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節
他在宴會上侃侃而談,這次前去西方,他們出行時認真思考過,絲綢瓷器玻璃等物太過沉重,還容易被人覬覦,他們便想了法子,將大量的白紙放入車架底部,還將一些藥品放在手杖之中,剩下的便是鹽這種容易販賣,且不易被人察覺的平常貨物,他們還在鹽中混入了糖,那些不認識的,便以為這是沒有提取劣鹽,一路上雖然遇到了不少敵人,但他們武器精良,戰力強悍,終于還是成功到達了波斯、柫林。 “白紙最受那里的皇帝喜愛,他們抄一本圣書,需要殺一百只羊,做羊皮紙,那紙厚重而有異味,遠沒有咱們的白紙輕薄舒適,還有藥,依靠著最后剩下的十三枚神藥,我們得到了許多珍藏的種子……” 崔曜當然不吝嗇夸獎,對他的各種贊賞。 “還好我在書院進修過,”那位首領喜悅道,但說到這,他的神情明顯有些遺憾,嘆息道,“能記錄產地、距離,但時間有限,也僅能做到如此了,至于那種北地的蒿草,卻實在未能見過?!?/br> 崔曜當然繼續說不必強求,能有如今的成果已經不錯了。 那首領幽幽道:“可是,到底辜負了郡守期待,小人只希望能面見刺史大人,親自向他致歉?!?/br> 頓時,在場除了那些不太聽得懂中文的外國人,紛紛側目,你這是想致歉嗎?你這算盤響誰聽不見??! 崔曜不由笑道:“刺史大人正在閉關著書,不過,不必擔心,此事,他必會親自嘉獎于你!” 賀歡瞬間豎起了耳朵。 …… 一個月后,從建康送過去的山葵和從襄陽送來的圖冊各自被送到他們應有的去處。 賀歡的反應暫且不提,那本記錄著種子的書,倒是讓蕭君澤大喜過望。 “準備準備,我要巡視天下了,”蕭君澤一邊給青蚨提要求,一邊愛不釋手地翻看著書上的內容,“這位叫白菟的小哥倒是妙人,一看就是書院混過的,能記錄的東西都記下了?!?/br> 青蚨不是很贊同:“這,您去襄陽,兩位皇子怎么辦?” “他們那么小,當然是帶著,”蕭君澤頭不抬,“看看,這個應該是蓖麻,種子可以榨油,但油有毒,沒關系,工業油嘛,哎呀,第二個就是油棕,這可太好了,這東西在東南亞種一片,就夠全國上下都吃得起油了……” 還有歐洲的油菜,這可是能廣泛種東西,有這東西不但能榨油,剩下的菜桿還可以喂牲口,嫩莖是好吃的菜。 芹菜?這個我不是很喜歡,但湊合吧,帶都帶回來了。 洋蔥……沒事帶這個回來干什么,算了,反正遲早也會回來…… 蕭君澤正在一個個熟悉哪些種子可以大規模推廣,這讓他必須親自去一次襄陽,畢竟他還是知道幾個作物的習性的,順便去見見明月崔曜,還有阿歡…… 第225章 又可以出門了 皇帝又要出巡了…… 然后遇到了第一個阻礙。 蕭衍言辭激烈,要求皇帝可以走,但必須留下一個皇子在京城,以穩大局。 “得了吧,一個三歲的小孩能穩什么大局,”蕭君澤嗤之鼻,“我才是大局,若我活著,狗子在哪里都能活得好好的,若我死了,他們倆也不會有什么好下場,我的兒子,當然要帶在身邊?!?/br> 蕭衍非常不滿意,直接了當地問:“要是你在巡視時出了什么事,國家大事托付給誰?” “當然是給你!”蕭君澤不加思索道,“到時丞相可自取之!” 蕭衍被氣了個倒仰:“一派胡言,你要學丞相君臣相得,也得給我留個阿斗吧!” 蕭君澤笑了起來,拖過大狗,笑咪咪地問他:“大狗子,你要留在家里,給堂叔當阿斗么?” 大狗嚇到了,猛然搖頭:“不要!我要和爹爹一起去玩,把二弟留下就好!” 二狗抱著胸,像個小大人:“我才不留下,堂叔喜歡欺負我?!?/br> 蕭君澤看了一眼蕭衍。 蕭衍惱羞道:“您說過的,把殿下當普通晚輩便可!臣家中孩兒尚幼,長得沒有殿下冰雪可愛,這才沒忍住便多逗弄了幾分?!?