囂張郡主成基建狂魔 第59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綠茶女配的前男友們……、被世子爺cao練日常、青山在(1V1,骨科)、雪色如何,但問取、庭前柳(養父女 古言)、薔薇事件簿(未定同人)、女扮男裝上學堂(NPH)、論女a與哨向的兼容性、得寸進尺
聽聞這個消息,王懷玉難得沉默了。已經斷了一臂曬得黢黑的王定武,也兩眼無神地看著西北方。 “玉奴,父親這一回來,是不是回來錯了?”他呢喃出神。 不明白守了三十年的地方,怎么就守不住了呢? “父親,沒有人可以力挽狂瀾?!蓖鯌延裼行﹤?,但還是冷漠地說道,“這個天下已經爛了,你就算是在西北,也不過是讓整個王家陪河西四郡殉葬罷了?!?/br> “河西四郡有回來的時候,人沒了就沒了?!?/br> 這不是王懷玉在危言聳聽,而是原身的親身經歷。 “可是,河西四郡的百姓也沒了呀?!蓖醵ㄎ淠剜?,“匈奴多兇殘啊,他們屠城,他們把漢人當奴隸。百姓到了他們的手上哪里還有活路?!?/br> 王懷玉手一頓,再也說不出那些話來。 “人,父親,不如你上折子給陛下,同他說不忍心看到百姓落入敵手,請求派人去接他們到嶺南吧?” 第82章 “嶺南的地多人少,正是缺人的時候。西北的百姓要是活不下去了,到嶺南來也能有條活路?!?/br> “對對對,你說的法子可行,我現在就去上折子?!?/br> 王定武忽然像是活了過來一樣,蹭的一下站了起來?;氐綍?,用僅剩下的一只手寫了一份情深意重的折子,再讓親衛快馬加鞭送去京都。 既然要接人過來,那就要做好接應的準備。遠方來的貧苦百姓,最需要就是糧食和地了。 王懷玉這樣一想,立即叫來婁明運和梅香商議。 “人估計不會少,能有上萬人吧?今年的新量新糧也該入庫了,都統籌一下有多少,還有各個縣的荒地,能挪的出來多少做安置?” “地要多少都有,就是錢兩三年產出不高,想要養活那么多人難?!眾涿鬟\不是很看好道。 梅香則是從錢糧出發,“銀錢還有三十萬金左右,糧食的話五個縣有二十六萬擔,養活無縣百姓二十萬人一年不難,但要是安置西北農人,就必須得保證明年的夏收也正常,不然我們也會陷入青黃不接的境況?!?/br> “但,明年的天氣會不會有異常?”梅香看著她道。 王懷玉的舉動她都知道,自然是不可能只為了今年的旱災。 婁明運也看了過來,他和梅香一樣,敏銳的察覺這其中有些他們不知道的事情。但是什么,她不說他們便不問。 “北方的天氣異常,農官說了大旱不止旱一年,旱了之后還會有水澇。哪怕只是一點可能,也要防患于未然?!?/br> 婁明運和梅香都了然的點點頭,但要是這樣子的,再接那么多人來真的能養活嗎? “只要有天災,來嶺南的人只會越來越多,不是明年也會是后年。正好我們缺的就是人,不如化被動為主動,主動把人引進來,分散安置,安排他們到最合適的崗位干?!?/br> “只要我們安排得當,再多人過來也能養活?!?/br> 尤其是在欽防縣,那個開發得能住下百萬人的城市,現在也只是一個小漁村。還有那么多個縣,開荒的都是比較容易得地方,甚至于梯田都沒有用上。嶺南的開發還遠遠不夠。 而想要開發,就必須要有人。 誰不知道人重要呢?不見那些世家大族都拼命的劃拉隱戶?不見朝廷還專門有法令,要求女子年滿十八必須嫁人,不嫁人就要交錢嗎?這都是沖著人口去的。 而養一個能干活的人,最少要十四年。哪里比得上從外地遷移來的快呢? 婁明運想得明白這個關鍵,再一想到修建的這些水利,應該能把這個扛過去吧? “放心,只要人過來了,肯干肯種地,怎么也能養活自己,我們只要提供半年的糧食就夠了。而且這些人農閑的時候,也可以干別的活,總歸來說都是收獲更多?!蓖鯌延窠o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為了迎接這遠方的客人,大家一下子就忙活起來了。 為了讓自己治下的百姓能吃飽,哪怕糧食增產了,收稅也依舊是維持在原來的十五稅一。而嶺南需要交給上面的,王懷玉則是能用銀錢抵就用銀錢抵了。 加上最近一年商業的發展,商稅也有所增長,這一部分是朝廷不知道的,王懷玉也做主留了一部分下來。 有的產業掛在王懷玉名下的甚至連稅都不用交,從這又省下了好大一筆。 