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五十三 京官亂(求月票)
再求月票…… ———————— 尚若水是禮科給事中,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一個正直無私的言官,年已三十七,而沒有貪墨的記錄,他對自己的這份清白也很滿意。雖然對于錢財他不是沒有需求,只是比起金錢來,他更愛惜自己的名聲與仕途,所以一直壓制住自己的欲念,拒絕來自外地官員的孝敬,一切條陳奏疏都按照士林的輿論方向來擬,因此博得了士大夫的一致好評,不久便升做了科長。 可是言官的俸祿實在太低了,他家里有五個孩子,還有三個老婆——一個大的兩個小的,此外還有一個老傭人和一個侍婢,按照北京的物價水平,他的那點俸祿就算每天供家人吃白米飯也不大夠啊。幸虧他有個好父親給他留了幾百畝地可以收租,老婆嫁給他時又帶來了一些嫁妝,可是在明朝,幾百畝地的田租收起來其實不多的,輾轉匯到北京那錢就更沒剩下多少了,很難讓他過上體面的生活,而靠老婆嫁妝的話那是坐吃山空。 怎么辦呢?作為一個決定以仕途為生命的官員,尚若水很痛苦,他需要錢,可沒有來錢的門路,直到四年前,有人告訴他,在老家替他打理田產的弟弟把他的幾百畝地給賣了跑南洋去了,尚若水一聽氣得差點暈了過去——他是那樣信任他這個比他小十五歲、由他拉扯長大的弟弟,兩人名為兄弟,實如父子,所以他才會那么放心地把家里的田產交給他。 “沒想到幾年沒見,若正居然學壞了!” 但過了九個月,南方忽然匯來了一大筆錢,竟然是白花花的三千兩銀子!一開始尚若水還以為是哪個貪官給他行賄呢,黑著臉要拒絕時,來人道:“尚老爺,小的不是外省官員派來的,小的是幫二老爺匯銀子來的!” “二老爺?若正?” 他再看那銀子時,才在里頭找到了一封書信,果然是尚若正的筆記沒錯。原來尚若正當初并非私吞了哥哥的財產,而是因為看到開海局勢大好,被同鄉說得心動,就想下海去闖闖,只是想以乃兄的性格,先跟他商量那定然是不許,而且從老家到京城,一來一回的也耽誤商機,所以竟然先斬后奏,賣了田產跑到南洋去淘金,結果一到呂宋,本錢就翻了兩翻。 其實尚若正才智也只是中等,不算很會做生意的人,只是這兩年的形勢實在是太好了,很多人空手到上海一撈都撈得到一把把的金子。尤其在開海的前期,李彥直吩咐市舶司總署以及東海南海各艦隊要適當照顧在職官宦及其家屬,這一點就為尚若正減少了許多生意上的阻力。他哥哥是京城有一定影響力的言官,尚若正雖不仗勢欺人,但把這層關系亮出來,上海市舶司總署、安平鎮商會和哲河商會就都敬他三分,許多出來經商的京官家屬也都來和他結交,這群人漸漸就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互相幫忙又互相照應,有了這樣一個保護網,等閑的坑蒙拐騙之輩就不敢輕易上門,而尚若水的地位又成了他的誠信資本,這生意就更好做了。 也就在同一年尚若水升了言官科長,這個官職位雖然不高,但權力卻大,“罵死宰相不賠命”,想批誰就批誰,想斗誰就斗誰,極不好惹! 大哥官運亨通,二弟就生意興隆。這中間的微妙關系,要跟外國人解釋起來得長篇大論,但只要是中國人,也不用解釋就應該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尚若正通過各種關系,賤價買到了一座出產香料的小島打理,光是這座小島,每年的固定進益就有上萬兩的白銀。