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節
馮誕私下告訴許君澤,元禧居然在私下里,悄悄詛咒陛下病故,讓他攝政,不僅如此,還私藏了不少兵刃,私下里還有對親信多有欲殺太子之意。 蕭君澤倒是不介意:“那真正動手的,是誰呢?” 馮誕的嘆息更重了:“是,王肅?!?/br> 蕭君澤笑了起來,還頗有些自得:“果然是他?!?/br> 馮誕無奈地搖頭:“你真不怕死!” “王肅可不是什么心胸寬廣之人,”蕭君澤微微一笑,“我和元禧斗這一場,把他殃及池魚,加上我又與諸王交好,他不嫉妒才怪了?!?/br> 同樣的南國之人,王肅處處被排擠,好不容易登上高位,卻被一個莫名其妙的政斗牽連,而這事,還是因為君澤而起。 那么,他借著刀,殺君澤,再把元禧拖下水,也算是個挺完美的計劃。 “對了,陛下那邊的怎么樣?”蕭君澤又問。 馮誕笑了笑:“放心吧,陛下不是傷懷之人,知道王肅是氣急,只是打算不再重用他,覺得自己沒能護住王肅,讓他沖動行此錯事,有些愧疚罷了?!?/br> “那便好?!笔捑凉牲c頭,“既如此,我便要回襄陽了?!?/br> 馮誕嘆息道:“快些回去吧,我算看出來了,你在洛陽,總有事端?!?/br> “哪有,都是他們咎由自??!”蕭君澤抱怨。 馮誕送他到洛陽的石窟寺外,微笑著說準備給君澤也建一窟,寫上他的名字做供養人。 蕭君澤看兄長一片好意,便沒拒絕。 他的這場大戲,還算是過癮。 第126章 忠臣與忠誠 從洛陽到襄陽的路程,半是群山,半是平原。 車隊行到宛城,便進入了南陽盆地,這里道路平坦,物產豐饒。 寬敞的土路上,十來個漢子穿著塞了稻草保暖的襖兒,拿著一人高的樸棍,走在宛城外的官道上。 一支三十余騎士簇擁的車隊從他們身邊經過,這些漢子面帶恐懼和敬畏,伏在地上,不敢抬頭。 只因車隊的騎士們一個個騎著高頭大馬,身著皮甲,面目冷峻,一看便是百戰之師,萬萬不能招惹。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一名二十來歲、打扮和剛剛的漢子們沒什么區別的黑瘦青年,正在那馬車之中,伏跪在地,瑟瑟發抖,不敢抬頭看一眼。 “你說,你叫孔舒,也是從南邊來北朝的?”一個悅耳好聽,帶著絲絲尾音的聲音從青年頭頂傳來。 “是,是的,”青年顫抖道,“草民孔舒,太和十八年,和沈大人一起北逃,歸入沈刺史家的奴籍?!?/br> “那你怎么會在宛城路上,還想偷馬兒豆餅?”那聲音帶著笑意問。 “回、回貴人的話,”青年惶恐道,“前些年,沈家主被朝廷排擠,養不了幾千部曲,便將我等販賣給了李家,李家又把我們賣給了洛陽的宗王家中……” 他也十分無奈,十五歲那年,家中需要丁役戌邊,他是家里最后個男丁,誰知入了軍中,便被裹脅著逃到北朝,又被賣到了洛陽。 后來,彭城王將他和一些丁役送入馬場,接著又因為河陰鎮的工坊人手不夠,調他入了工坊。 “……工坊的坊主馮家公子真是一位大善人,”孔舒眼睛里帶著向往和期盼,“那里能吃得飽,雖然累些,也能有工錢,那位坊主還放了我們的奴籍,讓我們成了良民,只要再多些日子,我就能存些錢財,買上一塊地,安穩下來……” “可是后來,后來那位公子去了襄陽,咱們的天,一下就塌了,”孔舒眼睛里滿是淚水,“我當時想和公子一起去襄陽,可又怕啊,怕又過那種無家可歸的日子,就留在了河陰鎮上……” 接下來的日子,他甚至不敢過多地回憶:“工坊并入少府后,吃食不到從前一半,做得不夠,每天都要吃鞭子,好多人受不住,被活活打死,大家都不知道能活多久……” “后來,有人想逃去襄陽,我膽小,也不也敢一起去,后來聽說那些人雖很多死在路上,但也還是有一半人逃了過去……” “那些先逃走的,后來又悄悄回來,說動我們這些跟著逃去襄陽,”孔舒惶恐道,“路上,我們混在宛城來的幫工里,去襄陽,可我和他們走散了,又餓得不行,看到貴人喂馬的豆餅,就想偷吃一塊?!?