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八,為了躺贏肝技能 第74節
不過后來會因為城市建設拆除,之后就沒了蹤影,當年燕長青聽過從這里出去的人說過,說的人還挺遺憾的。 到了地方燕長青開著車慢慢走,讓江大梅帶幾個女工下去打聽有沒有服裝市場。 打聽的結果是,這里最好的地方依然是商場,有一個大型貿易商場。 最好的選擇是公立商場,目前是最受人們信任的。 但是商場都不會給現款結算,要等到貨物銷售出去之后才結款,燕長青和陳有亮都不愿意做這種生意,寧愿費點事找小點的店鋪,一點點的把貨批發出去。 大車找了個位置停下,這里第一次來,情況不了解,燕長青看車,讓姑父跟著去當保鏢。 談的情況就不需多說,反正現在商品流通程度根本達不到民眾的需求,陸陸續續地就開始有人被領著來掏錢搬貨。 銷量還是不錯的,盡管當地也有棉紡織廠褲襪廠等。 但是目前的企業,很多都有點‘一根筋兒’,就像桐樹縣的鋼廠,說生產啥就生產啥,一直到倒閉都不愿意改。 只不過還沒搬下去多少貨,就有人看見他們搬貨來收費。 燕長青懶得多說,要錢就交唄! 因為這次的貨有點多,加上初來乍到,這一次出貨足足用了將近一天時間。 看看時間不早,燕長青就和陳有亮帶著人開車往回奔,到縣城都天黑了。 算清了賬,分給江大梅的分好,再重新開車回到鎮上,又回到大燕莊,已經是半夜了。 …… 第二天又是大早起來,拉一大堆人去縣里。 到了鎮上還停留了一會兒,上次順口答應給有一家留點貨,這次就順便留了點。 但是個體戶執照還沒影兒,鄉鎮這里只給登記,還得送縣里最后從縣里拿回來執照。 問了一句居然不清楚能拿到證的日期,告訴燕長青說反正登記過,不影響做生意,等證到了……自然就到了。 反正這年頭有些事辦起來就慢,燕長青也沒法,實際上人家態度還挺好的,說昨天都派了個小伙子給送去了,還能怎么說? 拉上人繼續走,還是縣里一批人油田一批人。 可惜不是周末,祝曉斌在學校,燕長青也沒法繼續過當師傅的癮兒,然后找了個小診所,坐那看人家醫生給人診脈看病。 上次二娃這小子搞的差點造成‘難言之隱’,讓燕長青覺得自己很有必要搞出來個醫術技能來。 鄉里看病不方便,幾個村子就一個小診所,還只能看個小毛病。 考慮到各個方面,燕長青認為醫術可以作為以后刷技能的重點,就算不打算當醫生,至少保證家人平安不是? …… 油田這個小診所是父子倆開的,兒子只負責給一些感冒的人拿藥,有需要診脈的是老先生來診斷,接著再讓兒子來一遍。 診所也不忙,現在人們兜里錢少,小毛病都靠扛,扛不住才來診所里看。 燕長青來的時候人家還問了,聽說他來看人治病的,也沒說不讓看,還問他怎么不上學,認識不認識字。 之后老先生還笑瞇瞇地給他一本泛黃的藥材大全,讓他沒人來看病的時候自己看著記藥材。 大概是覺得這孩子只是好奇來玩的,不知道他是真的能靠看就能偷師。 偷師的燕長青一直覺得,這年頭很多老中醫,不管外貌如何,但是身上都有股子仙風道骨的感覺,反正看著挺讓人舒服的。 說話不急不躁的,問起病人慢條斯理的,寫個藥方則是看醫生習慣,有的龍飛鳳舞,也有認認真真寫出來的字能力透紙背的。 抓起藥來有認真一點點稱量的,有的就那么隨手一抓,最后把紙一折,拿小繩捆好,遞給病人的同時會再認真叮囑一邊注意事項,告訴用什么藥引。 