有錢了就要花出去,趁著北方現在形勢不大好,那支由老兵組成的商隊反而如魚得水。 他們走南闖北,從嶺南以外的地方買來耕牛、種子、招攬厲害的能工巧匠,又將嶺南的特產帶出去,一步步實現王懷玉的計劃。 比他們更快的是王定武的折子,在商隊還在回來的路上,折子已經日夜兼程送到了梁武帝的案臺上。 看著上面字字句句皆是心疼西北百姓的話,梁武帝心情有些復雜。 他的這位臣子相當不錯,就是可惜了。 “沒有想到王將軍到了嶺南都這樣惦記著西北,愿意為朕分憂,大齊能有這樣的良臣實在是老天眷顧?!?/br> “倒是有些人,吃著西北百姓的喝著西北百姓的,如今糧食放壞了都不舍得拿一點出來,真讓人寒心?!?/br> 梁武帝將折子啪的摔在案臺上,冷冷地吩咐道:“給凌將軍擬一道旨意,讓他在退出隴西四郡前,將百姓都送去嶺南?!?/br> “諾?!?/br> 內侍低頭應下,眼里閃過一些異樣。 他們的這位陛下說得冠冕堂皇,這退兵與否的旨意不就是他自己下的嗎?世家不愿意出錢糧,您私庫里的錢糧也沒有見舍得。 不過是不滿意世家的態度罷了,倒是這王定武這個老家伙,千里迢迢竟然傳來這樣的折子。 大齊的朝臣并不是分不清忠jian善惡,只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像王家這樣不同流合污的,早已和他們不是一路人了。 聽到皇帝讓西北的百姓遷移到嶺南,各個世家內部也吵開了。 “我看嶺南這個窮地方還是不夠難,竟然還想要接西北的百姓過去,”盧家的家主嗤笑一聲,“這可是幾十萬的人,當是什么石頭不用吃喝嗎?” “王家果然是棟梁,可惜了,”崔家人聽到這個消息,想到王定武斷掉的手臂,遺憾地搖搖頭,“他們想要幫西北的百姓,我們也幫一把吧。經過太原的時候,給一萬擔糧食?!?/br> “家主,要是這樣的話,我們怕是成了各世家的眼中釘。他們正等著西北的百姓活不下去,投靠他們做隱戶呢?!庇腥颂嵝训?。 “做隱戶罷了,西北那么多人,難道他們都要得完?做人不要太貪心,給自己留點名聲,日后也多一些退路?!贝藜抑鞯乜戳艘谎蹖Ψ降?。 那人瞬間便不敢說話了,只能諾諾退下。 北方亂了起來,嶺南卻是還在緊張中穩定前行,各個縣的糧稅收上面,糧官、錢官都在緊張的核算今年的收支。 八月份過來的王斐然,這段時間更是忙的昏天暗地,上一個好不容易把平河縣的陳年爛賬都捋清楚了,轉眼又迎來了每年的年底清算。只能又一頭扎進賬房里。 因為常年在房子里曬不到陽光,皮膚比剛來的時候要白上不少。 在其他崗位體驗的人,很多也都結束了第一個崗位的實習期。比如王青然,他第一個選的就是海貨加工廠。 他到的時候,正是加工廠擴張的時候,因為能寫會算,一來王青然就做上了文書的位置,幫著把新入職的員工登記好,記錄好每天從誰那里收了多少斤東西,支出了多少錢。哪個商隊、哪個店鋪又來取貨了,給了多少銀子。 這一個月寫的字算的賬比他前十幾年還多! “嬤嬤,我不用干文書了?那我這個月要干嘛?”王青然手里拿著東西,看著廠里來回不斷地人驚訝地問道。 到了九月份的時候,劉嬤嬤就讓人接替了王青然的位置,然后拿了一條干凈的麻布圍裙和口罩,叫他和別人一樣戴起來。 “郡主說讓你們來體驗一下,做文書賬房已經學過,你本身就有底子在不用再耽誤了。但我們工廠生產的流程你還不了解,所以這個月讓你在里面做工體驗一下?!?/br> 劉嬤嬤說著,也一樣穿戴好,把自己的每一根頭發都放在帽子里。 因為戴著口罩,劉嬤嬤說話有些悶聲悶氣,但王青然還是聽到了。她說,“我們廠的產品都是要嚴格遵守食品安全的,也就是干凈。絕對不能不洗手、不穿好衣服戴好口罩就進去?!?/br> “這里是做魚蝦醬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把收來的魚蝦清洗干凈,然后送到攪拌區,放入我們秘制的配料,將魚蝦攪拌均勻,最后是裝罐區,把已經腌制好的魚蝦醬按照重量裝到同樣大小的罐子里?!?/br> “每一個步驟的方法、放的料多少都是有要求的。你先跟著一起洗魚蝦,比較大的挑出來送去烘干區做蝦,剩下的清洗到沒有沙子為止,才能送到下一個流程?!?/br> 一進來就是nongnong的魚腥海腥味,哪怕是隔著口罩,王青然都能聞得到。 