跟著貨滾貨錢滾錢,只三年光陰尚若正就成了擁有五個小島,又在婆羅與哲河分別置辦了五間店鋪,從一個京官家屬變成了一個南洋大財主。尚若正把其中的三座小島、兩間店鋪轉到了哥哥名下,并將島契、店契轉送北京。 哥哥升官,弟弟發財,正是兩得其美。 尚若正也是個顧親情的人,更何況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發財和他兄長的地位有偌大的關系,所以第一年賺到錢后就送了三千兩銀子北上,半年后翻倍,第二年又翻倍,然后就固定為每半年匯將近一萬兩的銀子去北京。 作為一個儒生應有的臭脾氣,尚若水一開始聽說弟弟不讀書卻轉行去經商后指著南方把他痛罵了一頓,恨他不爭氣,但五個月后收到第二筆共五千五百兩銀子的匯款時,他不說話了,再過半年又收到了一萬一千兩銀子,這時尚若水終于頷首說:“若正啊,雖然輕浮了點,但本質還是好的?!?/br> 有了這樣一筆固定的大錢后,尚家的生活狀況就完全改觀了,由拮據變為小康,由小康變為大康,慢慢地又變得闊綽起來。他全家都稱贊起遠在南方的這個二老爺,就連他那個在尚若正賣地出海時曾罵尚若正不得好死的老婆,這時也開口閉口把小叔子夸個沒完了。 就是有一單壞處,尚若正在附來銀子的同時,常常在信里委婉勸乃兄多為李彥直一派說話,因他很清楚,自己能在南洋靠的正是這一派的勢力,就算不講恩情,單論利益,尚家也該幫李彥直一派撐撐場面啊。 可是尚若水不,他回信把尚若正給斥責了一頓,說他發了點小財就忘了圣人的教誨,“君子言義而已,何必言利?余當年教汝讀書,用心諄諄,所為何來?如今汝得了蠅頭小利,便將安身立命之根本大義盡數拋之腦后,墮落如此,尚家列祖列宗地下有靈,亦將以汝為不肖子!” 而在官場上,尚若水也秉持這樣的論調,常常和李彥直一派對著干,似乎非如此不足以表明自己向義不向利的清高。 有時候他老婆也勸他說:“當家的,現在咱們是靠著開海才過上了好日子,你就算不幫那位李侯爺說話,至少能不能少罵他兩句?” 結果卻被她丈夫痛批了一頓,大罵她:“爾婦人何知!” 他老婆不敢再開口,轉身打理小叔匯來的錢去了。 尚若水舒心的日子就這么過了三四年,老婆伸手收錢,他張嘴罵人,要日子有日子,要痛快有痛快,言官做到了這份上,真是夫復何求啊。 尤其是最近一年多,隨著李彥直丁憂下野,徐階獨木立朝漸顯艱難,?;逝砷_始抬頭,而尚若水也是?;逝芍械囊粏T,他忠字當頭,已經連上了三道奏疏,請首輔大臣歸政于天子。 徐階把他恨得要死,可又拿他沒辦法,因為朝中這樣的人并不止尚若水一個,就算花了大力氣把他給整下來也沒用的,還會有第二個尚若水、第三個尚若水冒出來。這些年徐階遍引私人,安插到各個要害部門,但仍然無法完全控制住大明帝國的龐大官網,到了近幾個月,“歸政于天子”的主張更成了大勢所趨,李彥直一派對士林輿論的控制力不強,徐階一派也擋不住這股潮流,眼看群言洶洶,徐階再不還政于天子地位只怕自己也要不保了,尚若水等決定趁熱打鐵,再來一個聯名上奏,發動一次空前的大攻勢! 他心里浮現出徐階被迫歸政、皇帝點名嘉獎自己的場景,想起從此青史留名,永垂不朽,尚若水嘴角忍不住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這個時候,朱載垕也正在宮里等著呢,最近幫他說話的奏折是越來越多了,一開始徐階還壓下幾本,呈上幾本,最近卻多到徐階壓都壓不住,朱載垕每天上朝的時候都在數徐階鬢角的白發,每次都發現多了十幾根,他很清楚,再這么來幾輪,徐階多半就扛不住了。 