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若只論才學和過往經歷,他確實做的了主考,”周太后放下茶盞,看著齊子元,“但皇兒,這宋清背后……” “母后擔心宋清是皇兄的人?”齊子元截斷了周太后的話,反問道。 “若只是哀家擔心倒也罷了,”周太后皺眉道,“皇兒可知道,今日早朝過后宋清徑直去了永安殿?!?/br> “宋清要真是皇兄的人,暗中想和皇兄有什么聯絡又怎么會這么容易就讓母后發現,”齊子元并沒多驚訝,反而托著下頜思忖道,“皇兄退位數月都相安無事,偏偏這時候宋清跑了趟永安殿……大概是和母后一樣不理解為什么朕會選了他做春闈的主考?!?/br> “哀家知道這段時日皇兒和太上皇走得近,也樂得見你們兄弟融洽。但皇兒,身在帝王家,有些時候不可太過天真?!币婟R子元一臉不在意的樣子,周太后忍不住嘆了口氣,“你先前不同意借助宗親的勢力也就罷了,大婚的事又一時半會定不下來,若是這個時候再讓宋清這些人起了勢頭,后果不堪設想?!?/br> “母后眼里不堪設想的后果……是皇兄會借助宋清拿回皇位?”齊子元給自己倒了盞茶,“那兒臣倒是有些想不明白,您說為什么皇兄不在剛醒來的時候就動手呢?!?/br> 周太后沒想到他會這么問,擰起眉頭,卻沒回答。 齊子元也不在意,喝了口茶,繼續說了下去:“皇兄在位多年,在這朝中既有宋清之類精明能干的親信,又有掌管宮禁宿衛的岳丈許勵,外祖江深老將軍更是手握重兵。相反我們母子……那時我剛登基,因為常年在乾州,連朝臣都不認識幾個,母后更是多年來一直困在這深宮里,背后雖然有個周家,卻也不是全然和我們母子站在一起的。若皇兄那時動手……” “他那時動手未必就能成功,”周太后終于開了口,“江家雖然手握重兵,可是北關偏遠,調兵會都城并不是容易的事。至于許家,淑德皇后早逝,這段姻親也跟著名存實亡,而許勵為人心機深沉,最擅左右逢源,并不值得信任。至于宋清之流雖然能干,到底出身寒門根基不牢。除了這些,齊讓雖然在位多年,這朝中的文武群臣,未必就站在他那里?!?/br> “不站在皇兄那兒難道就一定會站到我這兒?”齊子元微垂眼簾,意味不明地輕笑了兩聲,“父皇雖然只有皇兄和我兩個兒子,祖父卻并不是只有父皇一個兒子,更或者,如果想的話,這江山也不一定非要姓齊?!?/br> 這話從一個皇帝嘴里說出來,簡直令人震驚,周太后瞪大了眼睛,半天才開口:“你想說什么?” “其實母后明白我的意思,也明白皇兄的意思,不然當初又怎么會按著皇兄的意愿,用秦遠了結了刺殺案,”齊子元道,“皇兄沒有一舉成功奪回皇位的把握,您也沒有能了結他的信心,與其我們兄弟相斗讓別人得了可乘之機,不如讓我先坐穩這個皇位,保住大梁的江山社稷?!?/br> “……是,”周太后深吸了一口氣,承認了齊子元的猜測,聲音也低了幾分,“既然皇兒清楚,齊讓當日沒動手只是因為他沒有十足的把握,就更不該再重用宋清等人?!?/br> “可是母后,我不用宋清他們,又該用誰呢?”齊子元輕輕嘆了口氣,“母后您出身周家,最是知道這些世家大族的腐朽,世家子弟憑借著恩蔭,隨隨便便就可以入朝為官,若是再讓他們去做春闈的主考,寒門子弟又什么時候才能出頭呢?” 周太后張了張嘴:“可……” “我知道皇兄存在一日,就對這皇位存在著一分威脅,所以母后才苦心經營,想方設法地去去除他在這朝中的勢力,”齊子元抿了抿唇,“可是母后,我坐上這個皇位,總不能就只是為了打敗皇兄吧?” 他回轉視線,看著堆積在書案上厚厚的的奏章,“雖然不是我的本意,但既然占了這個位置,我就想為這大梁的江山和天下的百姓竭盡所能。這樣即使將來某一日有了什么契機,皇兄還是拿走了本屬于他的皇位,回想起在位的這段時日,我問心無愧?!?/br> 第四十二章 “皇兒……” 周太后一動不動地坐在原處,久久地看著齊子元。 對于這個唯一的兒子,她一直是覺得有所虧欠的。 生在這帝王家,享受了無與倫比的尊貴,卻也同樣承受了種種的無可奈何——不管是當年讓十歲出頭的齊子元遠離生母遠赴乾州當藩王,還是在朝局混亂的時候召他回都城繼承大統,都不是他們母子主動的選擇。 如果有可能,她倒是寧愿齊子元能一直留在乾州當一個整日里只知道吃喝玩樂的藩王。 所以也只能竭盡所有去守護自己在這個世上唯一的骨血,卻從沒想過當年離開時還懵懂的孩童已經成長到不再需要保護,甚至在不知不覺間把大梁的河山和天下百姓扛在了肩頭。 “盡管口口聲聲說你長大了,哀家總還是把你當成小孩,想要去引導你,甚至掌控你?!辈恢肋^了多久,周太后終于深深吸了口氣,看著齊子元的一雙眼里閃爍著難以言明的情緒,“雖然出乎意料,也不是完全認同和理解,但哀家還是很高興你能有自己的主見和堅持。這些年沒在哀家身邊,你也還是很好地長大了,長成了比哀家料想的更像一個皇帝的樣子?!?/br> 自穿越以來,齊子元見到的周太后一直是強勢又威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