/br> “剛剛那些路上人,就是幫工?” “是,是的,”孔舒小聲道,“二月不是農忙,也不太冷了,很多鄉豪都會帶家中壯丁,去襄陽找些活兒,賺些錢財,補貼家用?!?/br> “鄉豪們也缺錢?襄陽的工價不高啊,而且再過十來天就是農忙,還得回去,他們走上兩百多里,就為了賺那么點錢?” “這,錢再少,哪能不賺呢?”孔舒真心道,“那幾個銅錢,到饑荒之時,換一斗米,也能救一條性命,只要能賺到,便是三百里,也不能放過??!” 說到這,他眼眸里放著光:“我們只要到了襄陽,到了襄陽,就能活下來了……” “行吧,你帶些吃食,下車去找你的隊友們吧?!笔捑凉蓳]手。 他其實可以讓這青年搭個順風車,但看他這模樣,怕是到不到襄陽,便要被嚇死了,還是算了吧。 …… 襄陽,三月,初春。 水稻的嫩芽在一片小片棚屋里密密麻麻地生長著。 它們被種在一片低矮的花房里,一名年輕人赤腳蹲在棚屋里,為稻田邊一棵小小的黃瓜秧苗除草,額頭見汗。 光芒透過頂棚的細碎玻璃框透射進來,這片小小的花棚,不到一畝地,卻密密麻麻種了十幾種植物。 農事官們每人分了一小片地,可以隨意在其中研究。 “這育苗之法,真是神技!”賈思勰看著只露出尖尖一角的秧苗,感嘆道,“就這短短月余,便能搶出一季糧食,能利民無數矣?!?/br> 斛律明月在一邊沒有聽懂,忍不住道:“一塊苗而已,同樣在地里,哪能多一季糧食?” 崔曜看了斛律明月一眼,用一種帶著優越感的語氣笑道:“明月你生于草原,自然不知其中道理,冬麥與稻谷,都是以種子播于田中,冬麥九月播,次年四五月收獲,稻谷三月播種,九月收獲,這兩種谷物時間重疊,一塊田里,種了麥,便種不了稻?!?/br> “不錯,”賈思勰興奮道,“如今,用育秧之法,將秧苗先在小塊苗床中密植,待得麥作收割,再將秧苗移入田中,就能在九月收獲,隨即搶種小麥,便能于一塊田中,收兩季糧!且此法不止能用在稻秧之中,其它瓜果菜疏,只要安排得當,皆能省下不少時日,尤其是陰山燕山之地,如能用好,將是萬民之幸!” 斛律明月道:“這么多秧苗,一根根插,豈不累死?” 賈思勰認真道:“將軍有所不知,農人不怕勞累,只怕青黃不接,無糧可食?!?/br> 斛律明月于是閉嘴。 蕭君澤沉默了一下,突然小聲道:“那個,這稻子,是早稻啊,兩個月便能收獲,你要是不及時插秧,它們會死的?!?/br> 賈思勰大驚:“還有這事?” 蕭君澤有些無奈地揉了揉額頭:“是啊,許琛沒有給你說過嗎?這是占城稻,在交州之南的占城谷地,一年能種三季?!?/br> 賈思勰被驚呆了,下一秒,他幾乎是跳了起來:“上官啊,此事您怎么不早說?不行,我得快些準備水田,安排插秧!” 看人走了,蕭君澤也帶著手下出了那低矮悶熱的花房,回到自己的官邸。 這群手下在城外的官道上等著迎接他時,聽說他去路邊的花房巡視,便都跟了過來。 宅邸中,青蚨遞上茶水,崔太守開始匯報這些天的工作。 那片耗資巨大的小棚屋,是蕭君澤專門為農事官們在冬天的時間也不要浪費,在去洛陽時吩咐青蚨為他們修筑的。 沒想到此屋一出,年輕的賈思勰等人頓時驚為天人,為爭奪土地面積上演了一番全武行,聽說最后還驚動了魏知善魏大夫,在經過魏大夫的醫治后,這些農事官們便和氣許多,言談間最多陰陽怪氣、口吐芬芳一番,再沒有相互物理攻擊的事件發生。 崔曜因此大受啟發,于是給襄陽城的典獄提議,將囚犯放到魏大夫那里服役,效果拔群,最近襄陽周圍的案件都少了好多。 