三更了,該準備上朝了,尚若水穿好了衣服,瞑目養了會神,便起身出門,會了年兄同僚,互通消息,御史劉左予低聲問他:“今天參不參?” 尚若水嘿了一下,袖子里露出折子來,劉左予也把袖子一提,里頭也有一份折子,兩人對望一眼,同時會心一笑。 上朝,叩拜,太監宣科:“眾卿家有事奏表,無事退朝——” 十幾個官員一起叫道:“臣有本——” 朱載垕大喜,徐階卻皺起了眉頭,低聲道:“規矩都沒了!”朱載垕卻道:“不要緊,不要緊,呈上來!” 就在這時,殿外忽然傳來了急報,朱載垕心想管他什么急報,先看奏表再說,誰知那急報卻來得好生猛惡,信使闖上殿來,氣喘吁吁地奉上了雞毛信——很明顯這是加急的軍情! “怎么了?”朱載垕也有些緊張了。 徐階接過,打開一看,眼中閃過一絲旁人難以察覺的喜色,臉上卻現出驚慌,大叫道:“不好!佛郎機國起十萬大軍來犯,已經取了新加坡!婆羅亦告急!” 朱載垕一呆,心想這會子怎么會出這事,但朝上卻有幾個官員驚呼起來:“什么!”這其中就有劉左予。 這幾聲驚呼聲夾雜在眾朝臣的紛紛議論中也顯得十分突兀,尚若水看了劉左予一眼,心想:“劉兄這回虧大了,我老勸他說新加坡離狼子之國太近,不宜在那里置辦太多的產業,他卻不聽,這回只怕是血本無歸了?!辈贿^他在婆羅也有店鋪啊,也不知道戰火會不會燒到婆羅,因此也擔心得緊。 劉左予一張臉已全無血色,本來想要上本的,這會也沒有一點心思了。朱載垕有些不悅了,心想不就丟了個又荒僻又遙遠的小島嗎,又不是什么大事,眼下應該是幫朕鼎定九五之位才更重要啊。 然而輿論的方向從這份雞毛信傳來時就已經完全改變了,“歸政于天子”一下子變成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眼下最重要的是南海的軍情戰報??! 這次朱載垕寄予厚望的朝會就此不了了之。 尚若水那份奏章也沒遞上去,退朝之后也沒回家,卻跑到兵部去等消息,在這里有不知多少同僚聳著人頭在問戰況,這個問:“打到婆羅沒有?”那個問:“哲河不會有事吧?”還有人問:“白瞎子島現在沒事吧?” 有人奇怪了:“白瞎子島?那是哪里???” 就有熟悉的人說:“那是他買的一個小島,都不知道在哪個疙瘩里呢?!?/br> 一些在南海沒產業的兵部官吏就都笑了起來,但尚若水劉左予等卻笑不出來,劉左予不停地問:“哲河出兵沒有?飛龍出兵沒有?新加坡燒得厲害不厲害?佛郎機人有沒有放火劫掠?唉!”到后來罵起了張居正商行建胡宗憲等人來了:“吃白飯的,吃白飯的!一個兩個都是吃白飯的!” 從退朝等到中午,從中午等到黃昏,卻什么消息也沒等到。 想想也是,新加坡離這里何止萬里?今天發生的事情,幾個月后才傳到京師也是正常的?,F在雖然是戰爭期間,但也不可能時時都有新聞啊。 尚若水肚子都餓癟了,卻半點都不放在心上,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婆羅怎么樣?哲河怎么樣?不言利島怎么樣?君子義島怎么樣?” 這“不言利”和“君子義”,卻是他為自己的那兩個島起的名字。 回到家里,大小老婆孩子甚至傭人都在胡同口等著,見到了他就急著問:“老爺!老爺!南海的戰況怎么樣了!” “南海的戰況怎么樣了”——這句話怎么聽都覺得是出自關心天下的志士之口,但這回卻是幾個家庭主婦問了出來,大老婆想想下一筆款子還要三個月才能到,二老婆想想老爺答應送自己一條瑪瑙項鏈——這下子都不知道會不會泡湯呢!