最后一個敢和爾朱氏扳手腕的人,也沒有了。 胡太后并沒有欣喜,因為她在朝堂之上,已經被剪除了所有黨羽,如今,她和自家兒子都是傀儡,只能任由他們的擺布。 于是,在當天慶?!皻⑺阑鹿?,掃清朝野”的宮宴上,爾朱榮收到一封秘信。 信不是用紙寫的,而是一方手帕,帶著香風,正是先前他在胡太后手下時,對方曾經用過的東西,上邊寫了時間地點,還留下一個曖昧的唇印。 爾朱榮酒勁上頭,莫名就想到了當年胡太后喜歡俊美的臣子,他也入幕其中。 但那時候,他是下位者,為了權勢,對她極盡溫存之能事。 如今,他已經不需要看任何人的眼色,地位顛倒,倒也是件趣事。 沒有猶豫,甚至沒有按著手帕上的時間,爾朱榮便去了胡太后宮中。 …… 自此,胡太后對爾朱榮極盡恩寵之能事,朝廷也完全成了爾朱氏的朝廷,他們查抄了劉騰及其黨羽的家財,又在其中大冤案,將許多無辜的富戶也卷入其中,奪其財,劉騰那華麗不輸皇宮的宅院,則被他們改建成了寺廟,里邊種的都是的千年萬年的大樹,成僅次于永寧寺的巨大私人寺廟。 爾朱榮也按著傳統,給自己加封了開府儀同三司,九錫等篡位全家福。 一時間,天下人心惶惶,胡太后卻對此全數允許,還讓爾朱榮可以乘車出入大司馬門。 如此,爾朱榮更加覺得天命在我,于是強令各州府準備糧草,征召士卒民夫,他要領兵三十萬,平定河北諸路的烽火,新年三月時,在司州聚集。 可是,司州是在河南之地,他這一手,北魏南朝都能一眼看穿,他真正的目標,要么是關中,要么是襄陽。 如今天下還在動蕩,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到處皆是盜匪流民,爾朱氏不思安撫,卻只想著征兵,又頓時造成巨大動蕩,河北的高氏、封氏、恒州的于氏等權貴,立刻便重新燃起了烽火,反抗爾朱榮的征發。 爾朱榮沒想到是這樣的局面,心中十分淤結,便應了胡太后的邀請,去宮中散心。 這些日子,他已經相信胡太后是真心依附于他,放下了戒心,也沒帶幾名護衛。 …… 爾朱榮之死,震驚了天下,爾朱天光等人心驚之余,又擔心朝廷還有后手,立刻帶兵馬連夜逃出了洛陽,隨后便開始召集大部,準備為爾朱榮報仇,他們原本與北魏的遠宗元天穆關系親密,這次,他們擁立了元天穆為帝,準備召集各地舊部,重新攻打洛陽。 - 北魏的局面動蕩得太快,以至于崔曜都有點顧及不過來。 “這才剛剛過完年??!”崔曜一邊看著情報感嘆,一邊問自家主上,“開年有大朝會的,您不去主持,真的好嗎?” 蕭君澤隨意道:“建康沒什么好玩的,不想回去,你也別瞎cao心,信不信,這爾朱榮之死,蕭衍又要賴我頭上?” 蕭衍這些年不知怎么就迪化了,覺得北魏有什么,南朝有什么事,就全是他干的! 拜托,這些事是歷史自然發展的好吧,爾朱榮軍事天賦逆天,但治國水平純純負數,只會讓他死得更快而已。 怎么就能是我的鍋呢? 他一邊為自己叫屈,一邊煮茶,一邊等著崔曜恭維,但等了半天,卻沒有等來回音,不由抬起頭。 崔曜眼睛里帶著一點期待和試探:“可是,這事真是你做的吧?你讓我往洛陽放過鴿子……” “一派胡言!”蕭君澤挺起身子,怒道,“我放的消息沒經過你手么,你沒看我是想辦法聯絡元懌讓他來襄陽么,怎么可以如此懷疑你的主公?” 崔曜小聲道:“你讓那元徽幫忙,還把咱們的人手讓他指揮……” “我哪知道他不幫元懌逃跑就算了,還去幫胡太后殺爾朱榮?”蕭君澤斷然否認,然后又嘆息道,“你們這臣子,就是喜歡胡思亂想,我做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大兄死得了無牽掛??!” 崔曜一時被噎住了,回以沉默。 看自家心腹被說服了,他垂下眼眸,輕嘆一聲道:“唉,真是鬧劇,再派人去把元懌……罷了,這時候,他也不會過來的,讓他把自家親眷送過來吧?!?/br> 在這方面幫幫元家,也算是他對元宏的一點舊情了。 崔曜恭敬應是,沉默了許久之后,又是沒忍住,問道:“那,主上,咱們就坐視著北方亂局么?” “當然,這還沒有到最亂的時候?!笔捑凉沙聊艘幌?,才緩緩道,“讓元魏宗室,最后再掙扎一下,他們就知道,該不該放棄了?!?/br> 拓拔家在改姓為元后,就已經放棄了他最根基的鮮卑底層士卒。 失去了這個根基,他們就失去了在北國立足的根本,強行稱帝,只會造就一個又一個的傀儡皇帝,吃上幾回苦,他們也就知道好歹了。 蕭君澤不想去當這個惡人。 這既是承諾,也是因為,只有在大亂之后,民族矛盾會得到釋放,秩序被打破,他才好去新建一個全新的國度。 在這之前,他會沉默旁觀。 他放下茶水,遞給崔曜一杯:“最近的流民越發多了,你再找些人來安置,光你我二人,這得忙到什么時候?!?/br> 崔曜一提這事就嘆息:“如今關中、北國、南朝往襄陽跑的流民如過江之鯽,短短一年時間,已經有了四十余萬,還有二十多萬在路上,這再不阻擋,咱們的庫存,就很難堅持到明年過年了!” 他這些年用雙季稻、糖、茶葉、鐵、玻璃羊毛賺的錢啊,最近花得都讓他麻木了,若非他還年輕,怕是要心疼到犯病。 “錢賺回來容易,人長大可不容易,”蕭君澤笑了笑,“別哭窮了,我去幫你欺負欺負蕭衍,南朝這些年還是有些積蓄的?!?/br> 崔曜臉上瞬間換上笑意:“有您這句話,下官就放心了?!?/br> 蕭君澤無奈地搖頭,起身離開,再留下去,不知要被崔曜薅掉多少羊毛。 他緩緩走在府邸里,正月的寒風正盛,雪花覆下,天地素白,倒是別有一番趣味。 才拐過一個角,便看三狗穿得圓滾滾地,正和幾個孩子們玩雪。 獨孤如愿等人都是北方人,玩這個幾乎是碾壓,打起三個狗子來,一打一個準。 不過三狗倒是沒挨雪球,他只是唯恐天下不亂的,遇到哪個哥哥就遞個雪球過去。 唉,狗子們有了新朋友,最近都不和老父親貼貼了。 蕭君澤有些感慨。 但是沒關系,他知道怎么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