/br> 他的正妻給他生了的三個女兒,都已經出嫁,是正妻去世、續弦之后有幾個兒子,都沒比兩位皇子大多少,但最機靈的老大如今已經十歲,不像當年那么好玩了。 蕭君澤笑道:“所以啊,你在京中主持大局就可,天塌下來,有我頂著,國家大事,盡托于卿,這怎么不是如諸葛丞相那樣的佳話呢?” 蕭衍被他的無理取鬧整無語了,只能嘆息一聲:“罷了,我便說了,您也不會聽的?!?/br> 于是蕭君澤成功帶上了兩個兒子。 但,這次不像上次是去荊州,而是要先去揚州等地巡視一圈后,再去荊州沿三峽入蜀中,最后從蜀中乘江船回來。 蕭君澤本意是直接去荊州,然后在那里駐扎再去襄陽。 但蕭衍和謝瀾都反對這個提議,畢竟那樣的太明顯了,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而且如今天下安定,皇帝的巡視天下,本身就是對國威的一次宣揚。 各地權貴世家也都想一見您的威儀,所以這次,應該走的地方大一點。 蕭君澤一想也對,同意了他們的意見。 當然,如果只是出門旅游一次,以他如今的排場,是非常勞民傷財的。 所以,蕭君澤決定做一點小小的改變,把自家的游船變成一次展銷會,各地商戶可以在船上購買客艙,將自家的貨物送到船上,給各地參觀的士族試用。 這次巡視,還可以帶一些珍奇之物,也鼓勵士族們互通有無。 另外,這次出去正是春季,還可將襄陽那邊的新培育出的一些蔬菜種子傳過來,尤其是油菜花,這東西可以在水稻之前的早春種植,且不挑地方,什么山地都能生長。 雖然可能初期種子非常少,一個郡縣能分到十余粒就算是多了,但他相信,以自己的身份,給出這些種子,只需要三五年,便能飛快地推廣開。 確定這些要求之后,整個建康城便忙碌開來。 長江之地,水運通暢,向上向下行船都十分容易,大的江船比比皆是,蕭君澤需要的,只是確定路線,但也需要沿途接待。 蕭君澤的意思是,提前讓各地備好糧草,這些糧草額度,從各地每年上交的稅賦里扣除。 畢竟他這次出巡,身邊最低也要有三千名禁衛,另外要船夫、纖夫,這已經是最低的要求了——按常理,皇帝出巡還要休整道路,在路邊的樹上設立遮帳,每個地方修筑行宮。 蕭君澤已經把這些要求都廢除了。 — 因為要求非常簡單,所以籌備的時間也短,正月十五,浩浩蕩蕩的一百余艘大船和數千小船便跟在他們身后,沿著東天一路趟過去。 這些小船都是建康城的大小商戶,他是沒想到這次報名的人會有那么多,自家船根本放不下,于是便放出一些名額,允許一些小船跟在身后。 但蕭君澤怎么也沒想到,沿途會有那么多熱心民眾。 要說士家大族鞍前馬后、恭敬熱情是為了討好他,那些普通的百姓為什么還會那么激動呢? 蕭君澤在船舷邊,看著沿途在經過江船時,時??梢钥吹綄χ犨凳椎氖?,如果只是路過,還可以說是敬畏天威,可那些源源不斷,帶著家里小孩也一起來叩拜的人,又是為了什么? 蕭君澤覺得,會不會是有人逼迫他們來叩拜,搞這個面子工程? 于是便在夜里大船??繒r,準備去微服私訪一下,在船上待一天,他很難受了。 許琛和青蚨面色鐵青,強烈反抗。 “看,我帶了火雷彈,帶了槍,帶了犀牛甲,這樣要是還能出事,帶上一百人也沒有用,就一會,保證半個時辰就回來?!?/br> 最后,青蚨無奈留下看著狗子,許琛陪蕭君澤去走一趟。 大狗二狗強烈反對,繞著爹爹又跳又鬧:“爹爹帶我們一起去嘛!帶我們一起去嘛!” 蕭君澤讓青蚨把狗子帶走。 青蚨微微撩了一下眼皮,便如菩薩一樣垂下眼簾:“這,為了小殿下,不如我等去探訪一番,您在船上,等著小皇子如何?” 蕭君澤只能陪兩個小狗練習摔跤,把兩個小狗累睡著了,這才換上待衛的衣服,鬼鬼祟祟地跟著許琛上岸了。 黑夜里,大船??吭阪偨母劭谔?,城門雖然沒關閉,但蕭君澤本也不去那里,他帶著許琛,沿著江堤,借著明亮的月光,看著兩岸田地。 