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八,為了躺贏肝技能 第22節
好在倆人只需要買一個成年人的車票,算下來還是賺。 不過以后燕長青就不打算多來小鎮了。 他們去油田周邊小鎮,也得到縣城轉車,發車時間還不如縣與縣之間的車時間穩定,有時候人少干脆少發一趟,得等著下個發車時間點。 再加上其他原因,總之風險和收益不如去城市劃算。 燕長青心里在盤算,去油田演出應該就是年前最后一次出門了,最近一段時間在周圍轉一圈下來,收入很不錯,粗略一算又是兩頭牛錢。 所以到縣城轉車后,燕二河又開始念叨:“七斤,快過年了,買輛自行車吧!趕集也方便,以后你再去哪兒我帶你……” 燕長青前一段時間不支持買自行車就是不想讓他帶。 有過經歷的人都知道為啥,坐單杠上一路顛簸,冬天寒風吹,夏天烈日曬。 有車從你旁邊超過去還得喝灰,特別是大車過去后,得半天看不見路——真的煙塵滾滾,沒煙塵滾滾更可怕,泥漿紛飛??! 走一路下來,人都變成灰人了。 哪怕前一段家里都答應過,就算有了自行車還可以坐客車,燕長青也不支持。 等有了自行車他們遲早會改變主意的,畢竟能省下來幾塊錢路費。 燕長青就不給他們反悔的機會,現在家里的錢都是他掙的,花小錢隨便花,花大錢的時候還是挺重視他意見的。 不過嘛,現在都過年了,燕長青想了想,最終在二叔的期待目光下點頭表示:“那就年前買吧!” 燕二河頓時更開心起來。 …… 到了桃樹鎮,雪已經下的有些大了。 燕二河沒辦法,只好去jiejie家借傘。 當然借傘的時候,免不了要說一下侄子被人請去晚會演出的事兒。 一把傘就夠了,燕長青就不用,把出門必帶的那蛇皮袋子拿出來,底部兩個角選一個,按進去和另一個角重合,就成了一個可以頂頭上的披風,擋雪沒問題的。 臨走的時候姑父想拉著燕長青說話,但是看了看風雪只交待了一句:“過年的時候有時間咱倆聊聊,我有點事兒和你說?!?/br> 燕長青點點頭,估計多半是想做什么生意。 涼皮是個好生意,但是桃樹鎮經營環境不夠好,有閑錢的太少,神仙來了也沒法。 一路頂風冒雪回到家,燕二河放下侄子顧不上休息,開始宣傳:“七斤要去晚會上演出了!去油田,人家一個中心主任親自來請他的,拉個曲子就給八十……” 第26章 兩個月八位數 燕長青這一路沒睡覺,二叔不讓,怕他睡著凍感冒,一路喊他喊個不停。 沒想到背自己十幾里路的二叔還這么精神,明明當初人家來說演出的事兒,只用了幾句話的功夫,他愣是繪聲繪色描述了半天。 但是家里高興,他只能順從民意,把那張紙條拿了出來。 爺爺拿著翻來覆去很認真地看了看,而后遞給爸爸:“好好好,字寫的真好!” 爸爸還沒看完,被mama搶了去:“就你那水平會看個啥,我看看……” 也翻來覆去地看了看,張了張嘴,大概是想讀一遍,但是看人家的字寫得龍飛鳳舞的,又怕讀錯在兒子面前沒面子,于是評論了一句:“好好好!兒子給你爸念念……” 燕二河很想鄙視一下這仨人,都是不認識幾個大字的人,還說好?好在哪兒你們知道嗎? 但是很明顯,他只敢想想,畢竟只要他敢說,他爹他哥就敢按著他揍…… 燕長青無奈接過來,把上面的字念了一遍。 他早就表現過自己會認字,說是自學的,家里人覺得沒問題,還都很自豪。 李秀妮聽了一遍,不過癮,讓兒子多念兩遍聽聽。 等聽了幾遍,她在心里又默誦兩遍,覺得沒問題了,于是站起身:“大海你給兒子去下個荷包蛋,我上六嫂子家坐會兒去……那個啥,給二河也下個……” 荷包蛋剛吃完,碗都還沒收拾,李秀妮就回來了,后邊跟了一群七大姑八大姨的,還有五大叔六大伯的,更后面,是一群嘰嘰喳喳的熊孩子——下雪了,正好沒事,人多還暖和不是! 爺爺和燕大海大概是早有預料,屋里的方桌都擺到了中間,一圈的椅子板凳都擺好了。 剛才燕長青還納悶,自己吃碗荷包蛋,用得著搬桌子這么隆重嗎? 現在明白過來了! 然后李秀妮找他要過那張紙條,指著說道:“這就是人家給的條子,是個主任親自寫的,你們看,這寫的就是文體中心主任,還說去演出給八十塊錢呢……” 一群老娘們就開始議論紛紛:“給八十??!他們怎么就恁有錢???那咱們經常聽,得聽了多錢的???” “咱們占便宜了??!天天白聽不給錢,哈哈哈!” “真給八十塊錢??!那邊人就那么有錢?” 果然還是關注錢的人多,特別是外邊還沒擠進來的漢子們,他們更關注能掙錢的事兒。 八十塊錢啊,太有錢了! 