囂張郡主成基建狂魔 第67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綠茶女配的前男友們……、被世子爺cao練日常、青山在(1V1,骨科)、雪色如何,但問取、庭前柳(養父女 古言)、薔薇事件簿(未定同人)、女扮男裝上學堂(NPH)、論女a與哨向的兼容性、得寸進尺
第95章 新修建的縣衙極其大,是原來的十倍不止。除了日常辦公和生活休閑的地方,還有少數人才能進去的庫房、檔案處,以及衙役的訓練場所。 修建房子一直是一件大事,需要耗費的錢財時間都是不菲的,但在王懷玉的鈔能力下,兩個縣的縣衙修建以非一般的速度建成。很多人早上來的時候旁邊的工地還在挖地基,到了晚上下衙回去,就看到上面建起了厚厚的一堵墻。 如此速度一開始大家還有些震驚,久而久之就已經麻木了,甚至開始懷疑起自己之前見到的是不是太慢了? 回到自己的工作上更是如此,也總算是明白為什么王懷玉老是嫌棄他們的進度慢了。和外面建房子的人一比,那真是堪比烏龜。 原本四五月份正是農閑的時候,但這兩個縣在王懷玉接受后,不管是縣衙的人還是縣里的其他百姓,都感覺到了無比的忙碌。 首先是縣里的一天一個樣的改造,外面的百姓呢也翹首以盼來了王懷玉給他們的利好政策。 誰家哪個村有什么特產優勢的,縣衙的衙役通過往年的經驗還有這半個月的走訪,基本上把縣里的情況摸清楚了,匯總成一個個小冊子給王懷玉。 根據各個村的情況,王懷玉又找到了幾處適合做水泥的村子。 這一次不需要向王屋村的水泥廠一樣慢慢摸索了,不管是生產模式還是銷售渠道都已經打開了,王懷玉只要從王屋村的水泥廠里調幾個得力的管事過來,再把需要的設備打造好,平安縣的水泥廠就可以立馬開工。 而這,從找到合適的地方到開工,平安縣的人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 以前他們還要到蒼梧縣或者容縣去打工,現在自己家門口也有了廠子,就不用跑那么遠了。一個水泥廠,立馬就帶動了當地近千人的就業。 開采礦石的、砍樹種樹的、煅燒水泥的、運送物資的,這些都還只是直接服務于水泥廠的工人就直接拉動了附近三個村子的就業。還有廠子里需要的伙食瓜果蔬菜等,又間接拉動了周邊幾個村子的經濟。那變化可以說是天翻地覆。 不過區別于王屋村的水泥,可以走水路通往粵州和外地,平安縣的水泥是面向桂州各個縣的,甚至是南召的。 南召來大齊做生意的人不少,他們早就知道水泥這個東西的好處,但因為水泥供應不求,全大齊也只有兩個地方能夠買,所以一直排不上號?,F在平安縣也有了水泥廠,還離他們國家更近,這就方便了他們進貨。哪怕是要走山路,但想到這個東西的優勢,這些商人都愿意試一試。 除了賣給他們,平安縣和桃江縣兩地需要得也不少。首先就是縣衙的擴建,幾乎包攬了前半月水泥廠的產量,然后就是兩個縣的基礎設施。 縣里面的縣道、縣到各個村的路,不說都能立馬鋪上水泥路,但基本的尤其是縣里面的路,王懷玉是同時安排了的。 這么多的活,可把兩個縣的人給樂壞了。以前一到農閑的時候就不知道要干什么,去哪里才能掙錢?,F在好了,哪哪都在招人,哪怕是服勞役也能包吃有點小錢收入。 “老板,今天還有包子嗎?我們最近都在這里做工呢,每天早上上工上得早,早飯只能來你這里對付一口,你做點頂飽的東西?!卑⒋笕齼煽诔酝暌粋€包子,丟下一把幾個銅錢說到。 他和幾個兄弟都是平安縣山里的人,平時就靠著打獵和采藥賺點錢,但是四五月份不是打獵的好時候,正巧聽到外面有人招工,只要有一份力氣就能干,他就帶著幾個兄弟過來討活干了。 像他們這種,單純過來應聘干活的,身上沒有徭役的人,一天的工錢是二十五文錢,要是干的工作更累一點工錢還會更高,算下來一個月也能賺小一兩。 這錢賺的雖然沒有打獵多,但是安全啊,不用擔心什么時候丟了小命。他家里還有這些兄弟們都愿意在這里干。 不過因為家遠,他們幾個人都在縣里頭住,就是隨便找個便宜的居民家租了一間房子,帶上一床被子幾身衣裳,就在這里住了下來。 