最神奇的就是藥引,有用紅棗的,冬瓜皮的,甚至還有用童子尿癩蛤蟆鍋底灰的。 你說他不科學吧,幾千年流傳下來,要是不管用早就沒人用了。說他科學吧,講的那一套陰陽五行理論,實際上多數人聽起來都像天書。 還有各種小偏方,稀奇古怪的什么都有,可確實有些很管用的。 反正燕長青是經歷過的,中藥和偏方都親身體驗過,別人說什么他也管不著,他覺得有用,就慢慢學。 有金手指呢,管不管用的,看技能熟練度就行。 第96章 電視機回村 照相技術 燕長青從小診所出來的時候,特意找幾個村民問了一下,今天有沒有來收費的。 得到答案后思來想去的,等到和家人吃過飯,挑了一雙孩子穿的旅游鞋提著去了祝昌盛家。 沒辦法,欠的人情總得多少先還點,別小看這個收費不多,可它對村民們做生意的積極性造成的影響,可不是那幾毛錢能買回來的。 祝昌盛見了他就哈哈笑:“你現在來一趟動靜不小啊,我下班看到路邊擺攤的,就知道你來了?!?/br> 動靜大也沒辦法,燕長青嘿嘿笑著:“小斌來試試這鞋合腳不?從江城那邊進的貨,賣的不是太好,趕緊送出去一雙少一雙?!?/br> 祝昌盛看兒子都喜滋滋地去試了,也沒多說:“衣服的事兒上面批了,你那邊證件齊全了就可以來簽合同?!?/br> “那等會兒去你辦公室借用一下電話,給那邊生產廠家也說說,讓他們高興高興,順便催催讓他們加緊生產?!毖嚅L青笑著說道?!白C件還得幾天,好了我就過來?!?/br> 閑聊著等到上班時間到,跟著祝昌盛去打了個電話,馮一貴高興得很:“我抓緊時間再招點人手,保證盡快交貨?!?/br> 這事兒就算妥了。 …… 收攏人手,帶著人到縣城的時候,燕長青第一件事就是讓人把兩臺電視裝上車。 昨天回家太晚沒空弄,今天可以回去安裝一下天線,可以看電視了。 果然不出燕長青所料,李秀妮知道兩臺電視機都是兒子買的,當時就瞪大了眼睛:“你花這錢干什么,有收音機聽不行嗎?還買電視機?還買兩臺……” 燕長青跟二叔學會了‘聽話’的精髓,點著頭好好好,等李秀妮說完才用那句萬能話應付老媽:“反正買都買了……” 又換來幾句數落。 幸好還有其他人看著各種羨慕,很快就有人拉著李秀妮,把燕長青一陣好夸,讓李秀妮顧不得去計較花的錢多了…… 像曹二虎家的媳婦,燕慶功的媳婦,老蔫家的孫女,曾雙喜的孫女等等。 曾雙喜這老頭子精明的很,上次看曹二虎媳婦賣東西多,這次把他在家等著說親的一個孫女帶來了,還狠心花錢給孫女買了條健美褲讓她穿上,十幾歲的小姑娘站那脆生生的喊著賣衣服,特別招徠人。 也不是只他一個人這么聰明,燕慶功,也就是趕馬車的四伯,他媳婦見來的有女人來也跟了來。 老蔫則是欠著鄉里罰款的那個,他覺得自己太窩囊沒本事,只能把大丫帶上出來的,才十來歲的小丫頭片子,也沒上學,為了掙錢也沒辦法。 燕長青看著幾個及時牽扯住老媽的大女人小女孩,心里已經給她們打上了記號。 不錯不錯,這幾個有眼色的人,都是可以多加照顧的,畢竟一看就覺得有前途。 …… 吵吵嚷嚷之中,大車回到桃樹鄉不用停直接回了大燕莊——昨天回去沒讓陳有亮開摩托車,他已經滿是遺憾,今天姑姑也來了,他帶姑姑騎摩托車兜風去了。 一大群人擠在燕長青家看他拆電視機包裝,院子太小,人都裝不下,還有村里的一大群孩子們呢! 等到室外天線找了根木頭豎起來接好,那邊發電機發動,開電視。 