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下當半仙的日子 第17節
主要還是想看上面的小故事。 于大仙擺手,“想看就拿著,等以后啊,這些也都要傳給你?!?/br> 潘垚:“謝謝師父?!?/br> 說完,潘垚繼續看手札。 于大仙看了潘垚一眼,見她盤著腿坐在官帽兒椅上,腿中間擱著那本符箓手札,小臉上是認真又好學的模樣。 日光照耀下,那臉蛋瑩瑩有光,瞧過去就是鐘靈毓秀的模樣。 于大仙心中一動,“土土,你試著畫畫符吧?!?/br> 潘垚抬頭,眼睛里有著躍躍欲試。 “我?現在就開始嗎?” 于大仙搖了搖蒲扇,老花兒眼也笑瞇了,“擇日不如撞日,試試又不打緊,就是不成,也不過是浪費一些黃紙和朱砂。 …… 第12章 說著話,于大仙擱了大蒲扇,走到窗邊的斗柜旁,拉開了最上頭的那一層。 潘垚踮腳瞧了瞧,里頭是黃、紅、黑、青、白的五色符紙。 她有些意外。 “符紙有這么多種顏色啊?!?/br> “是啊,里頭的學問大著呢?!庇诖笙扇鐢导艺?,“符紙的顏色不一樣,用來繪制的符箓也不一樣?!?/br> 他拈了張黑紙,“像這黑符,我們用它時,通常是想著借助冥神之力,請陰兵,招小鬼?!?/br> 說完,那枯瘦的指頭一點,落在另一張白紙上。 “白符同樣是借助冥神之力,只是,它意在通靈,通常是與鬼魂溝通時用的,搭上一碗白米,通靈的效果會更好?!?/br> 見潘垚好奇,于大仙又將其它三色粗略的介紹了下。 “紅符祈愿,保家宅平安;青符多是借靈物之力施法,什么是靈物?都說年久成精,這靈物就是成精之物?!?/br> “像一些古樹,老井,山野間的狐貍黃皮,甚至是家里養的老貓老狗……它們活的久了,機緣巧合之下得了造化之力,通了靈,成了精,這樣的東西就叫做靈物?!?/br> “青符借的就是這靈物之力?!?/br> 最后,于大仙拿出幾張黃紙,放在潘垚面前,又尋了一把小管狼毫。 “而黃符,也叫皇符,借的是天神之力,驅邪辟邪最是好使?!? 潘垚聽的認真。 最后,于大仙嘆息了一聲,“不過,我聽我師父說過古,其實,還有一種說法,對于有仙緣的人來說,符紙朱墨是不需要講究太多的,修行到一定的境界,道人能以指為筆,天地為符紙,凌空而畫就能成符?!?/br> 潘垚點頭。 這事兒她知道。 以后的電視上都有演,手訣一掐,腳都不用動,大招五彩斑斕的齊齊開放,咻咻咻的,特別的厲害! 于大仙:“好了,你試一試,不成也不要緊?!?/br> “恩,師父,我會努力的?!迸藞悜?。 …… 潘垚按著于大仙的指導,用竹簽刮了些朱砂到小碟子中,又調和了些陰陽水。 所謂陰陽水,陽指天上未沾地的雨水,陰則是指未見天日的井水。 符箓分符頭、符竅、符腳,講究的是一氣而成的氣勢。萬事開頭難,潘垚也想有個好的開始,要是頭一次畫符就不成,多打擊自己的信心啊。 她翻了翻手札,挑了張筆畫最少的臨摹。 只見手札的紙張已經泛了黃,上頭朱砂寫就的符文仍然鮮艷,筆觸龍飛鳳舞,瞧過去就是不凡之勢。 潘垚看了一會兒,以食指為筆,在上頭細細描繪。 不過片刻,她心里就有了底。 也不用鉛筆和草紙描繪,調了朱砂和陰陽水,潘垚抓起狼毫沾墨,摒氣凝神,隨即筆尖觸及黃紙。 一開始是有些生澀,寫上幾道后,筆畫自然順暢了。 手札里的蠅頭小字寫了,這符箓名為五雷鎮鬼符。 潘垚先是畫了符頭,符頭是三勾,代表三清之意,當真是一筆天下動,二筆祖師劍,三筆兇神惡煞速去千里外,著實氣勢不凡。2 寫到符竅時,潘垚只覺得心頭一動,絳宮處有道暖流心隨意動而出。 