這半年來,襄陽城的產業工坊產量穩固提升,府庫的糧食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許多,在夏糧收獲之前,還需要再修筑幾個新糧倉。 “阿曜真是干吏!”蕭君澤十分滿意,夸獎道。 “都是您教的好?!贝揸子行╈t腆地笑了笑,“最難的事情,都是您解決的,我只是做一些查漏補缺、維持現狀的小事,若連這都做不好,也無顏再當這郡守了?!?/br> 這不是他自謙,而是治理一地,無非是財與勢,襄陽又不缺錢,又不缺人,還有斛律明月這些嫡系掌軍之人,這樣都治理不好,那他肯定是廢物沒跑了。 蕭君澤勉勵了他兩句,便又換了斛律明月。 胡人少年興奮地向阿澤說起了他這些日子在襄陽的剿匪歷程:“……阿澤你不知道,好多地方的匪類都是村匪,他們喜歡在官道上挖陷阱,等商隊的馬車陷進去,就一哄而上,前去哄搶,平時便裝成良民。我裝成商隊引蛇出洞,把好幾個村子的首惡誅殺了。如今,連南朝江陵那邊的商隊都私下給我送錢送糧,希望我把襄陽到江陵一路的匪類也清剿了!” “不錯,”崔曜在一邊見縫插針地炫耀道,“我還給沿途鄉里下派文書,要他們保護道路,若是官道再有坑損,便要拿此地三長問罪?!?/br> “對,他私人下跟著去暗訪,被人打了悶棍,要不是我去的及時,就要被人賣到山里去了?!滨擅髟马樖植鹋_。 誰料崔曜不但不以為恥,還主動上前,給蕭君澤看自己手腕上一條已經淡得看不到的鞭痕,一臉后怕:“師父啊~我差點以為看不你了,我當時好怕辜負您的期望,害怕不能回報您的栽培……” 蕭君澤當時就心疼了:“啊,這么嚴重,你太不小心了,讓我看看,還有沒有其它地方受傷?” 崔曜也不扭捏,立刻就把長襖外袍脫了下來,撩起中衣,要給君澤看背上受的傷。 但下一秒,青蚨已經板著臉把衣服重新披到他肩上,怒道:“胡鬧,大庭廣眾之下,豈可如此無禮?!?/br> 斛律明月疑惑:“這里不就咱們四個人嗎?而且在屋里???” 青蚨氣得磨牙,冷漠地看向公子。 蕭君澤輕咳一聲:“好了好了,我知曉了,這次你們三人都辛苦了,回頭我再聽你們細講……” “對了,聽說您這次在洛陽遇刺……”崔曜擔心地問,“沒事吧?” “當然沒事,”蕭君澤微笑道,“連武器都沒用呢,他們就倒下了?!?/br> 崔曜和斛律明月義憤填膺,叫囂著絕不與那些幕后黑手他們甘休,只有青蚨一臉冷漠,仿佛在對公子說:看你惹的事情! 蕭君澤不由得頭痛,唉,青蚨不好騙,胳膊上的傷口還沒完全好,回頭青蚨見了一定會氣瘋的。 怕是得哄好久。 …… 把崔曜和明月都送走,蕭君澤先是給青蚨看了已經結痂的傷口,然后又花費了些保證安撫青蚨,說最近不會再亂去搞事了,總算把事情揭了過去。 青蚨這才稟告起南朝之事。 南朝這半年,也沒有安穩,在蕭君澤的運作下,蕭寶卷把目標第一個盯上的,是裴叔業,裴將軍心理素質不太高,在反叛、北逃、被動等死這幾個選擇里糾結不定。 又是派兒子去建康觀望,又是去蕭衍那問你有沒有什么辦法?對面說沒有。 然后又去信北朝,問我向你們投降你們收不收? 北朝收到這種信,非常謹慎,說那你早點投啊,主動來啊——畢竟詐降的虧吃多了,總要長點記心。 他這些事做的都不太秘密,畢竟蕭衍、北朝、建康城里,都有蕭君澤的人,當然,這些消息自然也到了蕭寶卷手里。 于是,原本準備點選陳顯達將軍的南朝皇帝,改變目標,開始針對裴叔業一派。 蕭君澤去南朝繼位的計劃,就看裴叔業多久反叛,以及,反叛后能撐多久了。 畢竟,這是最后一支還可能忠于南朝的大軍。 “等著忠臣反叛,”蕭君澤忍不住笑了起來,“而且,這算是忠臣里最忠的……” 真是太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