好在嶺南這個時候的天氣,晚上也冷不了,和他們一樣的男人很多,大都是家里離得比較遠的,想要來賺點錢,便在這里租住了房子。 房子租金也不貴,一間房一天十文錢,但是三五個人合租,平攤下來也就是兩三文錢,再加上吃飯也就是早飯幾文錢,一天省一點的能剩下二十文左右。 這錢是小錢,但要是沒有這些工作他們也賺不到。 百姓能賺到錢,相對應的縣衙的錢也和流水一樣嘩嘩的流出去。作為被調到財務部門的吳大良,每天看著縣衙支出的流水從一開始的震驚到現在麻木,已經不知道該作何反應了。 十萬五千八百兩,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就花了十萬兩,在他們這個破路縣里面。雖然這個錢王懷玉自掏腰包,但是也看得他好心疼,有這個錢干啥不好? 很多錢,在吳大良甚至是大多數人看來都是不必要花的,比如說縣里修路和水利工程這些,以往都是農民服勞役的時候修就好了,并不需要額外的支出。但是王懷玉來了之后,不單是水泥要自己出錢買,還給他們工錢和一日三餐,這簡直跟撒錢沒有什么區別。 不過誰讓出錢的是老大呢?不是他們的錢,他們也不好質疑什么。而且大都是本地人,親朋好友都在這個縣呢,能賺點錢大家都很樂意,所以沒有人會做這個觸犯大家的壞人。 至于王懷玉那就更不用說了,她信奉藏富于民,也知道想要賺錢就得先投資的道理,而這也是前世無數先例告訴她的道理。她現在只不過是照抄成功的答案罷了。而蒼梧幾個縣,也用結果告訴她了,這個方式是可行的,所以她不吝嗇現在對平安縣的投資。 不過只是大家沒有看到完整的情況而已,作為縣里的一把手,什么都要掌控的縣令卻是有些明白為什么王懷玉愿意這樣做了。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平安縣的水泥廠就收入了兩萬兩白銀,商鋪的稅收也比去年這個時候增長了三千兩。就算是那些從縣衙花出去的錢,也都是倒一手進了自己縣的人手里。 “這錢真要是算來,我們縣不但沒有虧還賺了不少呢?!笨h令和老搭檔主簿說道。 “是呀,您沒有空出去不知道,咱們縣里面現在可熱鬧了,每天擺攤的人過來做生意的人可多了,還有百姓手里有錢了,也愿意出來買東西了,就連城西的屠戶,現在每天都要殺兩頭豬才能滿足大家?!?/br> 主簿也是本地的老人了,從小生活在平安縣,四十五年來,可都沒有見過這樣熱鬧的場面。 家鄉變得更好,這是所有人都想要見到的,主簿看到這樣的變化也打心底里開心。 “城西的屠戶,那不是你小舅子嗎?”縣令了然道,“那看來他沒少賺錢?城西一天都能賣完兩頭豬,看來大家手里確實賺了不少?!?/br> 講完,他也琢磨起了縣里的變化,或許王懷玉可以看起來年輕的姑娘,真的比他們還要知道怎么樣才能讓百姓過得好。 “是啊,現在大家都說生活有奔頭多了,前兩天我出去監工的時候還聽到他們說呢,要是我們縣以后也建書院,也讓自己的仔來讀書。您說說,這放在以前哪個百姓敢想???” “別說是百姓了,就是我們也不敢想能那么容易去讀書啊?!笨h令嘆道。 兩人忙里偷閑的嘀咕了好一會,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跟著王懷玉走沒錯。 平安縣的變化可以說日新月異,但旁邊同時到了王懷玉手里的桃江縣也不遑多讓,甚至還出了一個新東西,轟動了整個嶺南。 原本王懷玉也是沒有想到,而是在考察桃江縣的時候發現,這個地方要山有山要水有水,但卻是屬于他們有的別的地方也有,甚至還比桃江縣的要好?;旧蠜]有自己的優勢。 找不到自己的優勢就意味著沒有自己的特色,想要發展就必須和更多的縣競爭。在加上桃江縣就不考大河也不考發展好的縣城,可以說平平無奇的一個縣。怎么樣才能讓這樣的縣發展起來,可以說是讓王懷玉和她的智囊團想破了腦袋。 最后還是康隸書給了她靈感。 