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名柯同人] 偵探們都以為我是渣男、[名柯同人] 威士忌今天被逼瘋了嗎、[排球少年] 他說月色之外、[綜漫] 論六眼與普通人的適配性、[綜英美] 如何避免成為羅賓鳥、[HP同人] 長腿叔叔、[綜漫] 肝帝辭職不干了
這大臣說起“陳公”臉上泛起崇拜的神情,朗聲對同僚道:“陳公出自河內郡,父親去后,家中資產分毫不取,只取了母親奉養,晨昏定省,親嘗湯藥,鄉人無不稱贊?!?/br> 與他相對的大臣絲毫不以為意,誰還不是道德標兵咋的? 就在座的大臣中有推財讓兄弟履歷的,就有好幾個。 明白人對推財的門道知道得一清二楚,兄弟拿了錢財 ,自己要了名聲,然后被令長征辟入仕。當然,其中也有真情實意者,但推財確實能帶來結結實實的好名聲。 晨昏定省那是禮儀之家必備的,親嘗湯藥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他也是聞名鄉里的大孝子哩。 這“陳公”舉止尋常,又無才名加持,不過是一名平平無奇的孝廉罷了。 大臣看到對手不以為意的樣子,嘴角彎起,放出大招:“大漢連年水旱蝗震,陳公家道中落,日漸困窘,但羹飯必母親先吃然后再妻兒己身?!?/br> “陳媼憐惜孫子,每飯必分孫子。后來陳公家中缺乏粟米,又恐母親分食兒子忍受饑餓,便忍痛將兒子埋了?!?/br> 聽到這話,劉隆渾身一震,腦海浮現出“郭巨埋兒”這個典故。 大臣面露得意之色,掃了眼被震住的同僚,道:“誰知陳公往下挖土時,竟然挖出兩壇黃金,解了饑餓孤寒。這難道不是上天獎勵孝子,是什么?” “為官者牧民天下,此等為父不慈之人,還請皇陛下圣上降罪以正視聽?!狈磳φ哐赞o慷鏘。 虎毒尚不食子,為人父母怎么能將孩子置于死地? 大臣反駁道:“忠臣求于孝子之門,陳公侍母至孝,必當為陛下圣上盡忠。你所言大謬!” “上天尚且獎勵此等至孝之人,更何況人乎?陳公遺賢于野,乃是諸公的不作為?!?/br> “黃金怎么來的尚不清楚,怎么能說是上天獎勵這等無稽之談?” “大漢尊崇孝道,此等孝子反遭質疑,讓俗吏武夫列于朝堂,嗚呼哀哉,儒道衰矣?!?/br> “俗吏怎么了?孝廉取廉吏,文吏兢兢業業清廉正直,為國為民,恪盡職守。廉吏舉孝廉,要看才能治績,又要課箋奏,一點都不比儒生簡單?!?/br> “沒有武將誰來鎮守邊關?西羌蠢蠢欲動,南匈奴佯做臣服,鮮卑烏桓夫余屢次釁邊。你們文臣靠一支筆治理百姓,武將則是與外族玩命。孰重孰輕,陛下圣上自然心中有數。哼!” …… 下面的大臣幾乎全部加入了論戰,劉隆的腦子都是嗡嗡的。往日端坐的朝臣,各個直起身子,揮舞臂膀,爭得面紅耳赤。 鄧綏面無表情,劉隆看得煩躁。鄧綏朝黃門侍郎看了一眼,這黃門侍郎朗聲 道:“肅靜!” 殿下為之一靜,鄧綏道:“此事關乎國家社稷,諸公有何意見上表就是。延尉何在?” 延尉出列,鄧綏問:“鳴冤鼓一案可有定論?” 延尉恭敬道:“小臣邀了馬公、劉公和李公,共同復核陳孝廉落選一案,裁定尚書臺審卷無誤。陳公試卷上未做一題,只寫了‘臣勤于侍奉母親,無暇為文,唯祝圣上長樂未央,萬壽無疆’?!?/br> 鄧綏頷首,道:“如此看來,尚書臺批閱試卷是秉持公正?!?/br> 延尉道:“是,陛下?!?/br> 鄧綏再次點頭,看向黃門侍郎。黃門侍郎會意,散了大朝會,大臣們走在路上還在相互爭吵。 一人問:“王公何必刻薄,孝廉考核于國無益,徒增人力?” 王公一拱手道:“若真是于國無益,朝廷又怎么會實行?” “所以,我輩當撥亂反正?!?/br> “哼!時移俗易,人心不古,孝廉未必是孝子廉吏,但能文者必通圣人之言?!笔苓^圣人教化的人一定比一般人要好上很多。 “諸公大謬,以文取人只是小道,高祖皇帝何曾讀過書?不也誅暴秦,建皇漢?!?/br> “高祖皇帝有蕭何、韓信、張良,叔孫通,你口中的陳公有誰?” “你……你不可理喻,現在的孝廉考核存在問題,你難道視而不見嗎?” …… 劉隆與母后一起回到崇德殿后殿。今日朝中有重大事務,鄧綏為劉隆請了假,讓他跟隨自己處理政務,不必上學。 回到殿內,劉隆和母后嘆了一聲,道:“大臣們對孝廉考核看起來怨氣很深???” 鄧綏坐下來道:“關系到切身利益,自然有怨氣?!?/br> 劉隆跟著坐下,道:“這個什么陳公怪得很,父親死后分家產什么也不要,只取了母親奉養。他有錢奉養嗎?” 江平在一旁接著道:“若他有錢,要么實際上分了家產,要么父親在時置了私產;若沒錢,母親跟著他豈不是吃苦受累?” 劉隆贊同似的看了眼江平,道:“對了,就是這個理?!?/br> 鄧綏抬頭劉隆,問:“若你該怎么辦?” 劉隆想了想道:“該是我的就是我的,人也要,錢也要?!?/br> “要人做什么?人老了,也不能做活?!编嚱椨迫坏?。 劉隆道:“一家人團團圓圓才是好。再說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睙o論上輩子的媽,還是這輩子的母后,妥妥的都是定海神針般的存在。 鄧綏見劉隆說出的話不假思索,心中熨帖,輕聲笑了一下,道:“我看你說話的重點在最后一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