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書迷正在閱讀:苗疆少年的小情蠱、星際第一符箓機甲師、穿成貓后,被失明反派撿回家、同時在三本ABO小說里當反派、山青卷白云:女翻譯與王維、【快穿】弱美人哭著求抱、快穿之爸爸的乖女兒(父女np)、焦糖鮮奶茶、歡迎參加異界假面騎士育成計畫、造神年代
雖然是件苦差事,但若真能偵查出個令圣上滿意的結果,也是大功一件。于是,那些平日里和刑部蔡尚書有點交情的大臣都不約而同地扭頭望向隊伍后面,對著站在倒數第三位置的蔡尚書擠眉弄眼,目光滿是恭喜和羨慕。 刑部蔡尚書卻是耷拉著眼皮,盡量不和那些目光接觸,心中有苦難言。昨日大賽過后,他滿心歡喜拉著宋尚天等人在酒樓里慶祝,點了許多美味佳肴,還開了三壇自己珍藏的十年陳釀劍南燒春。 可就在他們醉意微醺時,一名和自己老鄉剛喝完酒的刑部小吏慌里慌張地跑了過來,給他們澆了一盆十分透心涼的冷水……圣上已經欽定了辦案之人,并非是大賽的冠軍小宋大人,而是那個月城來的小捕快。 蔡尚書為此昨夜一晚上都睡不著覺,輾轉反側地揣摩著圣上如此做的深意是什么,越想越是心驚。 所以,當那些人的目光聚集在蔡尚書身上時,他心里一絲喜悅都沒有,暗暗痛罵著那些看向自己的大臣,苦苦忍受著難言的煎熬。 “稟圣上,微臣以為刑部主事宋尚天可擔此任……”搶先站出來答話的是左相魏長更的門生,吏部的楊侍郎。因為吏部掌管著全國官員的任免,考核,升降,調動等事,所以由吏部做一個推舉的人最為合適。 這原本是在大賽之前就商量好的,如今那位楊侍郎不過是在依照約定行事而已,只是他并不知道事情已經發生了變化。 蔡尚書聞言身子一顫,暗惱自己昨夜太過驚惶,乃至于忘記了通知楊侍郎。 一時間,有不少大臣紛紛站出來附議,列舉宋尚天這些年在刑部的各種功績,更有甚者,將宋尚天與其老祖宗宋慈相提并論。 慶帝微微皺眉,似乎沒有想到如今的局面,身子微微一斜,倚著龍椅把手,扭頭看了站在不遠處的大太監劉洗一眼,意思像是在說,這些笨蛋難道沒有聽聞朕昨日的任命嗎! 劉洗嘴巴苦澀地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是很清楚,因為按照常理來講,昨日醉仙居里有那么多人在場,自己宣讀慶帝口諭時,左相也在一旁聽著,這么大的事情該是早就傳遍京都才對。 忽地瞥見魏長更臉上那淺淡的笑意,劉洗頓時領悟過來,多半是魏長更將消息壓了下去,將眾多京官蒙在了鼓中。 可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總不可能是為了讓自己這個不能參議政事的宦官難堪吧? 便在此時,又有一人站了出來,沉聲說道,“臣提議血衣侯申小甲擔當此任!” 群臣一片嘩然,沒有誰能想到會有人在這個節骨眼上冒著得罪刑部的風險,推舉一名來自月城的小捕快,最重要的是這個捕快身上還淌著前朝皇族的鮮血。 白馬關的事情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所知并不詳細,只以為申小甲在辦案上有些許能力,其他方面如何毫不清楚。主要也是因為申小甲很快地卸任了武安將軍,這給了很多人一個錯覺,申小甲是個有自知之明的草包。 讓一個淌著前朝皇族鮮血的草包查辦可能涉及當今圣上私隱的案子,這不是誠心惹圣上生氣嗎? 眾人頗為意外地看向那人,然后臉上的意外更加濃烈了幾分,竟是右相謝忠大人的門生,工部的王侍郎。 聽到這個提議,蔡尚書悄悄松了一口氣,感激地看了王侍郎一眼,正巧王侍郎也側臉看向蔡尚書,兩人目光相觸,皆是微微一笑。 “臣以為不妥!”一名戶部的侍郎忽然站了出來,躬著身子面向慶帝道,“且先不提申小甲乃是前朝遺孤,單從年齡上來論,也不夠資歷偵辦此案,畢竟才十八歲,心智都尚未成熟,如何能擔此大任!” “刑部主事宋尚天不也才十八,這么說來,小宋大人也不夠資格偵辦這起案子咯?英雄不問出處,豪杰不論歲數,以出生和年齡來推斷一個人,何其狹隘!”又有一名官員站了出來,昂首挺胸地駁斥道。 緊接著,不斷有官員站出來發表著自己的觀點,有力挺刑部主事宋尚天的,也有稱贊血衣侯申小甲的,雙方各執一詞,爭吵不停。 站在隊列最前方的左相魏長更和右相謝忠卻是面色平靜,他們不需要多說什么,自有官員幫他們發表意見。 魏長更當然清楚慶帝的心意,但依舊這么做,有著更深層次的想法。這個想法其實也很簡單,他想讓慶帝看看朝堂上會有多少人替宋尚天說話,他自己也想看看有多少人會替申小甲說話。 謝忠自然也明白慶帝的意思,就算宮里的小太監沒有給他透露消息,也能從剛才慶帝看向大太監劉洗的眼神中品味出來。所以他才會讓自己的人站出來講話,既能攪亂魏長更的視線,也能讓圣上開心,一舉兩得的好事。 正當爭吵聲越來越大時,蔡尚書悄摸摸地看了一眼慶帝的臉色,咂摸出幾番別樣的滋味,在心里嘆了一口氣,滿頭冷汗地邁出了隊列,躬身請命道,“臣斗膽自薦,愿為圣上解憂,親辦大鳴湖案!” 第二百七十章 早朝(二) 太和殿內的爭吵立時湮滅,所有官員都驚奇地看向蔡尚書,摸不準這又是唱的哪出,只好閉上嘴巴,沉默不語。 高坐在龍椅上的慶帝看著下方群臣的表演,嘴角噙著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瞇起眼睛盯著蔡尚書道,“你會辦案子嗎?” 蔡尚書咽了咽口水,擠出一個難看的笑容道,“臣以前也是辦過案子的,圣上您忘了嗎……您還是秦王時,臣便是您封地上的小小府衙縣令,是您一路提拔臣坐上刑部尚書的,而今臣雖老邁,卻愿為圣上再燃燒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