康隸書在一來嶺南起就因為自己的能力被安排去了水泥廠,然后就是跟著幾個老人去山里找礦,久而久之自己在這方面也算是比較了解了,再加上王懷玉讓他時不時去書院上相關的課程,為了讓自己的課上的明白有趣,學生聽得懂,他就養成了去山里找礦的時候,會帶回一些典型的礦石給學生做參考。 這一天,他也是跟著精通此道的老人去平安縣找礦,雖然沒有找到能發展的礦,但也拿回來了一些比較典型的礦石,其中就有制作玻璃的石英石。 王懷玉自然是不懂具體的,但是基本上的原理她是知道的啊。再加上有錢能使鬼推磨,她找來的這幾個挖礦高手就了解制作玻璃的原料。 當然在這個時代還叫做琉璃,是西域供奉給大齊的貢品。擁有各種顏色,但是不透明的那種。價格也是相當的昂貴,還不足以進入千家萬戶。 第96章 而這或許就是桃江縣發展的突破口! 這是王懷玉想到的第一個念頭,她也第一時間找人過來商議。 好在手下的人在習慣了她的節奏后,能立馬跟上。幾乎是在王懷玉提出這個想法的第三天,一個簡易的實驗棚子就搭出來了。擅長的不擅長的,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能申請去試一試。 只要能把東西做出來,那以后就能擁有相關工廠的一成盈利。這樣誘人的條件,也促使大家愿意去嘗試,愿意為了她天馬行空的想法去努力。 不過事實也證明,每一次他們認為是天馬行空的東西,最后都會變成賺錢的東西。所以這一次大家也都非常的積極。 實驗的地方有了,原材料經過幾個老人的拼拼湊湊的也找出來大半,還有王懷玉看似零碎的記憶,其實就是大半個流程的方子。桃江縣的人用了將近兩個的時間,就燒出來了第一件玻璃。 “這東西,有點丑???”桃江縣的縣令陶寶樂拿件看不出來顏色,也看不出來形狀的東西,實在難以想象它是貢品琉璃。 “不是說琉璃波光流轉色彩紛呈嗎?咱們做的這個東西真的是琉璃?”陶寶樂怎么也不敢相信。這東西和隔壁縣做出來的陶器比,也就光滑了一點。這能買的上好價錢?是難得的稀釋珍品? “郡主,這只是第一件。我們掌握方法了,后面再調一下顏色應該沒有問題。不過您說的透明度,我們怕是很難做得出來?!必撠熢擁椖康慕橙说?。 “這個沒關系,慢慢嘗試總能做出來。很難,不是做不出來不是?這個估計和你們燒瓷器差不多,各種材料成分的比例多嘗試,或者再加上減少些什么,只要不斷嘗試,就能找出我們想要的?!蓖鯌延竦?。 這個就跟科研一樣,總是要花錢花時間精力去投資研究的。她愿意等,也等得起。只不過現階段的桃江縣得先顧好夏種,正好可以留點時間給玻璃廠。 是的,東西還沒有完全做出來,王懷玉就已經先行一步,讓人把廠子建出來的。就等著實驗棚子那邊出結果,然后拿到這里量產了。 幾個匠人也是知道,所以感覺到巨大的壓力。這耽誤的每一分每一刻都是錢啊,早點做出來就能早賺錢! 有壓力有動力,幾個匠人吃住幾乎就在實驗的棚子里。好在幾人以前就是燒瓷的老手,對瓷器的燒制了如指掌,其中瓷器的火候和顏色的變化,他們將其稍微改變一下運用到了玻璃的燒制中。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了幾個月的嘗試,終于在桃江縣夏收后之制作出的了王懷玉想要的玻璃。 “我竟然不知道這琉璃還有白色的,看這個透明的樣子,和北方冬天的冰塊沒有什么區別。不,應該是冰塊還要透明?!绷智屣L受邀過來參觀,拿著傳到他手里的玻璃,看得稀奇。 而做三年生意的婁明運則是在第一設計時間想到它的價值。 這個東西透明漂亮,成本低,可以制作出各種各樣的款式。要是放到太原、京都、江南這樣的大地方去,肯定是供不應求。 “你們就先按照這樣的款式去生產,做成窗戶的模樣,第一批先給我們自己用,第二批帶去粵州還有江南試試?!蓖鯌延駶M意地點頭道。 她真的忍這邊的窗戶很久了。庭院里的倒還好,一步一景,每個窗戶都像個畫框一樣漂亮。但是房間,尤其是書房這樣需要長時間用眼的地方,僅僅靠一個窗戶真的有些暗沉。更不用說遇到刮風下雨冬天,這種需要關窗的日子?;旧现灰魂P窗就會整個房間都暗下來,現在有了這玻璃,就不用再擔心這個問題了。 