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公是重生的[六零] 第59節
姜湘:“…………” 第45章 這一夜, 姜湘是氣呼呼爬上床睡覺的。 裹著梁遠洲那塊十斤重的棉花被,呼吸之間盡是肥皂清香,還有沾染了男人似有似無的氣息。 說來奇怪, 想著梁遠洲,她便有了不少安全感,不知不覺陷入夢鄉。 一夜天亮。 醒來時,姜湘望著陌生的天花板, 視線緩慢挪移, 不知何時熄了火的鐵皮爐子, 排煙管, 床邊床下凌亂還未收拾整理的行李…… 她終于反應過來,沒錯, 她已經搬進小洋房啦。 姜湘精神抖擻起床,先是拉開窗簾, 瞧著天色剛剛放亮, 估摸著這時候七點鐘左右。 只見窗戶對面, 隔了一條馬路的洋樓和小平房外,已經有了不少出來匆忙洗漱燒水做飯的婦女們。 姜湘遙遙望了一眼,沒再多關注,從麻袋里翻出自己的洗漱用品,樂顛顛去了衛生間。 水龍頭擰開,搪瓷缸接滿水, 仰頭喝水漱口—— 嘶,這管子里的水太冰了, 凍牙??! 姜湘齜牙咧嘴, 忍了忍,勉強讓自己刷了牙, 然后出去,搗鼓起了鐵皮爐子。 托這兩年在紅河灣大隊插隊的經歷,她生火很是熟練,用一根洋火柴引燃舊報紙,然后飛快地塞進爐膛,上頭搭兩根柴禾。 不一會兒,柴禾便燒得通紅發亮。 姜湘裹了一件棉襖,開門,大清早冷得很,呼一口氣都是白茫茫的。 忍不住打了個寒顫,彎下腰,在門前樓梯口撿了兩塊煤球。 小洋房空間有限,梁遠洲搬來的那點煤球實在沒地方放,索性就堆到了門外樓梯口,上面罩一塊不大不小的油氈布,拿一塊磚壓著,擋雨擋雪,也挺實用。 姜湘順利把鐵皮爐子里的火升了起來,一個嶄新的燒水壺灌滿了水摁上去,就等著水燒開了。 到這里,不得不感嘆梁遠洲辦事周到。 他不止給她安裝了鐵皮爐子和排煙管,甚至把接下來要用到的燒水壺,做菜做飯的案板,菜刀,小鐵鍋,包括蒸鍋都一次性置辦齊了。 他甚至把家里的米面糧食都搬了一些過來,亂七八糟堆到墻角,看得姜湘眉頭皺起,忍不住挽起袖子開始整理。 小米,高粱米,豆面,玉米面,餃子面……一個個面袋子挨個分類擺放,堆在墻角,卻還是看著有些亂。 見狀,姜湘琢磨著,該讓梁遠洲給她搞一個專門放糧食的櫥柜了。 等爐子里的水燒開,洗了一把熱水臉,她才開始弄早飯,在鍋里撒了一把小米,準備熬簡單的小米粥。 爐膛里的火燒得越來越旺,鍋里的水很快沸騰起來,發出咕嚕咕嚕的愉悅響聲。 就在姜湘坐在爐子邊,耐心等著小米粥熬好的時候。 樓下,崔家。 崔奶奶邁著小腳麻利地下樓,圍上圍裙,也在廚房里忙活了起來。 崔家眾人起床的起床,洗漱的洗漱。 不一會兒,崔煜媳婦,也就是崔家大嫂崔秀蘭,急忙也進了廚房幫忙,“媽,你別忙活,我來弄早飯,你出去歇著?!?/br> 崔奶奶不肯,她人老了閑不住,總要忙一忙,給家里做點事。 崔秀蘭沒轍,想了想,只能給她老人家一雙長筷和碟子,讓她幫忙從腌菜壇子里挖咸菜,這樣輕松一些。 崔秀蘭是童養媳,自小在崔家長大,崔奶奶把她當親女兒疼,長大后她到了年紀,便和崔煜結了婚,生下三個孩子。 正因如此,崔奶奶對她更是偏寵。 “秀蘭啊,昨晚睡覺還冷不冷?”崔奶奶問。 “不冷了,媽,我那房間沒必要燒爐子,每個月又要多買煤球……”她心疼這個錢,覺得沒必要花。 昨天她出門買菜的功夫,崔恒就拉了梁遠洲雇來的那年輕小伙,嘟嘟嘟地給她房間墻上打了個孔,說是方便安裝爐子和排煙管。 崔秀蘭卻覺得沒必要,不過是晚上冷了一些,她身邊睡著自己丈夫呢,那就是一個現成的大火爐,冷不到哪里去。 崔奶奶不贊同,“不行,時間長了對女人家的身體不好。咱們家是窮,但沒窮到要你挨凍的那份上,老大前陣子還在念叨這事呢,要給你們屋子里裝個鐵皮爐子?!?/br> 崔秀蘭抿唇笑笑,沒再說什么,挽起袖子,準備蒸一籠屜的雜面饅頭。 崔家上下八口人,崔奶奶,崔恒,崔煜和崔秀蘭,以及生的三個討債蛋子,分別是大蛋二蛋三蛋。 飯剛上桌,三個蛋急哄哄坐下來,卻不敢先動筷子,一個個忍著口水,眼巴巴望著崔煜,“爸,你快吃啊,吃啊,你們吃完了我們才能吃……” 崔煜冷哼一聲,不慌不忙喝粥,繼續吃著雜面饅頭就咸菜,愣是讓三個兒子干看著,不許動筷子。 坐在一邊的崔恒幸災樂禍笑了一聲,也開始動筷子。崔奶奶和崔秀蘭見怪不怪,陸續吃了起來。 大人們都吃飽喝足了,三個討債蛋子才能吃剩下的,一籠屜的雜面饅頭剩了八個,足足大半鍋的稀米粥,一碟子的咸菜。 不到十分鐘,悉數讓三個臭小子消滅殆盡。 