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按每名役夫一日八升口糧計算,每月便是約一石半玉米,十個月便是一十五石。 一十萬人,共計就是五百萬石玉米! 做種子夠夠的了! 甚至還大有富余! 治粟內史左丞的蕭何,激動之后回歸理智。 搖頭自我否定:“不,所謂欲速則不達,今年春暖太過倉促?!?/br> 全秦推廣種植玉米,茲事體大,宜穩扎穩打,不可cao之過急。 “待籌備周全,明年天暖之時,就能全面推廣種植玉米了?!?/br> 殿中大秦君臣眾人,無不喜形于色。 就連上首的嬴政,也淡笑道:“遵循修建馳道時的舊例,仍舊是每月一輪,每次發放一石口糧?!?/br> 玉米種子綽綽有余,當作口糧吃掉些便也無妨了。 朝廷都大可不必兌換種子再下發,直接讓各郡各縣役夫帶回鄉里,便能將種子散播至天下。 就像當初的‘糙米’,沒有朝廷插手調運,如今仙稻也已廣播天下。 而且這樣任其自由,這些役夫回歸鄉里時,將富余玉米兌換給旁人做種子時,還能小賺一筆。 蕭何這樣繼續在心里盤算:之后只需將玉米的種植訣竅,傳授郡縣,便能完成玉米的推廣種植。 任務進行已有十來環,工餐口糧都在稻、黍、稷、麥、菽、秫五谷中循環。 原以為不會有新品種的高產糧種了,沒想到天降大喜,抽獎獲得了玉米! 因大秦已存在玉米,系統又配給玉米做工餐口糧。 否則玉米也要像長絨棉種子一樣,歷經三年之 久,才能開始推廣。 如今一步到位! 正如仙使所言,正是個大驚喜??! 身在其位的蕭何,激動心緒更比殿中君臣外顯。 另一邊,嬴政說完,周邈也在心里算賬: “但這樣一來,十個月積攢,每名役夫不也還有……十五石玉米沒有發放嗎?” 十五石,約后世的九百市斤呢!九大麻袋??! “以前還罷了,積攢下來也就每人八.九石口糧,役夫又都來自馳道沿線郡縣,幸福的煩惱(口糧)重了一些吧,也能運回去。 很多役夫的家人估摸著時間,還會來接人(糧)?!?/br> “這次固然長城沿線九郡的役夫十萬,占據總數一半。 卻也還有天南海北各郡縣的役夫十萬啊,又沒家人來接應,難道讓他們背著扛著九百斤玉米走回去?” 周邈整個頭昏眼花! 此時,嬴政:“最后就要麻煩周邈你了?!?/br> “嗯嗯!陛下你說!” 始皇陛下親近地稱呼他名字誒! 周邈一秒神清氣爽,頭不昏了、眼不花了! 李斯(心內小人嫌棄.jpg):……嘖,還是這么沒出息。 嬴政說出解決之法:“最后一輪的口糧賜發完畢,再動身往馳道沿線各郡賜福一輪,將積攢的口糧按郡賜發完畢?!?/br> “小事一樁,有瞬行千里的神獸,各郡先前也已建好‘登仙臺’。到地方就放糧、放完就走,這樣快速跑一圈,都要不了十天時間?!?/br> 周邈滿口答應。 嬴政:“各郡役夫名單,系統及郡中都有詳細記錄,屆時役夫結伴歸鄉后,拿上身份符節,再一道去郡中糧倉支取應有份額的玉米即可?!?/br> 至于剩下的路程? 都幫忙送到郡中了,余下的路程是雇傭車馬,還是叫親人鄉里來接,就各自想辦法去。 難道還要送到每名役夫家中才可? 不過到時需得下一道旨令到諸郡,嚴令郡尉親自率兵巡邏緝盜,維護郡中安寧。 工餐口糧的分發章法,商討完畢。 今日商討部署新任務的會議,就接近尾聲了。 至于萬 里長城工程分六段,六班施工隊監督施工的‘工頭’是誰? 這不巧了嗎不是! 修建馳道的時候,也是分成六段六班,配備六個工頭。 直接啟用上崗就是了,方便快捷! 再之后的繁瑣工作,自有六個工頭去負責,他們各個也都有經驗,駕輕就熟了屬于是。 接下來嘛…… “所以,一十萬役夫名單準備好了嗎?天南海北的役夫趕得到嗎?” 仙使兩連問之下,殿中君臣不急不躁。 胸有成竹的樣子。 …… “因役夫人數巨大,又路途遙遠,南至長沙郡陽山關,東至膠東郡成山,正所謂天南海北是也?!?/br> 至于西至與北至的北境一線役夫,都在長城途經沿線,采取應召原則,下令開工前動身應召也來得及。 接任隗狀的李斯,能力到底出眾,在擔負新修秦律的大事之余,也完全沒耽擱其他諸事。 征召調動役夫一事,便是他的職責。 李斯出來解答周邈疑惑:“早在仙使出游勘探之初,確定各郡征召役夫數額后,陛下便下令: 南地及各方路遠諸郡,速速征選具名足額役夫,名單呈遞咸陽。同時郡中將士帶領、看護役夫,即刻動身北上九原至遼東一帶諸郡?!?/br> “各郡皆有對應,已有條不紊地,于半月前動身北上各郡?!?/br> “而西域東郡一帶至九原一帶,除本郡、河西、隴西三郡外,便是對應蜀郡、漢中郡西南一帶役夫??傊?,遵循就近原則?!?/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