三老婆干脆就哭了起來。 “不知道不知道!”尚若水狠狠地甩手,低著頭闖回家去,大叫:“開飯開飯!” 飯上來了,他又沒心情吃,當晚就要擬表參新加坡的守臣,他擬奏章的時候老婆從來不敢進來打擾的,這次卻半個時辰內進來三次問他喝不喝雞湯,又旁敲側擊,聽說他要參南海的軍人,嚇得道:“不好吧老爺,咱們還要靠著他們保我們的店鋪海島呢!” 真是一言驚醒夢中人!尚若水恍然過來,忙道:“對,對!不能參!要增兵!增兵!” 和他抱懷同樣心思的人可真不少,劉左予等尤其急切,當初他總覺得海軍都督府的兵船太多太強了,這時卻又覺得太少太弱了!他是恨不得上海的海軍都督府今天就出兵,明天就過大員海峽,后天就抵婆羅港,大后天就收復新加坡! 可惜事與愿違,三天只有又傳來加急戰報——婆羅港失守! 尚若正那邊還沒傳來消息——民間的消息是不可能有軍方消息傳得快的,有的只是無法證實的謠言,但尚若水已預料到兇多吉少。自此,尚若水家就雞犬不寧起來,大老婆哭從此一年就少了三成的收入,二老婆哭她的瑪瑙項鏈沒了,三老婆也不知在哭什么,一個兩個搖晃著尚若水如喪考妣:“老爺,怎么辦啊,老爺!” 可他尚若水有什么辦法呢,他唯一的辦法就是整天跑兵部,跑六軍都督府,把正職的工作都丟慌了,整天想的只是他的“君子義”和“不言利”。 這一日,巴拉望失守的消息再傳來時,所有人都坐不住了!尚若水知道若哲河再淪陷,那他可就要徹底變成窮光蛋了!以前老家還有幾百畝地可以收租維持生計,現在那幾百畝地都沒了。這兩年尚家已經開始過闊綽日子,再要他們節儉他們回不去了??! 若是他們在南海的產業都沒了…… 尚若水都不敢想象以后的日子怎么過! “海軍都督府究竟在干什么!為什么還不出兵!” 尚若水帶領一幫同僚口到兵部吐唾沫地怒罵著,到了這時他們哪里還顧得上什么修養、什么風度?這幫人一個月前還威風八面,甚至連徐階都被他們逼得進退失據,但如今卻個個變得有如賭輸了身家的市井之徒那樣氣急敗壞。 這時候兵部侍郎出來了,他很鄙夷地掃了這幫言官一眼,冷冷說道:“要海軍都督府出兵,只怕快不了!” “為什么?” “為什么?你們也不想想現在掌管海軍都督府的是什么人——高拱!他是塊打仗的料嗎?當初派他去,是指望他去羈縻那群丘八防他們造反,不是指望他能夠打仗的??!” 眾官一起噢了一聲,這才都醒悟過來,對啊,高拱哪里會打仗??! 尚若水微一沉吟,轉身就往回跑,在一旁早已變成一只木雞的劉左予注意到,一把拉住他問:“你去哪里?” “回家擬折子?” “折子?什么折子?” 雖只是兩句對答,卻已吸引來了許多同僚的眼光:“對啊,什么折子?” “我要保舉一個人,只有這個人出馬,才能保社稷,衛國家!收復失土!匡扶天下!”尚若水叫了起來。 在場所有官員都是心中一動,或哦或呃:“對啊,對??!對!大家快聯名上書,保舉他復出!” 劉左予因為這個月受到的打擊太重,腦袋已經變得有些迷糊,一時竟轉不過彎來:“你們在說誰???” “還有誰!當然是鎮海侯啦!” 劉左予呆了呆,忽然嘴角裂開呆瓜一般的傻笑來:“??!對??!對??!要是鎮海侯出馬,那一定能收回新加坡的,我的鋪面也就回來??!哈哈,哈哈——夫人!夫人!為夫的有辦法了!你別回娘家啦——” 手舞足蹈,歪歪斜斜往家里跑去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