都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更何況是三個! 崔恒出門上班時,瞅了一眼飯桌上的慘狀,心臟直抽抽,拉著他哥崔煜道:“哥,咱們家快養不起你那三個蛋了,這也太能吃了!” 崔煜眼角抽抽,兄弟兩對視一眼,紛紛愁得很。 以前,崔家的家底也挺多,當年產業主動配合上交,拿了上頭補償的一大筆錢,就靠那筆錢,崔家絕不可能餓肚子。 奈何崔爺爺后來生病住院,一日復一日,久病不治,錢砸進去不少,也只是讓老人家沒那么受罪,勉強撐了兩年多,撒手人寰。 這一下,崔家手頭的那筆錢所剩不多,不到五百塊,如今再沒動過。 全家只靠兄弟兩人掙錢吃飯,崔煜在煤礦上給人拉煤,他是二級工,一個月拿四十塊的工資,每月定額糧三十六斤。 崔恒呢,受成分影響,高中畢業后一直沒找到工作。 直到前年,兄弟兩一塊去郊區的山上尋野味,機緣巧合,救了一個摔下山崖的中年男人。 那男人正是長川油礦的一個中層領導,帶了工程隊來山上視察油井。 卻沒想到雨后山路濕滑,他又倒霉,順著山路滑下去不說,咕咚咕咚滾了老遠,腦袋重重磕到石頭上,徹底人事不省了。 崔煜和崔恒便是撞上了,兩人合力把人抬起來,一路跑著送去醫院,醫生都說幸虧送來的及時,否則時間久了,怕是出血過多腦顱壓上來,命就沒了。 也因此,那中年男人格外感激崔家兄弟兩。 得知崔恒因為成分問題找不到工作,便想了法子,把人介紹到油礦下面的一個二級單位,也就是郊區的煉油廠,當了一名臨時工。 臨時工干了一年多,才轉正,就這,也廢了不少力氣。 那領導幫忙辦成了這事,便和崔恒言明,讓他在煉油廠少說話多做事,就是悶頭干活,老實本分一些。 廠里的師傅看重年輕人肯吃苦肯干活,時間久了,便不會有人計較他成分不好了。 所以說,崔恒這煉油廠的工作,純屬是運氣好得來的,他一個月能掙三十塊的工資,每月定額糧三十斤。 崔家其他人都是城鎮戶口,崔奶奶和崔秀蘭的定額糧每月都是二十一斤。 三個孩子,大蛋是初中生,供應糧二十一斤,二蛋三蛋還是小學生,供應都是十五斤。 乍一看,會覺得崔家每月的定額糧加起來真不少,但實際上根本不夠吃! 別說誰補貼誰,就一個人二十一斤的糧,崔奶奶吃得少,每個月都不夠吃呢。 如今一年又一年熬下來,崔家也是捉襟見肘,月月都要精打細算節省開支了。 “哥,你看樓上?!贝藓愠鲩T看見了二樓的排煙管冒著煙,顯然是屋里的姜湘已經醒了。 崔煜望了一眼,低聲道:“房子租出去也挺好,每月多一塊錢,也能多兩三斤口糧?!?/br> “哥,我想著,要不下個月干脆不要錢了,讓梁哥全部用糧食抵扣?!?/br> 反正崔家缺糧缺的緊,再多的糧都不夠家里的三個蛋霍霍。 崔煜搖頭,“這點口糧解決不了問題,不是長久之計?!?/br> “那還能怎么搞糧食?” 崔煜倒是有一些想法,原本急著出門上班,頓了頓,又回去房間里,拉著崔秀蘭嘀咕了幾句。 崔煜崔恒出了門。 又過半晌,崔秀蘭端著碗,碗里切了一張剛剛出鍋烙的蔥油餅,并一小碟咸菜,腳步猶豫,上了水泥樓梯,去敲姜湘的門。 “誰???”姜湘在屋里喊道。 “小姜妹子,是我,樓下的崔嫂子?!?/br> 只聽門里面一陣褡褳扣打開的動靜,姜湘從門縫探出腦袋,臉色有些迷惑,“大嫂,你找我有啥事嗎?” 崔秀蘭笑笑,“你昨晚剛搬進小洋樓,我想著你房間里缺的東西多,做飯不方便,就烙了一張餅,讓你墊墊肚子?!?/br> 話音落下,姜湘看見她手里的碗碟,蔥油餅的香氣頓時撲面而來。 “嫂子,這怎么能行?”姜湘第一反應推脫。 她是嘴饞想吃,但無事獻殷勤,非jian即盜??! 崔秀蘭似乎看出了她的顧慮,低聲說:“你不要擔心,也不用想太多,是我家男人想找你對象做個交易,他看得出來,說你對象有路子,能弄得來糧食……” 姜湘怎么可能輕易把梁遠洲賣了? 就算他有搞糧食的路子,那也不能隨便和旁人交易,誰知道崔家信不信得過呢? 她裝作聽不懂,舔了舔唇,裝傻繼續推脫,“嫂子,這個蔥油餅我不收——” 話還沒說完,就聽一道熟悉的聲音出現,“湘湘!” 姜湘歪頭,向樓下看去。 只見梁遠洲騎著一輛不知從哪里搞來的二八大杠自行車,一路通暢進了敞開的籬笆門,然后把自行車??吭跇翘葸?。 他三步并兩步飛快上樓。 看見崔秀蘭,不由愣了一下,“嫂子,你有什么事嗎?” 崔秀蘭臉上露出笑意,正主來了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