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八,為了躺贏肝技能 第92節
如果將來貨源多起來,在這里用倉庫的人多起來,那肯定要重新立規矩。 …… 不過燕長青也沒時間多觀察,因為他還要去油田那邊。 在市場等了幾天,發覺讓自己有了燕十針綽號的人根本沒反應,他就回去一趟帶了些酒,去了油田。 快過年了,事情總是多一些。 今年因為有元旦晚會,所以過年就不再舉辦活動?,F在祝主任忙的就是一些過年前的宣傳活動等,也不需要燕長青做什么,他去就是湊個人頭,露個臉。 總不能說平時可以不去,就真的每次都必須有事才去,快過年了! 還把帶來的酒送給了宣傳部不少熟人,包括后勤胡主任那邊,以及自己維修部的師傅師兄們。 見人就送:“我自己釀的,最近學的,嘗嘗?!?/br> 手藝已經能湊合了,雖沒經過勾兌,但是喝起來肯定沒問題,以前的苦味或者特別辣喉嚨的感覺都沒了,無非是帶點酒曲的味道。 如果能有耐心放上一段時間,那味道就能更好點。 祝昌盛還樂呵呵地問他:“怎么了,現在學的東西是越來越多了,連釀酒也會了?” 燕長青也樂呵呵:“技多不壓身,再說釀酒挺有用的,我還學醫了呢!帶我的醫生就會釀酒,他泡藥酒就自己釀酒?!?/br> 祝昌盛又打趣他:“我看你弄的不少,送了不少人。怎么,還準備開酒廠???” “說不定呢!”燕長青笑哈哈。 這下祝昌盛就有點明白了:“行啊,等酒廠好了,把酒釀好點,到時候咱們都喝你的酒?!?/br> 不等燕長青回答,又給了他一個大消息:“過年后,我可能要調走了!” 燕長青一愣,隨即笑著恭喜:“恭喜恭喜,那以后就不用在公眾場合喊你祝主任了,只喊你祝叔叔,反正你不是我主任了!” 祝昌盛哈哈大笑:“不行,還得喊。我調到市里去了,還是主任?!?/br> “啊這……”燕長青其實心里就有些猜測了,不過還是一臉驚喜,讓自己的演技熟練度又增加了一絲的進度?!斑@是高升了??!更得恭喜了?!?/br> 祝昌盛升職到市里,對燕長青也有好處,至少以后油田這邊來的新主任,不會對燕長青有意見。 反正又不遠,也不耽誤以后來往。 …… 從油田回去,路過市場的時候,燕長青又和陳有亮商量了一下來年的事情。 首先現在一切順利,來年再打個廣告,反正有熟人,給熟人增加點廣告業績也不錯。 還要去省臺打廣告,把市場進一步做大。 陳有亮現在覺得自己的市場還太小了,居然一個屁大點的小蒼蠅都敢來sao擾。 其次是市場地方有點不夠了,陳有亮想建一座樓。 他野心勃勃,計劃的挺多。 燕長青對其他的計劃都表示支持,反正自己干的活兒反而是少了——以前還去當押車的,現在市場加上其他人的大車有好幾輛,去進貨都一起,路上都不需要他這個押車的。 但是建樓他反對:“現在沒必要。先拿地,直接蓋成現在的倉庫。咱們先慢慢占大一點的地方,把周圍能占的地兒先占了,免得以后麻煩,將來再考慮蓋大樓的事兒?!?/br> 占地是必須的,市場現在起來了,周圍已經有聰明人開始做小生意,比如簡陋的路邊小飯店。 如果現在不占地,將來周圍做生意的多起來,到時候讓他們挪地方,肯定是麻煩——人心不足,別以為他們靠市場掙錢,到時候讓他們挪地方就利索,一樣水養千樣人,不得不防。 其次是現在在本地找個好建筑隊比較難,蓋樓用的還是樓板,大部分現在看起來挺威風的樓,將來都要重新翻修,不然外邊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正好要占地,就再等等,到時候直接起真正的大樓,而不是現在的名義大樓——比如燕長青去的醫藥大樓,才三層,也真的不算大。 陳有亮只是略一考慮,就點頭答應下來:“確實應該先占地,那就再等等。過年的時候我就去找楊鄉長談談,看還能申請多少地,這次再多報點?!?/br> 上次聽燕長青的就預言成真了,申報一千畝,果然最后沒給夠,這次陳有亮就學會了。 …… 然后在離開的時候,燕長青隨口提了一句:“我準備弄個酒廠,你看怎么樣?還是咱倆一起的,我負責生產,到時候你管銷售。你管不了就雇人來管,反正這些事都交給你,干不干?” “想干就干唄!”陳有亮挺支持的?!靶枰嗌馘X,我這邊的錢也用不上多少,回頭都給你?!?/br> “暫時還用不了那么多?!毖嚅L青說道?!拔覝蕚湓诖遄又車覀€地方,到時候先生產,多存點貨了再說銷售的事兒?!?/br> 在村子里運輸肯定不方便,不過也簡單,到時候在市場這邊弄個大倉庫,慢慢運。 陳有亮現在還沉浸在大干市場的情緒里,反正他對燕長青放心,點點頭:“你計劃好了就行,反正酒又不會壞,放久了還更值錢?!?