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暮色西垂,又趕了一整天路的車馬在郢城的驛館門前停了下來。 韓應先下了馬車,示意隨行的親衛進驛館里檢查后,才將正在馬車上打瞌睡的齊子元請了下來:“不是說南方都四季如春,這郢城入了秋也是一樣的涼,幸好公子帶了厚衣裳?!?/br> “郢城可能還不夠南,”齊子元說著話,攏了攏身上那件陳敬特意裝進行囊的厚披風,抬眼朝四周看了看,“但也比都城要暖上一點,都城這個時候……應該快下雪了吧?” “估計還要等些日子,”一路同行而來,韓應已經十分了解齊子元,知道他只是隨口感慨一句,并不用故意去迎合,便順著接了一句,跟著轉了話題,“這幾日為了趕路,公子休息的都不太好,現下終于到了郢城,可以好好休息兩日,等船只備好了,就可以改水路繼續前行了?!?/br> “辛苦了?!饼R子元說著話,跟在韓應身后進了驛館。 “這驛館內已經提前檢查過了,十分安全,”韓應說著話,伸手推開了靠中間的一間房門,“房間里備好了熱水,公子先洗個澡休息一下,屬下待會把吃的送過來?!?/br> “不急,你先吃過了再送來,”齊子元進了門,回頭朝韓應囑咐道,“反正我總要會工夫才能洗完?!?/br> 韓應知道他的體貼和善良,也不再爭辯,點頭應了聲,看著齊子元關上房門才轉身朝驛館后面走去。 郢城地處大梁中南部,臨江近水,水路便利,漕運興盛,自古以來便是富庶之地,連驛館也比這一路而來的其他地方要精美周全的多。 連日的顛簸勞頓,總算能好好地洗上一個熱水澡,齊子元忍不住多耗了一陣,知道水溫已漸漸轉涼,自己也開始泛起了困意,才終于依依不舍地起身去更衣。 等換好衣服從里間出來,韓應正好拎了晚飯過來,除了食盒,額外還有一封厚厚的書信一起遞到齊子元手里:“也是巧得很,我們今日到郢城,這信也剛好今日到?!?/br> “皇兄知道我們的行程,每次寄信前都會專門估算時間,”齊子元一邊拆信,一邊朝韓應問道,“你吃過了嗎?” “……晚飯剛好,是打算送過來就去吃的?!泵髅髦烂媲斑@人早就不是皇帝,也并不會對自己有什么懲戒,眼見他挑起眉來,韓應還是不自覺心虛起來,連聲音都低了幾分。 “我就知道,”齊子元抽了抽鼻子,一只手拿著那封還沒拆完的信,另一只手掀開食盒的蓋子,掃了一眼后開了口,“反正又是這么多,正好一起吃吧?!?/br> 話已經到了這份上,自是沒辦法再拒絕的,所以韓應點了點頭,伸手將碗碟從食盒里端了出來。 說是要一起吃,但當下齊子元的注意力全在手中這封信上。 離開都城一路往南而來,有各種各樣先前不曾見過的風景,也多了許多新鮮的見聞,齊子元將它們一一記了下來,寄給了皇城里正因為軍情、朝務而忙得不可開交的齊讓。 他本意只是想要分享自己當下的生活,卻沒想到會收到齊讓的回信,厚厚的一封信上記錄著朝堂內外的大小事宜還有周太后、許戎、江維楨、江淇甚至包括陳敬在內所有齊子元記掛著的人的近況。 飄逸瀟灑的字體居然用來寫這樣瑣碎的事情,通篇上下沒有一個“想”字,卻字字句句都能看出寫信人的想念,讓齊子元忍不住心軟,人還在馬車上就忍不住提筆回信。 這么一來一回的便逐漸養成了習慣。幾乎每隔十日,不管到了哪里,齊子元都能收到來自都城的信,雀躍著看過之后,再立刻回信,將自己滿腔的思念借著那薄薄的紙張一路送往都城。 這其實是一種很神奇的感覺,兩個人明明不在一處,卻能通過文字將自己的生活盡悉分享給對方,等待書信的過程也給讓這漫漫的路途又增添了些許期待。 “公子,”韓應給齊子元添了碗湯,“夜間天涼,喝碗湯暖暖身子?!?/br> “多謝,”齊子元伸手接了湯,目光卻還在信上,“西域那幾個小國都已經稱降了,北奚卻好像要鉚足了勁和我們耗下去,也不知道這戰事還要多久才能結束?!?/br> “北奚這次對河東動手,拼上了舉國之力,先前占了那么多便宜,驀地讓他們放手退回去,恢復以往稱臣納貢的日子肯定不會甘心,”韓應接了話,“而且屬下之前聽說東氐使臣已經到了都城,不僅進貢示好,還保證了不會再給北奚任何的援助,更不會讓他們再經自己領土回去,所以北奚人已然是沒了退路,只能背水一戰。不過有定國公和北關大軍在,想他們也堅持不了多久了?!?/br> “雖然最后總能取勝,但戰事拖久了對我們也不利,”齊子元說著話,已經將信上的內容都看了差不多,“幸好朝中最近還算安生,為了安撫這些世家,皇兄可是費了不少的工夫?!?/br> 眼見他終于看完了,韓應悄悄松了口氣,指了指那碗還未動的湯:“湯都要涼了,公子還是吃過飯再回信吧?” “自然,我現在餓得頭暈眼花,都要拿不起筆了,”齊子元端起湯碗喝了一口,“好歹吃飽之后,字也能寫得好看一些?!?/br> “公子還真是……”韓應笑了一聲,正要再替齊子元添些湯,身后的房門突然被人叩響,“公子,有一封給您的請帖?!?/br> 第一百零五章 和都城相比郢城的秋意并不濃厚,既不見金黃的落葉,也難見湛藍的晴空,甚至下起了連綿不絕的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