他走進劉嬤嬤說的清洗區,只見那里放著十幾口大缸,每個缸旁邊都有一根竹筒在源源不斷的往下流水。 在第一個缸的前面,放著剛剛收回來的魚蝦,一筐筐的堆滿了。 每口缸前面都站在一個穿戴和他一樣的工人,他們手腳麻利的將魚蝦從上一個缸里淘洗干凈,然后用網抄撈起來放到下一個口。下一口缸前員工也重復著同樣的步驟,直到最后一個才能將其撈起來運到下一個加工區。 這還是清洗挑揀得比較干凈的一批,要是收來的時候不夠干凈,還有一道挑揀得步驟,還能進入到清洗。 王青然看著他們手都泡得發白發皺了,但每個人都像是沒有察覺一樣,不停地重復著一樣的動作。 “不要覺得這很簡單,這一站就是一天,手一直在水里面,好多人的手都爛了?,F在這個天氣還是好的,等到了冬天,水冷得刺骨才是難熬呢?!眲邒唔樦囊暰€看去說道。 王青然只是想想就覺得難受。 “那為什么不讓他們輪著來?”王青然問道。 各個流程的人輪著來干,損傷就沒有那么大了。 “每個人擅長的不一樣,更何況秘方是郡主獨有的,豈能誰都來學?”劉嬤嬤道。 “這些人要是干不了,或者手出問題了,工廠是會發最低的工錢,讓他們回去休息的。他們的位置則由家里人來頂替?!?/br> 第83章 工廠采取的是輪班制,允許他們家人過來頂崗,而且休息期間也有一個月最低五十文的工資,這樣好的一份工作,在停浪村及其周邊幾個村炙手可熱。因為做食品要求干凈細心,所以工廠很多員工都是女人。 現在停浪村很多女人賺得比男人還多。安如也是停浪村的村民,不過她比較特殊,她不是本地人,也不是她家男人劉大生的明媒正娶來的,而是劉大聲出海捕撈的時候救上來的,為了救她劉家花光了積蓄,好幾年在村子里都是最窮的。 好在今年村里開了工廠,安如進了工廠當員工,一個月最少也能拿八百文錢回家,她男人也每次都出海捕魚,一個月下來,兩人的收入能到三兩銀子。 算著家里的存款,安如心里異常滿足,將小山似的存款分成三堆計劃道:“這一個是我們下一個月吃飯的錢,賺錢了就要吃一點好的,把身體養好了才能賺更多的錢。這一份是呀存下來的,等有孩子了存給孩子成親。這一份留給爹娘,老人還是要手里有錢才能安心,自己想吃什么也能買?!?/br> 劉大生坐在她對面,聽著她將家里的錢安排得妥當,眼里自豪又驕傲道,“媳婦你說了算,咱家這些錢都是你賺來,讓你來安排最好?!?/br> 說著又得意道,“要不是一開始招工的時候你就報名,還叫我打了東西就往工廠送,我們現在還不一定能進去呢。多虧了媳婦你聰明?!?/br> 安如靦腆的笑了笑。拿出小本子記下最近的花銷,也勸他道:“現在村里廠里都有人來教我們識字,我們要是有空就多學一點,學會了說不定還能教孩子,能做個管事呢。要是這樣子賺的錢就更多了。就算不行,咱們學會了也可以自己記賬,方便?!?/br> 劉大生撓撓頭,他媳婦什么都好,就是太好學了,還讓他也一塊好學。天知道他看著這些字,比看著海里得魚都要陌生。 “你別不當回事,你想啊,這識字以前是地主老爺們才能學的,還要花那么多錢,那肯定好事情啊,不然地主老爺們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現在郡主免費讓我們學,不就省下了很多錢嗎?多學一點就多賺一點,你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安如春春循循善誘道。 劉大生吶吶點頭,“是,媳婦你說得有道理,我以后肯定好好學?!?/br> 不久,停浪村的人就發現了劉家學習的熱情尤其高漲,甚至啊hi自己花錢買了筆墨紙,這在一文錢得掰成兩文花的停浪村,實在是引人注目。 “你說,這劉家現在賺點錢就亂花,真是小年輕不知事啊?!?/br> “誰說不是呢,那么是不知道他們家吃的,天天都是大魚大rou。豬rou佬那邊每天都能看到他們去提一刀rou呢,嘖嘖嘖,這日子過的?!?/br> 村里的議論有羨慕有嫉妒,也有人好心和他們說道,“現在掙點錢不容易,要省著點花,以后用錢的地方多著呢?!?/br> 對于善意的提醒,安如都是微笑感激的應下,“謝謝嬸子關心,家里錢再重要也沒有人重要不是?我是病了那么久需要補補,大生每天出海也辛苦,再不吃好點哪里有力氣拉網?吃了虧不了都是在自己肚子里,吃了才是自己的,要是穿的或者干別的才是不值當呢,您說是不是?”