一開始只是一點,接著,它猶如奔流的潮水般,帶著磅礴的氣勢涌出。 下一刻,靈光從符竅處漾出,光蓋過黃紙,一閃而過,隨即寂滅,快得就像是個錯覺一樣。 桌上一張寫了朱砂的黃符,平平常常。 潘垚收了筆。 旁邊,于大仙捧著茶杯的動作都愣住了,顯然,剛剛那道光亮他也是瞧見了。 于大仙幾乎是跳了過來,半點沒有平時老胳膊老腿兒的慢吞吞勁兒。 “世人枉費朱與墨,一點靈光即成符……竟然是這樣,竟然是這樣?!?/br> 他抓著符,渾濁的老花眼瞧著潘垚,眼睛里頭是亮得驚人的光亮,“這就是偃骨,這就是仙骨嗎?” 他說到后面,神情又是激動,又是頹敗。 潘垚擔心,“師父——” “師父沒事?!焙冒肷?,于大仙才按捺下了這激動不平的心緒。 他擺了擺手,示意潘垚不用擔心,低頭看手中的黃符。 看了好一會兒,這才將黃符擱下,伸手攤平上頭被抓出的褶皺。 “這符畫的很不錯?!庇诖笙尚牢?。 他雖然道法不行,這眼力還是有一些的,有符力的符,它握在手中的感覺和黃紙是不一樣的,這感覺很微妙,有些暖,也有些安心。 偃骨啊。 于大仙又看了潘垚一眼。 如此天資,難怪被稱為仙骨,修行中人誰都想擁有,甚至有人不惜淪為畜生,害人性命,挖了仙骨,化為己用。 以往只是聽說,今日親眼見到這畫符的一幕,只是初初碰筆,符箓就成……這等資質,真是讓人又羨又妒。 于大仙長嘆,“師父就是嫉妒了?!?/br> 潘垚見于大仙說出這句話,背著手看向窗戶外頭,神情悵然,肩膀都跨了,顯然是十分的失意。 不過,他直白的將嫉妒說出,可見胸懷坦蕩。 視線一轉,潘垚瞧著桌上裝著涼茶的杯子,連忙捧起,奉到于大仙面前,笑著哄道。 “師父喝茶,天兒熱,喝點涼茶敗敗火?!?/br> 于大仙哼哼。 喝茶?不不,他不喝茶! 嫉妒已經讓他面目全非了。 潘垚:“您瞧啊,我是您的關門弟子,以后我出息了,您面上也有光,多好啊?!?/br> “大家說起來,都會說是您教得好,名師出高徒,回頭您是于大仙,我潘垚以后就是潘半仙,一聽就是師徒倆,多好?!?/br> “滑頭!”于大仙一拍潘垚腦袋,失笑不已,“和你爸一樣會說?!?/br> 潘垚嘿嘿笑了下,心里松了口氣。 可算是將這被嫉妒淹沒的老仙兒拉出來了。 當徒弟,不容易! …… 外頭蟬鳴聲不斷,潘垚在小廟的桌子上認真的學畫符。 多畫幾張,她也弄明白了,符竅可以說是一張符箓的靈魂。 都說不知書符竅,反惹鬼神笑,若知書符竅,驚得鬼神叫,《太上日月經》煉化的日華和月華,從絳宮入符竅,這即是靈光。 而有了這,朱墨黃紙才成符。 不知不覺,日頭從東邊爬向了西邊。 于大仙瞅了瞅外頭的日光,開始趕人了,“好了好了,時間差不多了,你早點回去,別等你爸媽來喊人?!?/br> “知道了,師父?!迸藞悜?,收拾了下桌子。 她初初修行,一個下午畫了十一張符,成了七張,廢了四張,這畫廢的符也不能隨便丟棄,她拿著火柴盒,劃了一根,將畫廢的符箓燃進化寶爐中。 金黃的火光燎過,符箓成灰。 “師父,我走了?!?/br> 潘垚抱著符箓手札,還有幾本堪輿的札記,沖于大仙告別。 出了小廟,站在空地上,潘垚回頭瞧那小廟的檐角。 只見落日的余輝猶如一件華美的彩衣,它輕柔的披在仙人跑獸的石像上。 石像周身氤氳著同落日同一色的日華。 鄉間的歲月靜謐又閑適。 雖然玉鏡府君瞧不到,潘垚還是歡快的搖了搖手,在心里喊一聲,我回家去了,這才噠噠噠的朝家的方向跑去。 今兒下午下過一場急雨,地還泥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