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金吾衛以崔氏為首,崔玄直接走向那老將軍,劍就放在了他的脖頸,“老將軍,便是你德高望重功績累累,也不該對天后陛下無禮!你這,也是死罪,該怎么判?!” 劍在脖子上,老將軍也是冷笑,“怎么,你還真敢——” 沒說完的話就停在了嘴邊,崔玄殺的利索,干脆,人頭直接滾落出去好遠,朝堂,終于安靜下來。 武則天抓緊了龍椅上的龍頭,強迫自己鎮定,就像是當年降服獅子驄那樣,她閉上眼,深吸氣后,在安靜中緩緩開口:“還有愛卿有意見么?” 群臣瑟縮,血腥味里,誰也不敢說話。 武則天壓著手抖,緩緩拿起那份早就擺放在旁的農書,“相信諸位大人,早就聽聞,本宮有一系列的農業的改革和計策,可助農耕,其實,農民要地無非是為了糧食,若是日后糧食多了,多收稅收不一樣嗎?這前些年啊,大唐不是天災就是水禍,災害……多次廢稅,減輕民負;諸位切記不要以為,這是大唐在剝削了你們,恰恰相反,民若不能安,何來稅收?諸位愛卿,目光放長遠些,大唐,可是要千秋萬代啊……” 宮殿中的血腥氣,伴隨武則天的侃侃而談,帶著一種莫名的驚悚,武則天高坐龍椅,俯瞰著下方的群臣,“或者,說的嚴肅些,” 武則天的目光變得銳利而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 “太宗曾言,天下之萬民,乃每朝之根基,若欲國運昌隆,必須厚待百姓,使之安居樂業! “愛卿們肯定不會連這個道理都不知道,像是死了的那個……一味的對上不敬,倚老賣老,那么,他的下場,就是一種警告?!?/br> 群臣們屏息,面露凝重和惶恐。最主要,誰也沒想過,一個女子當朝……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就叫來金吾衛,直接殺了……老將軍! 誠然老將軍是退回來了,可是好歹也是功臣老將……殊不知,上回元理和崔玄去軍隊就已經把那老將的軍摸了個一干二凈,是知道絕不會有士兵因為老將軍的死而謀反,武則天才敢殺他。 殺人,當然是武則天所不愿的,但是—— 她沒有回頭路。 朝堂這條路,本身就是鋪滿了人的骨血。 “所謂舍一人,救萬民,殺之,本宮不會猶豫,罪孽,也背得起!還有誰呢?” 武則天已經調節好了情緒,她輕笑注視眾臣,宛若神明注視眾生。 而后,無人應答。 等了等,武則天才是又道:“看來,沒有人再有意見,那么,本宮和皇上共同商議,思量將土地歸還給農民,讓他們耕有其田,收獲豐饒。唯此,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大唐才能更加富強……可若再讓發現,誰一味壓榨百姓,收一時富裕,害長久國策,亂大唐的長治久安,令自己短暫繁華,那么——別怪本宮,無情?!?/br> 最后兩個字說完,武則天站起來,群臣立即下跪,這次是全部下跪。 “只有讓百姓得到利益,一個國家才能真正強大。中飽私囊能解一人之欲,卻會毀掉整個大唐。若國之不存,此乃得不償失。quot; 群臣默然。 他們如何不知這個道理,只是不服武則天罷了,而武則天當眾這么一手,讓群臣都嚇了一跳,土地到底給不給的先不說,眼下是紛紛附和道—— “天后陛下英明,此舉必將使大唐更加強大……” 本以為就此退了,不想武則天走到許敬宗前,又停了下來,“許大人,許宰相,許相公?!彼贿B三句,讓許敬宗有些發抖,抬頭又慌忙磕頭:“天后陛下……請講!” 武則天的眼神銳利如鷹,聲音深沉如海,“如今國庫空虛,民生凋敝,你看要如何?” 話一出,群臣們再度面面相覷,無人敢出半點聲音。 許敬宗也是懵了,“國庫……空……空嗎……” 他怎么不知道?但是他的職位確實也不該知道。 武則天了解他的花花腸子,也是吃準了他不會說,于是接著說下去—— “繼續方才所言,本宮考慮,除了將土地歸還給農民,再減少今明年的苛捐雜稅,先讓百姓有更多的收入,過兩年再補稅,這樣,國庫應該能從中獲得更多的稅收。你說呢?” 許敬宗向武則天行禮道:“陛下,微臣認為這個辦法可行。只有讓百姓富裕起來,國家才能真正強大……”話都說到這里了,他是必須表態了,縱然權貴們跟他打好了招呼,然而,他沒有路可以走。 也是表明了態度,許敬宗深吸一口氣,接著道:“陛下,微臣還認為,應該立即實施這個農田分發的政策,馬上入冬,百姓開春才能真正播種,這樣,陛下的計劃才能實現?!?/br> 武則天滿意的點頭,直接宣布:“好,那就按照許愛卿的建議去做。許愛卿,你可要讓大唐重新煥發生機!” 許敬宗額頭都冒出汗來,嘴上恭維著:“臣不敢當,臣只能盡全力,鞠躬盡瘁!” 群臣們聞言,雖心中不滿,但也不敢提出反對意見。 武則天也是目的達到大部分,卻就在她準備退朝時,忽然聽到外面傳來通報—— “徐有功,請求覲見!” 第133章 朝堂論辨 朝堂內,原本殺一人而群臣畏之的場面,因徐有功的覲見再起波瀾。 徐有功的突然出現,就如掀起一場看不見的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