南方廣種水稻,秋收過后,地里不再耕作,而是任雜草麥桿生長,然后短暫當成草場,由牛羊啃食。 當然,晚上田間是看不到牛羊的,畢竟是貴重財貨,早已牽回圈里。 沿途田坎分明,不遠處的村落十分安靜,燈火已熄,在月光下,透著安寧靜謐。 蕭君澤敲開了一戶沒有前院的農戶門。 開門的是一個中年漢子,聲音帶著不耐煩:“什么人?三更半夜的?” 蕭君澤淡定道:“打擾了,我們是去追王船的商人,好不容易追到這里,腹中饑渴,想借用鍋灶糧食一用,還請您行個方便?!?/br> 說著,拿出了兩枚襄陽那邊的鋼錢。 中年漢子本想拒絕,但看到鋼錢后,眼中閃過驚喜,又左右看看,未見別的人后,這才笑道:“那,那請進吧?!?/br> 說罷,又回頭喊道:“老婆子,起來了!” …… 一番忙碌,點燃油燈,蕭君澤挽起袖子,吹燃火折,看著還算充盈的米罐,從中舀了一碗糙米,摻水入鍋,煮了兩人份的飯。 臥房的米堆里還找到一條風干的臘rou,切出巴掌大的一塊,與飯同煮后,切出厚厚的肥片,油脂流到刀俎上,香氣四溢。 當然,這些都是花錢買的,襄陽那里鑄出的鋼幣,在這里有著超乎想像的購買力。 “這鋼錢用的是上等好鋼,夾在鐵刃里,一起鍛打,做出來的刀那叫一的個鋒利,朝廷、大戶也愿意收,不像那些夾錫錢、小劣錢,根本用不出去,”這一個六口人在坐在灶臺邊,有兩個五六歲的孩子看著那飯食流口水,一個六十多的老漢正在和客人聊天,“這些年日子好過了,家里也能有些小錢,換了往年,村人哪敢殺年豬??!” 臘rou太肥了,比兩根手指還厚的肥rou吃了一口,蕭君澤便放在碗里,問道:“我今天看到岸邊許多人對著王船叩首,是何緣故?” “御船,那可是御船??!”老漢一說這事,眼睛就亮了起來,“老漢活了五十多年,見了宋,也見了齊,見過的皇帝有十幾位,可這第一次遇到如陛下這樣的明君,如今他老人家從咱家門口經過,這哪能不拜拜?” “這,”蕭君澤有些臉紅道,“當今陛下,也沒有什么開疆之偉業……” “要什么開疆之業,”老漢嘆息搖頭,“景和年間,老夫才十六歲,就被征去討伐劉子業,家里三個兄弟,就我一個歸來,元徽年,劉休范謀反,我兒子剛剛出世,我便被征發,等回家時,大兒已經餓死,到齊朝,巴陵王謀反,我家三子,被征去兩個,就剩下小兒還在,十年前……唉!如今圣上不興兵,不興宮殿,我家才又添了兩丁,勞役少了,這才有空給家里蓋個豬圈……我大孫活到了十五,才第一次嘗到rou味,你說,這陛下值不值得老漢帶著家人叩首?” “對啊,”一邊的老婦也溫和道,“六年前,家里還只有三間草房,冬冷夏漏,這幾年來,冬日的勞役少了,便能去碼頭當力夫,湘州的木頭也不那么貴,攢了三年,這才能頂了梁,多蓋了兩間房?!?/br> “還有這鐵鍋,以前哪敢想,用鐵做鍋??!”開門那中年漢子感慨,“鐵鍋大,又熱得快,省柴禾,如今這鹽也不貴,能腌rou了,這種日子,以前哪敢想呢?” “我先前聽說王船要來,大家伙都覺著這行宮該修,可陛下就是沒修?!?/br> 他們七嘴八舌地說著如今的日子過得累,但累是累,有盼頭,以前怎么也存不下來的錢,如今存得下來了,以前總要被餓死幾個的孩子,能活下來了,這樣的明君,肯定是多磕頭,求上天保佑,讓他長命百歲。 蕭君澤聽完,終于點頭:“這我就放心了?!?/br> 說完,他放下筷子:“多謝款待,我吃飽了,告辭?!?/br> “這哪行!”那老漢頓時大怒,“你還沒吃完呢!” …… 蕭君澤回去時,給孩兒們帶了禮物。 早上起來,兩兄弟就收到了一碗糙米飯,還有四片超級肥、只看得到一絲瘦rou的大rou片。 兩個孩子抱在一起,瑟瑟發抖。 “這可是百姓過年才吃的上等飯菜,”蕭君澤盯著他們,“不能浪費,快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