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眼見齊子元越說越離譜,殿內的其他兩個人都聽不下去,周濟桓更是直接跪倒在地:“請陛下慎言!” “周大人這是做什么?”齊子元幾步上前,將周濟桓扶了起來,又扭過頭去看周太后,“兒臣說錯了?” 目光在那張帶著懵然的臉上停留了一會,周太后輕輕搖了搖頭:“皇兒憐恤臣子自然是好事,只是這些世家女是專程選給皇兒的,要濟桓去選,于制于禮都不合適?!?/br> “朕倒是忘了……”齊子元后知后覺地嘆了口氣,目光又轉回到周濟桓身上,“那就不在這些世家女里選,周大人不到四十就官拜大理寺少卿,才能出眾,品行絕佳,想要挑選一個合適的夫人總不是難事,不然等明日朕問問太傅,看看……” “皇兒,今日是為了你的婚事,”周太后開口,截斷了齊子元后半句話,“周大人的婚事,他自有考量?!?/br> “周大人的婚事他自有考量,”齊子元抬起眼,一眨不眨地看向周太后,“那怎么朕的婚事,還要周大人替朕考量?” 他的聲音不大,語氣還是一如往日一般溫和,卻讓周太后面色微變,下意識朝著周濟桓的方向看了一眼,才勉強開了口:“皇兒的婚事關系國本,自是不比常人嫁娶。更何況,濟桓只是幫哀家辦些跑腿的活,最后這婚事如何,總還是要皇兒自己來決定的?!?/br> “既是能由兒臣自己決定,兒臣就放心了,”齊子元說完朝著周太后深深一揖,“畫像看完了,兒臣還有朝務要處理,就不打擾母后了?!?/br> 周太后猶豫了一下,對上齊子元的眼睛,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哀家聽說皇兒進來為了朝務勞碌,也要保重身體?!?/br> “多謝母后關心,”齊子元彎了彎眼睛,面上帶著一如往日的笑意,轉向了周濟桓,“要宵禁了,周大人也早些回府吧?!?/br> 周濟桓應了聲,朝著齊子元施了禮:“微臣恭送陛下?!?/br> 第三十二章 過了年天氣一日日地暖了起來,齊子元卻依然忙碌。 其實經過日復一日的磨煉后,他已經逐漸適應了現在的生活,并且十分游刃有余地處理朝務。然后就發現,朝務是處理不完的。 其實齊讓留下的底子還算不錯,文武群臣雖然都有各自的心思,卻也都能各司其職,但作為一國之君、天下之主,總還是有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事情等著他來決斷——這其實也該怪齊讓在位時過于勤勉,凡事喜歡親力親為,作為一無所知的繼任者,齊子元雖然不理解,卻也只能選擇了尊重并且延續。 ……畢竟在不知道怎么做的時候,參考先例是最穩妥的辦法。 轉眼到了梁歷三月。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兢兢業業兩個月一日未休的齊子元也終于有了名正言順的休朝理由——元興帝齊煥的忌日到了。 因著永寧帝齊讓不喜鋪張,非逢整年或特殊情況不行大祭禮,所以過往每到這日,都是其本人輕車簡從地去一次皇陵,聊表心意。 到了齊子元這兒,自然也是要遵循先例。 元興帝在位時沉迷修仙,身邊匯聚了各種方士,為皇陵選址的時候也因著這些人的存在,幾經周折才選取了一處群山環繞,風水極佳之地。 缺點就是離皇城有近百里,即使輕車簡行,來回也要至少兩日工夫。 所以齊子元幻想了許久要去龍首山行宮休養,最后竟還是借了那位不曾見過面的先帝的光。 論起來這是穿越以來第二次離開皇城,卻已是完全不同的心境。 齊子元掀開車簾,看著外面的街巷,突然生起了幾分感慨。 上次被送上馬車的時候,他剛剛經歷了登基大典,暈頭轉向又不知所措,短短幾個月時間,再坐上這輛馬車,已經有了觀賞外面風景的閑情雅致。 ——有時候他也覺得神奇,自己居然真的能在這個完全陌生的朝代活下來,甚至學著去當一個皇帝處理朝務。 以后會怎么樣呢? 齊子元忍不住想。 日子不會一直平平淡淡的,朝局更不會,自己這個皇帝也不知道還能安安生生地當多久。 正想著,陳敬斟了茶過來。 “陛下,”他把茶盞放到齊子元手邊的小桌上,又回身捧了裝著糕點的盒子,“剛走得急您都沒吃什么東西,奴婢讓尚食局備了些糕點,您稍微吃點,到皇陵路途遙遠,少說要折騰幾個時辰呢?!?/br> “好,”齊子元捧著茶喝了一小口,轉過視線朝馬車外看了一眼,突然問道,“皇兄怎么樣?” “太上皇?”不知道對方怎么突然提起齊讓,陳敬愣了一下,才回道,“太上皇正在自己的馬車上,那位江公子隨行,有他的照料,陛下不用擔心?!?/br> “嗯?!?/br> 齊子元應了一聲,對陳敬的話卻不怎么認同。 一路往皇陵而去全是山路,哪怕專門修了官道,又乘著繁復的皇家馬車,到底還是生產力落后的古代,自己這種年輕力壯的男大學生都挨不住幾個時辰的顛簸,更別提是一直病著需要靜養的齊讓。 奈何齊讓雖然退了位,也還是元興帝的親子,兒子去祭拜老子,也確實是天經地義,自己若非要阻攔,倒顯得居心叵測。 便也只能默認了對方天不亮就跟自己一起出發。 “山上風涼,”喝了半盞茶又吃了一小塊糕點之后,齊子元突然又開了口,“把我那件裘衣給皇兄送去吧,他本就體弱,再著了涼就麻煩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