運氣很好,今天不是周二,在經過半天調試之后,電視終于有了節目。 西陽市本地臺,居然在放梁超偉版的絕代雙驕。 一出來也不知道是哪一集,正有個巨丑的人號稱不吃人頭李大嘴的,咧著嘴狂笑,一眾看電視的村民頓時覺得大開眼界。 結果驚呼聲還沒停,畫面忽然一變,變成了一個瀑布,轟隆隆一陣聲響,從里面逐漸飄出來一個盒子,接著一個氣勢宏博的聲音喊道:“東風牌人參蜂王漿……” 廣告來了! 接下來是個洗衣機,牌子以后肯定是沒了的,反正現在喊的特別好:“國防科技轉民用產品……” 人群足足等到第二個廣告完事,才有人反映過來:“剛才那人呢?怎么那個突然就變成這個洗衣機了?” 還是有人有見識的:“這是廣告,節目中間都得有廣告的?!?/br> 旁邊又有人接上:“對對對,人家演電視的人也不能一直演,中間弄個廣告,讓人歇一會兒……” 燕長青趕緊記住這個人,像這種知道電視有廣告,還懂得體諒演員的人,下次就別帶出去了。 …… 顧不上看什么節目,燕長青又趕緊跑二叔家,幫二叔把另一臺電視機也裝好。 這次就快了許多,主要是記住剛才那個天線的方向了——調整室外天線,必須有固定角度,對準了就能有電視看,而且有時候不同電視臺還不是同一個方向,換某些臺就得重新調整。 于是熟悉的一幕就會出現,外邊一個人抱著桿子轉天線,屋里有人盯著電視使勁喊:“好好了,再回點,剛才都清了……又有雪花了,回去點,過了過了,再回剛才那……” 如果只有一個人的時候,剛好看的電視節目需要調整天線就慘了:跑出來憑感覺轉一下天線,跑屋里瞅一眼,再轉一下,再跑進去看一眼,再轉…… 假如能有監控拍下來,這些能充分體現看電視人的執著與堅持的場景,做成小視頻播放量肯定不會低。 燕長青本來還指望二叔家電視裝好,能分流點人的,但是現在基本全村出動,兩個小院依然嫌小了點,電視機都搬到正屋門口也不行,地方還是不夠站。 不過是都很開心,燕長青走出二叔家,就能聽到一陣陣的齊聲驚呼。 “啊……”“咦……”“哈……” 還是前后兩個方向傳來的,前邊自然是家里那邊傳來的。 村里依然還有人往這邊趕,要來第一時間看熱鬧。 燕長青覺得自己得招呼一聲,不然村里人都集中過來,回頭誰家被搬家了都不知道。 …… 回到家燕長青終于摸出來自己的照相機,然后笑呵呵地招呼:“爸媽這是我借來的照相機,來你們倆站電視旁邊,我給你們拍個照?!?/br> 村里人又開始各種羨慕起來。 他們要不是辦證件照需要拍照,基本都沒照相的機會。 等燕長青照完,又跳上了雞籠,沖著院子拍了一張,笑呵呵地說:“記錄下來,咱們村的人集體看電視,以后過上幾十年了,把照片掛起來,大家都能回憶回憶這日子?!?/br> 正準備再去二叔家拍個照,結果被倆人給拉住了。 燕水興一臉的不好意思:“七斤,是這樣,我看你那些貨不是都還在車上的嗎?我能不能帶幾件,跑各個村看看有人要沒有……” 燕長青心里其實開心得很,總算有人開竅了,這么些子人,每天拉著去拉著回來,沒一個人說要自己找門路的,讓人感覺很是無奈。 沒想到居然這個‘數學奇才’先提出來自己去單干,燕長青當然要支持:“沒問題??!要啥貨?這會兒也不早了,這樣,你哥倆騎自行車去轉一圈試試,萬一有人買了就賣,少賺點也無所謂,只要你不虧本?!?/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