大家都沒有想到她回這樣說,但想一想又覺得十分正常,畢竟有好東西先自己人用,這是王懷玉一向以來奉行的?,F在能把這個好東西給到大家,也沒有什么奇怪的。 “那郡主是想這個價格怎么定?”婁明運知道這個成本很低,想要賺錢很簡單,但是想要賺大錢的話就得另外想辦法了。 他怕王懷玉要是想著照顧百姓低價售賣的話,那就賺不了大錢。要是想賺大錢的話,前期就得提高價格。 王懷玉做生意沒有他擅長,但確實是想要大家都能夠用上。她沉吟了一會道:“你覺得好的,品質高的價格高一點當奢侈品賣給有錢人,那些有瑕疵的便宜賣給普通人行不行?” “最好是先不要,要是想用這個賺大錢的話,前三年就限量出售,只賣給的大世家有錢人。等到三年這些人都買的差不多了,我們再出售一些低價的?!眾涿鬟\道。 只要三年內都沒有人能做得出玻璃,他們就可以獨賺這份錢。琉璃的技術說難不難,有心人一琢磨總能做出來,他們要做的就是先搶占商機。 “三年太長了,不如先一年吧?而且世家們要的是他有人無,人有他優的優越感。我們后面只要開發出更好的產品,不愁留不住人。更不用擔心他們覺得和普通人用同樣的東西掉價?!?/br> 優越感、掉價。 在場的人琢磨了一下這兩個詞,發現王懷玉總結得相當獨到??刹痪褪锹?,這些世家舍得花高價錢買的東西,就是為了買一個優越感。要是知道和大家都一樣,怎么可能會要呢。 至于一年的時間,剛好能把玻璃出售在京都這樣大地方的人,等他們高價買了玻璃做窗戶,他們的新產品也出來了。那現在這些淘汰的東西,低價賣給普通百姓他們就不會關注了。 婁明運又學到了一點,當即給出自己的意見。 “既然玻璃和瓷器差不多,那我們可以用它做花瓶、餐具、日常用品。凡是陶瓷能做的,我們玻璃也嘗試一下。如果能做得出來,那售賣的方式就和懷玉說得那樣,一樣樣的推出?!?/br> 買什么價錢,用什么樣的方式,取決于能不能做出更有新意的東西。這關系到賺錢的事情,玻璃廠的工人尤其是那幾個負責的匠人,狠狠的點頭應下。 廠子賺得越多,他們分到的就越多,自然得鉚足了勁去干。 玻璃廠熱火朝天的干了起來,等到了九月份的時候就出了第一批貨。這一批貨比樣品還要透還要亮。 第一批貨在十一月初,選了最漂亮的三百件,用棉布、麻布、稻草,里三層外三層的裹好,趕在年節前送到了京都。 作為大齊的皇帝,梁武帝自然是第一個見到且享受到的人。正值年節,各地的官員回京述職或是進奉當地的土特產,王懷玉不想出現合浦金珠、荔浦芋頭這樣勞民傷財的事情,所以一直給的都是不太常見但也不難得的東西。 現在,這三百塊玻璃則是全大齊都沒有的,一送進皇宮,就被梁武帝先瞧了個稀奇。 “榮安這家伙竟然還有這份才華?你看自從她去嶺南弄了多少新鮮東西出來,水泥水稻海鮮,還有現在這個玻璃,竟然比西域進貢的還要好?!?/br> 梁武帝看著這三百塊透明的玻璃,稀奇的轉了好幾圈,都不知道如何去說。 “不過顏色有些寡淡了,要是能有彩色的透過日光下來,怕是要更上一層?!?/br> 大齊的審美以多彩多樣為主流,就連穿衣打扮上,顏色鮮艷的衣服和首飾都要更值錢些。王懷玉這一批玻璃透明度高,但太白了,反而不在大家的審美中。 “郡主說這個是用來做窗戶的,我們平時用絹布糊窗,雖然輕薄但也不透光,人在里面陰沉也陰郁,不如換上這個透明的好。哪怕是在冬季,外頭下雪了,咱們只要糊上這個玻璃,也一樣能在屋里欣賞外頭的雪景?!眱仁探忉尩?。 “哦?竟然是如此?那就先把太和殿的窗戶換上吧,幾位老臣的年紀大了,眼睛不太好,要是能透光進來,日后議事也方便些?!?/br> 梁武帝說完,立馬就有人將玻璃扛下去,按照他的要求,一天之內就將太和殿的玻璃換上。 第二日一早,下完朝來太和殿辦公的老臣們就發現了不同?,F在正值京都最冷的時候,往日內侍早早就將炭火燒上,把厚重的簾子拉上了,今天卻是難得的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