/br> 說完了才反應過來:“咱們地區有大酒廠了???你再建的話,不就和他們成競爭對手了?” 燕長青很淡定:“沒事,全國這么多人,市場這么大,有啥可競爭的?!?/br> 不用擔心,那酒廠遲早會倒閉的。 當然在燕長青的計劃里,自家的酒廠說不定會更早倒閉。 雖然酒廠都還沒開始就想著要倒閉,不過燕長青就是這么想的,他只是準備折騰一下而已。 說起來有些復雜,他就不告訴姑父了,不然白白讓他擔心。 接著就去打電話,給一些離得遠的熟人們拜個早年。 也沒幾個熟人,而且他拜年的速度也快。 比如馮一貴,他說了一句新年好就趕緊掛了電話。 …… 今年大燕莊的年相當的有年味。 大紅燈籠掛了一大串,燕有文那小子找到了個小燈籠廠,之前賣燈籠還賺了一筆,然后剩下的全運回到了村里,送給大家都讓掛上去。 滿村都是紅燈籠,這場景,浪費了燕長青好幾卷的膠卷。 女人們在家忙著準備過年的東西,男人們開始總結這一年跑生意的各種經驗教訓見聞等等。 燕長青大手一揮:“過年了,新年新氣象,拖拉機都動起來,去窯廠拉點磚渣煤渣回來把路修一下吧!” 這個提議很好,大伙兒轟然響應。 只是給出村那段小路鋪一層磚渣煤渣,這活兒簡單地很。 一邊鋪一邊石磙壓著,一天多的功夫就搞好了,然后就是正式過年。 規矩還是老規矩,但是內在的一些東西已經不同了,比如過年走親戚的禮品,給孩子們的壓歲錢等。 還有一樣讓燕長青不太喜歡的,放鞭炮——土包子們有點錢就使勁買鞭炮,他又不愛玩這個。 就是個沒前途的人,上輩子被炸過一次,現在都帶著外掛重生一年多了,還有心理陰影呢! 接著就招呼人把家里的豬都給殺了,分rou吃,家家戶戶都分,不要錢。 燕有文那小子都送燈籠了,其他人也都有表示,那咱送點豬rou吧! 實際上那點豬rou真不算啥,因為很快的,大家都跑來他們家拜年了。 這一年生活大變化,到底因為誰都清楚的很,過年了總得表示下。 包括附近其他村子的人,不少人都要過來看一下,帶多少東西無所謂,總得讓人知道咱不是不懂情分的人。 結果就是燕長青家里,堆的什么稀奇古怪的東西都有。 李明發這小子最賊,他弄了臺大錄音機,帶了很多戲曲磁帶,一看目標就很明確,專門拿來討好燕長青爺爺奶奶的。 說起來這是燕長青的錯,有了電視之后,收音機就成了爺爺奶奶專用,他也沒想給家里準備錄音機。 曹二虎他媳婦來的時候帶的女裝,好幾套時下流行的衣服鞋子。 不過燕長青就無語,那個鞋子的鞋跟,雖然才才三四厘米,可在咱們農村人看來,也未免太高了點,鞋跟還尖,鄉里面可都是土路,穿這個走路還不得一步一個坑??! 還有那風衣就算了,怎么有一套看起來像職業裝? 再一看,原來只是一套女款西裝時裝而已,上衣是有著流行大翻領的加長款,中間還有一根修身束帶,褲子是闊腿褲。 款式流行,顏色是黑色,也不會顯得輕佻。 實話說,這衣服不管是穿到現在的滬城還是深城,甚至到香江去,走在街頭依然時尚。 哪怕拿到三十年后,依然不會落伍…… 只是燕長青再看看正笑哈哈的老媽,這會兒她正美滋滋拿著衣服看,有些不太好意思,又挺喜歡新衣服,嘴里正假客氣:“哎呀,拿這干啥,不便宜吧?” 燕長青只是想象一下,當她穿上這一套衣服,再加一件風衣外套,穿著高跟鞋,去地里鋤草摘棉花的模樣…… 總有點忍不住…… 不能笑,大過年的,這些人都是給自己面子來的,挨打了多丟人。 村里人不少人出去過了,但是實話說,還有點土味審美。 比如曹二虎媳婦,她送衣服肯定是真心實意的,也不認為自己送的衣服不對,更不覺得現在在農村這樣穿有多么格格不入。 因為她的審美就是,大城市流行,咱們在家穿也是流行,就像健美褲。 這些人繼續下去,有的逐漸提升了自己,成為了人人羨慕的企業家商人,那些提升程度不夠的,就成了人們以后又鄙視又羨慕的暴發戶。 忍不住了,過完年一定找機會,帶老媽出去外邊大城市轉轉去。 增長見識同樣有助于氣質提升,最主要還能提高審美,不能讓老爸老媽一直待在家了。 家里雖然安逸,但是不能一直太安逸啊,總得多看看,跟得上時代變化…… 第116章 為了你們好 嗚嗚嗚…… 況且況且況且…… 西陽市火車站,一列綠皮火車緩緩啟動。 熙熙攘攘的車廂內,一對夫婦剛開始的驚奇過后,等火車剛一啟動,立刻面帶憂慮。 女人穿著時尚的風衣,但是別人一看,依然能看出她地道的農婦身份,她旁邊的男人,身上穿著讓許多人羨慕的羽絨服,雖然一臉嚴肅,可他總忍不住去拉羽絨服的下擺,明顯有點不太適應。 這就是燕大海李秀妮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