燕長青也被幾個熊孩子圍著,但是這群孩子不關心多少錢,而是關心他去過油田,更關心他還要去油田…… 被擠到墻角的燕二河端著碗,看著村里這些‘沒見識’的人,好像覺得八十塊錢多了不起似的,心里頗有點優越感:“人家那邊工資高,據說有的一個月能拿到四位數呢!” 頓時引來一片驚呼,驚呼聲中一個聲音格外響亮:“我靠,一個月四位數,那倆月不就八位數了,那得多少錢??!” “噗……” 最后一聲是燕長青喝嗆了,鼻子里冒泡,難受得要死…… …… 大人有大人的話題,小孩子有小孩子的熱鬧。 以前燕長青叔侄倆也沒說過去哪兒,主要還是覺得街頭賣藝和乞討似的,怕說出去不好聽——而且還怕露富,這年頭的人好像都這樣,有錢了也要說沒錢,但是沒錢的吧又不會說自己沒錢,搞的挺復雜。 現在這些熊孩子第一次知道燕長青去過油田,頓時獲得了一大堆羨慕的目光。 順便還獲得了無數零食,比如南瓜子黃豆等,有加油炒的,也有直接炕熟的。還有花生,這種倒是熟的生的都可以,但是花生比較金貴,舍得自己家當零嘴吃的不多。 如果忽略這些熊孩子們臟兮兮的手,這些東西的味道都還不錯,特別是加油放鹽炒的,吃起來嘎嘣嘎嘣的特別香。 就是得喝著水吃,不然吃的時候香,吃完了難受。 只是沒想到,剛喝口水,就聽到了那句一個月四位數,兩個月八位數的話,沒忍住噴了出來。 比被水嗆更難受的,是被含有嚼碎的花生黃豆渣的水嗆……不但難受還惡心…… 好不容易擦了臉拭去眼淚,仔細一看,說話的那不是二娃他爹嘛! 怪不得二娃那么優秀,原來根子出在這里。 …… 明明下著大雪,燕長青要去油田的消息,還是在一夜之間傳遍了全村。 于是這一天不斷有人來家里溜達一圈——雪確實有點大,所以出村是不指望了,只能村里走走。 這種天氣特別適合睡懶覺的,外邊冰天雪地,屋里面有火盆散發著熱量,火盆里都是暗火,但時不時也會有明火冒出來,看著格外讓人暖和。 感覺居然比空調還好。 熊孩子們來找燕長青玩,被他趕回家了。 家里地方太小,下雪天又不能帶這些家伙們亂跑——不是考慮安全問題,而是怕他們弄濕衣服。 基本上熊孩子都只有一套厚棉衣,臟了拍拍還可以穿,但是濕了就只能脫下來,裹著被子等棉衣在火盆上烤干,很麻煩。 村里當然有種棉花的,但是自己留的也不多,也不可能年年做新棉衣的。 燕長青今年有了新棉衣,他還是很滿意的。 上一次的人生里,他們家一直到打工潮興起之前,家里條件一直沒緩過來。他記得自己上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穿的棉衣還是不知道村里哪個小jiejie淘汰下來的。 綠色的棉襖,上面還有紅色的牡丹,看著……當初這段可是燕長青不太樂意翻出來的記憶。 但是現在回憶可以,因為他現在還不到七歲,居然就穿上了新棉襖! …… 燕長青這兩天研究的是怎么把二胡拉的沒那么好,也就是控制升級到二級技能后,明顯有些過剩的音樂感染力。 他可不想自己哪天心情暴躁,然后拉一曲二胡,周圍的人打起架來。 這不是夸張,是他經過研究得出的結論。 在升級二級后,他的二胡技能似乎已經突破了樂曲本身的限制。 比如說明明很舒緩或者很歡樂的曲子,如果他刻意加入暴躁的心情,那么聽的人會明顯覺得煩躁——根據自己的心境,略微改動幾個調子,就讓人感受完全不同。 這還只是初步試驗,因為目前的試驗對象只有家人,他不敢過火。 簡單說二級之后,技能好像突然就有了一些隱藏屬性,需要他慢慢挖掘研究。 當然在這種挖掘研究中,技能熟練度也在緩緩提升,也算是技能練習——進入二級之后,技能熟練度慢的連燕長青都覺得有些過分,已經不太愛經常測量進度了。 就在他潛心研究二胡,準備過一段時間去油田演出來個一鳴驚人的時候,二叔又跑來了。 這次他說的是村里的電費問題。 第27章 電費問題 燕長青對于電費出現問題一點不意外,第一個月他家用了不足兩度電,按兩度電收的,三塊二,加了一塊錢別的不知道什么費,四塊二。 如果不是燕長青掙了錢回來,因為這點錢估計得一家人幾天睡不著——當然如果不是他,也不會用那么多電。 當時很多人已經開始不滿,但是這年頭電工就是有特權,扯著上頭的名義就要收,許多家拖拖拉拉的也交了錢。 而且就算一度電都沒用完,也按照一度電收,加一塊錢的雜費,總共兩塊六。 到了第二個月,已經有很多家壓根不敢怎么用電了。 但是收費還照樣收,哪怕一點不用,一塊錢雜費必須出。 這就夠過分了,但是萬萬沒想到,前一段時間收費的電工通知說,現在一塊錢雜費都不夠,這里面有損耗,有電表用電等等,加上之前的必須再補交一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